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南海所確認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報告抄襲,退費並處理責任人

2020-12-25 騰訊網

報料有獎

南都深圳報料電話:0755-82121212

南都訊 記者孫雅茜 4月1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發布《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涉嫌抄襲調查處理情況的說明,該文認定:涉事報告書部分內容與該所編寫的環評報告《湛江港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定性分析部分相同或高度相似,確實存在抄襲;涉事報告書負責人徐玉芬未按規範程序經我所審核同意,私自對外提交公示文件,造成惡劣影響,負有直接責任;該所作為《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海域使用論證、環境影響評價和潮流泥沙數學模型專題報告》技術諮詢合同承擔單位,對職工職務行為監管不到位,導致徐玉芬未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在未審核蓋章情況下擅自提交成果文件。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表示,經協商,該所立即中止該項目合同,並退回全部費用,後期不繼續參與該項目工作。 停止項目直接責任人徐玉芬所有項目工作,進行調查整頓,在徵得委託方同意的前提下,由相關業務管理部門協調其他人接手。 按《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令第18號),及中科院與該所相關規定,對徐玉芬及相關人員進行處理並啟動問責程序,處理結果後續將對外發布。

全文如下:

關於《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涉嫌抄襲調查處理情況的說明

2020年3月28日,我所針對《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涉嫌抄襲事宜,啟動內部核查工作。隨後,我所在中科院有關部門指導下,就涉事公示文件的有關情況依法依規開展調查。

一、基本事實情況

1.涉事報告書負責人徐玉芬,2009年7月正式入職,現任我所海洋環境工程中心工程師,2014年取得「註冊環評工程師」職業資格證書(證書管理號2014035440350000003509440135)。

2.有關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的委託情況如下: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為建設單位,廣東省深圳航道事務中心為代建單位,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為項目前期諮詢工作總包單位。2020年1月,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與我所籤訂《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海域使用論證、環境影響評價和潮流泥沙數學模型專題報告》技術諮詢合同,徐玉芬為該項目負責人。

3. 徐玉芬接到委託後,2019年12月4日,開始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編制工作;2019年12月26日,委託廣州潤海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開展數值模擬工作;2020年1月10日,委託註冊測繪師夏先榮進行現場踏勘工作;1月11日,夏先榮進行現場踏勘;2020年1月17日,開始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工作;2020年1月期間,對2017年10月和2018年3月兩期水質、沉積物調查數據進行分析計算;2020年1月17-20日期間,廣州潤海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分別提供水質環境影響預測、溢油風險預測、泥沙衝淤環境預測、水文動力影響預測與評價成果;2020年1月底,對業主提供的底泥檢測結果進行分析計算;2020年2月,繪製宗海位置圖、宗海界址圖、宗海平面布置圖;2020年2月18日,繪製用海位置圖、平面布置圖、遙感影像圖;2020年3月2日,把懸沙擴散包絡線與海域開發利用現狀進行疊加,得到懸沙擴散影響範圍圖;2020年3月,對2017年10月和2018年3月兩期水質、沉積物調查數據重新進行分析計算;2020年1-3月期間,完成項目地理位置圖、疏浚範圍圖、開發利用現狀圖、開發利用現狀與懸浮泥沙疊置圖、調查站位圖、論證範圍、權屬現狀圖、水深圖、環境敏感目標圖、施工期環境監測圖等相關圖件製作。

4.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為進一步做好公眾參與工作,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分別於2020年1月19日、3月3日,開展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評價第一、二次公示。

5.2020年3月19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開展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三次公示。因所提供網絡連結有誤,2020年3月25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對下載連結進行更正,並延長該公示時間(2020年3月25日至2020年4月8日)。

6.徐玉芬向項目建設單位提交的涉事公示文件,未按照研究所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全過程質量控制,未經研究所內審、管理部門審核和蓋章。

7.徐玉芬在研究所開展調查後提供核查的文檔資料內容,與涉事公示文件有多處變動,並存在與公眾質疑內容頁碼不符。

8.涉事公示文件在公示過程中,引起社會公眾關注,我所分別於2020年3月28日、29日發布《關於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相關信息情況的說明》《關於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涉嫌抄襲情況的說明》。

9.2020年3月31日,我所針對《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涉嫌抄襲事件,召開學術委員會。經學術委員會審查,該報告部分內容與我所完成的《湛江港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定性分析部分相同或高度相似。

二、責任認定

根據核查掌握的情況,認定:涉事報告書部分內容與我所編寫的環評報告《湛江港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定性分析部分相同或高度相似,確實存在抄襲;徐玉芬未按規範程序經我所審核同意,私自對外提交公示文件,造成惡劣影響,負有直接責任;我所作為《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海域使用論證、環境影響評價和潮流泥沙數學模型專題報告》技術諮詢合同承擔單位,對職工職務行為監管不到位,導致徐玉芬未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在未審核蓋章情況下擅自提交成果文件。

三、處理措施

1.經協商,我所立即中止該項目合同,並退回全部費用,後期不繼續參與該項目工作。

2.停止徐玉芬所有項目工作,進行調查整頓,在徵得委託方同意的前提下,由相關業務管理部門協調其他人接手。

3.按《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令第18號),及中科院與我所相關規定,對徐玉芬及相關人員進行處理並啟動問責程序,處理結果後續將對外發布。

四、後續整改措施

1.對我所同類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監督管理辦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9001:2015)》等文件要求自查自糾。

2.針對本次事件中發生的未嚴格執行規章制度等管理問題,在自查自糾基礎上全面整改,杜絕類似情況再次出現。

我單位對本次事件造成的不良影響深表歉意,衷心感謝社會各界的監督。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020年4月1日

此前報導:

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報告涉嫌抄襲,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致歉

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報告書涉「抄作業」,深圳生態部門介入並約談

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報告書涉嫌抄襲,中科院南海所:正全面調查

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報告書涉嫌多處抄襲湛江港項目

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遭質疑,市民指將辜負深圳人對10萬候鳥承諾

海上觀光航線擬延長會怎樣影響深圳灣生態?環保人士提出5大質疑

相關焦點

  • 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報告抄襲?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回應
    近日,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評報告書被指涉嫌抄襲,引發關注。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網站29日發布情況說明稱,對該項目環評工程師在編制報告過程中出現的嚴重錯誤致以誠摯歉意,將對該項目執行情況作進一步深入調查,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並及時公布處理結果。
  •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調查小組 就深圳灣航道疏浚環評報告涉嫌...
    原標題: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調查小組 就深圳灣航道疏浚環評報告涉嫌抄襲開展調查深圳特區報2020年3月28日訊 3月28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發布《關於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相關信息情況的說明》,表示已經成立調查小組,就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環評報告涉嫌抄襲進行調查
  •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回應環評涉嫌抄襲造假:將嚴肅處理
    據羊城晚報消息,近日,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評報告書涉嫌抄襲、造假一事,引發輿論廣泛關注,記者追蹤採訪發現,該份環評報告涉嫌抄襲湛江某份環評報告33處。對這一「錯得離譜離奇」的環評報告事件,深圳市交通局、深圳航道事務中心、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迅速表態,並表示展開全面深入調查。29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向羊城晚報記者通報了初步調查結果,稱該項目「採用以前完成的報告作為模板,提交了未完成的報告過程稿作為公示材料」,導致存在較多「湛江」字眼等。
  • 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環評造假案調查取證完成,進入立案處罰階段
    此前,3月27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官方微博發布《關於終止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送審稿公眾參與公示的公告》,公告稱接網友反映,由廣東省航道局深圳航道事務中心委託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開展的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評報告書涉嫌抄襲。對此,決定:1.終止目前正在開展的該項目環評公示。
  • 深圳灣環評報告抄襲、造假 環境部已責成當地查處
    在生態環境部今天(15日)上午召開的3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近期,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評文件在建設單位自主公示階段,暴露出抄襲、造假問題,性質十分惡劣。對此,生態環境部迅即責成廣東省、深圳市生態環境部門依法嚴肅查處,並要求將處理情況及時向社會公開。
  •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承認抄襲,啟動問責程序,退回...
    4月1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發布《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涉嫌抄襲調查處理情況的說明,該文認定涉事報告書部分內容與該所編寫的環評報告《湛江港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定性分析部分相同或高度相似,確實存在抄襲,對涉事報告書負責人徐玉芬及相關人員進行處理並啟動問責程序,處理結果後續將對外發布。
  • 環評報告涉嫌抄襲,問題恐不止抄錯名字
    「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是落實湛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體現」「以湛江灣為龍頭」,這樣前言不搭後語的描述堂而皇之地出現在《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評報告書》中。目前,這份報告書被指涉嫌抄襲湛江灣航道疏浚項目環評報告,已終止公示,編制單位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相關負責人和報告書的編制人員被約談。在科研報告中可以使用相同或類似的提綱,對深圳灣進行環評時也可以參考湛江灣的報告書作。然而,連地名都不改就匆匆拿出來公示,問題不止「著急抄作業把同學的名字都抄上了」那麼簡單。
  • 人民網評:環評報告「抄作業」,必須一查到底
    最近,深圳市政府官方網站上公示的一份環評報告引發廣泛關注。這份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出具的深圳灣航道疏浚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中,出現了「湛江」字眼三十多次,存在嚴重抄襲造假行為。事件經過媒體曝光後,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啟動問責程序,項目建設被暫停,生態環境部也責成相關主管部門依法嚴肅查處。環評事關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如此明目張胆「抄作業」、張冠李戴,出自一家權威的科研機構之手,實在讓人大跌眼鏡。更諷刺的是,這份環評報告經過3次掛網公示之後,最終被市民發現問題,相關部門顯然不能以一句「不負責科學審查」就能推卸自己的責任。
  • 關於解決東方八所港第二裝卸區航道維護性疏浚資金問題的建議
    海南省交通運輸廳關於海南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第632115號辦理情況的答覆(A)曾玉雄代表:您在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解決東方八所港第二裝卸區航道維護性疏浚資金問題」的建議(第632115號),省政府辦公廳交由我單位進行辦理。
  • [湖南]湘江2000噸級航道疏浚有序推進 明年底株洲至城陵磯千噸級...
    2月22日,4艘挖泥船和4艘開體泥駁在湘江下遊望城區銅官主航道魚尾—文經灘群疏浚航道。  省重點工程項目湘江2000噸級航道一期工程株洲至城陵磯進入緊張的疏浚階段。一期工程預計將於明年年底前建成投產,屆時,株洲至城陵磯水域將結束每年枯水季節千噸級船舶無法通航的歷史。目前,在位於湘江下遊湘陰樟樹港的魚尾—文經灘群航道水域,4艘挖泥船正在江面有序作業。
  • 是疏浚還是採礦?商人捐建6億獲刑起爭議
    珠海市金灣區人民檢察院指控稱,2014年5月,華聯達公司以加快公益事業建設、提高白藤河臨時水道通航能力為由,由華聯達董事長何康榮安排其弟何康清向政府申請疏浚白藤河臨時航道,獲得珠海市航道事務中心批准並多次延期疏浚時間。2017年底,華聯達還以加快航空產業園區建設、提高大門口水道航道通航能力為由,安排何康清負責向政府申請臨時疏浚大門口水道航道,並獲得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批准。
  • 中國港灣挺進歐洲疏浚強企「腹地」
    2018年4月中標的烏克蘭伊利喬夫斯克港池疏浚工程,是繼2017年5月中國港灣籤約烏克蘭南方港疏浚項目之後,中標的又一個疏浚項目包。截至目前,中國港灣在烏克蘭共計承建南方港糧食碼頭港池疏浚項目、南方港進港航道和調頭圓疏浚項目,以及伊利喬夫斯克港港池和航道疏浚四個項目。伴隨烏克蘭南方港疏浚等四個項目的順利實施,中國疏浚企業順利挺進歐洲四大疏浚企業的傳統「勢力範圍」。
  • 首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暨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建所...
    1月8日至9日,首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暨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所60周年學術論壇在廣州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對南海海洋所建所60周年作出批示,副院長、黨組成員相裡斌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同時為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揭牌。  白春禮在批示中指出,南海海洋所是我國面向開拓南海區域海洋科學事業的第一個海洋研究所。
  • 解讀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
    學制:4年,授工學學士學位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科學技術和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領域發展需要,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富有團隊協作精神,掌握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領域以及相關工程領域基本知識與技能,兼備自主學習、外語及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能夠在交通、水利、海岸開發等部門從事規劃、設計、施工、
  • 獻給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新聞—科學網
    自此,他們以嶄新的面貌、偉岸的形象、奮進的姿態、創新的碩果,百舸爭流,乘風破浪,在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康莊大道上勇敢向前。 開拓基業 不忘初心 鏡頭拉回到60年前,年輕的共和國即將迎來建國10周年的喜慶日子。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在中科院廣州分院籌備時期籌建,1959年1月7日正式在穗成立。初期暫設在南海水產研究所,1960年初遷至廣州新港路。
  • 八所中心漁港成唐僧肉 海南東方近4千萬建"廢港"
    八所中心漁港的建設業主單位、東方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現任負責人李根強有些無奈,他的前兩任負責人建了一個「廢港」,因其他腐敗窩案已被各自判刑10年,李根強處理他們留下的爛攤子有苦難言。  經過調整及相關布置程序之後,東方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被東方市委、市政府確認為八所中心漁港的建設單位。漁港在2007年10月正式開工,2011年9月工程內容全部完成。  審計報告顯示,漁港於2010年12月竣工驗收,截至目前,項目仍未通過整體驗收移交給海洋漁業主管部門使用。  海南省審計廳的報告將項目工程質量方面的問題列為審計發現的首要問題。
  • 長江黃金水道跨世紀宏偉工程 ——寫在長江口至南京12.5米深水航道...
    記者了解到,長江口二期工程後,通過調整浮標、疏浚等措施,8.5米深水航道向上遊延伸,後來又實現10.5米深水航道上延,這幾乎已是自然水深利用的極限。上延到南京的航道水深還能不能提升?1992年,原交通部組織「長江口攔門沙航道演變規律與深水航道治理方案研究」,被列入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通過集中科技攻關,得出基本結論:長江口可以認識,可以治理,攔門沙可以打通,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方案及初步技術經濟論證首次浮出水面。由於有雄厚的技術積澱,到「九五」科技攻關時,僅2年時間就完成了以前的技術成果的梳理,形成一批成果報告。
  • 疏浚「大國重器」 新一代造島神器「天鯤號」這樣煉成
    「天鯤號」建造決策者、中交疏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靜波說,從國外進口的超大型挖泥船通常不是技術最先進的,在關鍵工程中有時難以擔當重任。  周靜波表示,諸多因素決定了,中國只有實現重型挖泥船的自主研發、建造,才能突破封鎖,不受制於人,實現我國河道疏浚、航道開挖、海疆建設的獨立自主。  「天鯨號」是現役亞洲第一的絞吸式挖泥船,其誕生對於我國整個疏浚業具有裡程碑意義。
  • ——長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建設紀實
    這是繼長江口12.5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後,按照長江口「一主兩輔一支」航道體系的總體規劃實施的又一重大航道整治工程。工程建成後,長江口將在現有12.5深水主航道的基礎上,新增一條長86公裡、水深6米、寬度600米至1000米的優質輔助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