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的「90後」丨 連續在崗48天 90後西氣東輸工程師被稱為...

2020-12-12 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劉曉明)天然氣行業屬於保供行業,與其他行業不同,即使疫情幹擾,也要保證為千家萬戶輸送天然氣不能斷。3月1日,大河網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西氣東輸鄭州管理處淮陽分輸壓氣站「90後」工程師趙妍自1月14日以來已連續在崗48天,同事都稱她為「右手執劍、左手玫瑰」的女漢子。

淮陽站承擔著將天然氣輸到下遊,供給長三角地區的任務。春節屬於冬季保供期,趙妍的日常主要工作就是每天定時定量開閥輸氣,保證燃氣供應,還要值班巡檢,關注運行參數變化,保證壓縮機組及其附屬設備安全平穩運行,如果設備達到維護保養周期,還要按要求自主開展維護檢修。

趙妍參加工作以來曾榮獲公司創新創效二等獎、公司技能競賽壓縮機項目冠軍等榮譽稱號。在一線工作中,她練就了靈敏的嗅覺,迎著風向標呼吸就能覺察到漏氣點,也練就了火眼金睛,掃一眼就能發現設備異樣。作為管道輸氣工作上少有的女員工,她更是厲害,練就了一身「文武雙全」的本領,「文」能整理資料、梳理設備信息,「武」能扛起工具、處理設備故障。

這次疫情打亂了員工們的休假計劃,連續的工作會使人疲憊,趙妍領著大家展開娛樂健身的小活動,在疫情嚴重時期,她為大家培訓防護知識,充實大家工作生活,舒緩情緒。作為一名黨員,她時常關注著每位員工的心理健康,做到幫扶和及時疏導。「疫情期間由於交通管制,我們維搶修隊在鄭州,一旦設備出現問題維搶修人員無法及時趕到,這就是考驗我們能力的時候。」趙妍說,大家每天加密四次巡檢,發現小異常及時處理,學習常見設備維修的經驗分享,做到未雨綢繆,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連續在崗,趙妍陪伴2歲孩子的時間很少,疫情打亂了她為孩子過生日的計劃,只能通過視頻給孩子唱生日歌。特殊時期,她選擇堅守崗位,因為她認為這是更需要自己的地方。

趙妍樂觀豁達,工作中專業嚴謹,紅色的工裝映襯出別樣的美。她用行動證明了「誰說女子不如男」,穿上工裝、戴上工帽,女子一樣能扛起守護國脈的重任。


相關焦點

  • 西氣東輸20年
    同日,西氣東輸項目天然氣購銷及管道運輸意向書籤字儀式在北京舉行。2000年3月2日,集團公司印發《關於成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西氣東輸工程領導小組的通知》。2000年3月8日,股份公司印發《關於成立西氣東輸工程項目經理部的通知》,成立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氣東輸工程項目經理部(西氣東輸項目部),完成西氣東輸工程前期工作、工程建設和運營管理工作。
  • 西氣東輸:福起南疆 惠澤東海
    上海市環保局最新數據顯示,到2005年8月31日,上海今年藍天天數已達225天,比去年同期多了8天。而一級質量空氣天數就增加16天。  新疆胡楊和上海藍天看似毫不相干,卻和中國2億居民一起,共同受益於一條名為「西氣東輸」的管道。  福起南疆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
  • 西氣東輸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紀實
    作為西部大開發的標誌性工程,西氣東輸曾以「我國自行設計、建設的第一條世界級天然氣管道,首次推廣應用全自動焊接和相控陣自動超聲波檢測技術,首次大規模推廣應用X70、X80型鋼管」等多項第一,實現了我國天然氣長輸管道建設由追趕者到躋身國際先進行列的跨越。
  • 龍脈之西氣東輸:穿越百年夢想
    西氣東輸的管線就從這些鋼管中通過。  圖為幾位工作人員走下工作井的旋梯。工作井深31.8米,管道在井底焊接後一節節頂進去。南方都市報記者陳平生攝  這是根口徑為1.016米的鋼管。經過35萬道焊口的焊接,它的總長度為4200公裡。火車順著它從頭至尾要行駛兩天兩夜。  這就是西氣東輸管道,我國第一條自行生產修建的長距離高壓輸氣管,西起新疆輪南,東至上海。
  • 綏芬河抗疫日記|盛開在戰疫一線的90後護士「小花」
    90後護士楊寧,是黑龍江援鄂醫療隊的一員,如今,她再披戰袍,奮戰在綏芬河抗疫一線。小編帶你走進楊寧的抗疫故事。抗疫日記2020/04/19去那20多天左右的時候,我跟爸媽說了。這場戰役需要的就是醫務人員,就跟打仗一樣,需要醫護人員的時候,醫護人員就上。
  • 西氣東輸工程通過環保驗收
    新華網北京11月8日電(記者 常志鵬)國家重點工程「西氣東輸」日前通過國家環保驗收。至此,西氣東輸工程產生的巨大社會和經濟效益日益明顯。    西氣東輸工程沿線途經戈壁、沙漠、乾旱半乾旱、黃土高原、草原林地、晉豫土石山區及黃淮、江淮平原耕地、水網等7個宏觀生態類型,143個微觀生態類型,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級生態功能區,4個環境敏感區及大量文物古蹟區。
  • 橫貫東西的能源動脈——西氣東輸工程
    (資料圖片) 中新社發 孫延德 攝  2004年10月1日全線建成投產的西氣東輸工程,是長江三峽工程後我國的又一重大投資項目,是拉開西部大開發序幕的標誌性建設工程。西氣東輸工程的輸氣管道西起新疆塔裡木,東至上海,幹線全長近4000公裡,自西向東跨越9個省區市,管線三跨黃河、一渡長江,翻越呂梁山、太行山等山脈,是我國目前距離最長、管徑最大、投資最多、輸氣量最大、施工條件最複雜的已竣工天然氣管道,目前年供氣能力迄今已逾120億立方米,相當於可以置換約1600萬噸標準煤。西氣東輸工程是我國第一條橫亙西東的能源大動脈。
  • 逆行48天,90後白衣小姐姐畫了本「漫畫日記」
    援鄂這48天,他們總共收治了326名病人,其中重症病人123人,危重症病人30人。讓人欣喜的是,這批援鄂醫療隊中不僅有醫術精湛的上海醫生在武漢拼命救治新冠肺炎病人,也有一大批90後美小護們,她們成為了戰疫中的靈魂畫手,在抗疫中留下了一幅幅戰疫漫畫,傳遞著一份勇氣和一種面對困難的達觀和堅強。
  • 西氣東輸工程對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新華網西安10月3日電(記者魏良磊、丁海濤)西氣東輸工程10月1日全線投產,不僅是中國管道建設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同時將在改善中國生態環境方面產生積極作用。  中國自2003年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能源消費國。
  • 90後助產士的「後戰疫」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她主動報名支援武漢戰疫一線,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區奮戰了兩個月。馳援武漢期間,陳志昊累計護理百餘名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從武漢撤回經過短暫休整後,她重回工作崗位。  陳志昊所在的科室共有29名助產士,每年接待約3000名孕婦生產。對於這份職業,她說,助產士的技術水平和操作能力關係到母嬰的安危。
  • 【萬裡氣源行·千家萬戶暖】西氣東輸管道又到了「忙上加忙」的時候
    投產以來輸送上海的供氣量增長7.6倍,360億立方米天然氣化作藍色火焰惠澤千家萬戶  【萬裡氣源行·千家萬戶暖】西氣東輸管道又到了「忙上加忙」的時候  12月28日,記者從中國石油西氣東輸管道公司獲悉
  • 管網動態丨國家管網集團西氣東輸公司召開2021年「三會」,部署了這幾件大事!
    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家管網集團公司工作會部署,總結2020年工作,回顧「十三五」發展成績,分析面臨的形勢與任務,安排2021年重點工作,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動員各級黨組織和全體幹部員工,砥礪新徵程,勇做先行軍,奮力譜寫西氣東輸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連續五天奮戰到凌晨 「90後」民警昏倒在單位
    在山東德州市臨邑縣公安局,民警王振國,連續工作五天後,暈倒在了單位。德州市臨邑縣民警王振國介紹,當天是一月二十八號,正月初四,那天是四樓到一樓去核對數據,走到三樓,在這個拐角的時候,感覺就有點胸悶,喘不過氣,頭有點暈,然後就在拐角,他樓梯上坐著蹲了一會,然後就感覺自己上樓上不去了,想下樓。
  • 共圓英雄夢│90後護士戰疫日記:爺爺別怕,我就是您孫女
    金陵晚報聯繫了一位南京援鄂的90後護士,一起來聽聽她的心願吧!「第一個班次是夜班,作為年輕護士最不怕的就是熬夜。00:00,我們踏著殘雪、哈著霧氣,邁上了等候我們多時的去往醫院的大巴。完全陌生的環境,完全不同的流程,讓我們組上6個人緊緊團結在一起……」這是南京鼓樓醫院援武漢醫療隊隊員、老年科護士邵思語投入武漢市第一醫院工作後首日寫下的日記。
  • 西氣東輸主力氣源地供氣超2700億立方米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7日電(記者顧煜)記者7日從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獲悉,截至目前,作為西氣東輸主力氣源地的塔裡木油田已累計向西氣東輸管網供應天然氣超2700億立方米,為下遊15個省份、120多個大中型城市的約4億居民、3000餘家企業用氣提供了保障。
  • 西青區楊柳青鎮點名 90後「青」字號突擊隊
    志願服務覆蓋測溫、消殺、張貼宣傳服務、入戶排查、一線馳援家屬「跑腿員」、新媒體宣傳……深夜中,有他們的堅持;風雪中,有他們的堅守……     老中青三代一線防控「戰士」前赴後繼,「新兵連」「90後」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承擔起他們的使命。      西咀村團支部青年王伏雨,發動村內青年力量,組建「青年防疫尖刀班」,以一紙《請戰書》請纓加入抗擊疫情第一線。
  • 防疫一線的警察群像|羅崗派出所趙鵬林:「共同戰疫,無問西東」
    每天早晨,互相檢查完對方的防護裝備後,趙鵬林和妻子林愛玲就從布吉家中出發上班。趙鵬林向東,去羅崗派出所;林愛玲向西,去港大深圳醫院。檢查防護裝備,是兩人每天上班前必做的一件事。「哪裡有需要,我就去哪裡」從警十四年,趙鵬林一直戰鬥在基層偵查辦案一線。2020年春節,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疫情,深圳警隊全體民警放棄休假,舉全局之力投入到一線疫情防控工作中,趙鵬林便是這其中的一員。
  •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戰疫醫護中三分之一是90後
    在此次戰疫中,90後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該院整個參與戰疫的醫務人員有1083名,有90後醫務人員364名(其中醫生95人、護士269人),佔全院抗疫醫務人員總人數的33.6%。為了抗擊疫情,醫院一對90後小夫妻推遲了原定於正月初四舉辦的婚禮,雙雙主動請纓參戰。
  • 我國「西氣東輸」工程,輸送到長三角地區的天然氣主要來自哪裡?
    西氣東輸工程管線鋪設為了緩解能源資源的供需矛盾,我國實行能源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包括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和北煤南運等工程,從而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縮小東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西氣東輸主要包括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西起東輸的起點都在我國西北地區的新疆,但是具體的起點有所不同。西氣東輸一期工程起自新疆塔裡木盆地的輪南,主要利用塔裡木盆地中輪南油氣田的天然氣資源,往東經過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安徽和江蘇,最後到達上海,也就是長江三角洲地區。
  • 90後女社區書記的「防疫一線」:每天工作15小時 午飯只有10分鐘時間
    疫情牽動著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而在這場「戰疫」中,不少90後也在共同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在不同領域貢獻著青春力量。90後劉麗英,是哈爾濱市松北區太陽島街道集樂社區的黨支部書記。每天早上簡單地吃完早飯後,劉麗英就匆匆奔赴自己的崗位開始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