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你了解嗎?不只是測血糖、量血壓……

2020-12-19 央視財經

(央視財經《中國財經報導》)最近這半年,您可能沒少聽見新聞報導裡提到家庭醫生這個詞兒。根據深化醫療改革的要求,2017年全國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要擴大到85%以上的地級城市,籤約覆蓋率要達到30%,重點人群達到60%以上。

我們也調查了一下,對於這個新生事物,咱們老百姓都很歡迎,但是也有一些疑慮。比如說,這家庭醫生要籤約得人多了,會不會服務不好,變成個擺設?特別是真要遇到病,家庭醫生能管多大用?

到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和我們以前的社區醫院、分級診療會有什麼不同,我們先去試點城市福建廈門感受一下。

敬請關注CCTV財經頻道2017610日,《中國財經報導》欄目21:50分播出----家庭醫生:百姓健康怎麼管?

廈門島與鼓浪嶼島相隔只有300米,自古往來鼓浪嶼,都要乘坐擺渡船。

早上,是渡口人最多的時候。現在開通了這條市民渡口專線,方便當地居民出行。

楊燕,每天都要搭乘擺渡船上下班。好天氣的時候,白海豚不時會跳出海面,讓人們看到她優美的蝶泳表演。鼓浪嶼周邊的海域,現在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而這也是楊燕選擇留在鼓浪嶼工作的初衷。

楊燕回憶起,自己當時選擇鼓浪嶼工作時的情景,三年前,楊燕第一次來到鼓浪嶼的時候,是因為鼓浪嶼特別美,廈門特別美,最美的時候,就是大晴天,整個天和水都是一色,水天一色的美景,同學們都特別羨慕地問楊燕,怎麼在這麼美的地方上班呢?

渡船上基本都是廈門居民,雖然行程只有7、8分鐘,但楊燕總是利用這個機會,給居民們介紹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楊燕是湖北孝感人,大學學的護理專業,2012年畢業前的一次旅遊,讓她愛上了廈門。她給鼓浪嶼醫院遞交了求職簡歷,很快就得到回覆,留了下來。

做了2年的護士,從2015年開始,楊燕有了個新任務,做島上居民們的健康管理師,也就是家庭醫生助手。

像這樣,動員還沒有籤約的百姓,享受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也是她的日常工作。船到鼓浪嶼渡口,楊燕給阿姨留下了自己的聯繫電話。

剛剛楊燕在船上碰到這個阿姨,就是糖尿病患者,由於,長期在廈門到居住,所以,還沒有與自己的戶籍地,鼓浪嶼醫院籤訂家庭醫生服務,但聽說楊燕是鼓浪嶼醫院的健康管理師,於是與楊燕約好,過兩天來辦理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跟著楊燕,我們來到了設在福建路上的鼓浪嶼醫院,這家醫院1948年由海外華僑募捐建造,現在,這裡是鼓浪嶼景區的核心地段。

周六,健康管理門診由楊燕負責,這個門診是鼓浪嶼醫院的獨創。

島上簽約服務的慢性病老人,早就在門診等候。測血糖、量血壓、楊燕她們解答著老人們遇到的健康難題。每一位籤約服務的老人,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健康檔案。

來健康管理門診的叔叔阿姨,都是楊燕負責管理的島上慢性病居民,大家都知道楊燕每周六在健康管理師門診值班,所以,他們會定期過來,找楊燕量血壓,測血糖,有時也會聊聊天,楊燕就像他們的親人一樣,熱情接待者每一位老人。

但當初,楊燕她們上門推廣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時,許多老人不理解,有的乾脆連門都不讓她們進,居民們不理解,家庭醫生能對老年人的健康管理,能起到怎樣的幫助。

楊燕是湖北人,剛來的時候,對島上的閩南話完全聽不懂,只能講普通話,而鼓浪嶼非常多的老人,都是說閩南話,聽不懂普通話,所以,與居民溝通只能通過手比劃。

最讓楊燕頭痛的是,鼓浪嶼的街道曲曲彎彎,沒有規律可循,楊燕當初入戶推廣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全是依靠島上居委會主任,帶著她一個門牌,一個門牌的找,一個門牌、一個門牌地做標記。如今,只要說出島上的名字,楊燕就會告訴你他們家在哪裡,門牌號是多少,家裡幾口人。

入戶走訪,是楊燕她們醫生籤約服務的一部分。島上沒有交通工具,家庭醫生一般都要靠兩條腿走訪。楊燕每次往返籤約家庭,最少要走兩個小時。

路上這間老房子,已經有119年的歷史,曾經是福建地區最早、最大的醫院。

楊燕就當起了導遊解說:這裡的三棟建築原來是

救世醫院的舊址,當時,這裡不但有醫院,而且,西醫專科學校和護理專科學校,培養了福建地區第一批的西醫人才,80多年前,救世醫院就擁有廈門第一臺

X光機,全國第五臺X光機。整個鼓浪嶼島,醫院就有三、四所,學校有九所,還有多家銀行,生活在鼓浪嶼老百姓生活非常優越。

康太路85號,廈門工藝美術學院的教職工宿舍,楊燕熟悉這裡所有的居民。

蔡老師聽見楊燕在院子裡說話,主動跑出來,把楊燕請到家裡。

蔡老師老兩口在這兒住了55年。愛人蔣永水,72歲,幾十年的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一直靠藥物控制,蔡老師三年前也剛剛做了化療,現在靠吃中藥調理。

楊燕在居民蔡寶瑞老人眼裡,已經是離不開的家裡人了。特別楊燕「5+2」,「白+黑」全天候健康服務的工作時間,讓蔡寶瑞將楊燕的手機號,存在自己手機號碼的第一名。

蔣永水的兒子、兒媳都在廈門工作,雙休日才回島上,平時老兩口要幫忙照顧7歲的孫女。

鼓浪嶼上的孩子們,上學都不需要老人們接送。小孫女把楊燕當姐姐,剛學會的詩朗誦,第一個就要表演給楊燕姐姐看。

對於像這樣老的老,小的小的家庭,楊燕這個家庭醫生姐姐,真能頂上半個閨女。

蔡寶瑞回憶說:清明節那天,晚上七點多,老伴蔣永水洗澡時,突然身子左側不能動了。蔡寶瑞不是第一個打電話給廈門的兒子,而是打電話找自己的籤約醫生楊燕,15分鐘後,楊燕與郭醫生帶著救護車來到家門口,並且還安排好了,廈門三甲醫院的看護科,從社區醫院到三甲醫院的無縫對接,讓蔡寶瑞真正感受到了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帶給老年人就醫的綠色通道。

鼓浪嶼上的居民都會彈鋼琴,蔡寶瑞抽空也教自己的孫女。

蔡寶瑞的狀態,很難讓人相信,這是一位已經與癌症抗爭3年的老人。

當初,蔡寶瑞老兩口,也是不相信家庭醫生,更不相信島上的社區醫院,所以,只能有病就往廈門大醫院跑,但島上要去廈門看病,不僅要擺渡,要坐船,而且,還要自己提前掛號,看一次病,最少要往返島上3、4次。別說病人來回坐船顛簸,就是好人這樣往返也吃不消。

自從楊燕他們入戶,與每一位居民籤訂了醫療健康服務合約,楊燕就經常來家裡看望他們,給他們講解高血壓、糖尿病等健康管理知識,他們老兩口只要身體不舒服,也會第一時間通知他們的家庭醫生。

現在,島上的居民們的高血壓、糖尿病等老年慢性,基本上都到社區醫院檢查、拿藥,而大病、特殊檢查可以直接轉診到廈門三甲醫院,再也不用擔心看病掛號的事情了。

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費並不高,每人每年120元,其中市財政支出30元,市醫保支出70元,個人只要負擔20塊錢就可以了。

天氣好的時候,楊燕還會帶著老人去戶外走走。

這裡是蔣老師曾經工作的學校,今天,油畫系畢業多年的校友相約返校來看老師。學生們看到兩位老師身體不錯,都很開心。

蔣老師退休後,不但有糖尿病、高血壓,而且,還有心血管病和腎功能不全,他一天吃的藥比吃飯都多,基本上是依靠藥物維持。原來這些慢性病,用藥社區醫院只能給7天的用藥量,現在籤約服務後,社區醫院一次可以,給慢性病患者一個月的用藥量,而且,藥品的品規與三甲醫院相同。

像蔣永水、蔡寶瑞這樣的老人,島上還有6000多人。對慢性病患者,家庭醫生可以幫他們一次拿一個月的用藥量,報銷比例能達到90%。

楊燕現在很愛這份工作,比起做護士,家庭醫生,更能讓她感受到成就感。

醫院的健康管理師工作室裡,楊燕她們團隊和

副院長楊彩虹一起,對家庭健康實時監控系統,進行第六次修改討論。

這套健康管理系統已經使用了一年。不斷地修改管理系統,也讓軟體供應商,易聯眾信息技術公司研發部的張俊感到頭痛。

醫院的副院長楊彩虹,要求軟體商提供管理系統,不僅能查詢鼓浪嶼島上,所有籤約服務居民的信息,而且,還要將籤約居民家庭的位置,標註到鼓浪嶼地圖上。這樣家庭醫生,就可以從地圖上,直觀地看到,居民距離自己的距離,便於家庭醫生上門服務。全島籤約服務家庭的位置、負責家庭醫生的電話,全都清晰標註。

每個居民家庭位置上,都用紅、黃、綠,三種顏色,來分別代表糖尿病、高血壓老人的患病情況。

家庭醫生的工作,在全院的績效考核上是有傾斜的,因為,鼓浪嶼醫院的家庭醫生,全都是利用個人的休息時間,完成入戶籤約服務工作,家庭醫生每月收入人均1.3萬元。比醫院的藥房、檢驗科,以及沒有參家庭醫生工作醫護人員,每月收入提高30%。

鼓浪嶼醫院有7位全科醫生和12位健康管理師,一年來,他們已經籤約服務了2900多位居民,佔全島居民的22%。

走廊一頭的展板上,是19位家庭醫生的績效考核成績單。楊燕也在這上面。但楊燕負責的老年患者高血壓、糖尿病兩項的管理效果,並不是最好的。

家庭醫生的評級,滿分是五顆星。考核的標準,籤約數量並不是關鍵,最核心的指標,是家庭醫生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

之所以這樣設計考核標準,是因為家庭醫生最重要的職能,是守護居民的健康,提供可以信賴的日常健康服務。2016年鼓浪嶼醫院就診患者數量比2015年增加了21%,原來總要跑到廈門三甲醫院看病的居民們,對社區醫院的信任度明顯增加了。

楊彩虹指著牆上的圖表分析說,高血壓,從黃標轉為綠標比較容易。但糖尿病能控制到50%到比例,就相當不容易了。但通過這8個月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家庭健康管理師們,對控制高血壓、糖尿病,「兩高」人群的成果比較顯著,特別是高血壓的居民,

控制率已經達到了80%。糖尿病居民,在健康控制方面難度比較,控制率只有50%。

在康復病房的護士站,我們又見到了楊燕。

全院19位家庭醫生全都是兼職,很多家庭醫生,還要在醫院值班夜班,像楊燕晚上在康復病房護士站值班,白天利用休息時間,完成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楊彩虹下了班,也經常去住院病房幫忙。

楊彩虹每周會親自值一次夜班,帶領護士們查房。全院28名護士,大多很年輕,工作經驗在2年以下的有15人,怎麼能讓這些年輕人快速成長,做好百姓家門口的健康守護人,楊彩虹願意手把手地把護理經驗傳授給她們。

楊彩虹是鼓浪嶼人,因為父母年齡大了身邊離不開人,她選擇應聘到家門口的醫院工作,這樣每天中午就可以抽空回趟家照看老人。

家庭醫生們的工作效果如何,市衛計委主任姚冠華,也經常像這樣抽查暗訪。這樣的工作方式,已經成為廈門醫改調研工作的常態。

創建一個新的隊伍、一個新的崗位,姚冠華他們這項創新,被稱為健康管理師,健康管理師就是將原來醫療機構當中公共衛生人員、護士、有醫療知識的人員,經過統一培訓以後,來完成居民更多地接觸、溝通,達到對籤約居民進行健康教育目的。

截至2016年底,廈門家庭醫生籤約居民總數已經突破48萬人,佔戶籍人口的23%,其中慢性病患者的籤約服務超過40%,65歲以上老年人籤約率超過50%,籤約服務的居民中,有80%的患者首診選擇在社區醫院。

據統計,2015年廈門社區診療量比2014年診療量上升了40%以上,而2016年的廈門社區診療量,又比2015年增加了35%。廈門大三甲醫院的普通門診就診量下降6%左右,也就是說,大三甲醫院中很多慢性病患者,普通門診患者更多地選擇社區醫院就醫。患者就醫觀念也得到轉變,居民們更加樂於在社區醫院看病。

相關焦點

  • 深化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廊坊市重點人群已籤約89萬餘人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廊坊市以「守正創新 服務人民」為落腳點,進一步深化、優化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以完善政策、優化服務團隊、逐步規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為重點,切實保障和滿足百姓就醫需求上下功夫、出實招,加快推動醫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不斷滿足百姓健康需求。
  • 平南縣貧困戶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率達100%
    人民網平南12月9日電 「血壓還是有點高,最近有沒有堅持吃降壓藥?一定要堅持吃藥,幹活要注意休息,多喝水.......」近日,平南縣同和鎮良田村家庭醫生李克楠為脫貧戶吳楚衛檢查血壓,並填寫籤約手冊。「以前沒有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時候,我爸都要到衛生院量血壓,比較麻煩。現在家庭醫生上門除了給我爸量血壓,還會詢問家裡所有人的身體情況,真是太方便了。」吳楚衛的兒子吳培焜介紹。李克楠說:「這是今年的第四次家庭醫生入戶隨訪工作,良田村170名辦理了慢性病卡的貧困戶(包括退出戶)都要隨訪一遍。」
  • 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最新知識來了,請查收!
    籤約家庭醫生服務,可享受以下優惠服務: 基本醫療服務 涵蓋常見病和多發病的中西醫診治、合理用藥、就醫指導等。 包括一般診療服務、血壓、血糖、心電圖、血型檢測。
  • 23.8萬人籤約家庭醫生,享受家門口的健康福利
    近年來,我市積極推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目前,全市已有23.8萬人和家庭醫生籤約。家庭醫生為行動不便的籤約群眾提供上門服務,使他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家庭醫生團隊提供的醫療服務。盤石店鎮衛生院的楊國財是家庭醫生團隊中的一員,今天上午,楊國財來到小柴村村民成淑蘭的家中,為她量血壓、測血糖,並根據她的檢查結果,調整了用藥的種類。楊國財除了在醫院坐診外,隔三差五的就會到籤約的居民家中,了解他們的生活、健康情況。對於一些行動不便的病人,他還會親自送藥上門。
  • 關於明確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收費政策的通知
    2017〕187號)和市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等七部門印發的《連雲港市全面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實施方案》(連醫改辦發〔2017〕2號),為進一步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規範收費行為,維護籤約雙方的權益,現就籤約服務收費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 服務到家!富水路8戶家庭有了「家庭醫生」
    「以後身體有什麼不適,有什麼疑問,有專門的家庭醫院幫我解答了。」12月10日,雲巖區中華中路76歲的楊桂仙阿姨拿著剛籤字的《家庭醫生團隊服務協議書》高興地說。居民籤訂家庭醫生團隊服務協議據了解,這段時間,文昌閣街道富水社區居委會已幫助8戶失獨、殘疾家庭籤訂了家庭醫生團隊服務。雲巖區中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張主任介紹說,《家庭醫生團隊服務協議書》是三方協議。甲方是居民方,乙方是社區醫院的家庭醫生團隊,丙方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 合肥市肥西縣多措並舉提升家庭籤約醫生服務質量
    為切實做好家庭籤約醫生服務工作,為有診療需求的貧困戶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保障,使健康脫貧政策落到實處,切實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2019年肥西縣「四到位」精準發力,提升服務質量。 精準對象到位。
  • 你想有個家庭醫生嗎?特殊人群籤約都有特色服務包啦
    中醫服務進社區、每周家醫巡診……重點人群家醫籤約率達90%以上;八成以上被訪者對家醫籤約服務總體滿意最近一段時間,流感持續高發。懷孕5個月的王女士有些咳嗽、流鼻涕,以為自己「中招」了。因為擔心肚子裡的孩子,不敢吃藥;害怕交叉感染,甚至不敢去醫院。這時,她想起了籤約已有大半年的「家庭醫生」。
  • ...本市家庭醫生籤約制度成效明顯,居民不出家門享受高質量醫療服務
    主持人:十三五期間,本市逐步建立完善家庭醫生籤約制度。截至目前,全市26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實現了家庭醫生服務全覆蓋,家庭醫生團隊通過和居民長期籤約,與居民建立了「朋友式」的醫患關係。小區衛生服務中心介紹了家庭醫生服務,高大爺的老伴兒左大娘趕緊籤了約。三年來,每當老伴兒身體出現問題,她首先想到的是找家庭醫生團隊。現在,老伴兒的病情穩定多了:(錄音:真是對我們這些真是很多的幫助。你看這麼多年都沒長過褥瘡,而且在吸痰的過程當中注意一些的問題,天天給他做那個氣切的護理。)
  • 圖文:武漢家庭醫生服務推進仍遇困
    9月,武漢市391個全科(家庭)醫生團隊,逐漸開始新一輪籤約工作。  武漢市參加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醫保的居民,就近與社區全科(家庭)醫生團隊籤訂服務協議後,就可免費享受1年的全科(家庭)醫生服務(以下簡稱「家庭醫生」)以及「8免26減」服務。這項惠民政策,去年6月在武漢正式實施,當年吸引了49.48萬參保居民免費籤約。
  • 我市多舉措深化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鼓勵二三級醫院全科醫生服務基層...
    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是深化醫改、推進分級診療的重要舉措,我市自2017年啟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工作以來,在全市267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了2400餘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全市每年籤約總人數保持在400萬人左右。
  • 量血壓測血糖,還可聊聊煩心事
    買菜回來順便量個血壓、測個血糖,閒暇時到家庭醫生辦公室與醫護人員、志願者聊聊煩心事……如今,家庭醫生工作室正在成為打通南京社區居民健康的「最後一步路」。據省衛健委介紹,今年底前將在10%左右的城市社區完成「家庭醫生工作室」建設。
  • 百歲老人樂享家庭醫生服務
    有沒有哪裡不舒服?飲食狀況如何?」12月1日,羅甸縣邊陽鎮打號村拉董組百歲老人鄒吳氏奶奶家中,邊陽鎮中心衛生院醫護人員正忙著為鄒奶奶抽血檢驗、量血壓、測心電圖、做B超檢查。每月,家庭醫生團隊都要去鄒奶奶家,為她檢查身體。「太麻煩你們了,你們工作那麼忙還抽空過來給我檢查身體,謝謝你們關心啊!家庭醫生上門服務真的是太好了!」
  • 肥西縣創新服務方式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2018年,肥西縣衛計委以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務為目標,創新活動載體、豐富服務內涵,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確定重點人群。制定下發《肥西縣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工作實施方案》,確立工作目標,明確籤約重點人群,優先與65歲以上老年人、貧困人口、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成員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居民籤約,做到主動上門服務。 明確考核標準。
  • ...醫生籤約服務研討會暨家庭醫生籤約「武安模式」觀摩會在武安市...
    讓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工作落到實處2017深化醫改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研討會暨家庭醫生籤約「武安模式」觀摩會在武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召開發布時間: 2017-09-19 16:58:47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陳森斌一行調研我市殘疾人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情況
    12月18日,由中國殘聯康復部康復二處三級調研員陳森斌帶隊的調研組一行前往東寶區子陵鋪鎮,對我市殘疾人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情況進行調研指導。調研組一行首先來到了子陵鋪鎮中心衛生院家庭醫生籤約服務點。副院長田爭光向調研組介紹了該鎮殘疾人、建檔立卡戶家庭醫生籤約情況以及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主要內容。隨後,調研組一行來到子陵鋪鎮金塚村衛生室,向金塚村村醫喻保國了解該村殘疾人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落實情況。
  • 北京35%常住人口籤約家庭醫生
    家庭醫生重點人群籤約率已超7成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啟動以來,社區醫療機構門診量與日俱增。小病在社區看不僅方便、便宜,還能享受到家庭醫生無微不至的服務。2010年,本市就在東城區、西城區、豐臺區開展家庭醫生式服務試點探索,2011年在全市16個區推廣。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累計籤約385萬戶、764萬人,常住人口籤約率35%。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上海85後家庭醫生籤約居民2285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全科醫生朱敏如今是上海浦東新區濰坊九村居委會2285位居民的家庭醫生。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玉佳/攝7月16日,記者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濰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見到了85後朱敏。已經工作7年的她在上海交通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規培3年後,就來到這裡成為了一名全科醫生。
  • 新昌縣積極推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提質增效
    「有了籤約醫生,我們身體不舒服時隨時可以諮詢求助,真的很方便!」儒岙鎮黃泥丘村村民徐賢春高興地說。徐賢春因雙下肢癱瘓,長期行動不便。「籤約醫生和患者聯繫緊密,讓居民感到關愛就在身邊,居民在有醫療需求或者問題時可以首先尋求籤約醫生的幫助,獲得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楊福說:「患者打電話找我表示信任我、需要我,所以就算是半夜有電話打來,我都會耐心地聽患者訴說,有需要就會上門看望,家裡解決不了的就接他們去醫院治療。」
  • 一線的全科醫生如何看待醫療信息系統融入家庭醫生籤約?
    >引言我國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目前關於家庭醫生籤約的評價、見解、效果反饋的研究多來自管理專業、經濟學專業、公共衛生專業的學者,尚缺乏來自籤約主體之一的醫務人員的視角。本文將從一線全科醫生即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執行者的視角,闡述現階段基層醫療信息系統服務家庭醫生籤約的現狀,並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和可能的解決辦法進行探討。筆者作為一名深圳市社區一線全科醫生,深切地體會到了信息系統對於醫生和患者雙方的重要性。只有智能且互聯的醫療信息系統才能提高醫護工作效率,把節省下來的時間放在患者身上,從而讓診療服務回歸看病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