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FE·為你讀詩 | 劉盈貝:《鄉愁》

2020-12-14 澎湃新聞

SUFE·為你讀詩 | 劉盈貝:《鄉愁》

2020-12-12 1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鄉愁》| 朗誦:劉盈貝

| 為你讀詩 |

—— 上財系列欄目

有關詩和遠方

歷史漫漫長河,俯拾皆為佳句。

時間的車輪碾過,或許瓦解了一個個盛世的悲歡,卻也留下了一首首如滄海遺珠一般鐫刻了歷史光景的詩篇。

讓我們跟隨詩人的語句移步換影,品味他們的人生記憶。

家和故鄉,夢想和遠方。

為了學業,我們策馬揚鞭,一路向前。

驀然回首,走了太遠,頓時心生懷念。

時逢歲關,盼歸家園。

鄉愁是永遠的話題。所有不同的語言和文化,鄉愁大抵也相似吧。今天,跟隨朗讀的旋律,聆聽來自不同國度的鄉愁。

中文版

《鄉愁》

作者:余光中

為你讀詩:劉盈貝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English Version

When I was young,

my homesickness was a small stamp,

I was here,

my mother was there.

After growing up,

my homesickness was a narrow ticket,

I was here,

my bride was there.

Later,

my homesickness was a little tomb,

I was outside,

my mother was inside.

And now,

my homesickness is a shallow strait,

I am here,

the mainland is there

余光中

生於1928年,祖籍南京。先生於2017年12月14日辭世,享年90歲。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余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其中《鄉愁》一詩是先生最廣為人知的作品。

讀詩人如是說

《鄉愁》是詩人余光中漂泊異鄉,遊弋於海外回歸中國後所作的一首現代詩。詩歌表達對故鄉,對祖國戀戀不捨的一份情懷。詩歌中更體現了詩人余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余光中以及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

「詩人雖遠行,鄉愁永流傳」,依稀記得第一次朗讀這首詩是在小學5年級參加才藝比賽的時候,那時的自己還是一個「不知愁滋味」的黃毛丫頭,只是記得第一次讀余光中先生的《鄉愁》這首詩時,自己被一種莫名的情感所拉扯,說不出、道不明,但就是喜歡。短短的四行,不足100個字,可是卻有種強大的力量,能夠觸動每一個對故鄉有著深深記憶的人。慢慢地、我已不再是兒時的我,雖獨身一人、背井離鄉,來到遙遠的上海,但是這裡的燈紅酒綠、這裡的喧囂浮華、這裡的忙忙碌碌,已然讓我忘卻了「故鄉」是什麼味道,我愛上了上海的精緻、愛上了上海繁華,卻偏偏忘記了「家鄉」的明媚與寧靜....直到12月14日,一則「余光中先生在臺灣高雄辭世,享年90歲」的新聞讓我如夢初醒,再次回憶這首《鄉愁》,是啊,原來心底的那份最柔軟的情感依舊存在.....「故鄉」可以被塵封,卻永遠不會被遺忘...

因此,僅此之際,以一首《鄉愁》的中文版和英文版來表達對余光中先生的緬懷與敬意。

而《ふるさとは遠きにありておもうもの》這首詩歌是室生犀星一首非常著名的思鄉詩,與余光中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同樣用簡短的幾句話,卻表達了痛人心切的思鄉之情。

ふるさとは遠きにありておもうもの

(室生犀星)

ふるさとは遠きにありて思ふもの

故鄉是遠去他鄉的思念

そして悲しくうたふもの

是心底淺吟的悲歌

よしや

うらぶれて 異土の乞食となるとても

縱然是流浪異鄉乞食

帰るところにあるまじや

恐怕也難以回去

ひとり都のゆふぐれに

京城孤單的黃昏

ふるさとおもひ涙ぐむ

懷念故鄉淚流不止

そのこころもて

帶著這份心情

遠きみやこにかへらばや

想要回到遙遠的京城

遠きみやこにかへらばや

想要回到遙遠的京城

室生犀星

日本詩人、小說家。。本名照道,別號魚眠洞。父為舊藩主,早逝。1901年13歲時成為室生寺住持室生真乘的養子。代表作:《幼年時代》、《一個少女死去之前》、《盜香爐》、《美麗的冰河》

讀詩人----劉盈貝

通過這幾首詩歌,希望能夠喚起所有在外求學、在外工作的人們對故鄉最美好的記憶,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花、故鄉的鳥、故鄉的父母、故鄉兒時的夥伴...常回家看看,常回故鄉看看...願祖國的明天能夠更加繁榮。

來源 | 上財研究生公眾號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SUFE·為你讀詩 | 劉盈貝:《鄉愁》》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裸讀新詩——《鄉愁》為例談現代詩教學
    金清鎮第三中學梁標老師應邀來校,帶領在座大三同學以《鄉愁》為例,一同探討了現代詩教學的奧妙。在文本解析之前,梁老師提出,一位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是文體意識,教散文,要抓住散文的情感,教小說,要抓住小說的人物形象,而教現代詩,則要明白詩的本質特徵為何,詩歌與其他文體最大的區別乃是「感覺你的感覺」,這就為我們如何打開這首詩提供了切入點。
  • 李商隱一首描寫鄉愁的詩,充滿了濃濃的鄉愁,通篇卻沒有一個愁字
    相信很多人讀過他的詩作,當人們問起李商隱這個人來時,可能絕大部分的人,都會把他說成是情詩詩人。也的確是這樣,他的很多詩作裡,那都是描寫愛情。而且把愛情描寫的纏綿悱惻,讀了令人感動不已。其實李商隱除了寫情詩之外,他還有各種不同形式的題材,在他的眾多詩作中,便有這麼一首描寫鄉愁的詩,充滿了濃濃的鄉愁,通篇沒有一個愁字,卻把鄉愁描寫的酣暢淋漓。
  • 《重溫最美古詩詞》:詩中的「鄉愁」
    中國人的生活處處有詩歌,小時候讀天真爛漫的兒歌;長大時品耐人尋味的古詩詞;變老後唱世代吟唱的民歌。但詩卻不是空洞而無用的,詩中情感至關重要,鄉愁,便是這「情感鏈條」中重要的一段。歷代詩人幾乎都有過「鄉愁」,例如薛道衡也會有過「入春才三日,離家已二年。」,馬致遠也會「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 《鄉愁》「把藝術當作詩來做,把詩當作藝術來做」的余光中
    老者見我帶著老母親散步,羨慕地眼神看著,然後和我交流起朗誦的感受,說每次朗誦這首"鄉愁"就會想起他已經去世的母親,說完,眼眶裡有淚在打轉。說起余光中先生的這首「鄉愁",那可謂是太經典了,他以物寄情,藉助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寄託了自己對祖國的思念,詩中有著濃烈的思鄉之情,給人感同身受的感覺。
  • 臺灣有兩首非常著名的寫鄉愁的現代詩,是哪兩首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臺灣兩首灰常著名的寫鄉愁的詩。一首是「左手寫散文,右手寫詩歌」的臺灣文壇巨擘余光中的《鄉愁》,另一首是國民黨元老、著名書法家於佑仁老先生的《國殤》。閒言少敘,讓我們趕緊走近它們吧!先說余光中的《鄉愁》,對於這首詩,就是船票呀,郵票呀,墳墓呀之類的那首詩,其實我不怎麼喜歡,覺得它更多的是文人玩的一種文字遊戲。作者無聊與想寫名作的心思催生出來的結果,沒多少真情實感,讀不出深度,你感受不到情感洶湧推進的浪潮,更像是技巧推砌出的名作,一個詞,空洞!
  • 鄉愁,一根精神的臍帶——讀《一碗米粉的鄉愁》有感
    導語——生於1922年的饒平如老先生寫《一碗米粉的鄉愁》,娓娓道來的敘述筆調,像春天的風輕柔地吹過水麵,在讀者的心湖裡泛起層層漣漪……《一碗米粉的鄉愁》邱建國/主編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12月讀鄉愁患者、米粉達人丘山的詩《南城人與米粉》:每一個南城人/生下來時/一根臍帶剪斷了/另一根叫做米粉的臍帶
  • 【為你讀詩】山中
    —我喜歡你,讀詩的樣子— 譯文: 長江好似已經滯流,在為我不停地悲傷。萬裡遠遊之人,思念著早日回歸。 何況是高風送秋的傍晚時分,深山重重,黃葉在漫山飄飛。
  • 【為你讀詩】「現代詩是現代人的精神鴉片」
    一棵開花的樹席慕蓉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當你走近請你細聽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席慕容的作品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曆程。
  • 大名縣詩人青心詩誦鄉愁
    大名縣詩人青心詩誦鄉愁 ——青心敬上 村邊的那條小河 緩緩地從眼前流過 帶走了深秋的落葉 帶走了往日的歡歌 ——衛河水 鄉愁在心裡
  • 【品讀間】領讀者說 | 鄉愁 吟不盡的鷓鴣天
    小時候, 讀著您的「鄉愁」,站在田間地頭, 眺望遠方,故鄉來何時候。長大後, 讀著您的「鄉愁」,奔波城市街頭, 驀然回首,故鄉已在身後。創作《鄉愁》的那一年是1971年,那時,先生不過四十餘歲,先生說他創作這首鄉愁,只用了短短20分鐘,但感情卻醞釀了20年。如今,先生音容宛在,而斯人已逝。就在前兩天,12月14號,餘先生因病在臺灣去世,享壽90。我們常說,緬懷一個詩人,最好的方式是去讀他的詩。所以今天,我們大家相聚在一起,聽先生再讀一遍鄉愁,聽領讀者們品讀先生的經典作品,以此來懷念先生,向先生致敬。
  • 「初唐四傑」盧照鄰的一首思鄉詩,短短四句28字,寫盡無限鄉愁!
    古往今來,遠遊他鄉的人都會有過思鄉的情懷,在唐詩中思鄉詩更是佔了很大的比例,留下了很多寄託鄉愁的詩句,比如,崔顥在《黃鶴樓》中說「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李白在《春夜洛城聞笛》中說「今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等等。
  • 余光中,遠不只《鄉愁》
    余光中與他的初戀情人範我存的故事被傳為一段佳話,她是他永遠的新娘。範我存是余光中的遠房表妹,兩人因有著共同話題而互相吸引。余光中才華出眾,小小年紀便在文壇嶄露頭角,範我存則對藝術有著極大的興趣。余光中與範我存詩人的浪漫可不只是寫幾句詩而已,他曾用小刀在自己院子的楓樹上刻下「YLM」三個英文字母,Y是余光中,L代表愛,M則是範我存。
  • 【真課堂】九年級語文:鄉愁
    重點——學習現代詩的基本朗誦技巧,能有感情地朗誦並背誦課文;通過朗誦體會作者深沉的思鄉之情。難點——品析意象,體會詩中獨特的鄉愁。學習流程【自主預習】1、了解作者余光中2、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這首詩,說說你讀這首詩的心理感受,你認為應該用什麼語調、語速來讀呢?
  • 【美文原創】你是我永遠的鄉愁
    最簡潔最直白,直抒胸臆,卻是字字珠璣,千古詠唱,僅是舉頭低頭之間,濃濃的鄉愁早已無處不在。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彰顯其大家本色,字裡行間是一種悲壯的氛圍。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極為質樸自然的小詩,凝練生動地道出了作者難以抑制的思鄉情切,於平常之中不著痕跡地凸顯出高潮。文章合為時而著, 歌詩合為事而作。
  • 讀詩 隨想
    《鄉愁》席慕蓉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 鄉愁余光中原文鄉愁全文完整版 閩籍詩人余光中生平簡介
    >  我在外頭  母親呵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余光中《鄉愁》解讀該如何理解余光中的《鄉愁》  《鄉愁》是詩人余光中漂泊異鄉,遊弋於海外回歸中國後所作的一首現代詩
  • 張籍的一首鄉愁詩,王安石讀了稱讚不已,如今已被選入語文課本中
    就像張籍的這首詩一樣,用最簡單的文字,最平常的生活場景將我們的想像帶進了那個用家書傳達情感、寄託問候的年代。朗讀張籍的《秋思》,猶如撥動琴弦,那流淌迴繞的聲音會喚醒我們埋藏在心底的那份鄉愁,故鄉的風景總會讓遊子的內心產生共鳴。
  • 賞析杜甫和余光中詩歌裡的鄉愁
    今天我們就來讀兩首關於鄉愁的詩。一首是余光中先生的《鄉愁》,一首是杜工部的《月夜憶舍弟》。我們先欣賞一下杜工部的《月夜憶舍弟》。二《月夜憶舍弟》杜甫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三鄉愁詩一般包含的內容為思念故鄉的親友,眷戀家鄉的草木與故土,懷念家鄉的美好風俗人情。杜甫在這首詩裡懷念的是他的幾個兄弟,因為戰亂社會動蕩不安,為兄弟們的安危憂慮。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秋邊」兩個字有版本為「邊秋,意思就是秋天的邊塞,或者是邊塞的秋天。
  • 【長城時評】余光中為什麼因《鄉愁》而愁
    ●汪金友很多人都羨慕余光中,羨慕他寫出了膾炙人口的《鄉愁》。但卻沒有想到,生前的余光中,一直在為這首《鄉愁》而愁。他說:「我寫過1000多首詩,散文至少也有一兩百篇。《鄉愁》是一張名片,但這張名片大得把我的臉也遮住,讓別人看不到我的真面目。」「有很多人對我說,我是讀你的詩長大的。結果他除了《鄉愁》之外,都沒有讀過我第二首詩。」我是從12月15日《北京青年報》的一篇報導中,看到這條消息的。可能是我耳目閉塞,以前根本就不知道,這個寫《鄉愁》的余光中,竟然還寫過其它1000多首詩。
  • 故鄉老屋情:《鄉愁詩四首》
    鄉愁詩四首文/星翰 編輯/磐石鄉愁離鄉西遊入疆關,廿年芳草路漫漫。自傳體筆記《我的童年》、雜文《也談教育》、《教與學》、《人生應超越自我》……我自幼勤學苦讀,愛好文學、書法,中學時就有好多作文被學校收錄,作為範文為歷屆學生作例文。………我從小喜愛文學,尤愛古詩詞。醉心於詩詞創作。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我對生活充滿激情,我的人生雖坎坷,但富有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