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人在臺灣:遇見熬煮半世紀鄉情的「酸菜白肉鍋」

2020-12-18 閩南網

­  嘶嘶炭火,燉一鍋純純的酸菜。夾一片輕薄透亮的五花肉片,在其中翻滾幾遭後撈起,再蘸一層濃濃的麻醬腐乳韭花香,淋淋漓漓地入口,Q彈中飽滿著東北的醇香。

­  對於在東北待了近10年然後來到臺灣的孫運璿來說,能吃上一頓這樣的酸菜白肉火鍋,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  出生在山東蓬萊縣的孫運璿,是臺灣發展史上的風雲人物。抗戰勝利後,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孫運璿,來臺參與搶救電力設施,上世紀60年代初擔任臺灣電力公司總經理。

­  彼時,孫運璿找來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同學陳鑄,「我們來做家鄉菜好不好?東北火鍋!」於是,臺電的一家員工福利餐廳做起了這道「家鄉菜」,還有個很大氣的名字叫「成吉思汗廚房」。

­  半個多世紀過去,當年的「廚房」已經正式更名為「臺電勵進餐廳」,深藏於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75巷內。一米來寬的門臉、白底紅字的小招牌,在附近霓虹閃爍的大型燈箱映照下毫不起眼,稍不留神就會錯過。

­  進門入院,才知「酒香不怕巷子深」。小院深處一溜打通的平房裡座無虛席,當中一幅紅色對聯引人注目:「一份傳承三代情,百年事業正過半」。

­  在一屋子熱氣騰騰的火鍋香味中,年逾古稀的葉玉梅女士向記者娓娓道出東北酸菜白肉火鍋在臺灣的「因緣際會」。

­  「火鍋端上來,我們會告訴客人,酸菜、豆腐先下鍋,等到高湯沸騰了,先放白肉,接著吃牛羊肉,然後再吃其他東西。」操持了大半輩子火鍋店,葉玉梅對「經典吃法」輕車熟路。

相關焦點

  • 酸菜白肉鍋:臺北的東北滋味與鄉情
    (原標題:酸菜白肉鍋:臺北的東北滋味與鄉情)
  • 臺北,遇見熬煮半世紀鄉情的「酸菜白肉鍋」
    (宋振平攝) 嘶嘶炭火,燉一鍋純純的酸菜。夾一片輕薄透亮的五花肉片,在其中翻滾幾遭後撈起,再蘸一層濃濃的麻醬腐乳韭花香,淋淋漓漓地入口,Q彈中飽滿著東北的醇香。 半個多世紀過去,當年的「廚房」已經正式更名為「臺電勵進餐廳」,深藏於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75巷內。一米來寬的門臉、白底紅字的小招牌,在附近霓虹閃爍的大型燈箱映照下毫不起眼,稍不留神就會錯過。
  • 酸菜白肉鍋(臺灣飯桌)
    臺中一家知名餐廳的酸菜白肉鍋。   (取自餐廳網站)   在臺灣時,有人要請我吃「臺灣美食酸菜白肉鍋」時,我的確有點不明白「酸菜」和「臺灣」的關係,吃過問過之後才感悟「民以食為天」的老話,「食」不僅是天大的事,也深藏著天下的故事。
  • 「東北美食」——酸菜白肉鍋
    東北人在飲食方面非常講究,他們在飲食上講究的一大特點為實惠,除此之外,我們會發現東北人切菜的時候,菜的快一般都會比較大,做出來的口味稍微會比我們平時吃的菜品較重一點,如果你也喜歡吃東北美食,但口味比較淡,可以少放點調料哦。
  • 到遼陽吃酸菜白肉鍋
    【大陸特派員王玉燕/遼寧遼陽報導】遼菜形成於清朝初年,是在山東魯菜和官府菜等基礎上,結合東北的地域特點,以及人們的飲食習慣,慢慢形成的一種菜系。遼菜注重刀功、勺功和火功的運用,以燉、燒、溜、扒見長,加以圍、配、鑲、釀。遼陽的東北酸菜白肉鍋,風味特別,吃了齒頰留香。  酸菜白肉火鍋主材料是酸白菜與豬五花肉。
  • 東北殺豬菜連載之(一) 酸菜白肉鍋
    酸菜白肉鍋的蘸料和涮肥牛相比要簡單,韭菜花、腐乳汁、芝麻醬便是最地道的滋味,用酸菜蘸XO醬海鮮汁怎吃都不是那個意思。其中獨到之處便是要備上蘸白肉血腸的蒜醬汁,蒜泥調和生抽,醃上個把小時,再滴幾滴芝麻香油和辣椒油,蘸滿蒜汁的白肉片子入口,毫無油膩之感,有的只是滿滿的鮮香滿足。
  • 東北人是不會告訴你這樣做酸菜白肉鍋最簡單最美味!
    自從自己開始醃製東北酸菜後,愛上了酸菜料理。這道酸菜白肉火鍋,加入了自己醃製的酸菜後,口味更贊,尤其是那酸甜的湯頭,超美味的,不愛喝湯的我,都喝了一大碗,在大熱天煮來吃,喝瓶冰鎮啤酒特別贊!不用特意去餐廳,自己在家就能吃到酸菜白肉火鍋了!
  • 豪情東北味 酸菜白肉鍋
    東北人民常吃的各種燉菜都是上好的選擇。而酸菜白肉鍋更是燉菜裡的明星選手。「東北燉酸菜講究用大骨熬湯、乾鮮海貨提味,配上白肉血腸,大葷而不膩,佐酒下飯,老少皆宜。東北人家裡的酸菜燉了就是一大鍋,頭天吃不了第二天熱了再燉,上頓熱、下頓熱,是越燉越有滋味。」可能大家會奇怪,為什麼東北菜裡要加海鮮乾貨。
  • 尋味中國 70 東北酸菜白肉
    後者的例證就是本系列的第三篇(《尋味中國 3 哈爾濱紅腸》),本篇介紹的酸菜白肉正是前一類的代表。酸菜白肉是一道滿族菜,必須食材只有兩種:酸白菜、五花肉。這兩種又正是滿族最具特色的飲食食材。酸白菜已經成為東北人飲食的基因,昔日家家都有半人高的酸菜缸子。年年入冬前將大白菜「積」起來,後面幾個月,就靠著它過日子了。
  • 東北酸菜白肉火鍋火紅臺北50年
    東北酸菜白肉火鍋火紅臺北50年 2013年10月11日 09:46:00來源:你好臺灣網   你好臺灣網10月10日消息(記者 樂豔豔 王坤) 在大陸的東北地區,酸菜白肉是大家難忘的美味。
  • 通發海鮮教你做最接地氣東北菜——酸菜白肉鍋!
    過去,東北人的家裡有兩樣東西不可缺少:一是酸菜缸,二是醃酸菜用的大石頭。貧苦人家如此,豪門富戶也如此。
  • 2014臺灣十大火鍋排名出爐 酸菜白肉鍋第一
    原標題:2014臺灣十大火鍋排名出爐 酸菜白肉鍋第一   冬日漫漫,何以驅寒?許多消費者會選擇吃火鍋來度過寒冷的夜晚,那麼作為海峽對岸的臺灣是否也是如此呢?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消息,臺灣門戶網站蕃薯藤組織網友票選2014十大火鍋,超過3萬人次的網友參與投票,臺電勵進酸菜白肉鍋獲選第一、詹記麻辣火鍋獲選第二、第三名則是這一鍋皇室秘藏鍋物獲得。   第四到十名分別是臺南小豪洲沙茶爐、老四川巴蜀麻辣燙、橘色涮涮屋、高雄汕頭泉成沙茶火鍋、石二鍋、輕井澤鍋物,以及極鮮火鍋。
  • 嘉義酸菜白肉鍋 獨創蔬果豆腐乳(圖)
    中新網12月14日電 去臺灣嘉義品嘗酸菜白肉鍋,有業者獨創了蔬果豆腐乳,把香蕉、番石榴、蘋果等7種蔬果打成泥、混在豆腐乳中、變成蔬果醬菜,配上五花肉,吃起來,又甜又鹹、非常特別。據臺灣「華視新聞」介紹,嘉義這家的酸菜白肉鍋不同之處在於,吃白菜鍋大家通常都沾豆腐乳,業者卻獨創了蔬果豆腐乳,搭配上剛燙熟的五花肉,還有脆脆的酸菜,甜鹹好滋味。炭火燒的又紅又透,鍋裡的熱湯,傳出陣陣的海鮮香氣,又帶點微酸的滋味,客人期待好久,一口五花肉一口酸菜湯,實在是一大享受。不過這酸菜白肉鍋,真正讓人胃口大開的秘訣是,這碗中的蔬果豆腐乳,酸酸甜甜又帶點鹹味。
  • 酸菜白肉是東北殺豬菜最正確的做法,加點血腸更好吃
    東北裡有一道過年才能吃的菜,叫做殺豬菜,酸菜白肉是東北人家對殺豬菜最好的詮釋,酸菜是乳酸菌的發酵食品,酸菜裡面的酸味很好的中和白肉的肥膩,再配上秘制蘸料,尤其是野韭菜花醬,尤其是剩下的酸菜白肉再熱一次,那叫一個鮮香無比。
  • 東北經典家常名菜酸菜氽白肉,酸爽可口,特別的的好吃!
    很多朋友都比較喜歡吃酸菜,特別是東北的朋友更是喜歡,酸菜基本上是他們餐桌上經常吃的一道菜了。尤其是冬天的時候,東北人家家戶戶都要在家裡面醃一些酸菜吃。酸菜也有很多種吃法,一般做酸菜魚、酸菜餃子、酸菜燴白肉、酸菜燉豆腐等等。我雖然不是東北人,但是也是特別的愛吃酸菜。
  • 「沸騰吧火鍋」第三集,嘗嘗東北酸菜白肉火鍋
    東北人的豪爽,從為人處事到酒肉餐食都一貫而終。大鍋燉煮、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在東北,只要和吃的有關,都流露著東北人的豪情。大繁至簡的生存哲學,大巧不工的料理智慧,再加上迴蕩在白山黑水間的爽朗笑聲,總在熱氣翻滾的那一刻,溫暖寒冬。
  • 翠花,上酸菜,這裡的酸菜就是指酸菜燉白肉血腸
    白肉酸菜血腸是滿族傳統食品,普遍為各族人民所喜愛。又是城鄉居民殺年豬之後,宴請親友的一道主菜。其全稱應該是「酸菜燉白肉血腸」。東北地區有一首著名的網絡歌曲《東北人都是活雷鋒》,最後一句說:「翠花,上酸菜!」
  • 「懶人烹飪」——酸菜白肉鍋
  • 教你做酸菜氽白肉,真正的東北味!酸爽開胃,酣暢淋漓!
    今天要介紹一道著名的、地道的東北菜——酸菜氽白肉。有人說「酸菜氽白肉」就是「酸菜燉五花肉」,其實是有區別的。「氽」讀tun(三聲),「人」在上,「水」在下,簡單的說是「上浮」意思。酸菜燉五花肉,是酸菜先下鍋炒一下,遂放入五花肉片,再一起燉製。
  • 地道東北菜:酸菜白肉的做法
    是一道地地道道的東北家常菜。酸菜白肉的做法簡單,湯汁濃鬱,肉中帶著酸菜的香味,入口即化,肥而不膩,吃的時候可以附上一碟蒜泥醬油蘸肉片吃。酸菜白肉,酸菜吸足了肉的濃香,口感脆嫩,非常爽口。下面送上這道家常菜做法。原料:酸菜,五花肉.  配料: 鹽,蔥,姜,蒜,八角,香葉,山楂幹,生抽,料酒,醋,芝麻油,老乾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