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浙江天才少女背後,是數以億計妄想把孩子打造成神童的中國家長.

2021-02-21 INSIGHT視界

這兩天

主頁君被網絡上洶湧而來的「滔天后浪」

驚掉了眼眶

 

先是有小學生研究癌症細胞

憾摘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再有16歲浙江神童少女

一天寫詞300首

一天寫詩2000首

一天寫小說15000字

 

這樣一比

被due追著跑的主頁君本君

簡直就是一個被拍死在沙灘上的

可憐前浪

 

 

李白鬥酒詩百篇

 

如果你這幾天和主頁君

在同一片網際網路衝浪

那你一定看過這個

宛如南派傳銷的視頻

 

高能警告👇 

那時候的她14歲

 

聽著這一聲高過一聲的

「現在嚎!現在嚎!!現在嚎!!!」

再加上土味滿滿的BGM

主頁君實在是想不出

這視頻和神童少女究竟有什麼關係

 

忍著頭疼看了四分鐘

尷尬得jio趾都快扣出了三室一廳

還等著神童少女出場呢

要不是評論區點撥

無論如何也想不到

這位老氣橫秋的白衣姐姐

就是神童本童的岑怡諾

 

 

難不成現在想成為神童

都得是這種不斷鼓動觀眾情緒

但始終言之無物的傳銷式語言風格了?


很快就有網友爆料

岑怡諾師從「演說家」姬劍晶

姬劍晶又師從陳安之

而陳安之則是著名的——

成功學騙子

心靈潛能大師

 

怪不得岑怡諾的演講風格那麼像傳銷

 

八成是藉助著自己強大的師承淵源

岑怡諾參加了四次演講比賽

四次獲獎,分別是

2017年姬劍晶青少年演說訓練營亞軍

2017年梁恩凱少年超級演說團亞軍

2018年姬劍晶青少年演說訓練營冠軍

2018年姬劍晶演說雄霸天下進步獎

 

參加親師父冠名的比賽

竟然還只獲得了進步獎

那大獎獲得者得癲狂成什麼樣子?

 

 

除了在演講領域了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岑怡諾在文學方面

更是不讓李白、氣死杜甫

甚至超越一生作詩4萬3千多首的乾隆

 

根據岑怡諾的自我簡介

她在當年年僅14歲時

就已經出了三本書

一天能寫:

300首詞牌、2000首詩

15000字小說

    


平均算下來

岑怡諾一天不吃不喝不睡

43秒就能寫完一首詩

照這速度

神童少女只要22天

就能把乾隆爺一輩子的績效全部完成

 

即便是寫詩最快的七步成詩曹植

想比肩岑怡諾

那也不得不走路走到吐血

 

而岑同學的大作是這個樣子的:

《宇宙》

汲天下之繁華,迎天下萬物之事。身心俱念,給予空之切,聖心此意,芸笙皆此,普度萬事滄桑,繁華與盛世,俱以天註定,聖古以天地精華所釋,凡間以勤,食,賞,悅方存,普眾生之華,渡萬人所宰,宇,宇世民同存。宙,鑄宙凡心之念,浮生,若夢也,似夢,非然也,玄幻世人之迷。

主題宏大辭藻華麗

除了既不合轍押韻也不知所云

沒毛病!

 

 

縱然面對質疑

岑怡諾的父親依舊理直氣壯的表示

「作詩是比打字速度」

  

哇!

如果這樣說的話

那主頁君距離成為神童

也就一步之遙了呢

 

更令人驚訝的是

神童少女岑怡諾雖然年紀輕輕

但已經掛上了「副主任」的職稱

就職於中國國際新聞雜誌社

 

 

而且岑怡諾的父親

也是這家雜誌社的員工

即是父女又是同事

也不知道岑父會不會在工作時

叫岑怡諾一聲「岑副主任」?

 

 

然而

這個名字聽起來十分高大上的單位

竟然是一家在香港備案的

跨平臺網絡新媒體集團公司

主頁君本想膜拜一下他們發的新聞

卻遺憾地發現這家雜誌社的官方網站

已經處於無法訪問的狀態

       


至於她簡歷上的那些某某品牌創始人頭銜

其品牌的具體產品頁面

不僅看起來比微商還微商

更是奇貴無比

如果銷量不是刷單

那麼岑怡諾現在絕對富可敵地球


這打扮不去做女團多可惜啊

 

總而言之

這個所謂的神童少女岑怡諾

具體有多聰明倒是沒看出來

如果一個孩子

不僅沒有真才實學

還一直被包裝成神童

被當成商品一樣兜售

那麼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實在令人擔憂

其背後的教育問題更令人深思

 

秒殺博士的小學生

 

同樣販賣「神童」概念

卻令人質疑是否具備神童才能的

還有前些天走紅的一名小學生

這名雲南小學生因為研究直腸癌而獲獎

但真實性卻遭到了大家的質疑



看著這不到六行的項目簡介

是不是每一個字都認識

但連起來就看不懂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

根據各路科普博主的分析

這個項目「足夠一個博士生研究到畢業了」

 

可現在

這個需要博士生花大量心血去完成的項目

被小學生研究出成果來了

突然為廣大留學生們感到心酸

 

 

也許,這名小學生確實是和常人不同的

天才?

小小年紀就已經達到了博士生的

水平?

如果真是這樣也確實可喜可賀

為我們國家再添一位棟梁人才而欣慰

然而,事實卻是

官方撤掉了這名小學生的論文獎項

原因是報告的專業程度超出了

作者的認知水平和寫作能力



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

這名小學生的博士父親也進行了解釋

大意就是孩子所涉及的是課題研究主體部分

如核心的實驗操作、數據等

只有後期的文本材料

也就是被網友質疑的存在大量專業術語的報告

有家長的過度參與



可能在父親看來

這樣就等同於自家孩子能當之無愧地拿獎了

可是,這樣的獎項

究竟是對孩子有利的一次嘗試

還是帶領他走入好大喜功的歧途

這樣的教育,又是否值得複製呢

 

也許,這一次的實驗數據確實經得起考驗

研究結果也完全沒問題

但是,孩子既然無法獨立撰寫後期的報告

就說明對於這些專業術語和概念的掌握並不夠

可他所涉及的

是生物醫學這樣一個無比專業的領域

如果對基本的術語和概念掌握不到位

那麼,孩子對於自己所參加的項目

究竟了解有多少

他對於在一堆人指導下得出的實驗數據

又究竟貢獻了多少

 

畢竟,能還沒學會走路就變成飛毛腿的人

在這個世界不太可能存在

 

這樣的不合理性也引起了官方的重視

目前雲南省科協也已成立調查組

調查「昆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



 

看來大家都覺得

這名小學生不一定是智商碾壓普通人

可能是雙博士的爹媽碾壓了普通人

 

其實,父母望子成龍沒毛病

但切忌好大喜功、揠苗助長

否則孩子得來的成功

大概率會非假即虛

即便能夠有一時的榮耀

也只能曇花一現

即便能夠一直在父母的協助下

順風順水的斬獲各種獎項

最終順利進入頂尖高等教育學府

但他自己的真實科研水平

是否能hold住這看似璀璨的未來呢?

 

 

因為作秀的成分太大

岑怡諾和雲南小學生的「成功」才被大家質疑

也許孩子本身是有自己的才能

但通過這樣弄虛作假的方式

去刻意放大、美化

其實是在扼殺他們的未來

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可取

 

真正的教育需要慢下來

需要一點一點的為孩子打基礎

更需要家長全方位的陪伴和支持

這是一個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過程

 

  

上海華師大二附中的談方琳

15歲就參加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

成為了現場最年輕的科學家

她所研究的斐波那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

更是令網友大呼了不起

          

但其實談方琳的「成就「

離不開父親的幫助

因為自己從小就對數學感興趣

為了避免淪為刷題機器

父母支持她多學習數學知識

而不是盲目參加相關競賽


漸漸地,

談方琳有了想要研究的具體方向——數論

考慮到這和自己的研究方向不符

談方琳的父親專門找了相關領域的教授

支持和推進孩子在數學方面的進一步學習

       

 

這樣不功利、不貪大

不以結果為導向的教育觀

引領談方琳走向了真正的科研之路

而父母在側的支持和陪伴

更是給了談方琳堅持到底的信念

 

這樣的孩子,怎麼可能不成功?

 

與談方琳類似的

還有被蘋果CEO庫克點名的

8歲科技神童VIta



年僅8歲的VIta

是一名擁有近十萬粉絲的B站編程up主

已經具備了卓越的表達能力

和縝密的邏輯認知



而在Vita的優異表現背後

提供支持的是他的全職爸爸周花卷

 

畢業於上外英語專業的周爸爸

如今是一位身負倆娃的全職奶爸

孩子們吃喝拉撒和學習教育

都由周爸爸全職負責

在全力培養孩子的同時

他還將自己的育兒心得

記錄在了社交媒體上

 

0的0次房到底等於幾?

紙上的彩色圖案是怎麼印出來的?

為什麼奇數加奇數等於偶數,奇數加偶等於奇數?

       

周爸爸和Vita

 

透過周爸爸的日常思考

可以看出來他一直在

努力培養孩子的科學思考能力

即使出身文科專業

他也會花費足夠的精力

和孩子一同學習成長

 

在孩子的表現大放異彩背後的

是父母付出的巨大時間和精力

 

培養出兩個哈佛畢業生的美國華裔虎媽蔡美兒

也曾刷爆朋友圈

她在教育孩子方面

以嚴格和不近人情著稱

給女兒制定下了許多嚴格的家規

 

蔡美兒在監督女兒練琴

 

但她並非完全限制孩子的自由

當發現小女兒對網球的興趣遠遠超過樂器之後

便允許她盡情接受網球訓練

 

她的兩個孩子都成績優異

大女兒先後就讀於哈佛耶魯

還成為了一名軍中少尉

小女兒考取了哈佛大學藝術歷史系

計劃畢業後在紐約工作一年

隨後再去研究生院深造

 

不過因為這種嚴格的培養模式

蔡美兒在美國極具爭議

一些網友甚至發起了

「譴責惡魔媽媽」的活動

 

當然,這種培養方式不一定具有普適性

每個孩子所適用的教育方式也不一樣

 

但儘管飽受爭議

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那就是蔡美兒對孩子

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和付出

 

蔡美兒和兩個女兒

 

 

在中國,孩子的教育是大問題

激烈的競爭、望子成龍的心情

無論是哪一個都會成為父母們焦慮的痛點

 

教育最大的禁忌就是

急於求成、好高騖遠

只有自己紮下根來

全程參與和付出

充分掌握孩子的成長節奏、興趣愛好

讓孩子和自己相互配合

實現一點一滴的成長和進步

才能真正幫助孩子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之前名為

《他把4個「問題」兒女送進世界名校》的文章中

主頁君也提到過

這位父親的「育兒觀」卻只有1個字

那就是慢



也正是因為他在教育上的不急不躁

這四個孩子也有了各自順遂的發展

還是獲得博士水平項目大獎的雲南小學生

體現出來的只是家長的失職

而非孩子身上的天賦異稟

 

讓心情慢下來

保持良好的心態

不要揠苗助長

不再心浮氣躁

才是讓孩子健康發展的起點

 

ref:

https://m.weibo.cn/3170510101/4526675703992586

https://m.weibo.cn/1618051664/4527202966964473

https://m.weibo.cn/2615417307/4527045222869075

https://m.weibo.cn/5044281310/4526617295256195

https://m.weibo.cn/1642088277/4527365658776294

本期推薦閱讀:

後臺回復關鍵詞【教育】,閱讀文章《這部豆瓣9.1、全球5億人看過的恐怖片,拆穿了中國教育的騙局》

相關焦點

  • 李白看了流淚,杜甫見了崩潰,16歲浙江天才少女,一天寫2000首詩?
    這是怎麼回事?我們先來看看到她的簡歷   岑*諾簡歷,女 14歲,浙江慈谿人   全球華人青少年領袖學習會創始人   2017年9月9日出版了《中國青少年經典詩詞集》   2018年5月14日出版了《雷霆戰警》正能量小說   2018年6月24月出版了詩詞666首   目前一天能寫300首詞牌,能寫2000首詩,能寫15000字小說
  • 致科研「神童」與「天才」少女——成也「推手」,敗也「推手」
    但不久,那位「神童」的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並收回獎牌和證書。緊接而來的是質疑,科研是一個很嚴謹的東西,許多東西往往不是所謂天賦就能彌補的。所謂神童,不過是外界加之的一個符號而已。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才」的背後原來還是爹媽牛掰!這幾天,來自於浙江的天才少女岑某某火了!當然這個火,讓人看了有些捧腹。針對「天才少女」岑某某的宣傳資料中,我們可以發現不少線索。
  • 14歲日均寫詩2000首,小學研究基因工程,為什麼家長愛造「神童」?
    「天才」少女並不是真天才,她過早地被「社會化」了,天真一旦失去就難以找回。「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 ,「神童」背後的那些事。前有六年級小學生,完成了「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參加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並獲獎;後有「天才少女」在14歲時就擁有了日均寫300首詞牌、2000首詩、15000字小說的蓋世才華……這些「神童」是真神童嗎?
  • 揭秘「神童熱」:別讓孩子淪為「定製的天才」
    從「1歲徒步暴走,5歲開飛機繞行北京野生動物園,11歲南京大學畢業」的男孩小何,到「研究『抗癌項目』榮獲全國大獎」的小學生小陳,再到「3個品牌創始人,一天能寫詞300首、詩2000首、小說15000字」的16歲少女小岑……這些遠超同齡人,甚至秒殺大部分成年人的驚人「成就」在引發圍觀的同時,也讓質疑聲相伴而來。
  • 16歲神童1天寫詩2000首?別讓你的虛榮心毀掉孩子
    歲的神童少女岑怡諾。此外,這個年僅16歲的小姑娘還是多個品牌的創始人很顯然,他們並不是什麼神童、天才,只是父母費盡心機地想要把他們打造成神童而已。幾乎所有家長都不會抗拒甚至期待自己的孩子是個天才虛榮心,強行要把孩子打造成「天才」,滿足了自己面子,說不定還能掙點錢。
  • 日作詩2000首的16歲「神童少女」,不過是個被家長包裝的可憐孩子
    這兩天,一個名為「岑怡諾」的16歲女孩成為了大眾熱議的對象,原因是她的一份簡歷在網上熱傳。「神童」少女的「假神通」岑怡諾的這份簡歷洋洋灑灑地列舉了這個16歲「神童少女」的各項個人成就:一天寫詩2000首,寫15000字小說,寫300首詞牌;出版了《中國青少年經典詩詞集》、《雷霆戰警》等書籍;
  • 16歲日作詩2000首,小學研究癌症獲獎,「神童」背後的真相太扎心
    最近總是被各大「神童」刷屏,比如這位擁有同齡人難以比肩的「華麗履歷」的16歲「神童少女」。是「神童」出世,還是一場鬧劇?這位16歲的少女叫岑怡諾,她到底「神」在哪裡呢?我們先看看她「華麗」的簡歷。而中國目前為止寫詩最多的乾隆皇帝,也是活到了89歲,一共寫了4萬多首詩。暫且不論她寫作數量的真假,如果真能如此高產,還保證一定的質量,岑怡諾壓根就不能用神童來形容了,而是舉世罕見的天才啊!
  • 14歲天才少女日均能寫2000詩?警惕家長別盲目製造神童,小心翻車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天下父母的普遍願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在某些領域天資過人,成為天之驕子,是父母們引以為豪的事情,因此,社會上關於各類「神童」的報導層出不窮。從上世紀80年代中國家喻戶曉的「第一神童」寧鉑,13歲破格成為中科大少年班第一屆學生,到當年哈佛女孩劉亦婷風靡教育界,再到今年7月,關於「神童」的報導讓人應接不暇,奪人眼球。
  • 「天才少女」岑怡諾背後令人悲哀的家庭教育
    近日,一個叫岑怡諾14歲少女在網上火了,名字在微博熱搜榜持續多天。岑怡諾到底是誰?一個自稱一天創作2000首詩,300首詞牌,是宇宙超能量品牌創始人,還有眾多頭銜的14歲少女。我們來看看她的簡歷,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 16歲天才少女「每日作詩2000首」的真相:傳銷式成功學洗腦騙局
    近日,浙江慈谿一名十六歲女孩的簡歷引發了網上的一陣熱議。 此外,這位少女演講的視頻也是在網絡上瘋傳,「傳銷式」的演講風格,從慷慨激昂到潸然淚下可以無縫切換,跟著音樂一渲染,立馬調動觀眾的情緒,甚至有觀眾能被情緒感染而落淚。而這樣的所謂天才少女背後是一位名叫姬劍晶的人。
  • 「神童」背後的焦慮
    十六歲女孩每天寫詩2000首,小學生研究癌症在全國青創賽獲獎……近期,各類「神童」新聞層出不窮。儘管這些「神童」多數都已經被證偽,卻透露出嚴重的社會問題。而這些「神童」作為「別人家的孩子」不斷出現,也加深了眾多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教育焦慮。
  • 14歲「天才少女」是假的,但被成功學毀掉了童年是真的
    有看完視頻的網友表示萬分悔恨:神童到底是如何煉成的?隨著圖片和視頻的傳播,岑某諾天才少女的名號一炮而紅,爭議也不少。有記者聯繫上了岑某諾的父親。這位微博名為「岑岷峨」的中年男人,原名岑剛燦,「因為五行缺土」,化名岷峨。據岑岷峨介紹,女兒如今16歲,正在讀高一。
  • 「神童」不斷: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16歲女孩日寫2000首詩?
    若真的是天才必須得往愛迪生、愛因斯坦、貝多芬方向培養啊。16歲女孩一天寫詩2000首?父女均稱「創作數量真實」16歲的浙江慈谿少女岑某諾,擁有同齡人難以比肩的「華麗」履歷。14日開始,一張印有岑某諾簡介的圖片引發關注,號稱一天能「作詞300首、詩2000首、寫15000字小說」、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出版3本書,還「參加4次演講比賽並獲獎」。
  • 那個10歲上大學的少女,不是神童,而是受害者
    那個10歲讀大學的女孩,後來怎樣了?最近,新京報專訪13歲完成大學學業的「天才少女」張易文的父親張亞東,我差點被這位「神童之父」自以為是的言論給氣笑了。記者問他什麼是教育?早在3年前,「神童」、「10歲大學生」、「天才少女」,在媒體的大肆報導下,張亞東牽著這個身高不足1米3的女孩走出了高考考場。
  • 家長拔苗造「神童」?最惡劣的成功學,就是對孩子下手
    青少年科創大賽的「神童」正陸續被打回原形,「天才少女」岑某某背後那些忽悠人的「大師們」也逐漸浮出水面,今年12歲的「裸跑弟」最終結局如何還不好下判斷,但不管結局如何,所謂的「鷹爸教育」及其背後有毒的「育兒觀」、「成功學」都值得警惕。
  • 為了打造「神童」孩子,到底進過多少坑?
    「神童」這個詞時不時就會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不得不讓我們感慨,到底是我們太笨還是打造一個「神童」這麼簡單?最近,一則關於「神童」的新聞又出現在大眾視野。「14歲天才少女」一天能寫300首詞牌、2000首詩的,看著這些驚人的數字,想讓人不關注都難。看著一批批「大神」的出現,前浪被死死的拍在沙灘上,但這些孩子真的如此成功嗎?
  • 中國式神童再惹爭議:16歲女孩日作詩2000首,網友:畸形的教育
    前言引入每位家長對自家的孩子都有著很高的期望,他們都希望孩子能成為人們口中的神童一樣,天資聰穎,高人一等。最近,網上又出了一位神童,使中國式神童再熱引發爭議。這位神童才16歲,她能每日作詩2000首,簡直讓人無法想像。
  • 12歲準備碩博連讀,日寫詩兩千首……警惕「神童」出沒背後的生意經
    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記者劉晶瑤)7月29日,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刊發題為《12歲準備碩博連讀,日寫詩兩千首……警惕「神童」出沒背後的生意經》的評論。值得注意的是,何宜德的父親不僅將「鷹式教育」試驗在自己的兒子身上,還在2016年創辦了所謂「鷹爸公學」,打造一系列「鷹爸公學神童班」「鷹爸公學天才班」「軍事體育特訓班」「情商特訓班」「小領袖特訓班」等等。不過,該教育機構因被指殘酷對待學生,沒有辦學資質,已停課、整頓、關門。
  • 小學生寫出博士水平論文,16歲天才少女日均寫詩2000首:誰在逼著孩子成神?
    這是什麼天才神童?廣大網友們不服,遂提出各種質疑:「985的本科化學系畢業生表示,真的看不懂~」「我還在為生化的基因章節掉頭髮,這娃都研究C10orf67在結直腸癌的高表達了。」「光是PCR一做就能做一天,小學生有能力有體力進行這種強度的工作?」
  • 素質教育就是「打造神童?」,家長的「面子」,不是靠造假獲取的
    在這樣的觀念下,素質教育慢慢的變了味,它不再是全面發展孩子的必須途徑,而是成為了為應試教育服務的先決條件,成為了孩子與孩子之間,家長與家長之間相互比較的重要籌碼!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夠「天賦異稟」,家長也會覺得十分榮耀。我承認,所謂「神童」是真的存在,但並不意味著,人人都可以成為「神童」。把自己的孩子打造成眾人眼裡的「神童」成為了家長趨之若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