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們注意到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合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該意見高屋建瓴地闡明了勞動教育在大中小學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意義。我們特別注意到《意見》有如下表述:
注重教育實效,實現知行合一,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可見,勞動教育事關黨的教育方針,它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接下來的教育,會把勞動教育貫通大中小學各個學段,貫穿家庭,貫穿學校,貫穿社會各方面,這是新的育人導向與教育規律,也是創新教育體制機制的表現。
勞動教育被提上重要議事日程,這是新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即便讀書學習成績再好,沒有起碼的動手能力,培養出來的也只能是書生氣十足的「書呆子」。必須把勞動教育與課本知識的學習緊密起來,讓學生走出課堂,深入田間地頭,體會勞動的快樂,收穫勞動的喜悅。
從小就要讓學生明白勞動不分貴賤,這一點顯得格外珍貴。很多人大學畢業後,拈輕怕重,又放不下自己大學生的架子,還笑話在他們眼裡的所謂的卑微的工作身份。現在大學生到處都是,如果人人都從事所謂的體面工作,那麼,不夠體面的工作又由誰來做呢?不管做哪一行,只要能把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同樣可以出人頭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這才是勞動的意義所在。
讓學生學會勞動,學會生活,這是教育的基本應有之義。一個孩子只有學會勞動、學會生活,才會在將來的獨立生活中獨立成長。在當下很多家庭的獨生子女的情況下,教育部提出勞動教育顯得尤為必要。我們看看身邊的很多女人,都幾十歲的人了,連做飯燒菜都不會,全靠老公。還有很多年輕的小家庭,吃飯都在父母家吃,他們自己都不會做飯做菜。在無錫,這種現象非常普遍。父母總有老得做不動飯的時候,到那時,這些人怎麼吃飯?難道都要下飯店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勞動教育必須貫穿大中小學各個學段,家庭、學校還有社會層面,都應該格外重視對學生的勞動教育。對於家庭來說,家長不妨多讓孩子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多做家務,刷鍋、洗碗、掃地,可以先從簡單的家務做起,再逐漸教孩子做一些如做飯之類的勞動。孩子做完家務,家長適時給予孩子表揚,孩子也會很開心。孩子飯菜做得好吃,大人要進行誇獎,孩子也會很有成就感。
【聲明】
此文系百家號作者原創短視頻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確需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