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傳統教育中,自古以來,我們就秉持「禮讓第一」的美德,要寬宏大量,善待他人。現在,當我們的個人利益受到損害,我們的身體受到侵犯時,由此引發的衝突和糾紛還不足以提起訴訟。那麼我們該怎樣辦呢?
一位網友K分享了一段個人經歷,讓我感觸良多。
這件事發生在K的童年,那時他還在上小學。有一次在休息的時候,忘了是什麼原因。班上有個男孩直接打他,不僅是為了好玩,而是真的傷害到了自己,一開始,K不想太認真,但他看到同學們開始變本加厲,於是他想再不還手就要被打了,他轉身和同學們薩達在一起,後來K打贏了這場仗,把對方壓在了身底下。雖然打贏了,但是因為動靜太大,還是被叫到了辦公室。
他記得老師說:「他打你是他的錯,你打他是你的錯。」。今天,乍一看,似乎沒什麼不對的,就像現在人們經常在嘴裡用比喻:狗咬你的時候,你能反咬一口嗎?神經病罵你,你也要和他爭論嗎?這是為了讓我們學會釋懷,不去和那些不配的人相處,沒有素質的人不予計較。
被訓斥後,由於事情的惡劣影響,不認真處理可能導致今後類似事件頻發,所以K仍未能逃脫並被為家長的後果。當他看到他父親來的時候,K很害怕。他可能要被父親狠狠地罵一頓,甚至回家後還要受到體罰。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父親從老師口中聽懂了故事後,只皺了一下眉頭,然後突然舉起手來,一巴掌砸在了老師的臉上。K當場大吃一驚,包括老師也直接就懵了,當反應過來時,他衝到K的父親面前就開始廝打,然後K的父親直接就把老師按到辦公桌上了,辦公室的老師們一開始都懵了,最後K的父親停下了他的手,他的眼睛直視著被打的老師:「我打你的時候,你為什麼還手?」
直到現在,K一直記得他父親給他的教訓。
相反,我相信我們大多數人會教我們的孩子老師說的話。即使我們覺得我們的孩子受到了委屈,我們也不會在老師面前反駁他們
這位父親做了什麼?他不僅用行動給孩子和老師上了一課,也給社會上了一課。我們從不提倡打架,也不接受單方面的被動傷害。如果我們不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為什麼道德綁架只能用來約束我們,卻助長了傲慢的罪惡?
在教育孩子不惹事的同時,我們也要教會孩子不怕事,遇到傷害要勇敢反擊,當然這是以保護自己為前提,對此你怎麼看的呢?歡迎大家留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