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氣東輸工程對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2020-12-13 網易新聞

  新華網西安10月3日電(記者魏良磊、丁海濤)西氣東輸工程10月1日全線投產,不僅是中國管道建設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同時將在改善中國生態環境方面產生積極作用。

  中國自2003年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能源消費國。中國能源消費以煤炭和石油為主,其中煤佔60%--70%,石油佔27%。然而目前東部脆弱的生態環境已不堪煤炭的高排放、高汙染。據有關部門的統計,上海和華東地區酸雨的發生率,上海大概是11%,江蘇大概是12%。在環境和效率問題的推動下,我國政府正不斷鼓勵工業部門和居民使用環保能源。我國政府已通過許多法律和法規,要求各城市政府更多地使用清潔能源,如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等,以代替原煤的使用。

  天然氣不僅可用於發電、作為化工原料,還可以廣泛用於民用及商業燃氣灶具、熱水器等。除了用途廣泛外,天然氣更為突出的特點是對環境產生的副作用很小。專家對煤炭和天然氣在相同能耗下排放汙染量作過對比,兩者排放灰粉的比例為148:1,排放二氧化硫比為700:1,排放氮氧化合物比為29:1。天然氣將成為中國改善能源結構,尋找煤炭替代能源的主要選擇。一些地方政府如北京市政府已制定有利於天然氣消耗以減少空氣汙染程度的政策。此外,中國政府為天然氣生產制定13%的優惠增值稅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所副研究員楊青指出,作為清潔、高效能源的天然氣的大規模利用將有利於中國能源結構的優化。

  西氣東輸工程靖邊至上海段自去年10月1日投產至今已連續安全運營一年,累計向下遊四省一市21家用戶供氣超過7億立方米。按照規劃,西氣東輸工程正式投入使用後每年沿線下載天然氣120億立方米,供長江三角洲地區100億立方米。這12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意味著可替代900萬噸標準煤,每年減少煙塵排放27萬噸。據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一位主管官員介紹,西氣東輸管線的建成將使中國的天然氣產量增加50%,這將對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橫貫東西的能源動脈——西氣東輸工程
    他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優質高效安全地建設好西氣東輸二線工程,擴大投資,帶動消費,保護環境,改善民生,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西氣東輸工程的建設,有利於保護環境,改善我國過度依賴煤的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增強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近些年,煤炭在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中的比重依然高達72%左右,大量燃煤使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煙塵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特別是我國東部經濟發展速度快,脆弱的生態環境已不堪煤炭的高排放、高汙染。
  • 西氣東輸工程通過環保驗收
    新華網北京11月8日電(記者 常志鵬)國家重點工程「西氣東輸」日前通過國家環保驗收。至此,西氣東輸工程產生的巨大社會和經濟效益日益明顯。    西氣東輸工程沿線途經戈壁、沙漠、乾旱半乾旱、黃土高原、草原林地、晉豫土石山區及黃淮、江淮平原耕地、水網等7個宏觀生態類型,143個微觀生態類型,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級生態功能區,4個環境敏感區及大量文物古蹟區。
  • "青藏鐵路""西氣東輸"環境影響評價大綱通過評審
    特大鐵路工程--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的首期工程格爾木至望昆段,以及西氣東輸管道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大綱日前在京通過評審,所遇環境問題目前正進入量化解決階段。  據了解,青藏鐵路首期工程全段長138.9公裡,整個工程將實行施工期環境監理制度。
  • 西氣東輸20年
    為了更好地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東部沿海地區的生態環境,助力我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一項令世人矚目的宏偉工程被提上議事日程。1998年3月23日,國家計委印發《關於開展全國天然氣利用規劃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天然氣利用是一項上下遊一體化、跨地區、跨行業的系統工程。
  • 西氣東輸:福起南疆 惠澤東海
    阿曼古麗的瓜棚正對著一條簡易公路,這條路通往塔裡木石油開發主戰場、西氣東輸首站———輪南輸氣站。  「一個月能賺兩三百塊吧,比過去好多了。」阿曼古麗對西氣東輸很有好感,不光因為「油田的人經常過來,會買很多瓜帶回去」:「輸氣站給我們帶來了電」。更重要的是,她的哥哥和弟弟因被徵去巡視管道安全,每個月會得到400塊錢的收入。
  • 我國「西氣東輸」工程,輸送到長三角地區的天然氣主要來自哪裡?
    西氣東輸工程管線鋪設為了緩解能源資源的供需矛盾,我國實行能源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包括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和北煤南運等工程,從而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縮小東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西氣東輸主要包括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西起東輸的起點都在我國西北地區的新疆,但是具體的起點有所不同。西氣東輸一期工程起自新疆塔裡木盆地的輪南,主要利用塔裡木盆地中輪南油氣田的天然氣資源,往東經過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安徽和江蘇,最後到達上海,也就是長江三角洲地區。
  • 西氣東輸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紀實
    作為西部大開發的標誌性工程,西氣東輸曾以「我國自行設計、建設的第一條世界級天然氣管道,首次推廣應用全自動焊接和相控陣自動超聲波檢測技術,首次大規模推廣應用X70、X80型鋼管」等多項第一,實現了我國天然氣長輸管道建設由追趕者到躋身國際先進行列的跨越。
  • 龍脈之西氣東輸:穿越百年夢想
    每年由西向東輸送120億立方米天然氣。  「輸氣管比輸油管更危險。」範莉說,輸氣管中推動氣體前進的壓力是10兆帕,如果鋼管破裂一個小洞,噴出的氣體足以將人體射穿,遇到明火甚至會引起爆炸,將鋼管撕裂。  作為西氣東輸管道公司生產運行處的高級主管,範莉曾參與撰寫了西氣東輸的管道事故應急預案,熟悉西氣東輸管道工程中每一個角落。
  • 西氣東輸主力氣源地供氣超2700億立方米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7日電(記者顧煜)記者7日從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獲悉,截至目前,作為西氣東輸主力氣源地的塔裡木油田已累計向西氣東輸管網供應天然氣超2700億立方米,為下遊15個省份、120多個大中型城市的約4億居民、3000餘家企業用氣提供了保障。
  • 【萬裡氣源行·千家萬戶暖】西氣東輸管道又到了「忙上加忙」的時候
    投產以來輸送上海的供氣量增長7.6倍,360億立方米天然氣化作藍色火焰惠澤千家萬戶  【萬裡氣源行·千家萬戶暖】西氣東輸管道又到了「忙上加忙」的時候  12月28日,記者從中國石油西氣東輸管道公司獲悉
  • 關於印發《全國生態環境保護
    強化國土資源管理,搞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保證生態功能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等生態用地需求,優先保護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林地、草地和溼地;以水庫和飲用水源保護區為重點,整頓沿庫、沿河岸邊的採礦秩序,確保環境安全;加速礦山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開展礦山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的綜合治理。維護森林的生態功能。
  • 寧夏計質院行萬裡現場檢定 確保西氣東輸平穩安全
    本報訊 (吳蕊賢)近日,寧夏計量質量檢驗檢測研究院兩組檢定人員,順利完成中國石油西氣東輸工程14座獨立站場、66座閥室和8個分輸口運行儀表的檢定工作。檢定人員克服路途遠、早晚溫差及風沙大的艱苦條件,先後奔赴中衛壓氣站、鹽池作業區(包括紅寺堡分輸站、太陽山分輸站、長寧鹽池清管站)、彭陽作業區(包括固原站)、海原壓氣站、甘塘作業區(包括馬蓮湖站、左旗站)、銀川作業區(包括仁存站、寧東分輸站),加班加點,在氣溫驟降前完成了對各廠站內及下轄閥室中的壓力表、雙金屬溫度計、壓力變送器和溫度變送器的現場檢定校準工作。
  • 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系統性工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如何更精細和科學地保護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是因為近年來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打擊盜獵取得顯著成效。只有堅定地保護好生態環境、保護好綠水青山。得益於人們的有意識保護,廣袤的羌塘草原已然成為藏羚羊棲息的家園。藏羚羊種群的恢復,映射出近年來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植樹造林、退耕還草、禁止盜獵等具體舉措的背後,是人們在不斷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通過大數據、衛星定位等方式建立起監測系統,進一步幫我們認識自然、保護自然。
  • 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芝田河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進入衝刺階段
    近日,記者在泰安市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芝田河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施工現場看到,該工程部分景觀建設已基本完工,周邊環境明顯改善。該工程尚未完工的標段正加緊施工,為確保如期完成目標任務全力衝刺。 芝田河是泰城東部的主幹河流,總長約16.26千米,途經泰萊高速、泰辛鐵路等交通幹線。
  • 戰略意義重大5個超級工程,按投資排名:第...
    戰略意義重大5個超級工程,按投資排名:第一名:五縱七橫國道總幹線,總投資9000億第二名:西電東送,總投資5265億第三名:三峽水電站,總投資1352億第四名:港珠澳大橋,總投資1269億第五名:貴州天眼,總投資6.67億首先,總投資高達9000億元的五縱七橫國道總幹線工程,總規模3.5萬公裡,他連接了全國所有人口
  • 雲南大理:劃定洱海生態環境保護藍線、綠線、紅線
    大理市常務副市長、大理市「三線」劃定項目工程指揮部專職副指揮長趙永祥介紹,「藍線即洱海湖區界線,綠線即洱海湖濱帶保護界線,紅線即洱海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界線。」  趙永祥談到「三線」功能時說,藍線區域是大理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是國家級大理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級蒼山洱海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區域實施生態保育、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生態修復,恢復湖泊健康生態系統。
  • 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
    保護修復洞庭湖、鄱陽湖等長江沿線重要湖泊和溼地,加強洱海、草海等重要高原湖泊保護修復,推動長江岸線生態恢復,改善河湖連通性;開展長江上遊天然林公益林建設,加強長江兩岸造林綠化,全面完成宜林荒山造林,加強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打造長江綠色生態廊道;實施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的綜合治理,全面改善嚴重石漠化地區生態狀況;大力開展礦山生態修復,解決重點區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破壞問題;保護珍稀瀕危水生生物
  • 管網動態丨國家管網集團西氣東輸公司召開2021年「三會」,部署了這幾件大事!
    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家管網集團公司工作會部署,總結2020年工作,回顧「十三五」發展成績,分析面臨的形勢與任務,安排2021年重點工作,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動員各級黨組織和全體幹部員工,砥礪新徵程,勇做先行軍,奮力譜寫西氣東輸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煤改氣工程,供應、使用燃氣爐灶、壁掛爐都要注意這些
    得益中國西氣東輸工程,讓全國城市都通上了天然氣。天然氣進入千家萬戶不僅讓老百姓免去了燒煤、燒柴和換煤氣罐的麻煩,而且對改善環境質量意義重大。為了大力推廣天然氣更換掉以前居民使用煤炭取暖、烹飪做飯的習慣。國家大力出臺了各項惠民煤氣改造措施。煤改氣、煤改電兩項目都是利國利民民心工程,清潔取暖、清潔燃氣烹飪生活,助力汙染源保護,愛護地球環境。
  • ——青海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生動實踐系列報導之一
    本報從今日起,將聚焦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諸多成就,以系列報導展現青海扎紮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生動實踐和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的主動作為,讓青海探索生態優先、推進高質量發展之路的時代「奮進曲」更加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