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靠實體名單」落地後,中國再放大招:將控制關鍵材料技術出口

2020-12-14 海峽軍志

據參考消息網10月18日報導,我國出臺的出口管制法已經在今年10月17日正式通過,具體的實施時間將在12月1日,這也是一個月之前9月19日出臺的「不可靠實體名單」落地後,中國再放大招:將控制關鍵材料技術出口。

而此次的新「出口管制」的推出,主要目的是對管制清單上的原材料和一些關鍵技術進行限制出口,以此來保證中國的國家安全,隨著不可靠實體名單和出口管制的相繼出臺,可能將會有大量外企受到影響。

有數據分析,首先受到波及的肯定是美國企業,例如洛克希德馬丁、思科等公司,這些公司在中國大陸有很多項目和合作,極有可能被列入第一批管制對象,而滙豐因為之前牽扯到與美國合作針對中國華為的舉動,可能也會被第一時間列入名單之內,另外此次受到管制的企業可能還會包括歐洲的一些企業,以及目前和中國關係不斷交惡的印度企業。

「出口管制」新法律出臺

此次出口管制的具體實施細節上可以看出,中國為了能夠讓管制的更加全面,專門參考了有關對外貿易的分類準則,並將技術數據等重要資源也納入管控之列;還規定了凡是向境外出口轉移管制類物品的在華人員都受到約束,無論是否是本國公民;

此外也規定凡是可能危害到國家利益的未在管控名單上的物品,也將會被限制其出口;為將危害進一步降低,還規定出口的管控物品的用途將會被全程監控,用戶的最終用途也會被記錄,如果最終用戶用途改變,應當如實進行匯報,這也表示此次的出口管制法帶有明顯的域外適用效力。

這些措施的出臺和兩項管制政策的執行,其實是中美貿易不斷摩擦下的產物,也是美國方面不斷打壓中國的反擊措施,美國在此之前不斷的無理由的打壓中國科技企業如華為、中興、字節跳動、騰訊等,而中國出臺的這些相關反制措施能夠更好捍衛國家利益,以及更好地在中美摩擦下樹立一個對等性政策。

維護國際貿易

這些政策的出臺代表中國政府對於那些擾亂國際市場秩序,以及違背「全球一體化」潮流的國家是「零容忍」,這些措施的出臺也代表著,今後在中國的外國企業也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和準則,對於全球來講中國也樹立了一個維護國際貿易秩序的良好形象。

相關焦點

  • 制與反制——《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落地!
    關於《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最早見於2019年5月31日的官方報導,當時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表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中國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對不遵守市場規則、背離契約精神、出於非商業目的對中國企業實施封鎖或斷供、嚴重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的外國企業、組織或個人,將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 什麼是「實體名單」?對我國影響如何?
    一旦進入這一名單,它實際上剝奪了相關企業在美國的貿易機會。根據美國相關出口法規,這些企業和機構在被列入「實體清單」後,將被限制出口、進口和再出口。這些企業與美國之間的任何商業交易都必須得到美國商務部的批准,這無疑是對中國企業的打壓。除了「實體名單」,美國還採取了許多措施來打壓中國企業。
  • 中國「不可靠實體名單」曝光:華為昔日學習對象名列其中
    」,禁止本土企業或者使用華盛頓相關技術的企業向名單上的公司提供相關軟體和硬體技術服務。近日,集微網引援國際知名媒體、美國付費發行量最大的財經報紙《華爾街日報》報導稱,北京方面正在研議對華盛頓方面的「不可靠實體清單」內容,其中作為華為在網絡通訊、路由器,交換機等諸多方面主要競爭對手的美國科技巨頭思科被列入其中。
  • 中國「不可靠實體名單」曝光:華為昔日學習對象名列其中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關注華為、中興,甚至大疆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自從2019年五月開始,華盛頓方面就不斷發布「實體名單」,禁止本土企業或者使用華盛頓相關技術的企業向名單上的公司提供相關軟體和硬體技術服務
  • 中國公布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外媒:美企首批上榜,印企也逃不掉
    自2019年5月,美國將中國華為等企業列入不可靠名單後,我國一直缺少與之對等的法律法規。隨著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不斷收緊,為了在對外貿易反制中做到有理可據、有法可依,我國商務部審時度勢,於9月19日正式公布了《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從公布之日起施行。
  • 人民網評:「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讓博弈更加有法可依
    5月31日商務部宣布,中國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將不遵守市場規則,背離契約精神,出於非商業對中國企業實施封鎖或斷供,嚴重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的外國企業組織或個人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 跨境合規觀察 | 中國出口管制新紀元——聚焦《中國出口管制法...
    該修訂意味著出口管制法:1)並不全面禁止出口經營者(中國企業)與列入管控名單的進口商、最終用戶開展交易,確有需要可以提出申請;2)管控名單存在移除程序,且移除基礎為採取補救措施後消除被列入管控清單的原因(即違反最終用戶或者最終用途管理要求的;可能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將管制物項用於恐怖主義目的)。
  • 美國又將60家中企列入「實體清單」,中芯國際、大疆在列(附企業名單)
    《華爾街日報》評論道,中芯國際一旦被列入實體清單,將被迫向美國商務部申請特殊許可,才能從美國供應商獲得關鍵商品,美國政府藉此限制中芯獲得美國先進的晶片生產技術,尤其是10 納米或以下的半導體先進工藝遭限制,將對中芯造成重要影響。此前《電子工程專輯》報導,中芯國際剛經歷了「蔣來梁走」風波。前臺積電蔣尚義加入中芯擔任副董事長,引發聯合CEO梁孟松請辭。
  • 多家高科技公司被列入「實體清單」 光啟、大疆、中芯國際回復稱...
    本報記者 矯月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宣布將大疆創新、中芯國際、光啟等幾十家中國公司和機構列入美國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在市場人士看來,隨著這份「實體名單」逐漸擴容,也為社會公眾鋪展開了一份中國高科技領域龍頭企業的花名冊。從「實體名單」上來看,美國此次瞄準了晶片、無人機和超材料三大高科技領域,而且被列入名單的都是該領域龍頭企業。在美國商務部發布信息之後,這三大科技龍頭企業先後對於該事件做出回復。
  • 美國擬定中的MEU實體清單對中國企業帶來哪些風險?
    據路透社11月23日消息稱,川普政府即將宣布將89家中國航空航天及其他領域的公司列入「與軍事活動有聯繫(Military end user)」的實體清單,限制其購買一系列美國商品和技術。名單上的企業包括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等著名央企。
  • 律師說法丨重啟對等原則-《出口管制法》最終落地
    《出口管制法》的正式頒布,標誌我國對外貿易法律體系的完善,填補了一直備受詬病的出口管制領域的法律空白,且預示中國作為全要素貿易出口大國開始側重出口管控物項和相關技術的問題。面對這一複雜嚴峻的外部國際環境的挑戰,是否需要在法律層面進行對等反制,隨著2020年9月商務部頒布了《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標誌中國立法層面上已經達成共識
  • 美國將哈工大等33家中國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網易考拉為何躺槍?
    美國所謂「實體清單」,是美國政府為維護其國家安全利益,作為出口管制的一個重要手段。而所謂「出口管制」則是指依據美國商務部頒布的《出口管理條例》(Export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以下簡稱「EAR」),對於原產於美國的產品、軟體和技術的出口和再出口的管制制度。
  • 華爾街日報:思科列入中國不可靠實體清單!
    第七條 工作機制根據調查結果,綜合考慮以下因素,作出是否將有關外國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的決定,並予以公告:(一)對中國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危害程度;(二)對中國企業、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合法權益的損害程度;(三)是否符合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四)其他應當考慮的因素。
  • 中芯國際入實體名單會帶來什麼?
    據路透社9月4日援引美國國防部一名官員消息稱,川普政府正考慮是否將中國頂級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列入「貿易黑名單」。這一消息目前還沒有得到美國官方的確認,但是這個風聲讓中芯國際捏了一把冷汗。二、 中芯國際列入實體名單的影響對於晶片製造來說,美國技術還是非常重要的。美國的霸道在於,它要求出口的東西有一點美國技術就不行,而在全球化的今天,一個東西完全沒有美國技術是很難做到的。
  • 大疆終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原因是什麼?(附最新實體清單名單)
    ,裡面提到,美國並不是不會制裁大疆,也不是大疆的核心技術令美國欲罷不能,而今美國正式把大疆也列入了「實體清單」,預示著大疆的晶片等供應鏈將會非常麻煩。請看詳情。除此之外,中國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創新(DJI)、人工智慧應用商光啟科學母公司光啟集團(Kuang-Chi Group)在內的59家中國企業被一併列入清單,美國商務部指這些公司違反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行動,透過高科技監控等技術,在中國境內大規模侵犯人權,又協助中國出口產品,支持世界各地專制政權,相關行徑與美國外交政策利益背道而馳。HRoednc
  • 麥當勞禁用抗生素雞中國不在首批名單;京東再放大招參與黃金珠寶...
    這不,昨天又有創業者推出了一款「就差經緯的A輪了」戰袍,據說披上後融資之路就會暢通無阻,創業者專屬,99元一件,預購從速了(#^.^#)!!至於購買連結在哪?別問靜靜,靜靜也不知道...  早安,艾瑞巴蒂,一起來看今天的早報!
  • 美國實體清單的由來與應對之策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機工情報」的一份材料顯示,在出口管制體系中,美國國務院負責管理軍品管制,商務部負責兩用物項管制,其多數情況是以控制兩用為名,實施科技霸權,限制高技術產品向非盟友國家出口。美國為了追求絕對的軍事安全,遏制中國航空航天技術和軍備力量,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旗下眾多研究所列入「實體清單」,同時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因為這兩所大學都持有與國家武器軍備和航空航天相關的科研項目。
  • 教育部再放大招
    繼考研、專升本擴招之後,教育部再放大招,明確今年起在普通高校繼續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當年畢業的應屆本科生以及近三年畢業目前尚未就業的往屆本科生均可報考,學制兩年,畢業時按當年應屆生身份派遣並辦理相關就業手續。教育部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在今年7月底完成招生,將重點支持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大數據、生物與醫藥、養老護理等領域增設第二學士學位。
  • 中國發布《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 反轉 ! TikTok將進行IPO融資...
    9月19日,商務部網站發布消息,《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已經國務院批准,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將審查外國實體,在其國際經貿及相關活動中,是否危害中國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中國可以規定限制其在中國境內的活動,規定即日起施行。美國早先將華為等中國企業納入實體清單,中國此舉被外界視為反制美國。
  • 海外網評:「不可靠實體清單」是正當防衛利器
    資料圖:中國商務部 (圖/新華社) 9月19日,中國商務部公布《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規定》出臺並實施,不僅有助於完善中國相關法律體系,而且也有助於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 時下,世界經濟發展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多邊貿易體制面臨嚴峻挑戰,正常的國際經貿活動受到負面幹擾。特別是一些外國實體出於非商業目的,違背正常的市場規則和契約精神,對中國企業採取封鎖、斷供和其他歧視性措施,損害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