深晚報導|面點王調度室主任郭志豐講述來深20年通訊工具變化,點讚...

2020-12-20 瀟湘晨報

從 1999 年第一次來深圳會友留戀於綠樹晴天,從 2001 年入職面點王真正變身深圳人,20 年時光,郭志豐見證了面點王、見證了這座城市太多的變化,從面點王十店到百店、從摸索到標準,看灘涂起高樓,看車流愈繁忙 …… 一切都是驚嘆、是驚喜。而在他的眼裡,個人感受最深的除了奔波福田南山兩地看到的變化、除了面點王日益壯大的發展外,最直觀的是身上始終在變化的通訊工具了。說起這個,還得從一部傳呼機開始。

▲ 2009 年 , 郭志豐在蓮花山公園散步。 受訪者供圖

通聯

從一部傳呼機開始

郭志豐屬於面點王招收的第一批大學生,2001 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如今已經是調度室主任的他始終保持著學生時期的儒雅,也始終保留著一些歲月的記憶。當他把一張傳呼機的照片拿出時,他開始娓娓道來。郭志豐介紹,這是他留存了 20 餘年的傳呼機,主要是在大學期間使用,算是自己 " 移動通訊 " 的起始,便保留了下來做紀念。直到 2001 年來深圳加入面點王,才束之高閣。

▲一條細細的鐵鏈串起一個藍色的外殼外加一個同樣顏色的保護套,簡單的兩個按鍵上是窄長的顯示屏,周邊則有一些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這個 20 餘年前的 " 老古董 " 是郭志豐與世界通聯的開始。這部傳呼機簡單的造型、亮麗的顏色是當時電子科技的濃縮。多年珍藏,早已不復當年榮光的它,經歷了郭志豐自己乃至面點王公司的 " 更新和升級 "。

也就是從這部傳呼機完成使命開始,郭志豐用起了手機。說起當年自己的第一部手機,他說,那個時候的手機還是黑白屏、按鍵簡單。不過,在調度室實習的他,因為這部手機提高了工作效率,有些事情一個電話便可以快速執行。雖然當時一分鐘 5 毛錢的話費不算便宜,但在面點王的待遇不錯,對自己倒也沒多大影響。

▲ 2001 年,郭志豐加入深圳面點王,因為工作等原因,手機的使用成為必要。當時的手機還是黑白屏、按鍵簡單。圖為郭志豐的第一部手機。

那幾年,市面上流行的也就那幾個外國品牌,像摩託羅拉、西門子、諾基亞,自己都用過,也慢慢從黑白屏用上了彩屏。也就是在那個時期,面點王日漸紅火,分店越開越多,業務越來越繁忙,郭志豐手機通訊錄裡的名單也越來越長,有公司各部的、有具體分店的、有合作夥伴的,也有向會展供餐各流程的 …… 一部手機聯通所有上下遊,通達所有店,也開拓出更廣闊的天地。

通勤

借一部智能機變化

在郭志豐的講述中,2008 年是比較有紀念意義的一年。這一年他不僅買了人生的第一輛車,還開始用上智慧型手機。說到這些,郭志豐說,從 2004 年開始,他就搬離面點王的宿舍,居住在南山醫院附近。因為公司在福田八卦嶺,每天兩地通勤,一趟就是一個多小時。那時候來往路上的公共運輸,大多還是私人承包的綠皮中巴,大巴車都很少見。上車之後有人售票,司機通常開得很快,有些路段相對於現在又坑坑窪窪的,很顛簸。若是需要換乘,更是費心費力。彼時,面點王發展已經邁上快車道,中式快餐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所認可,面對公司不斷擴張的版圖,跟上步伐顯得至關重要。

▲面點王的發展日漸紅火,郭志豐的工作也越來越繁忙,手機再次更新換代勢在必行。手機從黑白屏演變成彩屏,漸漸地,智能機開始面世。上圖正是 2008 年郭志豐為自己購買的第一部智慧型手機。

正是出於這些考慮,郭志豐在 2008 年買了車。有了車,老的新的那麼多店面需要熟悉,沒有導航器也不是辦法。幾番比較,他花了 3000 多塊錢買了人生第一部可以導航的智慧型手機。郭志豐介紹,手機是華碩品牌的,現在已經聽不到了,屏幕不大,裝的還是 Windows 系統,那個時候的智能機經常會卡,反應也慢,但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工作生活。就是開著這個車,借著這個導航,郭志豐慢慢感受到深圳的路越來越寬,車越來越多;也就是在這輛車上,他見證了南山福田來往的人越來越多,後海前海從一片片灘涂到如今的高樓林立,大廈無數;更是通過這輛車,他跑遍了面點王更多的店面,也串起了面點王越串越多的服務。

通達

因一路見證而感悟

此後這些年,郭志豐身上手機淘汰的頻率越來越快,最初那個智慧型手機報廢后,他又接連使用了幾款韓國品牌的手機。直到近幾年,自從用上國產品牌華為之後就再沒有換過,更多的只是產品的更新換代。郭志豐表示,不止是自己,家裡人、身邊的同事亦是如此。他說,現在手機的功能越來越豐富,拍照、辦公、娛樂、閱讀、遊戲都有,人們的辦公生活從多個終端變成了一機搞定。反倒是過去看重的通聯通訊因為交通和科技的發展變得不是那麼至關重要了。這是個很有共性的節奏,經歷了初始的探索、之後的迅猛以及突破後的升級迭代,大浪淘沙成熟後的進步踩得更穩,自然也更快,所追求的除了最基本的,便是更高的目標,面點王亦是如此,在行穩致遠中追求更大的發展。

郭志豐說,以前的手機是記錄人,現在他的手機裡除了人和零碎的生活記錄,更多的是這些年面點王發展所積澱下來的標準和規範。這些是個人的進步,也是這個品牌和這座城市的進階。

溫馨提示:

深圳晚報推出《我的特區情緣——講述普通深圳人和特區成長的難忘故事》專欄,聚焦在深圳各行各業的普通勞動者,誠邀讀者一起分享與特區的情緣。歡迎廣大讀者自薦或推薦身邊的特區故事和特區老物件。

相關線索請發至郵箱:wbzbs@163.com。

掃碼進入 深圳 ZAKER 《我的特區情緣》 專題

深圳晚報記者 王志陽

【來源:深圳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面點王調度室主任郭志豐講述來深20年通訊工具變化,點讚深圳發展
    從 1999 年第一次來深圳會友留戀於綠樹晴天,從 2001 年入職面點王真正變身深圳人,20 年時光,郭志豐見證了面點王、見證了這座城市太多的變化,從面點王十店到百店、從摸索到標準,看灘涂起高樓,看車流愈繁忙 …… 一切都是驚嘆、是驚喜。
  • 深晚報導|面點王區域經理何忠洮「曬家底」表白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
    深圳晚報記者 陳小龍 攝他是深圳面點王公司的 " 多面手 ",帶出一批批精兵強將;他也是一名生活的記錄者,收錄了來深 21 年的生活痕跡。一張車票▲何忠洮 1999 年來深的火車票和汽車票,當時是從成都搭乘火車先到廣州,然後再乘坐汽車到深圳。
  • 深晚報導|面點王廚房主管徐輝講述他的深圳故事 「深圳滿足我對...
    ▲ 2011 年,徐輝在荔枝公園。受訪者供圖▲徐輝用標準化流程煮麵。 深圳晚報記者 劉軼軒 攝▲徐輝獲得的部分榮譽證書。受訪者供圖掃碼進入深圳 ZAKER《我的特區情緣》專題深圳晚報記者 劉軼軒來自甘肅的徐輝是個 " 老深圳 "。在深圳生活的 18 年,他所有的呼吸與脈搏早已與這座城緊密相連。
  • 深晚報導|結緣深圳30餘年、紮根面點王22年,弓文靜圓夢特區 「第一...
    終得歡心" 回憶起每一點都是幸福 "現如今,弓文靜已經在面點王工作 22 年。22 年,經歷諸多身份、經營多家店面,她也逐步見證了面點王的變與不變,見證了深圳的變與不變。弓文靜說,從創立伊始,經過前期摸索,面點王就一直在優化組合產品結構調整,檔口精簡,但服務的質量始終不變,反而更加精益求精。她舉例,今年因為市場變化以及疫情防控配送需求,面點王自己炒、自己配送,開始在多家店面試點售賣米飯。弓文靜說,這就是面點王根據新形勢主動求變、大膽進取的一面。與此同時,面點王數十年來始終堅持穩步發展,強調內部積累沉澱,始終將顧客放在首位。
  • 深晚報導|面點王廚房主管丁平平憑一手廚藝走出鄉村紮根深圳 深圳...
    2002 年,丁平平在深圳面點王實習結束後順利留了下來。公司為他辦理了暫住證。隨著城市發展,深圳全面啟用 " 居住證 " 取代 " 暫住證 ",暫住證成為了歷史。深圳晚報記者 李鴻婷" 家裡做菜都是我。" 面點王前海分店廚房主管丁平平說。
  • 訂《深圳晚報》 享面點王美食
    深圳晚報訊 面點王再次與《深圳晚報》攜手,聯袂為深圳市民「加餐」。作為都市人的大廚房,面點王不僅精心烹飪美食,讓市民飽享口福,還致力於烹飪文化大餐。 從即日起,在面點王各個分店消費的顧客,就能享受面點王裡的「文化大餐」——只要你花450元,就可同時獲得2017年全年《深圳晚報》一份和300元面點王餐券。
  • 面點王有個暖男叫「傑哥」
    深圳晚報記者 陳小龍 文/圖 在讀完深圳晚報對面點王員工秦漢的報導——《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秦二爺 面點王員工秦漢多面「表情」成飲食圈網紅》後,面點王岑毅傑不禁感慨:「真沒想到我們身邊竟會藏著這麼多有趣的同事,現在每天看晚報都能看到面點王多才多藝的同事亮相,這份報紙讓我倍感親切。」
  • 面點王工作6年 笑是她經典標籤
    在進入面點王工作之前,胡敏一直在東莞的針織廠工作。「在工廠裡,每天就是宿舍—車間—食堂這樣三點一線的生活,有些單一和枯燥。」胡敏說,她是一個喜歡跟人交流的人,那樣的生活跟她的性格有些格格不入,因為在那裡「也許一個月、一年見到的總是那麼幾個人」。 胡敏現在的生活跟在工廠時已經完全不一樣。在面點王門店樓面工作的她,每天都要見到不同的人,跟不同的人打交道。
  • 面點王「姐妹花」大數據提升服務質量
    深圳晚報記者 陳小龍 文/圖 從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到一座極具現代化特色的經濟特區,來自廣西南寧的姐妹花閉富敏和閉富愛從未想過自己會來到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城市。2015年和2016年,閉富敏和閉富愛因為參加工作,兩人先後走出家鄉,踏上來深的列車,開始自己的深圳故事。
  • 張鵬:面點王最年輕的店長
    深圳晚報記者 王耀翠 文/圖 記者初次見到張鵬,一個年輕陽光的帥小夥,當時就忍不住驚嘆道:「你這麼年輕,就已經是店長了,太厲害了吧!」 張鵬笑著說:「據我所知,我大概不僅是面點王最年輕的店長,還是在面點王升職最快的員工。」2011年11月入職,2014年3月開始代理店長,2016年3月來到南山分店7店,擔任店長。
  • 面點王裡故事多
    9年來,陳豔平先後走了6個店,這位「小妹」也逐漸變成了「大姐」。9年後,面點王給了她一個好丈夫,給了她一個家。這個結果是陳豔平當服務員時沒想到的。談起這些,她的眼裡飽含幸福的淚水。  「老爸」「老媽」夫妻檔自願分居  本報訊 從開店起就在面點王包點檔工作,分別在16店、35店擔任包點檔組長。
  • 東北小夥在面點王一幹就14年
    深圳晚報記者 肖成 14年的面點王職業生涯,對尹海輝而言更像是讀了一所14年的「社會大學」,「美得像夢似的」。 尹海輝是遼寧人,今年34歲。2003年11月,這個「愛闖」的年輕人來到深圳面點王實習,沒過多久便喜歡上這裡,一呆就是14年。
  • 深晚報導|深圳國際貿易中心歷史陳列館開館
    2020年9月1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承載國貿大廈發展榮光的深圳國際貿易中心歷史陳列館正式開館,伴隨著陳列館的開館,曾經見證過重要歷史時刻、重裝一新的國貿旋轉餐廳也正式復業。講述「深圳速度」背後的改革往事「國貿大廈見證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和深圳經濟特區的快速崛起,從某種意義上說,深圳國際貿易中心歷史陳列館就是一部具體而微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改革開放史。」
  • 灰姑娘面點王裡洗白成微笑天使
    深圳晚報記者 王炳乾 圖/文 如果說時光是一把神奇魔術刀,那21歲的揭陽女孩陳樂純無疑是魔術師的代表作之一。「女大十八變」,在深圳面點王工作三年,陳樂純從一個自卑、靦腆的灰姑娘,蛻變成了開朗、自信的微笑天使。 A 「態度堅決面朝北,從不感疲憊」 陳樂純是註定要來深圳的。
  • 80後小夫妻紮根面點王13年
    深圳晚報記者 王炳乾 文/圖 他倆又吵架了。 確定戀愛關係11年來,大大小小的架,已記不得吵了多少次。 故事的女主人公郭湘琳有句名言:談戀愛不吵架,那多沒意思。男主郭緒利接話:也對,小吵能讓人反思,更懂得去珍惜。早在戀愛之初,他倆就約法三章:吵得再兇也不要輕易提分手。
  • 陝西男孩在面點王遇到良師益友
    深圳晚報記者 王耀翠 文/圖 初見王斌,眼前是一個安靜、不喜多言的大男孩。細聊幾句之後,王斌也說自己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喜歡安靜,看看書。「我看你們公司對你的介紹是『多才多藝,能歌善舞,工作上進,學習能力強』,這個描述和你的自我認知還是差別挺大的啊。」記者對此有些意外。 「進入面點王工作兩年,我的性格變化確實很大。
  • 面點王推出 能量組合餐
    7554人獲積分入戶指標深圳火車站預計中秋送客27.5萬人次中秋探親出遊很划算獻血顯濃情深圳將發行22億元地方債券三亞市來深推介多國否認提供庇護卡扎菲去向仍是謎俄一客機墜毀43人遇難美國極力阻撓巴勒斯坦入聯巴基斯坦連環爆炸25人喪生新德裡高等法院遭炸彈襲擊幸福臉譜徵集幸福臉譜 講述幸福故事
  • 深圳面點王公司20周年慶典暨第十八屆員工歌舞大賽總決賽舉行
    深圳晚報訊(記者 袁江斌 通訊員 王勃) 「二十載碩果纍纍你我同享,百年店光輝熠熠攜手共創」。12月8日下午,深圳面點王公司在深圳大劇院隆重舉行20周年慶典暨第十八屆員工歌舞大賽總決賽,為公司20歲慶生。面點王員工及家屬代表、顧客代表、供應商代表、合作夥伴千餘人齊聚一堂,共享面點王20周年的喜悅和精彩。 20歲的面點王一路走來不忘初心,心懷感恩,從未忘記責任和使命。
  • 深晚報導|深圳晚報「日行一善」親子志願者團隊榮獲2020年廣東十佳...
    根據線上投票、線下專家評審的結果,深圳晚報 " 日行一善 " 親子志願者團榮獲 "2020 年廣東十佳網絡公益團隊 " 獎項。組建於 2013 年 9 月的 " 日行一善 " 親子志願者團是由深圳市文明辦具體指導、深圳報業集團深圳晚報社直接組建並管理的一支以家庭為單位的志願者隊伍。
  • 面點王廚房走出個「舞王」
    個性男 長發小夥斷髮進廚房 2015年3月,在表哥的介紹下,杜傑從張家界南下深圳,來到了面點王,經過層層選拔,成了「都市人的大廚房」中的一員。 剛到面點王時,杜傑留著一頭長髮,用「飄逸」一詞來形容也不為過。在從事理髮行業的父親眼裡,杜傑的做法顯然是不可理喻的。但對當時的杜傑而言,留長髮是追求個性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