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惡霸孩子講道理沒有用!除了躲,我們還能教孩子做些什麼?

2020-09-24 文默默愛學習

昨天帶著一肚子火在微頭條上發了關於自己如何怒斥小區裡一惡霸熊孩子的經歷,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和心得分享。因為留言太多沒有辦法一一回復。但大家出的主意我基本都仔細看了,自己也從中受到很多啟發。在此感謝大家!

我自己也思考了以下幾點:

一、關於以暴制暴

很多網友問我為什麼不直接上手打過去?這種孩子必須得暴揍一頓才能服帖!

其實我想的,說老實話我很想的。尤其看到他踹車時跟暴徒一樣的腳法,一下踹不倒再踹幾腳。我看了也恨不得過去一腳把他踹飛。

但,以暴制暴這個策略用在教育孩子上我本人心底是不贊同的,也是我也不願意看到的現象。因為有暴力傾向的孩子往往是因為經常被暴力對待,所以出去解決問題不會用大腦,只懂得用拳頭和用腳。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用暴力解決問題並非長久之計。

大部分孩子是講理的,家裡會教,學校也會有相關引導,好好教育還是可以改的。但是,對於小霸王這樣的孩子比較特殊,因為家庭教育的問題導致了他:

1) 他小小年紀就覺得賠錢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這一定是家裡溺愛大人說教過的。

2) 和孩子們玩動不動就容易被激怒——說明這孩子生性脾氣不好,情緒管理差。其中有一部分

是他天性,沒準是家人遺傳的, 還有一部分就是他被暴力對待的結果。

3) 犯錯了就挨打,出去了就打別人——他奶奶有次和另一老太太吵架(也是因為他打了對方孫

子),他奶奶直接說爸爸因為打人的事情揍過小霸王他的

所以,這類孩子的家庭教育很有問題。

想用道理把他拿下?——我也被大家點醒了!坦白講,如果他家庭教育方式依舊如此,講道理的確也是白費口舌!

雖然說不能以暴制暴,但遇到暴力就要放棄抵抗了嗎?

NO!

這次的經驗告訴我,如果不在沉默中爆發,那就在沉默中滅亡。

選擇沉默,那就是助紂為虐。

你沉默,對方會越發覺得你是待宰的羔羊然後毫無畏懼的欺負你!


孩子還小,玩起來不記仇,就算被同伴打傷過,玩起來也不一定能時刻惦記著。

但我已經告訴他:「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不是所有孩子都會是你的朋友!現在不會,以後更不會!」

這一點一定要記得!

不知道你家老人或者你們自己有沒有常說那句:「跟小朋友好好玩啊!大家都是好朋友!?」的話?

如果你有說過,請好好思量一下。

因為我上面提過了,有些人小朋友真的沒法一起好好玩,更不可能做朋友。

有選擇性的交朋友,什麼樣的孩子可以一起玩,什麼樣的孩子要遠離,是孩子們從小就應該學習的功課。



二、孩子遇到類似情況怎麼辦

1、 網友們說的很對,躲著走是一個辦法

但是如果惡霸是同班甚至同校的,孩子躲不過怎麼辦?

你孩子躲不了,那勢必要遭受校園霸凌。

以前我都告訴孩子不能動手打人,儘量不和小朋友有身體觸碰。如果有人打你,你就要大聲喊「不許打人」先嚇住對方,再不行就緊緊的抓住對方的雙手,讓他無力可施。但現在看來這一套只適合幼兒....真的,只適合5歲以下的幼兒。

對於學齡前或者小學生甚至更大的孩子,這套根本不靈光。你抓住對方的手,沒準對方還會惡狠狠的來句「我一腳踹死你!」

所以躲不是長久之計!而且孩子也不能躲一輩子。

2、 給家長甚至學校反映情況也是一個選擇項

直接告狀的法子可以!但狗改不了吃屎,針對特殊情況還得有多手準備。

3、 弱勢群體團結起來反擊效果也不錯

網友們建議聚集所有受欺負的孩子一起集中起來主動反擊,我覺得也可行!但這個需要孩子們有這個自發意識。

我見過2次小惡霸被群攻的。

一次是雨天后他在小區裡拿雨傘打人,所有在場的孩子起鬨一起喊「攻擊笑笑!」,然後集體蹲守在滑梯處,等他一靠近就追著他打。那惡霸孩子畢竟不能以一敵多,而且雨傘也給打壞了。後來大家都打他的時候,他也意識到了點什麼,識趣的騎車獨自離開了。

還有一次是和他差不多大的另一孩子主動在小區裡逢人就喊「不要跟他玩,他是小區裡的惡霸!」…那孩子比較有號召力,當時孩子們都沒有人理他。惡霸自己一個人顯得很孤單。

所以,受傷群眾團結起來抵制惡霸,囂張氣焰是能夠得到制止的。

但,別忘了孩子終究是孩子,好了傷疤忘了疼,也沒那麼容易記仇,今天打架明天就忘了。

4、 不主動欺負人,被打了要就地反擊

吃了教訓的我,在認真讀了大家的留言後也贊成這樣一個觀點(我把相似觀點揉在一起總結一下):

——絕對不欺負別人也不能主動動手,在有理的情況下先警告,警告無效就反擊!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出了事爹媽一定要站在孩子這邊力挺!

——如果對方先動手打架,就要勇敢回擊,狠狠給對方教訓!

——如果與對方年齡、個頭相差很大,也要勇敢的用最大力氣打回去!

——結合受欺負的同伴,聯合出手!人多力量大!

——多增加戶外運動,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可以的話學點小技能保護自己!

以上建議,送給那些正在遭受惡霸欺負的孩子,或者擔心孩子未來受欺負的家長。

個人覺得,校園霸凌同樣適用!


還是那句話:「不再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如果每個人面對惡霸一類孩子隔岸看戲,那麼當他們未來變成社會的禍害,就會有更多人家的孩子遭殃。




相關焦點

  • 遭遇惡霸孩子欺凌講道理沒用?除了躲,還有以下幾件事可以帶娃做
    昨天帶著一肚子火在微頭條上發了關於自己如何怒斥小區裡一惡霸熊孩子的經歷,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和心得分享。因為留言太多沒有辦法一一回復。但大家出的主意我基本都仔細看了,自己也從中受到很多啟發。在此感謝大家!
  • 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為什麼跟孩子講道理沒有用?
    我有一個朋友,脾氣比較暴躁,經常跟老公和孩子吵,她也覺得不應該這樣,吵完之後又後悔,但偏偏當時就是忍不住,每次回家都要吵一頓。後來從網上了解到了一個EQ課程,專門學習如何控制情緒,如何與人相處,課程價格不菲,裡面講的道理也非常透徹。學完之後她非常興奮,暗暗告訴自己,回家後一定要認真運用課程中的方法,做好與老公的相處策略,同時也要做好與孩子的相處策略。
  • 和孩子講道理為什麼沒有用?因為那是大腦決定的
    ……和孩子講道理為什麼沒有用呢?因為沒有足夠的能力支撐他們控制情緒,保持理智。同樣的,孩子也沒有足夠的心智去理解我們所說的「道理」。因此,寶寶年齡越小,講道理就會顯得越無用。和孩子們講道理,不會讓他們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只會深深地不解:為什么爸爸媽媽制止我?他們是不是不愛我了?
  • 為什麼跟孩子講道理沒有用?到底該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以上的場景是不是太熟悉了,你不讓他做什麼,他卻偏要幹,一開始還可以耐心的講道理,但最終卻往往都會演變成大發脾氣,用暴力解決問題。思想家盧梭認為: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對孩子不僅無益,反而有害。為什麼跟孩子講道理沒有用?
  • 成功的家庭教育,除了講道理,還可以這樣做!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細究這其中的原因,其實就是我們將道理講給了孩子,卻沒有給孩子一個可以練習、實踐的機會,沒有一個讓他感興趣、想開口的契機,沒有行動,體會必然不那麼深刻,沒有引導,道理自然就成為了嘮叨。盧梭在《愛彌兒》裡提到的:跟孩子講道理是最無效的教育。
  • 孩子犯錯,動手和講道理都沒有用,聰明家長不妨這樣做試試
    很多家長最常用的就是講道理這一招了。講道理有沒有用呢?在孩子情緒平靜的情況下,適度的講道理是可以的,因為這時候孩子的理智腦開始發揮作用,通過講道理,我們傳遞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孩子就能慢慢吸收。但是一味的講道理可能會適得其反,因為孩子的信息接收管道是有限的,而不停地灌輸道理,會讓孩子的管道出現情緒過載,就好比有一臺裝載機整天在你的樓下施工,發出的噪音讓你開始難受。過多的嘮叨和講道理只會讓孩子關閉接收管道。
  • 6歲孩子被媽媽忘在高速加油站 除了看好孩子,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所以,更多的時候我們要相信孩子,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多多去嘗試、給他獨自出行、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02、鍛鍊孩子的同時,我們應該教給孩子什麼?我們並不一定是非要讓我們的孩子像節目裡的孩子一樣獨自出門,但是我們一定要儘早培養孩子能夠獨自出門的能力,那麼我們應該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教給孩子什麼呢?
  • 孩子做作業磨蹭拖拉,家長除了催促+怒吼,還能做些什麼?
    以前每天只有早晚兩個時段和孩子相處,現在是從早上一睜眼,到晚上一閉眼,孩子永遠在自己眼前晃,想躲都沒處躲!也正是這個特殊時期,讓孩子與家長間的問題凸顯出來。錯誤一:關注&34;,而不是關注&34;作為家長,我們經常關注的是孩子作業做了多少,完成的怎麼樣,錯了幾道題,這些都是&34;,也就是我們能看到的一些行為和結果。但是,我們很少關注孩子是在什麼狀態下做的這些?做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沒有做完背後的那些情緒和動力是什麼?
  • 教育孩子「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到底什麼才是上策
    培養孩子是門課程,內有深奧的技巧與方法。沒有誰家的孩子是天生不懂事的,想要自己的孩子變得聽話,懂事,作為父母的第一步自身做得就要有道理可循,行之有理比說之有理不知強出多少倍。做父母的一直認為教育孩子&34;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廣大家長紛紛採用。但很多家長可能並不知道對孩子&34;一般來講是起不到有效作用的。越跟孩子說道理,孩子反而越叛逆。一位媽媽曾給我發私信講她剛上小學的女兒非常不聽話,想要讓她幹什麼她就偏不幹什麼。
  • 和孩子不講道理,講什麼?
    01家是一個不講道理的地方家是不講道理的地方,那講什麼?家是一個講愛的地方。是多少家庭,多少夫婦,又用了多少歲月,多少愛恨,糾葛在一起,梳理出來的一個結論。孩子的回答,驚訝到我了。孩子反問:「因為菜都是你們買的,你們都買自己喜歡吃的,又不是我喜歡吃的!」我恍然大悟,對啊。往往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和孩子溝通,去講道理,去埋怨孩子,我們什麼時候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看待問題呢?
  • 臺灣旅行教育家:教出講道理的孩子、不慣壞Ta的幾大秘訣
    我覺得教育遠大於物質,我們不斷努力給孩子創造的環境不是單純的給予,而是給他們提供多一重的選擇機會。父母傳遞的價值觀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教養如何。 我們期待孩子有教養,講道理,沒有一個健康積極的人生價值觀做支撐是很難深入骨髓的。
  • 孩子犯錯,一味講道理有用嗎?
    大家都知道一味地講道理行不通,總是打孩子也行不通,必須把許多育兒方法結合起來才行得通。那為什麼家長還喜歡問這種問題呢?說白了,就是有些家長雖然把孩子生了下來,但是生下來之後後悔了,發現原來管孩子是一件這麼難事兒,於是就想偷懶,就想推卸責任。
  • 和孩子講道理講不通?看看黃磊你就知道和孩子講道理有多麼困難
    看到這裡,不少網友吐槽黃磊遭遇了育兒史上的首次「滑鐵盧」,講道理都管不好孩子了!耐下心跟孩子擺事實講道理,他們卻充耳不聞,甚至大發脾氣。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的諄諄教導就變成,孩子眼中的廢話了呢?講道理,從始至終都是一個大人管教孩子最優先的方式,但是也有小部分家長一直奉行著棍棒優先的原則,講道理,一個在大人眼裡被認為管教孩子最優的手段,我們先來看看講道理到底有什麼優點與缺點。
  • 孩子頂嘴講不通道理?我們該怎麼辦?
    孩子頂嘴講不通道理?我們該怎麼辦?首先說說講不通道理的原因!1:對低齡兒童來說之所以講不通道理的原因有兩點第一點沒有掌握和低齡兒童的溝通方式,第二點是因為孩子心中壓抑著很多負面情緒。首先來說溝通方式:低齡兒童具體思維和形象思維強,不過邏輯思維很弱。
  • 光講道理還不行?教育孩子有時候需要的是機緣
    大多數人遲早要和小孩「正面遭遇」。為人父母固然不用說,老師更是每天要面對幾十個、上百個,甚至更多孩子;即便你是不婚主義者或丁克族,也難逃和鄰居、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的孩子「遭遇戰」,在飯桌上或聚會中更是逃不過小孩的教育話題。但是,教育小孩不是只有講道理,有時什麼都不說,就勝過千言萬語,有時,機緣巧合,一句話比千萬遍教訓都管用。
  • 父母最傻的行為就是跟孩子講道理
    以後……我無論做什麼、說什麼,總有道理等著我。煩都煩死了。在她面前無論開心還是難過,都不痛快。所以,我儘量躲著她。躲著她,她又嫌我啥事都往心裡擱。太難了……說完其他同學們大力鼓掌,表示:同是天涯淪落人。
  • 想讓孩子聽話,試試這些辦法,比講道理,打罵孩子更有效
    父母一直靠著自己不打孩子,每次就不聽話的時候呢,都會好好的去給他講道理給他教對於錯。可是道理講的再好也沒有用,偶爾的大吵大鬧,對他怒斥一頓反而挺管用的,這種講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是不是錯了呢?其實媽媽的做法並沒有錯,一定要堅持。打罵孩子只是短時間的嚇唬他,時間久了對孩子來說反而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首先因為孩子不明白自己錯在哪,也不知道應該怎麼樣去改正。
  • 你越講道理,孩子越叛逆?父母學會不講道理,才是更有效的教育
    有家長跟我說,孩子越早懂道理就會越懂事。其實不然,在我看來,家長講道理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將道理傳授給孩子,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在錯誤的時間,將道理「一股腦」塞進孩子腦中,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反而會適得其反。
  • 教育孩子「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那麼上策是什麼?
    有位家長說她7歲的女兒特別逆反,不讓做什麼就偏去做,她經常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卻不聽,惹得家長常發脾氣。她知道打罵孩子不對,但不知該怎麼辦,她講述了這麼一件事:她家住公寓樓五層,沒有電梯,走樓梯上下。最近女兒特別喜歡這樣下樓:一條胳膊搭到樓梯扶手上,胳膊用力腳不用力地向下溜。
  • 教育孩子「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那麼上策是什麼?
    做得有道理,比講得更有道理。「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一直以來被正面推崇。但人們也往往發現講道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沒用,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他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有位家長說她7歲的女兒特別逆反,不讓做什麼就偏去做,她經常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卻不聽,惹得家長常發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