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達歷史:僕射、祭酒是怎樣的官?丞、長史是怎樣的職務?

2020-12-22 百家號

今天小編跟大家聊聊僕射、祭酒是怎樣的官?丞、長史是怎樣的職務?在古代起到什麼作用,下面小編將詳細跟大家介紹一下。

僕射(ye),是侍從官的首領之稱。始於秦朝,《史記·秦始皇本紀》裡就有博士僕射周青臣。漢代沿置,博士、侍中、尚書、謁者、期門(虎責郎)等皆有僕射。其他還有軍屯僕射、永巷僕射、中黃門冗從僕射、中宮黃門冗從僕射等,皆根據所領職事為號。《漢書·百官公卿表》說:「僕射,秦官,自侍中、尚書、博士、郎皆有。右者重武官,有主射以督課之,軍屯吏、駐、宰、永巷宮人皆有,取其領事之號。」東漢改博士僕射為祭酒。漢末尚書僕射分置左右。魏晉以後,尚書令、尚書僕射同為宰相之職。隋朝以後,惟尚書省置僕射。唐代因太宗曾任尚書令,其後不再設置,尚書僕射成為尚書省長官。宋徽宗曾改左右僕射為太宰、少宰,南宋孝宗又改為左、右垂相。以後僕射之名遂廢。

祭酒,本是對尊者、老者的一種敬稱。古時饗宴酬酒祭神,必由尊者或老者一人舉酒祭地,遂稱位尊者或年老者為祭酒。戰國時,荀子三次被尊為齊國梭下學祭酒。《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而荀卿最為老師,祭酒焉。」注:「禮食必祭先,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飲酒亦然,必以席中之尊者一人當祭耳,後因以為官名。」西漢吳王劉滇為劉氏祭酒。東漢改博士僕射為博士祭酒。又漢之侍中,魏之散騎常侍,並以功高者為祭酒。魏晉時又有公府祭酒。西晉立國子學,設國子祭酒一人,為國子學之長。北齊置國子寺,隋朝改為國子監,為中央主管教育的機構,以祭酒為長官。其後歷代相沿。晉諸公及開府位從公者,有西東閣祭酒。東晉成帝時,江州有別駕祭酒,居僚職之上。南朝置祭灑從事史,分掌諸曹兵、賊、倉、戶、水、愷之屬。南朝梁太子屬官有中庶子,以功高者一人為祭酒。

丞,是我國古代君主制下輔佐長官處理政事的官職名稱。永有秉承之意。戰國時期的秦國,國君的輔佐稱丞相、相國,縣令的輔佐稱丞。《史記·秦本紀》:「(武王)二年,初置垂相。,應助注:「丞者,承也。相助也。」又《呂不韋列傳》:「莊襄王元年,以呂不韋為丞相,太子正立為王,尊呂不韋為相國。」又《商君列傳》:「秦集小都、鄉、邑、聚為縣,置令、承。」漢沿置。從中央到地方機關,大都有垂的設置。御史大夫有兩垂,其一在殿中蘭臺,稱為中垂。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大鴻腫、大司農、少府、將作大匠、詹事、水衡都尉等中央官署的長官,皆有丞,一般為一至二名,多的至五、六名。中央機構的屬官凡稱令、長的,幾乎都有丞,因此常常令永、長丞連稱。 地方長宮郡太守、縣令長皆有丞。丞的職權比較重,由中央任命,主官不能自行闢除。

東漢以後,在少數機構中,丞也成為長官或副長官的職稱。西漢末,御史大夫改名為大司空,御史中壓遂為御史臺的長官。自東漢至南北朝,中垂威權頗重。唐宋兩代雖置御史犬夫,但往往缺位,而以中丞代行其職權。宋代元豐改制後,在以尚書僕射為宰相時,尚書左右垂即為副相。金、元兩代亦以左右永為副相。

長(zhong)史的性質與壓相近,而地位略高。戰國時秦國以李斯為長史,為長史設置之始。《史記·李斯列傳》:「秦王乃拜斯為長史,聽其計,陰遣謀士齎(ji)持金玉以遊說諸侯。」漢代的壓相府、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將軍府片置長史。軍府長史亦得分領軍隊作戰,稱為將兵長史,班超即曾任此官。邊郡置長史,掌兵馬。魏晉以後,凡刺史帶將軍稱號開府約,其幕府亦設長史,多兼任首郡太守。南朝王府設長史,而諸王多年幼出藩,因以長史行州府事。其後歷代多沿設長史,總管府內事務,唐時中央禁軍十六衛和羽林等十軍、太子十率府、元帥府、都督府、都護府、上州皆設長史。大都督皆由親王遙領,長史常充任節度使。

今天給大家分享僕射、祭酒官,並且和介紹了丞、太史在歷代起到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卿、僕射、侍郎、天官尚書...,這些到底是什麼官?
    在中國歷史上,歷代宰相都另有正式官名,他的職權大小和行使權力的方式也都不同。在秦、漢稱宰相為丞相、相國;到了東漢時稱為太尉、尚書令;三國時漢蜀、東吳仍稱為丞相。而曹魏則稱為尚書令;唐代稱為尚書令、內史令、左右僕射;五代時稱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宋代沿襲唐五代,稱為平章事和左右僕射。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改僕射為左右丞相;元代稱為中書令、丞相平章政事?
  • 古代歷史:漢朝管理經濟的機構哪些?漢朝的佐史是怎樣一種職務?
    漢朝的佐史是怎樣一種職務?漢代的出國使者多由皇帝直接派遺,出使人員大都從光祿勳(郎中令)所屬的大夫、郎當中選任, 陸賈是漢朝派出的第一個使者。他原是劉邦的賓客,跟隨劉邦平定天下,很有口才,高tIl留侍左右。他曾與高祖論辯馬上得天下,但不能馬上治天下的道理,說服了高一沮,並根據高祖的要求,著《新語》一書,分析秦亡漢興的原因,深得高祖的賞識。
  • 古代歷史:郎是怎樣的官?庶子、舍人是怎樣的官職?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郎是怎樣的官?庶子、舍人是怎樣的官職?在古代發展的歷程是怎樣的,並且在歷代中其職權是什麼,下面將和大家詳細聊一聊。戰國時,秦、趙、楚等國都有郎中,或單稱郎,為國君的宿衛侍從。《戰國策·燕三》:「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
  • 古代檢校官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宋朝從太師、太尉到國子祭酒(國子監是中國古代國立最高學府和官府名,傳授儒家思想,其中最重要的禮儀就是祭祀,所以國子監的主管被命名為祭酒),水部員外郎十九等(唐朝有水部衙門,水部設郎中、員外郎,郎中既為主事官員,為正五品),都有加檢校之官,作為散官,與正職並存。
  • 清朝的中堂、部堂、中丞都是什麼官?哪個官最大?
    我們在看關於清朝時期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裡面一些人稱呼某位官員叫「中堂大人」、「部堂大人」、「中丞大人」,那麼這些被稱為中堂、部堂、中丞的大人都是什麼官呢?「中堂」是清朝對大學士的尊稱。「中丞」是清朝對巡撫的尊稱。巡撫(從二品)是僅次於總督的封疆大吏,同時還兼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一職,這個職務相當於古代的「御史中丞」,所以被尊稱為「中丞」。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總督、巡撫政績出色,或有重大戰功,那朝廷為了對其進行表彰,可能會賜其高級榮譽官銜,比如太子太保,此時就不能稱「部堂」、「中丞」,而是應該稱「宮保」。
  • 三國官制曹魏篇,與東漢相比,曹操等人做了哪些改變?
    尚書臺作為魏國的最高決策機關,時間並不長,實際上早在曹操當魏王的時候,為了加強集權,曹魏統治集團開始有意識地分化尚書臺的權力。曹操設立了秘書令,「典尚書奏事」,承擔了一部分尚書臺的職能。曹丕上臺後,將秘書令改為中書令,歷史上正式出現了中書令的稱謂。曹丕安插進他的心腹劉放和孫資入中書,「並掌機密」,實際上劉放和孫資才是真宰相。
  • 歷史上「太子洗馬」是怎樣的職務?真要給太子洗涮馬匹嗎?
    在古代的官職中,有一個令現代人很不解的職務:太子洗馬。看字面意思應該是給太子洗涮馬匹的工作。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職位?難道當了這個官後,必須要去馬廄給太子洗馬嗎?1、太子洗馬的正確讀音是什麼?「洗」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支腳在水中,就是用水洗腳的意思。
  • 宋史 卷一百六十一/一百六十三(志第一百一十四/一百一十六) 職官一 職官二 職官三
    崇寧三年,蔡京授司空,行尚書左僕射。大觀元年,京為太尉;二年,為太師。政和二年,京落致仕,依前太師,三日一至都堂治事。九月,詔:"以太師、太傅、太保,古三公之官,今為三師,古無此稱,合依三代為三公,為真相之任。司徒、司空,周六卿之官,太尉,秦主兵之任,皆非三公,並宜罷之。仍考周制,立三孤少師、少傅、少保,亦稱三少,為三次相之任。"至是,京始以三公任真相。  三公自國初以來,未嘗備官。
  • 歷史| 古代的「宰相」和「丞相」是什麼官職,兩者有什麼異同之處
    《說文解字》解釋道:「丞,翊也,從從卪從山。山高,奉承之意。」古代承和丞同義,有幫助、輔助的意思,是動詞。用於官職時,表示從事輔助工作的人,由動詞轉變為名詞,例如郡丞、縣丞等,與相合用,代表輔助天子的官員。
  • 胡德盛:祭酒魯鐸傳
    弘治十七年冬天散館後,授官翰林院編修﹝7﹞,隨即參與修撰《孝宗實錄》。﹝8﹞魯鐸不喜歡交際攀附,居官的閒暇時間,大多清靜獨處,閉門讀書。 正德元年(1506年),新繼位的明武宗朱厚照賜給魯鐸一品朝服,命他作為正使率團出訪屬國安南(古稱交趾,今越南)。 正德二年正月,使團進入安南。
  • 民國時期的保長,究竟是怎樣一個職務?放到現在官有多大?
    一說到"保長"這個官,我們可能都有印象。這個官源於我們保甲制,保甲制有相當長的歷史,最早起源於偉大的改革家商鞅。
  • 這些不常見的古代官名都是做什麼的?
    此事出自明代張岱的《快園道古》,算是笑料一則,但說明就連古代人對「洗馬」一職也不甚了解!其實,洗馬不能讀「xi」,而應讀「xian」。洗馬原作「先馬」,即在馬前驅馳之意。《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太子太傅、少傅,古官。屬官有太子門大夫、庶子、先馬、舍人。」《後漢書·百官四》本註:「太子出,則當直者在前導威儀。」由此可知,太子先馬是帝制時代太子的侍從官職之一,負責輔佐太子,教導太子政事文理。
  • 迅雷前CEO職務侵佔被立案!如何判斷員工職務侵佔,量刑怎樣?
    簡單總結即,迅雷方表示,陳磊在作為迅雷CEO期間涉嫌職務犯罪,嚴重違反了高管忠實義務。那員工什麼樣的行為屬於職務侵佔,量刑標準是怎樣呢?一、職務侵佔罪標準是什麼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貪汙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職務侵佔罪中的
  • 古代歷史:戶部的職權是怎樣?禮部的組織機構和職權是怎樣?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古代歷史機構戶部和禮部的組織機構和職權是怎樣劃分的下面將詳細和大家聊聊。戶部,是唐朝以後最重要的國家財政機關。戶部本由民部避諱(唐太宗叫李世民)改稱,而民部起源於漢代的民曹。西漢成帝時,始有尚書民曹,主吏民上書事。
  • 有怎樣的歷史?
    有怎樣的歷史?有怎樣的歷史? 同志們你們知道上海古北新區嗎?今天就告訴你們:上海古北新區在哪裡?有怎樣的歷史?
  • 陶淵明的「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意境呢?
    那麼,陶淵明的「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意境呢?在他的內心到底又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陶淵明,名潛,字淵明。據史籍記載,陶淵明「自幼修習儒家經典,愛閒靜,念善事,抱孤念,愛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正是如此一個好學喜靜,善良念執,愛河山,有志向,而又不願意和世俗同流合汙的人,後來才成為了東晉末到南朝宋初期的偉大詩人和辭賦家。
  • 中國歷史上不可忘記的十大罪人
    另外,趙高還是秦漢時期的書法大家,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云:「趙高作《爰歷篇》,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北魏·王情《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漢、吳三朝書法家五十九人,中有趙高。南朝宋·羊欣《採古來能書人名》謂趙高「善大篆」。唐·張懷瓘《書斷》卷上《大篆》日:「趙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書。梁冀(?-159年9月9日),字伯卓。安定郡烏氏縣(今甘肅涇川)人。東漢時期外戚、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