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和稷有地方還種 省農科院說有種子供八卦田種

2020-12-22 浙江新聞

 珍珠黍

龍爪稷

  浙江在線07月19日訊 八卦田原本計劃複種的9種南宋農作物:大豆、小豆、稻、粟、糯、大麥、小麥、黍和稷,由於學術界一時說不清黍和稷究竟是什麼,只得暫時放棄,只種其他7種農作物(詳見本報昨日第9版)。

  昨天,浙江省農科院環境資源與土壤肥料研究所草業中心的王建紅副研究員來電,說黍和稷,其實現在有些地方還在種,他們研究所就有黍和稷的種子。

  王建紅說,學者們之所以搞不清楚黍和稷,主要是被複雜的植物學分類弄懵了;另外,由於現在黍和稷主要已成為一種飼料,所以研究者非常少。而他所在的草業中心,恰好是從事飼料研究的,對黍和稷的培育,已做了十多年——他們的黍種子,是十多年前從中國農科院拿來的;稷種子,是從山東培育過來的,那裡的一些農村一直種稷。

  黍和稷都屬禾本科植物,禾本科下有好多屬,像黑麥草屬、高粱屬、狗尾草屬、粟屬等,稷屬也是其中之一,又叫黍屬。「所以,從屬名上講,有人說黍和稷是一回事,是有道理的。」王建紅說。

  稷屬(黍屬)下面約有400多個種類,我國主要有19種,如龍爪稷、珍珠黍、大黍、紫黍草、青綠黍、糠黍等,現在大多用作飼料,但龍爪稷和珍珠黍,古人多當作糧食,即使現在,也有人把它們當糧食。

  龍爪稷的稈高1米左右,葉片、種子和小米差不多,但種子的體積稍大點,直徑在1—1.8毫米,圓球形,深棕色,摸上去很滑,收成後可做餅、麵包、煮粥,也可釀啤酒。

  「龍爪稷現在印度邁索爾等地種植最多,錫金、尼泊爾以及非洲的烏幹達也大量栽種,我國山東臨沂的一些農村裡過年時會把稷磨成粉,蒸發糕吃,平時則不常吃。」

  珍珠黍又叫美洲狼尾草,稈高1.5米至3米,種子去皮後呈乳白色,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在俄羅斯和西非種植很多。不過珍珠黍做不了蓬鬆的麵包,主要是做小麵包幹、煮粥;在美國和西歐是作為牧草或用來制乾草。

  對於那些說黍為小米、為黃米、為高粱;稷為高粱、為穀子等的說法,王建紅說都是不對的,是以訛傳訛。

  「小米、黃米和北方人所說的穀子,都屬於禾本科中的粟屬;而高粱屬於禾本科中的高粱屬,與稷屬均為不同的屬,不可能為同一物。」

  「我們可以提供龍爪稷和珍珠黍的種子,補充到八卦田裡;這兩種種子都要等明年開春播種,明年「五一」時就能長得很好了。」王建紅說。

  杭州市園文局鳳凰山管理處昨天聽說這一消息後,也很驚喜,說會馬上和省農科院聯繫。

相關焦點

  • 雙手勞動慰藉心靈,杭州一位75歲老太太在農科院種麥為樂,年輕人都...
    不用下地幹活時,周水花就和小姐妹一起整理秋天要種的麥子種子。75歲的她,是杭州下城區石橋街道楊家村2組村民。幾年前,村裡拆遷,她和老伴一起住進老年公寓過渡。一個月退休工資2700多元,加上村裡每年4萬元的分紅,周阿姨說,我年齡大,分紅高,是全村收入最高的老太太。
  • 省農科院堅決打贏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技術培訓「不見面...
    省農科院「早銜接、早安排、早行動」,科技先遣隊在行動。利用望謨、晴隆兩個深度貧困縣生態稟賦,省農科院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結合學科優勢,與地方科技部門、科技人員聯合組建兩支科技先遣隊,針對兩個深度貧困縣開展科技服務。
  • 江蘇省農科院一群年輕「碼農」,種...
    這項技術已經走出實驗室,在江蘇省農科院農業信息館集中展示,2021年還將在高郵高新區落地應用。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近期來到江蘇省農科院,探尋智慧小番茄的「尋夢之旅」。小番茄「顏值高」全球選美勝出的「最美嬌娘」雖然戶外氣溫已降到零下5℃,北風還呼呼直吹,但「智慧溫室」裡卻能感受到濃濃的春意,溫度顯示在20.1℃,而且讓人感覺也不悶。
  • 說:五穀是「稻、黍、稷、麥、菽」還是「麻、黍、稷、麥、菽」?
    禾本科被子植物中的大科之一,有花植物科中的第五位,單子葉植物中僅次於蘭科。約有650多屬,12000多種,覆蓋了地球陸地面積的20%。中國產230餘屬約1500種。穀類作物易種、易收、易貯藏,不僅種子為良好的食物,秸稈可做飼料並有很多用途。原產中國的粟的祖先是我們常見的狗尾草。社稷社:是指土神,延伸意義即為土地。稷:五穀之神,延伸意義即為糧食。
  • 五彩水稻田見過嗎?浙江最大的向日葵花海在哪裡?美麗的安吉餘村...
    種向日葵的省農科院陳珊宇老師告訴記者,除了金色,向日葵還有巧克力、奶油色、粉紅色、紅+黃等系列漸變複色。今年,省農科院在餘村種植的,是我省第一個自主選育的向日葵品種「浙葵1號」。田野裡,和向陽花同樣惹眼的,紫色、粉色、白色、黃色、綠色的五彩水稻田絢爛多姿。
  • 小麥種子是自留種好,還是種子店買種好?看看專家怎麼說
    ,這樣的種子雖然沒有什麼新優之處,也還算比較穩產,不至於給農民造成多大損失,最好的還是年年換種同時年年選留,要想高產優質種的放心,就不能怕麻煩!今年很多地方小麥不論哪個品種產量質量都還可以,這一是去年受損失受教訓了今年管理較好較及時,二是今年天氣比較好,有好種子可以選留,但必須保管好,種前要做芽率測試以確定播種量……首先買種就要選擇適合本地的最優品種,而往往因為育種業的發展,每年都會有許多新品種通過審定,加上多年推廣選留的優良品種,的確在如何選種時捉摸不定,如果你已種過的品種表現不突出
  • 有一種楊梅叫蘭溪「早佳」 省農科院正在全省推廣
    有一種楊梅品種,果大早熟,產量穩定,高抗凋萎病,且一般比當地的楊梅早熟5天以上,畝增效益1800元以上。這種楊梅就叫蘭溪「早佳」,由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所與蘭谿市農林局共同培育。蘭溪楊梅品種有早佳、荸薺、木葉、東魁等。「早佳」楊梅是從蘭溪本地「荸薺種」楊梅中選育出來的特早熟烏梅類新品種,經多年培育觀察,被確認為林木良種。從2006年開始,蘭溪通過苗木繁育和高接換種的方式發展「早佳」楊梅,目前已發展「早佳」楊梅2000多畝。「早佳」楊梅長勢中庸,樹體矮化,在蘭溪的成熟期一般在5月底6月初,比「東魁」楊梅早15天上市,比「黑炭」楊梅也早5天以上。
  • 種子決定產量,購買玉米種如何避免買到陳年種子?有3種識別方法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種子決定產量,購買玉米種如何避免買到陳年種子?有3種識別方法。現在農村種植玉米,已不再像過去那樣可以自己留存種子,只因為目前種植的玉米多是採取雜交配製而成,這樣雖然能夠促進玉米高產,但是卻不能自行保留種子,種植玉米的農民朋友每年都要購買新玉米種子。
  • 中國傳統文化中,五穀文化有什麼內涵?其實更是一種人文關懷!
    在中國糧食文化的歷史發展中,以稻(或麻)、黍shǔ、稷(jì)、麥、菽(shū)五種農作物,稱為「五穀」,這裡的稻即水稻,去殼後就是人們吃的大米;麥即為小麥,能磨成麵粉;稷為豆類的總稱,比如黃豆、綠豆、紅小豆等。
  • 阜陽市農科院麥豆種子搭乘「神十」飛天
    2013年06月14日 16:30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阜陽新聞網訊 6月11日下午,隨著神舟十號飛船的成功升空,承載著阜陽這個農業大市科技興農夢想的火花也被點燃——由阜陽市農科院選送的300
  • 守著大棚過年的第十二年,浙江草莓夫妻:在農科院種草莓的日子有點甜
    一年365天,全年無休,草莓地裡永遠有幹不完的農活。為什麼能有這份執著的堅守,夫妻倆的回答很簡單:因為我們喜歡這份工作。他們是真的喜歡。年前,小時新聞記者走近了這一對草莓夫妻,紀錄了這個新浙江人家庭的一次值守,也聽他們說他們過去一年的收穫以及他們家「鼠」不完的好事。
  • 「我的扶貧故事」做好一點一滴的技術傳導與服務丨省農科院油料...
    我叫朱星陶,現在省農科院油料研究所擔任大豆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貴州省糧油專家組成員、貴州省科技特派員。1983年高考,我被西南農學院錄取,1987年畢業後分配到省農科院,從事農業科技,本著實現著當初要立志用科技為農業實現增產增收的夢想而奮鬥。
  • 男子在「廢墟」上種了一片紅粟米 引來央視圍觀
    72歲的吳廣仁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種的一片紅粟米竟然引起了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的關注。10月底,該所副研究員高愛農與中央電視臺第七頻道攝製組一行人,來到金華東陽白雲街道裡塢門小區,為紅粟米珍稀種質資源攝製專題片。
  • 黍為什麼沒有像小麥、水稻一樣成為現代人主糧?
    《詩經》裡的名句「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足以見證其在農作物裡的「一哥」地位。可「黍」這位「一哥」,毛病也不少,雖然「黍」十分耐旱,生長期也短,屬於好種好收的農作物。但以味道說,它真不如粟(小米),單位產量也不高,還必須長在生荒地上。隨著中國人口增加和耕地條件的改變,「黍」丟失「一哥」地位也是必然。
  • 芳香蔬菜哪裡有 廣州還看農科院
    為增強免疫力、更好地抗擊疫情,在4月小長假,市民可以到廣州市農科院鮮蔬餐廳吃頓芳香蔬菜,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據介紹,食用芳香蔬菜不僅可以提神醒腦,起到解困的作用,又可以補充人體維生素及營養物質,提高抵抗力。在廣州市農科院鮮蔬餐廳內,有多種芳香蔬菜供大家品嘗和觀賞,如:薄荷葉、香茅、迷迭香、艾葉、菊花腦、珍珠菜、魚腥草、芳香萬壽菊、羅勒、紫蘇等。
  • 扒黍說:曾舜晞金晨?陳飛宇吳亦凡?譚松韻患「交流恐懼症」?
    扒黍又雙叒叕和泥萌見面啦,快來看看今天都有哪些精彩八卦吧~都是新鮮出爐的哦,趕緊來一睹為快吧!扒黍:譚松韻確實有一段時間得過「交流恐懼症」!扒黍:兩個人對彼此都有好感,只是雙方暫時還沒有確定關係哦!他們參加《花樣姐姐第二季》的時候其實就很甜,有過很多擁抱,親吻的行為,因此還被稱為「姐弟CP」。本來金晨與曾舜晞兩人夜間壓馬路也不是戀愛實錘,只能說兩人關係好交情深而已,但是曾舜晞髮現狗仔後兩人故意裝作「陌生人」,中間還隔了一段距離,這樣的舉動不就是欲蓋彌彰麼!
  • ...藏種於民」——傳統農耕文化大地藝術攝影展在京開幕《種子...
    本次活動以「播厥百穀,藏種於民」為主題,設置了攝影展覽、報告發布、講座沙龍等一系列活動,同時推出線上直播,通過影像展覽、會議研討、公眾參與全方位展現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利用領域的成功經驗。、藏種於民、合力創新、綠色轉型」作為中國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利用的可行方案。
  • 三個蚊子一盤菜,有群浙江「候鳥」這幾天正在海南吃土
    1】50多年前浙江專家去海南,馱200斤各類種子跋山涉水要半個月在陵水火車站,來接站的是省農科院水稻育種專家葉勝海研究員。他開的電瓶車,是這兩年才買的,在陵水種地19年,過去,他往返幾片水稻田,唯一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
  • 柑橘的種子可以種出橘樹來?還真有網友成功了
    橘子,一種富含維c的水果,酸酸甜甜美味、營養又解渴,在世界各地都有種植。現在隨著年輕人對維生素c的火熱追求,還有一種吃水果能剝皮絕不洗的懶癌思想的掀起,橘子越來越被年輕人所喜愛,那麼如果在家想種植橘子應該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