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是一場由法西斯引起的全球混戰,那會兒孱弱的中國成了挨打的對象,日本率領大軍全面侵華,好在中華兒女在生死存亡之際選擇站了出來,艱難困苦的抵禦了14年,終於把日軍侵略軍給趕了出去。事實上,日本覬覦中國的土地並不只有侵華戰爭,早前當西方列強敲開中國大門之後,日本就已經加入到他們的隊伍,比如最開始的中日甲午戰爭,日軍一舉殲滅了滿清的海軍力量,中國的國防自此成為一張薄如蟬翼的白紙。
當然如果我們縱觀中國歷史就能發現,早期的日本對中國只有畏懼和崇拜,他們也接受了許多中國文化,所以歷史中日保持了長久的建交關係,但看看日本近代的表現,它對中國已經完全沒有敬畏之心,瘋狂的找滿清割地賠錢,所以日本到底為什麼要侵略中國?
日本一開始是一個極度落後的國家,但被西方國家的長槍大炮逼著進行了改革,從此轉變成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大力發展工業,短時間就把日本的國力提到了巔峰,而日本也通過中日甲午戰爭驗證了自己的實力,於是大張獅子口的提出了《馬關條約》。
日本靠著中國賠償的巨款,讓本國的工業水平再次上升一個檔次,但日本本就是一個彈丸之地,時間一長自然就會發現島內已經提供不了發展的資源。日本一開始想打周邊小國的主意,但嘗到了馬關條約的甜頭之後,它就把中國看成了提款機。
日本雖然擺脫了落後的命運,可惜在領導層在殘存著封建思想,當日本變得逐漸強大之後,這些思想就演變成了軍國主義思想,從上往下不斷的開始洗腦。所以在日本人的眼裡,侵略才是最「正義 」的戰爭,而且也是日本想要更加強大必須要走的路。
日本在政治上也被右翼控制,本身當時日軍都有了趨近完善的工業體系,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有著源源不斷的軍備產出,讓日軍的作戰力提升了一個檔次,而所有的這些準備,全都是為了侵略中國。
由於日本在軍事建設上砸了太多錢,導致才剛剛遭到經濟危機的衝擊,日本整個國家就陷入了癱瘓,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加上當時日本也的確建立起一支亞洲最強軍隊,所以不帶猶豫的就發動了侵華戰爭。
由此來看,日本侵略中國是早晚的事,主要還是當時的中國已經日薄西山,滿清把我們的最後一絲驕傲都作沒了,自來中國都擁有著許多富饒的土地,而且列強本來都在陸續分食中國,日本當然不會選擇便宜其他國家。
侵華戰爭的失利並沒有磨滅日本的野心,這些年在美國的庇護下,日本偷偷發展起了自衛隊,而且他們到現在都沒有承認二戰的錯誤,中國當下雖然已經足夠強大,但我們還是應該盯緊日本這頭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