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汪暉首獲2018年德國安內莉澤·邁爾獎

2020-12-25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汪暉首獲2018年德國安內莉澤·邁爾獎


清華新聞網2月1日電 近日,德國洪堡基金會(Alexander von Humboldt Stiftung)發布消息,授予清華大學新晉文科資深教授汪暉安內莉澤·邁爾獎(Anneliese Maier Research Award)。這是該獎項第一次授予中國人,也是迄今唯一一次授予從教育經歷到工作背景都屬於第三世界的國際學者。

汪暉近照。

汪暉將與哥廷根大學東亞研究系及全球與跨區域研究中心合作,主要合作夥伴是多米尼克·薩克森邁爾教授(Prof. Dr. Dominic Sachsenmaier),兩人將合作梳理現代中國及全球整體社會歷史動態的關聯纏結。此前,汪暉已參與德國公共討論,分別於2011年與時任德國社會民主黨主席西格瑪·加布裡爾(Sigmar Gabriel)、2014年與第31任德國總理施密特(Helmut Schmidt)均有過重要對話,對話英文版分三期發表於2014年4月《哈芬頓郵報》上,中文版在《觀察網》上選譯發布。

由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出資、通過洪堡基金會設立的安內莉澤·邁爾獎,是為紀念德國20世紀著名哲學與科學史學家安內莉澤·邁爾而設立的,希望在人文、社會科學、文化、法律及經濟領域促進德國學者與世界頂尖研究者合作,以進一步推動德國人文及社會科學的國際化發展。該獎項為25萬歐元,用以資助獲獎人在德國合作單位進行為期5年期的研究。

作為德國最重要的研究獎項之一,安內莉澤·邁爾獎評審程序極為嚴苛。獎項提名人必須是德國境內相關領域專家,需詳細證明受提名人的學術貢獻及合作可能為德國人文社會科學國際化發展做出的貢獻。接受提名者必須是所在領域國際公認的領軍人物,且必須在思想與學術產出上仍具有持續的學術生命力。在收到德國本土學者提名後,基金會將送交國際專家匿名評審,之後基金會還會組織內部評審委員會進一步審核,最後甄選出獲獎人。

自該獎自2011年設立以來,每年僅6-8名的獲獎者,至今全球僅39名學者獲此殊榮。本次也是汪暉繼2013年獲膺義大利盧卡·帕西奧利獎之後,又一次獲得國際殊榮。

人物介紹:

汪暉,1959年出生於江蘇揚州。1988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文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讀書》雜誌執行主編,《學人》叢刊創辦主編之一,南開大學文學院兼職博士導師。2002年調入清華,現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歷史系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所長,並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文史與學習專門委員會委員等社會職務,兼任瑞典高等研究院高本漢研究員、美國古根海姆博物館亞洲理事會委員、哈佛大學普賽研究員、史丹福大學訪問教授等職。2018年1月,獲選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

在中國思想史、中國文學、社會理論和民族區域研究方面均有重要成就。迄今已發表中文學術論著近20種,論文上百篇,英文論文約50篇,目前已出版包括英文、日文、韓文、德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斯諾文尼亞文等作品26種。

2008年,入選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和英國《遠景》(Prospect)期刊評選的全球「百名知識分子」(Top 100 intellectuals)。2009年,入選德國《時代》周報「為未來思考的思想家」。2010年,成為美國亞洲學會年會(AAS)首位來自中國的基調演講人。曾應邀在澳洲亞洲學會年會、英國中國學會年會、國際社會學大會等重要學術活動發表基調演講,並任若干重要國際學術刊物和機構的編委、理事。2013年,入選英國《遠景》評選「世界思想家」(World Thinkers)的65人名單,與著名哲學家尤爾根·哈貝馬斯同獲義大利盧卡·帕西奧利獎。

編輯:悸寔 襄樺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汪暉教授獲頒安內莉澤·邁爾獎並發表演講
    9月12日,在柏林舉行的安內莉澤·邁爾獎(Anneliese Maier Research Award)頒獎典禮上,清華大學資深文科教授,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所長汪暉作為獲獎者之一出席儀式,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國務卿託馬斯
  • 錢穎一被授予首批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2018年1月21日,清華大學舉行首批文科資深教授證書頒發儀式。頒發儀式上,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宣讀首批18位文科資深教授名單,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為首批獲獎教授頒發證書。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鄧衛主持儀式。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獲得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榮譽稱號。
  • 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名單公示,共18人
    2018年1月15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清華大學信息門戶網站了解到,1月14日,清華大學文科建設處對學校首批文科資深教授名單進行了公示。文科資深教授是清華大學面向文科教師設立的最高學術榮譽稱號。
  • 清華大學建立文科資深教授制度 首批18位學者名單
    ­  中新社北京1月21日電 (馬海燕 夏煜)清華大學21日宣布建立文科資深教授制度。首批18位文科資深教授來自8個文科院系13個一級學科,平均年齡68歲。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  這18位文科資深教授包括:萬俊人、王明旨、劉巨德、杜大愷、李強、李學勤、吳潛濤、汪暉、陳來、胡鞍鋼、柳冠中、錢穎一、閻學通、崔建遠、彭林、韓美林、謝維和、薛瀾。­  當選文科資深教授需在清華任職時間不少於5年、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25年以上、參評當年的年齡原則上滿60周歲,是所在專業領域公認的優秀學者。
  • 揚州大學校友汪暉專題講座順利開展
    【MBA中國網訊】日前,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清華大學資深教授,揚州大學校友汪暉先生應邀回母校作題為「人文學科的使命與未來」的專題講座。副校長陳亞平主持講座。▲汪暉教授
  • 這18人入選清華首批文科資深教授!他們有多牛?
    清華大學21日宣布建立文科資深教授制度。首批18位文科資深教授來自8個文科院系13個一級學科,平均年齡68歲。這18位文科資深教授包括:萬俊人、王明旨、劉巨德、杜大愷、李強、李學勤、吳潛濤、汪暉、陳來、胡鞍鋼、柳冠中、錢穎一、閻學通、崔建遠、彭林、韓美林、謝維和、薛瀾。
  • 清華大學教授汪暉獲義大利「帕西奧利獎」 為首位獲獎中國學者
    從中國視野觀察世界清華大學教授汪暉獲義大利「帕西奧利獎」 為首位獲獎中國學者  清華新聞網10月22日電 (記者 王冰冰)  當地時間10月20日,在義大利威尼斯卡福斯卡裡大學(UniversitaCa』Foscari Venezia)開學典禮上,清華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歷史系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汪暉被授予盧卡·帕西奧利獎(Luca Pacioli Prize)。
  • 清華首聘18位文科資深教授:發力文科,一流大學再提速
    的網帖下,回復者眾多,不少人發帖探求:清華為何要設立文科資深教授?他們,又將給清華帶來什麼?公開資料顯示,18位文科資深教授中,年齡最大的李學勤出生於1933年,已屆85歲;年齡最小的,是生於1959年的清華公管學院教授薛瀾、人文學院教授汪暉,均為59歲。此外,獲選教授中,「50後」有10位之多,正是從事人文社科研究的黃金年齡。
  • 桑兵獲聘浙大文科資深教授 為史學領域首位
    2018-08-25 09:3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曾福泉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著名歷史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桑兵日前獲聘為浙大文科資深教授。桑兵成為浙大第10位文科資深教授,也是浙大歷史學系第一位文科資深教授。
  • 清華大學教授汪暉被指抄襲 錢理群稱並非剽竊
    本報記者 胡雪 柏攝3月10日出版的國家級核心期刊《文藝研究》刊發了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彬彬的長篇論文《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的學風問題》。文章中,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讀書》雜誌前主編汪暉寫於20多年前的博士論文《反抗絕望》,被指存在多處抄襲。
  • 新聞傳播學者黃旦獲聘浙大文科資深教授
    經浙江大學人才工作辦公室確認,新聞傳播學者黃旦已確定入職浙江大學,出任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公開簡歷顯示,黃旦出生於1954年,浙江溫州人,此前擔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
  • 中國傳媒大學女生發布和汪暉的結婚請帖,汪暉教授「被結婚」?
    中國傳媒大學女生發布和汪暉的結婚請帖,汪暉教授「被結婚」?12月16日,一位據信是中國傳媒大學在讀的女生在其朋友圈發布了一張結婚請帖,這張粉色的請帖宣告她將於2019年1月6日傍晚6點整和清華大學教授汪暉舉行婚禮,結婚地點在清華大學,不對外開放。此後,這張請帖以及她的朋友圈截圖在微信群和豆瓣網廣泛傳播,有網友稱很可笑,也有網友對汪暉教授「被結婚」表示同情。
  • 發力文科,一流大學再提速
    肖非攝/光明圖片 公開資料顯示,18位文科資深教授中,年齡最大的李學勤出生於1933年,已屆85歲;年齡最小的,是生於1959年的清華公管學院教授薛瀾、人文學院教授汪暉,均為59歲。此外,獲選教授中,「50後」有10位之多,正是從事人文社科研究的黃金年齡。 「文科資深教授是清華大學面向文科教師的最高榮譽稱號。」
  • 社科學院國關係閻學通教授獲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社科學院國關係閻學通教授獲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新聞網11月20日電 11月19日,俄羅斯科學院(Россий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РАН)公布新入選外籍院士名單,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社科學院國關係閻學通教授入選該院國際關係領域外籍院士,成為我國首位獲得這一稱號的國際關係學者
  • 清華回應汪暉教授論文被指抄襲事件 態度微妙
    清華回應汪暉教授論文被指抄襲事件 態度微妙 本報訊 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彬彬近日在《文藝研究》上發表批評文章,指出著名學者、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汪暉的早年博士論文涉嫌抄襲。
  • 清華教授汪暉回應抄襲指責 稱將在學界內部表態
    核心提示:3月10日,南京大學教授撰文稱清華教授汪暉20多年前的博士論文存在抄襲。汪暉以及清華大學和中國社科院始終未公開做出回應。7月7日北京大學教授等數十人聯名上書要求調查。14日,汪暉表示對抄襲一事早有回應,他歡迎學術的討論和批評,將在學術界內部作出表態。
  • 數十教授聯名發公開信 要求調查汪暉涉抄襲事件
    核心提示:2010年3月25日王彬彬在《南方周末》發表文章指出汪暉涉嫌學術剽竊問題,引起學術界很多討論。事發至今不斷有學者呼籲相關組織成立調查委員會,但至今未見回應。為此數十名教授聯名發公開信,要求中國社科院和清華大學迅速答覆,履行職責,調查汪暉涉抄襲事件。
  • 汪暉簡介(圖)
    1966年入揚州市西門街小學,1971年入揚州市魯迅中學(今揚州大學附屬中學)、1976年初高中畢業。1976至1977年間,先後當過一年半的臨時工和徒工。1978年錄取為揚州師院中文系77級本科生。1981年本科畢業,1982年考取本校現代文學專業研究生,1985年在南京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85年考取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從唐弢教授攻讀博士學位,於1988年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 朱學勤:學術界又一個「汪暉」?(圖)
    1970年下河南蘭考插隊,1972年進廠做工。1985年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1992年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1991年至今任教於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著名的自由主義者。  學術不規範?(據東方早報)  「汪暉抄襲案」進一步升級——  百餘名學者公開論戰  京華時報報導 今年3月,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彬彬公開著文,稱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汪暉寫於20多年前的博士論文《反抗絕望》多處存在抄襲。近4個月以來,質疑者和挺汪者曾展開多輪交鋒。
  • 鮑不平:對汪暉教授涉嫌抄襲論文不宜窮追猛打
    3月10日出版的國家級核心期刊《文藝研究》刊發了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彬彬的長篇論文《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的學風問題》。文章中,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讀書》雜誌前主編汪暉寫於20多年前的博士論文《反抗絕望》被指存在多處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