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弋
▲賈湖骨笛文具套裝
「這個漢代陶樓居然是用積木拼成的,真好玩!」「快來看這款文具套裝,筆以賈湖骨笛為原型、墨水瓶是河南博物院主樓造型,有點意思!」「筆記本的封面是螭龍圖案嗎?竟然是粉色的,太萌了!」
11月3日上午,在河南博物院主館藝術廳文創展臺前,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好不熱鬧。大家一致發現,河南博物院文創產品又雙叒叕上新了,然而它們每款只有一件,咋回事?細看之下才明白,原來這些都是第七屆河南省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新鮮出爐的作品,怪不得有點眼生呢!
▲樂高積木陶樓
▲汝瓷雲紋獸首罐
不僅這些文創產品是新面孔,當天上午,新成立的河南省博物館學會文創產業專業委員會也正式掛牌了,它一個什麼組織?它的成立對於河南省博物館文創有啥幫助?別急,且聽記者為您慢慢道來。
碩果纍纍!2577件投稿作品,這屆文創設計大賽不簡單
11月3日上午9點,第七屆河南省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頒獎暨河南省博物館學會文創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在河南博物院隆重舉行。
在河南博物院主館藝術廳,包括前文提到的積木漢代陶樓、賈湖骨笛文具套裝在內,共有63件作品參與了展示。據悉,這63件作品是從2577件投稿作品中歷經為期半年的層層篩選並反覆打磨後才進行展出,包含了3個金獎、6個銀獎、9個銅獎以及45個優秀獎。
▲頒獎現場
在頒獎典禮上,三位金獎獲得者分別對自己的設計產品進行了介紹。
▲服配組金獎獲得者張澤聰
據服配組金獎獲得者張澤聰介紹,他的設計作品是一款女士挎包,靈感取自於漢代筒形鏤空銅。其頂部的太陽花印提取了文物頂部的三角形並設計成太陽花,代表幸運;挎包底釘為四足,把文物蹄足元素與水滴形結合在一起,增添了時尚氣息。「剛看到這件文物的時候,我就覺得它像一個挎包。」張澤聰說。
▲百貨組金獎獲得者王元婷
百貨組金獎獲得者王元婷告訴大家,她為此次設計大賽設計卡通形象名為「宋小枕」,其文物原形是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文物北宋白釉珍珠地娃娃臥蓮瓷枕。記者看到,宋小枕並非獨身一人,而是形成了一個IP,包含冰箱貼、筆架、筷託、胸針、書籤等一系列文創作品。「我提取了古代常見的瓷器紋飾圖案嬰戲圖,把白白胖胖的嬰兒進行重新設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這些萌娃各不相同,有的賣萌求抱抱,有的乘魚起舞,也有的荷葉小憩,都比較可愛。」
▲科技組金獎獲得者邊照靜
科技組金獎獲得者邊照靜說,她將河南博物院的文物與河南博物院app的UI(軟體界面設計)相結合,以墨色、醬紫色、黃唐茶色和蚌肉白色為主色,把河南博物院知名文物元素融進UI,結合民族文化與網際網路思維,在充分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前提下,同時展現河南博物院app的產品特徵。她打趣道,「UI設計當下比較火,我這也算是自作主張。」
未來可期!河南省博物館文創將抱團發力
要想做好文創,把黃河文化、中原文化以文創產品的形式走進千家萬戶,靠單打獨鬥是遠遠不夠的,河南省博物館學會文創專業委員會便應運而生。
據河南博物院院長、河南省博物館學會會長馬蕭林介紹,河南省博物館學會目前下屬六個專業委員會,包括陳展專業委員會、社教專業委員會等,文創專業委員會是第七個專業委員會,是與時俱進的產物。
文創專業委員會的職責是什麼?馬蕭林認為,首先是要充分利用博物館豐富的藏品,從藏品中提取更多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文物元素進行二次創作,使其通俗易懂,滿足公眾對文化的需求。在他看來,文創產品也是博物館陳展與服務的延伸;其次是要充分利用好河南省博物館聯盟這個平臺,通過22家理事單位集思廣益,密切合作,把平臺搭建好,打造共同的文創品牌。河南博物院也要發揮好帶頭作用,帶領全省把文創做好。最後,馬蕭林表示,文創應該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在為公眾做好服務的同時,兼顧經濟效益,讓文物真正活起來。觀眾可以通過文創作品把文物蘊含的文化帶回家,從而更多地挖掘時代價值,並從先民藝術創造中汲取營養,豐富人們的生活。
河南博物院黨委書記萬捷表示,10月14日,國家14個部委發布《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允許文創產品開發收益可按規定用於文博單位日常支出、徵集藏品、提供公共服務,鼓勵博物館大力發展文創產業,這是時代給予文博從業者的機遇和挑戰,希望全省博物館攜手合作,開拓創新,共同推動河南省博物館屆文創產業的發展。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