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的孩子每次考試都能考100分,這確實不簡單。估計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孩子每次都能考100,那這樣最後不就考入北大清華了嗎?
可事實情況並不是如此,多少曾經優秀的孩子,最後都變得不再那麼優秀。
一、為什麼小學生可以經常考100分。
每次都考100分,這種可能性不大,但是經常考100分的小學生還是存在的。
小學考試的題目,尤其是一年級,二年級小學生的題目是比較簡單的。甚至很多題目在幼兒園,有的老師都已經開始教了,到了小學只是鞏固一下而已。
其實小學1、2年級都是最簡單的加法計算,或者是一些口訣背誦。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的背誦能力是非常強的,所以孩子只要認真背問題都不大。
大部分考不了100分的孩子不是這道題不會被扣了分,而是太馬虎造成的, 計算的過程對了,最後把數抄錯了;有的同學直接把題給漏掉了;還有的同學做著做著精神玩兒去了。
二、什麼樣的孩子可以經常考100分?
其實通過觀察那些經常考滿分的孩子的特徵,我們不能發現,這樣的孩子往往都是比較板正,聽話,上課認真聽講,小動作比較少,父母管理比較嚴格的孩子。
那些父母管理鬆散,對孩子要求平時不嚴格,甚至是抱著一種玩著學的心理,孩子也調皮搗蛋,這種基本上是與100分絕緣的。
浙江有一位老師媽媽,平時對孩子的要求非常苛刻,如果孩子考不了滿分,甚至考到99分,慢慢就會非常的暴躁。
後來聽說這位教師媽媽也得了抑鬱症。像這種平時對孩子要求比較嚴格,規範的家庭,往往是做老師比較喜歡的。
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聽老師的話,按老師要求去做,基本上在課堂上老師講的東西都能聽懂。這種孩子,由於比較乖巧,做事比較認真,所以考試的時候容易考滿分。
三、孩子打小經常考100分,這樣真的好嗎?
小時候優秀不代表長大了一定優秀。這句話不是李老師說起來有點兒酸,也不是羨慕,而是一個親眼見證了太多小時候優秀長大卻一點兒不優秀的例子。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現在的高中生,每次開家長會父母都會和我交流。孩子在小學的時候多麼多麼優秀,成績多麼多麼棒!
我就問他們小的時候為什麼那麼優秀啊?這些父母都說小的時候管得嚴。我就告訴他們,你們管得嚴是對的,但不要管死了。
由於一些孩子小的時候過於聽話,過於按照父母老師的意志去執行,把學習成績看得非常緊,而忽視了情感因素的發展。
這些孩子到了初中,再加上初中老師的嚴加管理,有的學生的後勁被挖的差不多了,一旦到了高中遇到那麼大難度的科目就基本崩潰了。
反倒是那些孩子平時不怎麼優秀,到了高中之後就變得非常靈氣,成績也非常的好,這就是我說的,小時候優秀不等於長大了也優秀。
孩子小時候優秀是好的,我們也是鼓勵的,但做父母的可千萬不能捧殺,對於優秀生的鼓勵要遠比對於差生的鼓勵更需要講究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