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叛逆期,不打不吵,我的攻略方法

2020-12-17 蜀呦鳴

嬰孩日漸長大,慢慢脫離父母的懷抱,柔嫩小腳獨自站立,開始探索世界後,他的情緒變得越來越豐富,會令家長們又愛又痛。

三歲左右的幼兒,開始呈現自私、任性、不講道理,俗稱三歲的叛逆期。

我親眼瞅見親戚家三歲孩子,其龐大無盡的精力,嚎啕起伏的哭聲,逼得其父母不得不萬事依從他。那一幕幕家長的退讓掠過我的腦海,我握拳警醒自己,密切關注孩兒的任性,若無理取鬧,概不縱容。


時光匆匆,我的孩子三歲後開始爆發負面情緒,若不滿足他的需求,就開始行為表演了。

一大家子圍桌吃中飯,孩子是大人先哄著餵食的,小傢伙吃完飯,小嘴剛擦乾淨,立馬拉其婆婆要出門玩耍,可大人們都還沒有吃完飯呢。大家紛紛哄著:吃完飯就帶寶寶出門玩哦。小傢伙左右看了看,嚷道:「出去玩,出去玩!」,小嘴一扁,哇哇大哭起來,可委屈可傷心啦。

爺爺見了,心疼得抱娃在懷,輕輕勸慰,可這時的小傢伙,完全聽不進去。作為最關注育兒知識的孩子他媽-我,趕緊穩了穩心神,默念數次「大哭練習肺活量!」,第一次堅定的拉開爺爺,提醒他前些日子家庭會議中的內容:不能無條件縱容小孩!

孩子任性哭泣,只為得到你的關注

我拉著小傢伙到一間小臥室裡,再度審視一遍房間布置,沒有擺放尖銳物件、沒有尖稜角家具、沒有玻璃製品,窗戶裝有防盜護欄(害怕屋內物品對孩子造成傷害,或孩子火氣大自己找傷害)。我放心把小傢伙放在房間中央,留下一句「等我們吃完飯,就帶寶寶出去玩」,轉身拉上房門,捧碗招呼大家繼續吃飯。

小傢伙的哭聲由大至小,然後開始抽抽噎噎,這頓飯我吃著真不踏實,十分鐘不到儘量快速解決,然後悄悄靠門邊聽了會牆角,嗯,很好,哭聲小了,說明孩子漸漸冷靜下來。多半是周圍沒大人哄,孩子哭得沒人看,哭久了也累。我忍不住開門進去,蹲下身,把小傢伙圈在懷裡,柔聲哄著「乖啦,媽媽吃完飯,可以帶你出門了。剛才你大哭大鬧是不好的行為哦,你吃完飯,也要想想爸媽爺奶們還沒吃完呢,對不對呀,寶貝。吃好飯,大家才有力氣出門啊。等會給寶寶買棉花糖吃,好不好?我們一起再去坐電動木馬吧。」

小傢伙抽噎著靠在我胸前,乖乖點著頭。出門後,我抱著他走在路上,趁機對乖巧的他灌輸:剛才哭鬧不對,不正確的行為,我們不會支持......

所謂關其靜閉,任其嚎哭,後給個甜棗,再說清道理,本次攻略成功。未來要將其運用的更熟練才行。

後來幾次孩子無理取鬧時,大人們教育方向一致,全部不理睬他,該幹啥幹啥,不給他關注,時間稍長,他知道靠鬧靠哭,得不到想要東西或想做的事。逐漸成長的他能認真聽大人的話,知道大人不會縱容他,大人的不容許都是有原因的,他任性哭鬧的行為也漸漸少了。不打不吵,我就這樣攻略了我兒子三歲叛逆期。


孩子心意得不到滿足,首先就是通過大哭。嬰兒時餓了、渴了,他哭,病了、痛了,他哭,哭是孩子基本的表達方式。可是不能讓哭成為要挾父母的武器,孩子小時候是哭鬧,孩子長大會不會換一種更有效的武器呢?

很多關於幼齡教育的書都闡述過,三歲左右,孩子出現任性叛逆,當其哭鬧時,說啥都進不了耳朵,乾脆讓孩子自我發洩一下,冷靜後再與其說道理。我深以為然,大人情緒不好時,啥勸都聽不進去,何況那麼小的孩童。

太小的孩子,如果靠打來說教,產生的可能是對大人的懼怕感,那麼小的幼童,打,那簡直是恃強凌弱,野蠻教育。適當的嚴厲喝止,再給一顆甜棗,慢慢地教給孩子一個處事底線,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

是父母的愛,給了孩子任性的理由,是父母的心軟,給了孩子任性的翅膀。孩子小時候對他的不縱容,那是對孩子健康成長的一種負責。三歲叛逆期任其發展,經溺愛長大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期,又該怎麼引導教育呢?

相關焦點

  • 3歲孩子進入叛逆期,不聽話?學會這兩種方法比打罵管用
    可可今年3歲了,今天她媽媽說見面就給我訴苦:「可可是不是進入了叛逆期了,說什麼也不聽,老是和我對著幹,真煩人。早上讓洗臉,就不洗臉 。才三歲的小孩會有叛逆期嗎?」好多家長該說了,都是慣的,打一頓比什麼都管用,如果家長經常用打罵的方式對待孩子,這樣的孩子特別容易動手打人,長大了遇到問題也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
  • 2歲的孩子不聽話,其實是進入叛逆期,三個方法幫孩子順利度過
    其實孩子此時已經進入了人生當中的第一個「叛逆期」,孩子會變得特別叛逆,家長需要使用正確的方法來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最近一個月,小橙子變得特別淘氣,經常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我越是不讓她扔,她就越不聽,反而把扔玩具當成是一種樂趣,看到我生氣的樣子,她並不害怕,反而還覺得很有趣。
  • 寶寶1歲半叛逆期就來了!不打不罵3種教育方式,搞定寶寶壞脾氣
    關注兒童發展規律的家長都知道「可怕的兩歲」這個名詞,寶寶到了2歲後就會從小天使變成折磨人的小惡魔。不管什麼事情都要跟家長對著幹。但也有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的叛逆期不是2歲才來嗎?為什麼寶寶才1歲多就開始磨人了呢?
  • 3歲孩子的叛逆期,父母喊破喉嚨也不管用,不妨試試「魚缸法則」
    3歲,還不懂事,打不得、罵不得,朋友不知道該怎麼對付這個暴脾氣的小傢伙,為此頭疼不已。 我告訴她,這是孩子到了叛逆期的正常表現,只要父母科學的教育、適當的引導,孩子就會順利度過這段早期的叛逆期 不要以為只有十幾歲青春期的孩子才會有叛逆期,其實孩子的叛逆期從他們2歲的時候就開始了。
  • 兩歲的孩子也有叛逆期?不打不罵,巧用3招輕鬆應對2歲娃叛逆期
    我就不!」當孩子到了2歲左右的年齡時,媽媽發現,孩子一夜之間從「天使寶寶」變成了「惡魔寶寶」,什麼都不滿意,什麼都要反抗,動不動就大哭,自己的意願沒有被滿足就滿地打滾......「可怕的兩歲」一般在寶寶一歲半到兩歲左右開始出現,和之前的可愛乖順不同,這個時期的孩子最擅長對父母說的就是「不」,他們開始有自己的堅持,對事件的順序,規則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對自己的物品保護欲增強,他們表現的固執、不聽話,如果感到自己的權益被侵犯
  • 兩歲的孩子也有叛逆期?不打不罵,巧用3招輕鬆應對娃2歲叛逆期
    「不!我就不!」當孩子到了2歲左右的年齡時,媽媽發現,孩子一夜之間從「天使寶寶」變成了「惡魔寶寶」,什麼都不滿意,什麼都要反抗,動不動就大哭,自己的意願沒有被滿足就滿地打滾......「可怕的兩歲」一般在寶寶一歲半到兩歲左右開始出現,和之前的可愛乖順不同,這個時期的孩子最擅長對父母說的就是「不」,他們開始有自己的堅持,對事件的順序,規則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對自己的物品保護欲增強,他們表現的固執、不聽話,如果感到自己的權益被侵犯,馬上就會進入哭鬧不止的模式中。
  • 1歲半叛逆期就來了!越難搞代表能力提升越快!3方法讓孩子不生氣
    爸媽好疑惑,叛逆期不是2歲才來,怎麼我的孩子才1歲半,已經天天把『不要』放嘴上?孩子第一個叛逆期1歲半就開始叛逆期不一定2歲才開始,從孩子的發展來看,2歲、3歲這種整歲是指相對穩定期,而1歲半、2歲半、3歲半為相對不穩定期,每個學齡前兒童的發展,因先天基因遺傳和後天環境刺激不同,穩定期與相對不穩定期的長短因人而異。那為何大家都會說2歲是叛逆期呢?
  • 更年期遇上叛逆期,越吼孩子越不聽,牢記3點助孩子度過叛逆期
    叛逆期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是他們人生的必經之路,如果孩子沒有叛逆期,那麼他的獨立意識就沒有辦法覺醒,他也就沒辦法獨立起來。當孩子到了叛逆期的時候,父母如果和孩子硬碰硬的話,只會弄得一個兩敗俱傷的下場。更年期遇上叛逆期,越吼孩子越不聽王姐是個大齡產婦,到了35歲的高齡才生下第一個孩子,對於這個孩子王姐是非常疼愛的。孩子小的時候非常可愛,整天圍著王姐轉。不過在逐漸長大後,孩子也開始出現了叛逆行為。
  • 起因竟是不讓看電視!孩子人生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
    還有一個6歲男童從學校回來後,要看的動畫片,媽媽不同意後,居然和媽媽大吵了一架,並且趁著家長不注意一個人離家出走了,最後交警在路上看到小男孩一個人哭上前詢問,經過四處打聽,才幫孩子找到家。這個新聞真是讓人後背一涼,如果孩子不遇到警察,那又會發生什麼樣不可挽回的事呢?
  • 李玫瑾:孩子的成長路上的3個叛逆期,處理方法個個不一樣
    我們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對於青少年兒童的心理成長有著豐富的研究,她認為:孩子的叛逆期在成長路上主要有三個,而每一個叛逆期的處理方法也都不一樣。 一、2-3歲,自我叛逆期 孩子第一次發生叛逆,其原因是自我意識覺醒,我們將其稱之為自我叛逆期。
  • 三年級學生叛逆期來臨,家長準備好了嗎?這裡有攻略
    「我家閨女現在不知道怎麼了,特別不聽話。去超市給她買了文具盒,非說不好看,還和我生了一場氣。」「我兒子現在特別反感我們叫他小名,我們現在已經特別注意了。上次我叫了人家一聲小名,立馬生氣了。」每個人都會經歷三個叛逆期:2—3歲(就是我們經常說的terrible two),7—9歲(兒童叛逆期),12—18歲(青春期)。三年級的孩子就處於兒童叛逆期,這是他獨立思想形成的時期,所以,這說明孩子長大了。處於兒童叛逆期的孩子有什麼特點呢?
  • 孩子成長中有3次叛逆期,這樣管教,比你吼一千句都管用(轉給家長)
    兩歲左右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英語中有個專門的詞——Terrible Two,中文叫做可怕的兩歲。不管是餵飯、穿衣還是洗臉刷牙,孩子都鬼哭狼嚎,稍有不滿意就摔東西,撒潑打滾。幾乎所有的媽媽都能在孩子2、3歲時,感受到這樣的煩惱。朋友小A最近就深有體會,按她的原話說就是:「兒子最近越來越難帶了!」
  • 2歲寶寶也有叛逆期!孩子一生三次叛逆期該如何度過?
    另外,除2歲左右的寶寶叛逆期外,孩子還會經歷其他叛逆期嗎?......看完今天的這篇文章,一定會對您有所幫助!家長可以通過給孩子讀情緒管理方面的繪本,比如《我的情緒小怪獸》《把壞脾氣收起來》《暖暖兔我的情緒管理圖畫書》等,讓孩子了解情緒的知識和一些控制自己情緒的方法。
  • 孩子一生必經的三次叛逆期,不打不吼,這種教育方式改變孩子一生
    孩子一生必經的三次叛逆期,不打不吼,這種教育方式改變孩子一生孩子叛逆,是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最頭疼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其實孩子所有的叛逆就表示孩子在長大。孩子叛逆期避免打罵孩子,首先要知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哪些叛逆期呢?
  • 14歲的兒子敢打父母?孩子叛逆期的教育不容忽視
    容易衝動、脾氣暴躁、行為叛逆是青春期的重要表現,14歲的男孩子動手打自己的父母,這是絕對超出叛逆的界線了。對於這樣的行為,父母可不能再一味的溺愛孩子了,不然就很有可能會讓他變本加厲,直到走上違法犯罪的不歸路。
  • 面對孩子3個叛逆期,高智商父母教養孩子,從不說一個「不」字
    一說到叛逆期,很多家長都會認為只有年齡大的孩子才會有。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三個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就發生在孩子兩歲半到三歲的時候。
  • 2-3歲孩子經歷第1個叛逆期,家長學會這3招,幫孩子順利度過
    文 | 小蔣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提到「叛逆期」,大部分的家長應該都會直接想到「青春期」,但實際上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叛逆期早在2-3歲的時候就開始了。2-3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也被稱為寶寶叛逆期。
  • 「Terrible Two」不只是2歲,是孩子第一個叛逆期,3個方法可應對
    我相信家裡有寶寶的大人們,一定會遇到一個又一個難纏的問題,但總是用自己的愛心去化解。從寶寶一開始出生到慢慢長大,大人們總是在想如何給孩子更好的成長,但有時候大家總是會忽略了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就是上面所說的兩歲的小寶寶,大多數家長都認為孩子的叛逆期就是青春期,其實並不是如此,可以說在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他第一個叛逆期了。一、「terrible two」不僅僅是指困難的兩歲。
  • 孩子人生3次叛逆期,請和孩子這樣一起度過
    還有一個6歲男童從學校回來後,要看的動畫片,媽媽不同意後,居然和媽媽大吵了一架,並且趁著家長不注意一個人離家出走了,最後交警在路上看到小男孩一個人哭上前詢問,經過四處打聽,才幫孩子找到家。主要分為三次叛逆期:2-3歲的時候,這是孩子第一次進入叛逆期,稱為「寶寶叛逆期」。
  • 孩子人生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這樣管
    還有一個6歲男童從學校回來後,要看動畫片,媽媽不同意後,居然和媽媽大吵了一架,並且趁著家長不注意一個人離家出走了,最後交警在路上看到小男孩一個人哭上前詢問,經過四處打聽,才幫孩子找到家。主要分為三次叛逆期:2-3歲的時候,這是孩子第一次進入叛逆期,稱為「寶寶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