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懷念小時候,那時報紙、雜誌、電視和廣播是我們的燈塔,圖書館是我們的星辰大海。那時我們的記憶力好於體力,沒有雲存儲,只有腦迴路。
這是申鶴公眾號第244天的第244篇原創文章
最近一直在埋到土裡的去深耕公司的SOP管理,通過親自深入一線實戰,不斷地和一線的同事們深聊,以深挖一線的鮮活數據。
如昨天的文章,一個朋友留言說的那樣:最鮮活的畫像和數據都在一線,優秀的一線人員都是寶藏,挖呀挖呀挖呀,讓個人經驗和感悟轉化成團隊資產。
而這個團隊資產,就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SOP管理。
1
什麼是SOP管理?
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即標準作業程序。是指將某一事件的標準操作步驟和要求以統一的格式描述出來,用來指導和規範日常的工作。SOP的精髓,就是將細節進行量化。
類似像SOP似的概念有很多,比如,以ERP為代表的精細化供應鏈管理,KPI為代表的精細化績效管理,SOP為代表的精細化流程管理,PMP為代表的精細化項目管理,6-sigma(六西格瑪)為代表的精細化質量管理。
每個公司的性質不同,應用到的精益管理的模型不一樣,但歸根到底,不管是ERP也好,還是SOP也好,強調的全都是精細化的過程管理。
可以說,精益創業適合企業的從0到1,精益管理則是從1到N的過程。
2
SOP管理的具體體現?
01
SOP絕非是概念層次上的東西
SOP首先是一種操作層面的程序,是實實在在的,具體可操作的,不是理念層次上的東西。如果結合ISO9000體系的標準,SOP是屬於三階文件,即作業性文件。
02
SOP是一種標準的作業程序
所謂標準,在這裡有最優化的概念,即不是隨便寫出來的操作程序都可以稱做SOP,而一定是經過不斷實踐總結出來的在當前條件下可以實現的最優化的操作程序設計。
說得更通俗一些,所謂的標準,就是儘可能地將相關操作步驟進行細化、量化和優化。細化,量化和優化的度就是在正常條件下大家都能理解又不會產生歧義。
03
SOP 標準化作業程序是一個體系
雖然我們可以單獨地定義每一個SOP,但真正從企業管理來看,SOP不可能只是單個的,而是一個系統和體系。
3
為什麼要做SOP管理?
在今年整個市場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整個企業界,都必須通過向內死磕管理效率,來獲得競爭優勢。
死磕管理效率的結果就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實現穩定輸出。
如果一定要總結一家公司和其它在位企業比,有什麼樣的核心優勢,我想,穩定性是可以排在最前面的。
比如,A和B兩家公司的產品相同,但B對質量的控制更加穩定,我肯定會把訂單交給B。比如兩個投資經理,你看他們今年的總投資收益都是15%,但是A大起大落,B非常穩定,我肯定會把錢投給B。這個穩定性,幾乎就代表質量管理水平和過程管控能力。
我們通常會用「標準差」,來評價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標準差越小,產品質量的「穩定性」越高。
什麼意思?
標準差,我們通常用「每百萬次採樣數的缺陷率」(DPMO)來衡量。
1-sigma,就是每百萬件抽樣中,有69萬個不合格,相當於一本書每頁有170個錯別字。
3-sigma,就是每百萬件抽樣中,有6.7萬個不合格,相當於一本書每頁有1.5個錯字。
那麼6-sigma呢?就是每百萬件抽樣中,有3.4個不合格,相當於整個小型圖書館的所有藏書中,只有1個錯別字。
6-sigma就是精細化管理的標準。
因此,如何減少標準差、提高穩定性呢?
SOP管理就是是行之有效的途徑,再往大了說,減少標準差,提高穩定性,依靠的是精細化管理。
因為,變態的質量,源自於變態的過程管理。
4
如何做SOP管理?
01
讓聽見炮火的人來打仗
正如上文所說,SOP精細化管理一定不是空中樓閣的虛無縹緲的概念,是要真正指導作戰的兵法和行進步驟,而這些動作的梳理,必須依靠親自在最前線打仗的人,才最能行之有效地總結出來。
因此,要親自上戰場,要不斷地和戰場上的人1 on 1的溝通,深挖一線的數據。
02
細化、細化、再細化
SOP管理是一套不斷去細化的體系,我們公司的某一項操作,就是從最開始的18步流程,不斷地細化到了27步、58步、最近已經細化到了158步。
為什麼要這樣?因為看似不起眼的一個極其微小的操作,就可能釀成一系列的方向性的錯誤,直接導致返工、低質,這樣的連鎖反應不可小覷。
把操作從一個個大的步驟,再往細微處去追究,小題大做,這是諸如SOP這樣的精細化管理的正確操作姿勢。
03
SOP是一套循環改進的方法論
不要指望一勞永逸,一步到位,SOP管理也同樣如此。
我之前從陷入過這樣的誤區裡面,花了好大的力氣,吭哧吭哧地總結出來了一套SOP流程,以為就萬事大吉了,實則並非如此。
熱力學第二定律無數次地提醒我們,任何一個事物,衰退是必然,所以,如果不去做循環改進的動作的話,再奏效的管理,都會走下坡路。
國士無雙就是在不斷夯實著我們自己的SOP管理體系,我們認為,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並不是我們的產品、團隊、服務,而是我們之所以具備打造出來這樣的產品、團隊、服務的能力,以及我們對過程的精細化管理到變態的理念和堅持。
所以,一切才會自然發生。
-End-
作者:申鶴
國士無雙影視工場創始人&CEO
個人公眾號「不在圈子裡」
每天更新和創業、影視、體育、大歷史相關的原創文章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