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陸客被擠爆 花蓮火車站全臺第二賺(圖)

2020-12-19 東南網臺海頻道

臺鐵花蓮站長吳金添

  東南網3月20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花蓮好山好水對大陸觀光客極具吸引力,據統計,每天有近4000名陸客停留,每天有90到100部的遊覽車接送他們到花蓮火車站,搭火車往北前往蘇澳新站,因此帶動包括花蓮火車站在內的花東沿線14個車站,將以一鄉一特色換上新裝,陸客搭火車遊花東可望會是未來的熱門路線。

  花蓮火車站前每天上午9至11點期間都相當熱鬧,許多陸客興高採烈來搭火車,遊覽車塞滿停車場不說,陸客也擠爆候車室。「交通部」臺鐵花蓮站站長吳金添接受訪問時說,在蘇花改還沒有做好期間,陸客每天從花蓮離開要前往臺北的話,現在都由專列火車接駁,從花蓮搭往蘇澳新站,再與載運行李的遊覽車會合繼續旅程。

  吳金添說,每天搭火車的陸客近4000人,每天有90到100部的遊覽車接送他們到花蓮火車站,平日可輕鬆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之間完成接駁,傍晚4點到6點是每天尖峰時刻,非常擁擠,連續假期也是如此,但他強調,陸客跟一般觀光客並不爭座位,因為是以加開專列來處理。

  目前每天進出5萬人的情形突顯有32年悠久歷史的花蓮火車站老舊了,月臺長度不夠、候車空間、雨棚、無障礙空間等都不足,車站外的下車區、臨停區與遊覽車停靠區已經不敷使用。

花蓮火車站中午恢復平靜。

  花蓮縣長傅昆萁指出,花蓮火車站的貢獻度營業額已經是全臺灣的第二名,僅次於臺北車站,勝過高雄、臺中,花蓮的客運量是臺灣第二名,今年228連假的第二天還是全臺第一,超過臺北。

  縣府估計,228連續假期觀光客湧入達35萬人,火車載客量突破10萬人,也因此傅昆萁批評說,火車站改建只是當局最基本要交代的事情,因為這代表臺灣的門面,現在就像朝鮮鄉下的車站,他希望花蓮火車站未來是大型的觀光車站。

  「交通部」現在推動的花東火車站「一鄉一特色」規劃則是一個相對較小的運輸效能提升計劃,花蓮火車站主要特色是設計出入分流動線,讓旅客使用空間是現在的6倍,但車站外的廣場整體設計則有待與花蓮縣政府繼續規劃藍圖,另外花東鐵路的29個火車站其中有14個車站將以當地文化特色重新改建或改裝。

  據「鐵工局」規劃,花蓮、新城、玉裡、瑞穗、壽豐、臺東、關山和池上等八站將重新改建,新城站的主題為「門」,發想自太魯閣燕子口與醫院的行道樹,鳳林站則以日據時期客家聚落的煙樓為意象,萬榮站則重現昔日檜木重鎮的情調,光復站則聚焦在甘蔗產業年代的糖廠觀光,瑞穗站則有牧場、牛奶、溫泉、泛舟的地景烘託,未來陸客若想搭火車延伸遊花東,這些特色火車站是可以考慮的景點。

花蓮火車站候車室

花蓮火車站每天上午9點起相當熱鬧

陸客趕著搭火車

一輛輛遊覽車載來陸客搭火車

陸客遊花蓮七星潭喝椰子汁

相關焦點

  • 臺業者盼花蓮金門直航 提升花蓮、金門和廈門的觀光綜效
    雄奇的花蓮太魯閣深受陸客喜愛東南網1月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成沛 文/圖)剛剛結束的元旦三天連假,是陸客赴臺遊的一個小高峰,島內民眾也有明顯的短期人口遷移現象本來就是陸客旅遊熱門景點的花蓮,在小長假裡也吸引了島內各地民眾前往體驗慢生活,直接造成的結果是進出花蓮的火車票一票難求。而形成明顯對比的是島內進出花蓮的航班上座率不盡如人意。就此,有業者呼籲開闢花蓮、金門直航,利用「小三通」這條「黃金航線」,將陸客引到花蓮,提升花蓮、金門和廈門的觀光綜效。
  • 觀光季花蓮火車站人滿為患 臺鐵籲分流(圖)
    原標題:觀光季花蓮火車站人滿為患 臺鐵籲分流(圖)   臺灣花蓮是許多大陸遊客到訪的旅遊點之一,近來進入觀光旺季,花蓮火車站人滿為患   中新網4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花蓮是許多大陸遊客到訪的旅遊點之一,近來進入觀光旺季,花蓮火車站上午人滿為患
  • 「花蓮洄瀾灣特區」看中「陸客優質團」
    「花蓮洄瀾灣特區」看中「陸客優質團」www.fjsen.com 2013-04-10 08:36  吳生林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海峽導報4月10日訊(海峽導報駐臺記者吳生林)陸客的驚人消費力已為臺灣各界所矚目,邁入第50年的臺灣土地開發公司(以下簡稱「臺開公司」)歷經4年開發的「花蓮洄瀾灣特區」,未來也將把吸引陸客作為營運工作的重中之重。
  • 陸客慢遊花蓮 自行車大行其道
    陸客慢遊花蓮自行車大行其道為方便陸客自由行,花蓮許多飯店提供自行車免費借用服務。圖片來源:中國時報中新網10月30日電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花蓮縣有世界聞名的狹谷地形太魯閣、視野開闊的太平洋和美麗如詩的七星潭,加上市區有多條濱海而建的自行車步道,陸客到花蓮自由行,都愛騎單車,飯店或民宿也有免費單車可借用。
  • 救花蓮觀光 臺鐵將常態加開8列陸客列車
    臺當局「交通部觀光局」、臺鐵及臺灣旅遊業者昨天商議解決大陸遊客團輸運問題,臺鐵同意常態加開8列陸客優先班次列車,降低對花蓮東部觀光的衝擊。蘇花公路因塌方,中斷多日。臺當局「交通部觀光局」統計,這段期間大陸遊客赴臺人數並未因此減少。11月1日到7日,大陸遊客每日平均人次4188人次、11月8日到15日則達4472人次,反而微幅增加。
  • 花蓮地震重創臺灣觀光業 退房退票形成熱潮
    TVBS電視臺報導稱,原本應該是旅遊旺季,許多遊客都會在花蓮火車站搭計程車,不過地震之後遊客變少了,很多計程車司機只能苦等排班,來來回回好幾趟就是沒有遊客上門。租車業者遊國賢表示,目前到4月中的訂單都退訂,「沒遇過這麼慘澹的一年」,上百臺機車訂單退光,現在能租出去一臺就要慶幸。此外,原本該被塞爆的伴手禮店,現在業績狂掉近九成。
  • 花蓮地震重創臺灣觀光業 縣長籲最好援助是觀光
    TVBS電視臺報導稱,原本應該是旅遊旺季,許多遊客都會在花蓮火車站搭計程車,不過地震之後遊客變少了,很多計程車司機只能苦等排班,來來回回好幾趟就是沒有遊客上門。租車業者遊國賢表示,目前到4月中的訂單都退訂,「沒遇過這麼慘澹的一年」,上百臺機車訂單退光,現在能租出去一臺就要慶幸。此外,原本該被塞爆的伴手禮店,現在業績狂掉近九成。
  • 十一赴臺陸客減 日月潭遊艇業慘澹花蓮民宿成重災區
    陳秉忠說,十一是大陸的假期,所以每年十一,花蓮的民宿主要客源都是自由行陸客,去年這個時候,協會的LINE群組裡頭,叮叮咚咚一直響,都在問同業有沒有房間可以調度。昨天10月1日,「沒有一個會員發言說客滿,需要調房間的。」他估算,今年比去年的民宿業績少了3成以上。1日下午,臺北中正紀念堂大門前只停放2、3輛遊覽車。
  • BBC:從陸客最愛城市到最痛記憶 臺灣花蓮遭遇重大挑戰
    參考消息網2月12日報導 英媒稱,2008年,馬英九正式開啟兩岸觀光交流,同年6月臺灣當局開放中國大陸觀光客赴臺,至此陸客觀光財成為這幾年臺灣觀光的新財源。然而,就在6日晚間,臺灣東部的花蓮縣一聲巨響震碎了許多還在睡夢中的陸客家庭。在陸客觀光的10周年之際,花蓮遭遇重大挑戰。
  • 調查:陸客赴颱風險區集中在嘉義、臺東、花蓮和臺北
    圖為陸客參與臺東鹿野高臺的熱氣球盛會。(圖片來源:臺灣《旺報》)華夏經緯網3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遠盟康健科技公司赴臺旅遊緊急應變服務中心統計,陸客團在臺旅遊,發生風險最高的是嘉義、臺東、花蓮和臺北。
  • 陸客自由行 開閘!
    ,沒有來過花蓮,就等於沒有來過臺灣。」蓮縣長傅琨萁說,到花蓮走一走,令你終生難忘。觀光業本身就是花蓮的主打產業,對於陸客赴臺遊,業者更是翹首以盼。    馬英九呼籲多推廣使用繁體字,規定島內公部門文書、宣傳、標示等都要用繁體字,讓來臺觀光陸客體驗繁體字美感,圖為臺北松山機場美食餐廳使用繁體字標示。
  • 赴臺陸客減 日月潭遊艇業慘澹花蓮民宿成重災區
    臺灣《旺報》圖  日月潭遊艇業慘 生意不到去年2成  另據臺灣《旺報》報導,陸客大減,今年十一黃金周盛況不如往昔,日月潭靠陸客團包船的遊艇業者首當其衝,生意不到去年的2成,船家岸邊「顧碼頭」,船長放無薪假;遊覽車業者也不好過,花蓮七星潭、太魯閣路上冷清,陸客只剩1/3,司機感嘆,遊覽車一輛接一輛場景好久沒見過。
  • 坑陸客花蓮玉石店被禁
    本報臺北3月30日電 (記者陳曉星、蘇寧)記者從今天在此間舉辦的「旅遊30年會」成立大會上獲悉,花蓮光隆玉石店因以45萬元(新臺幣,下同)賣給大陸遊客市值1萬元左右的「貓眼石」,被大陸遊客投訴,臺灣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29日撤銷其「旅行購物質量保障」資格,禁止旅行社帶團消費。
  • 陸客赴臺人數銳減 臺觀光業哀鴻遍野求生路
    圖為臺東知本溫泉區,遊覽車停車場空無一車。(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大陸遊客不去臺灣旅遊,縣市長索性主動出擊攬客,到底觀光損失多嚴重?以觀光立縣的花蓮,太魯閣公園暑假入園人數創歷年新低;臺東飯店業績銳減7至8成,業者以「哀鴻遍野」形容慘狀。新北市政府統計,光5到7月,預估至少損失2億元(新臺幣,下同)以上;南投飯店民宿、餐飲、遊艇業都叫苦連天。 臺灣花蓮以觀光立縣,5月20日政黨輪替後,陸客赴臺人數銳減,連帶影響花蓮藝品業、運輸業、餐飲業成3大「慘」業。
  • 花蓮地震9陸客遇難 蔡英文拒絕大陸救援 國民黨:罔顧人命令人心寒
    今天(11日)上午,花蓮縣長傅昆萁在徵得失聯陸客家屬同意後,宣布搜救停止,並派駐大型機具開始拆除雲翠大樓。至此,本次地震搜救宣告結束,搜救隊在雲翠大樓前集合列隊兩排,鳴笛兩次向所有在災難中的遇難者致哀後撤離。「我們盡力盡人事,但這次我們真的沒辦法扭轉命運。」 從7日開始就在現場搜索的桃園特種搜救隊分隊長楊肅強感嘆,「願他們安詳地一路好走。
  • 臺當局拒絕大陸援助花蓮震災 卻唯獨向日本求助
    臺當局聲稱,唯一例外是日本,臺當局同意請日本協助,稱因為「日本有高階探測儀」。 日本援助團隊已抵臺另據親綠臺媒報導,日本政府派遣警消專業團隊馳援,7名專家攜帶2部深層生命探測儀,將於今天(8日)中午抵達臺北松山機場並直接轉飛花蓮現場。臺外事部門發言人李憲章今日稱,「感謝日本政府在最快時間內的支持」。
  • 十一旅遊黃金周臺灣乏人問津 臺旅遊業者憂斷炊
    圖為日月潭玄光寺周邊過去人氣鼎盛情況。   臺旅遊業者感嘆,以前黃金周期間,赴臺遊早在一個月前搶完熱門時段,但現在到各大旅遊網站上看就可以發現,十一長假到臺灣機票、旅遊團仍有許多空位,這種情況若持續下去,團一直湊不滿人,萬一連大陸旅行社都不推出旅遊產品,等於是大陸一般民眾沒有組團管道遊臺灣時,陸客恐怕真的就「斷炊」了。
  • 花蓮縣長推介特色遊:出海賞鯨豚 生態遊送伴手禮
    赴臺自由行(個人遊)即將開放,大陸遊客「全臺走透透」不再是夢想。臺灣各縣市也卯足了勁做行銷,希望得到大陸觀光客的青睞,日前記者赴花蓮採訪,就深切感受到當地和旅遊業者對大陸散客的期待。花蓮縣長傅琨萁說,到花蓮走一走,令你終生難忘。
  • 臺業者:陸客想來臺自由行?請開證明「你父母是你父母」
    據香港中評社6月21日報導,臺灣觀光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柯牧洲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自由行陸客來臺受到嚴管,沒來由要求補充資料的情形越來越多,陸客來臺與朋友見面,竟要出示微信通話證明確有交情,甚至還要上次來臺的訂房及消費紀錄,證明對觀光有貢獻,有陸客要去花蓮,前後補件8次,幾乎是用放大鏡檢視,並非好現象
  • 陸客銳減 臺灣觀光業涼涼
    從業者醞釀上街陸客赴臺人數銳減,島內觀光業受到嚴重衝擊。依據臺「交通部觀光局」的調查,2018年平均一名陸客在臺每天消費為211.68美元。若以陸客赴臺平均停留8天估算,今年「十一」島內少了6萬多名陸客,全臺就少了約33億元新臺幣的旅遊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