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報調查塵肺病醫生因診斷定罪:讀片差異被視為嚴重不負責

2021-01-09 澎湃新聞

近日,《醫師報》編輯部收到貴州航天醫院三位醫生家屬發來的《求助信》,反映三位醫生從事塵肺病診斷工作,在正常履行醫生職責的情況下,被公安機關以塵肺病診斷中客觀存在的診斷讀片差異視為醫生「嚴重不負責任」而定罪,並以「涉嫌國有事業單位人員失職罪」的罪名無辜羈押7個多月的情況。

《醫師報》記者隨即根據《求助信》所提供的線索對該事件進行調查,通過走訪當地醫院,採訪醫生家屬、同事、醫院領導以及遵義市衛生計生委和當事醫生辯護律師,獲取第一手資料,逐步揭開事件原委,並深入了解三位醫生的工作狀況。

5月28日,案件已經二次退偵回到檢察院,目前處於檢察院第三次審查起訴階段。

被稱為全國首例職業病醫生因診斷涉嫌刑事犯罪的背後,是家屬的心酸、醫生的恐懼。

貴州航天醫院是當地唯一實際開展職業病塵肺病診斷的醫院

核心提示

檢察院:

案件還在偵查中,不方便接受採訪。

代理律師:

醫生沒有收受患者的錢物及請託,他們是嚴格按國家診斷程序和診斷標準工作的,沒有嚴重不負責任和濫用職權的行為,就沒有失職行為和違法違規的行為。

醫生家屬:

公安機關將塵肺病診斷和鑑定之間的差異認定為醫生嚴重不負責任,是不了解醫學不尊重科學的表現,指證醫生涉嫌犯罪的證據是篩選出來嚴重不公正的,把社保資金流失的罪名強加給醫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醫生同事:

醫生僅僅因為診斷讀片差異率就被逮捕,對醫生群體是一個重大打擊。

醫院領導:

相信司法公正,會給予該事件正確判斷。

遵義市衛計委:

已終止貴州航天醫院職業病診斷和體檢業務。

中國醫師協會法律事務部:如果因為讀片差異率的存在,就認為是給國家造成了損失,這種主張直接造成的結果就是每一位塵肺病醫生都有可能被追溯為犯罪。

事件

三名醫生被公安帶走至今未歸

2017年11月2日,貴州航天醫院放射科餘雷主任辦公室,接待了幾位特殊的「客人」。身著便衣的他們,拿出證件,告知餘雷,要將張曉波帶走。餘雷以為張曉波只是協助調查,會很快回來上班。沒想到這一去,至今再也未見著他。

在前一天,科裡另外一名醫生黃亨平,也在家裡被公安機關以「涉嫌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員失職罪」帶走。

科裡一下失去兩名骨幹,讓餘雷有些措手不及。

「他們平時兢兢業業,一心埋頭工作。怎麼就失職了呢?」餘雷難以置信。

張曉波和黃亨平是貴州航天醫院塵肺病診斷小組成員,他們被帶走的同時,公安機關也在醫院將另一名塵肺病診斷小組成員董有睿醫生帶走。

2016年,人社部門收到企業舉報,舉報貴州航天醫院塵肺病診斷醫生與工人存在「利益關係」,將「非塵肺病」勞動者診斷為「塵肺病」。之後,貴州省人社廳將此事向貴州省公安廳報案,隨及成立了專案組,2016年8月,公安機關對黃亨平和另一位羅姓醫生以涉嫌詐騙國家社保基金的經濟詐騙罪立案偵查。同年12月28日,貴州省人社廳、省衛生計生委、省公安廳三部門聯合下發《關於防範和打擊以虛假職業病詐騙社會保險基金犯罪行為的緊急通知》。2017年1月8日,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向媒體發布消息,稱有個別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為謀取利益,出具虛假塵肺病診斷結論,相關人員以此診斷結論向人社部門辦理工傷認定並申請工傷保險待遇,造成社會保險基金的重大損失。

讓人費解的是,在這樣高調的定性後,公安機關偵查一年多,在未找到黃亨平等二位醫生「涉嫌社保資金詐騙案」的證據後,卻將案由變更為「涉嫌國有事業單位人員失職罪」,將醫院塵肺病診斷小組的張曉波、董有睿兩位醫生,加入到「失職罪」的辦案對象中。

三名醫生分別被羈押在貴州省遵義市第二看守所和遵義市播州區看守所,至今已經7個月有餘。

黃亨平和張曉波所在放射影像科

調查

黃亨平、張曉波、董有睿三位醫生均具備塵肺病診斷資質,是貴州航天醫院塵肺病診斷小組成員。據貴州省遵義市衛生計生委雷鵬遠副主任介紹,遵義市只有2家醫院具備職業病診斷資質,一家未開展實際工作,另一家即是貴州航天醫院,是該地區唯一一家實際開展職業病塵肺病診斷的醫院。

根據《求助信》中提供的資料和從醫院了解到的情況,從2012年至2016年,貴州航天醫院共進行了10708人次的高千伏胸片檢查,進入到有塵肺病資質的專家診斷2274例,確診塵肺病患者1640例,確診無塵肺(含觀察對象)634例。公安機關調走其中1353例患者的高千伏胸片等病歷檔案。

2017年10月初,遵義市播州區公安局在傳喚問訊中,向醫生出具了一份鑑定意見通知書,這份鑑定意見通知書顯示:指派/聘請有關人員對三位醫生作的547人的塵肺病診斷進行了重新鑑定和新增鑑定,其中393人無塵肺病、111人胸片質量不合格,1人待定,有塵肺病僅為42人。——這意味著,診斷讀片差異率高達92.3%。

公安機關將上述鑑定和診斷之間的差異認定成是醫生過失造成的結果,並由此計算賠付,認為三位醫生造成了國家3000萬社保資金流失。

這樣的結果,令人震驚。

在醫院體檢中心資料室被保存完好的職業病診斷資料

「從10個裡選5個,和從100個選5個,

差異率當然是不同的」

醫生的代理律師對差異率的計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張曉波代理律師、北京尚權律師事務所常錚律師認為,公安機關選取的547份病例是有選擇性的。他們經過初篩,把認為診斷有問題的片子篩選出來,然後在這些片子裡進行重新鑑定。常錚認為,判斷片子是否存在問題,診斷是否存在錯誤,這是個專業問題,需要專業人士去判斷,不是法律人可以直接確定的,鑑定應以所有片子為基數進行鑑定,而不是人為地篩選過後再統計。

董有睿代理律師、北京市東衛律師事務所張世國律師同樣認為,「三位醫生診斷了很多患者,不能單獨摘出一部分有問題的鑑定就認為是有問題,要放在整體上把全部病例作為基數。塵肺病讀片差異率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對於樣本選擇非常重要。從10個裡選5個,和從100個選5個,差異率當然是不同的。」

事實上,記者調查了解到,貴州省人社廳曾於2016年10月組織全省塵肺病專家對貴州航天醫院2012-2016年1352份病例進行篩查,確診無塵肺病的286例,有塵肺病但期別不同的15例(診斷讀片差異率為22.3%),另外217例為尚有爭議或無法定性或需進一步攝片確診。

存在讀片差異率,乃罪不可恕?

「塵肺病的診斷牽涉到高千伏胸部X片的讀片診斷問題,在醫學上,影像學診斷是客觀存在讀片差異率的。」餘雷告訴記者。

《醫師報》2018年3月22日刊登的國家衛生計生委塵肺病診療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肺科醫院毛翎主任《塵肺病診斷中差異率客觀存在》一文指出,在塵肺病診斷中,讀片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現象,只是差異大小的問題。即使是我國最權威的塵肺病專家,也會存在差異率的問題,越是位高權重的專家,越是會承認讀片差異率的存在。原因與醫生經驗、胸片質量、讀片條件相關。文章提到,「同一位醫生在不同的時間段讀同一個片子也會產生不同的看法,讀片者之間的專業水平差距越大,差異率也會越高,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記者在全國職業病醫師培訓考核指定教材《塵肺病》第五章第六節中找到一組數據:在一組專家的讀片中,發生讀片差異的範圍為18.8%~33.2%,若比較經驗不多和經驗最多的讀片者之間的讀片差異則可達75.6%。若比較經驗較多和經驗最多者之間的讀片差異則為30.2%。讀片者自身差異為6%~16%,平均12.5%。在評定塵肺有無進展時,如將胸片按日期排序連續讀片時的差異為14%,而將各片混合後單片讀片時的差異為29%。

正因為如此,《職業病防治法》和《職業病診斷與鑑定管理辦法》中才要求塵肺病診斷需要3人以上單數醫生進行集體診斷和診斷機構審核制度,以及在出現爭議時的兩級鑑定制度,3人以上集體診斷,也是基於消除讀片差異的重要考慮。

常錚律師認為,讀片差異率是學術問題和水平問題的體現,不應構成犯罪。

每周,三位醫生約定好時間,就在這兒對照國家標準片閱片。

診斷差異涉嫌失職犯罪?

公安機關將塵肺病診斷中的讀片差異視為醫生嚴重不負責任而涉嫌失職犯罪,張世國律師表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構成失職,必須是嚴重不負責任,並且致使國家利益受到重大損失。第一是本身行為,第二是行為造成的後果。結合到本案中,要看三位醫生的診斷行為是否違反了相關規章制度?是否存在「嚴重不負責任」?

在這一點上,醫生的代理律師一致表示,從規章制度和程序上來說,醫生沒有違法違規,沒有與患者有任何經濟上的利益往來,也沒有請託行為,並不存在公安機關所認為的「嚴重不負責任」。「醫生通過集體讀片做出診斷結論,最後診斷書由醫院審核蓋章,該診斷結論能不能用、怎麼用,這與醫生診斷水平、職業病診斷機制、各層級各單位把關監督流程有關。」張世國律師說,醫生的職責是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結合輔助檢查診斷什麼疾病。作為取得國家診斷資質的執業醫師,正常履職、認真負責工作,嚴格按國家診斷程序和診斷標準工作,就沒有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更沒有失職行為和違法違規行為。

社保資金流失是醫生造成的?

兩位律師明確指出,醫生與社保資金賠付與否及賠付金額的多少之間並無直接關係。

首先,根據《職業病診斷與鑑定管理辦法》規定,職業病鑑定實行兩級鑑定制,當事人對職業病診斷機構作出的診斷結論有異議的,可以向市級衛生行政部門申請鑑定;如對市級鑑定仍存異議,可以向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再鑑定。以省級職業病鑑定結論為最終鑑定。張曉波的妻子董捷認為:「如果勞動者和企業對醫生的診斷有異議,可以申請上級鑑定,而職業病鑑定委員會的鑑定意見是為了解決勞動者對初次診斷結果存疑而進行的第二次鑑定甚至最終鑑定,但並不是公安機關用以判定醫生是否有罪的法律證據。而且那麼多年都沒有申請鑑定,現在就將診斷錯誤的帽子全部扣在醫生頭上,並讓醫生承擔『失職罪』的刑事責任,怎麼能這樣?」

其次,社保資金的賠付部門和行政管理部門都要通過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鑑定,還要通過資金管理部門的審核,層層把關才能讓塵肺病患者獲賠。「職業病工傷賠付流程很長,其中環節不僅有醫生診斷,還有社保局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鑑定,在這個過程中,用人單位勞動能力鑑定結論有異議,也可以申請進入鑑定程序,不能因為醫生的診斷就由醫生來承擔責任。3000多萬的損失是三個醫生的診斷結果導致的嗎?這其中沒有直接的必然的因素。如果每個環節都嚴格按照規範執行,科學、監管到位,是可以有效避免損失的。」張世國律師說,醫生的診斷並不是一錘定音,診斷不是造成損失的「致使因素」。

再次,常錚律師表示,從診斷結果和補償關係上,醫生只是做診斷,診斷出來還要進行工傷評級,根據工傷評級確定補償標準。塵肺1期一般都被確認為傷殘7級,但本案中也出現了同樣被診斷為塵肺1期的,傷殘評級卻被確認為6級,最終獲得了較同是塵肺1期的其他人更多的賠付。從這一點上看,並不是醫生可以決定能賠給患者多少錢。

2018年2月8日,中國醫師協會指派法律事務部鄧利強主任前往遵義市播州區人民檢察院和貴州航天醫院了解情況,並轉達了中國醫師協會對醫生和案件的高度關注。鄧利強告訴醫師報記者,「塵肺病診斷有合理的讀片差異率的問題,應該被尊重,如果因為讀片差異率的存在,就認為是給國家造成了損失,這種主張直接造成的結果就是每一位塵肺病醫生都有可能被追溯為犯罪。如果醫生沒有違反執業規範,並且讀片差異率是在合理範圍,就應該尊重科學尊重執業權利。」

鄧利強希望,遵義市播州區檢察機關能夠按照《刑事訴訟法》規定,不僅僅要搜集犯罪嫌疑人有罪證據,還要搜集無罪證據,還社會以公道。

案件發生後,醫院職業病診斷和體檢業務被終止

職業病體檢停了,患者不知怎麼辦

此事件發生後,2016年11月,貴州航天醫院被終止了職業病診斷業務,2018年1月終止職業病體檢。

醫師報記者在醫院體檢中心找到姚龍芳護士長。據姚龍芳介紹,該院是貴州省遵義市唯一開展職業性塵肺病診斷的醫院,且只有該院可以接受外地勞動者體檢。從2011年開設職業病診斷業務開始,以前每天300~500人,所有醫護人員加班加點。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從事職業病危害項目的勞動者定期參加職業健康檢查。在貴州航天醫院,勞動者來體檢必須持本人身份證、單位證明或勞動合同等,並要求錄入指紋,進行規定項目檢查,一旦發現疑似塵肺病,醫護人員會通知本人,要求其半年內拍攝第二次胸片。兩次胸片基礎上,醫生認為可以明確診斷的可進入診斷程序,如果仍不能明確的,則建議拍攝胸部CT片,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可進行塵肺病診斷。體檢中心告知勞動者需提供的材料清單,要求患者提供單位職業病診斷委託書、勞動者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史證明、填寫職業病診斷就診登記表等材料,詢問並記錄勞動者職業史、既往診斷史等情況。由於勞動者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加上口音辨識等,溝通過程較長,往往要花費30~60分鐘。之後護士將所有材料裝訂,進入診斷討論環節。

從醫院體檢中心進入,穿過空蕩的大廳,靠左手邊的走廊,走到盡頭倒數第二個門,就是三位醫生平時工作的職業病診室。

每周,董有睿、黃亨平和張曉波約定好時間,就在這兒閱片。大家對照國家標準片,各看各的,然後討論,做《職業性塵肺病診斷過程記錄》並寫下結論、籤字。閱片的時候還有2名護士協助整理資料和登記。最後出具《職業性塵肺病診斷證明書》,單位審核、蓋章後,送達勞動者。

「那些勞動者,一個個都是家庭條件差,文化水平不高,看起來忠厚老實的人。後來陸續有人過來要做職業病診斷,我們說不能做了。他們就不知怎麼辦,看著真的很可憐。」姚龍芳說。

300餘醫務人員聯名呼籲:

尊重醫學,保護醫生合法權益

2018年2月9日,貴州航天醫院300餘名職工聯名在《呼籲信》上簽字按手印為醫生證明和呼籲:尊重科學、尊重醫學,實事求是,依法保護醫生的合法權益。

《呼籲信》中提到:三位醫生從醫均有25年以上時間,接診患者人數萬人,他們參與職業病塵肺病的診斷工作,是在履行一個醫生的職業使命,是在履行醫生職業賦予他們的權利和職責。

曾經與董有睿一同接受過住院醫師培訓的、貴州航天醫院急診科主任羅柱文告訴醫師報記者,「以前不知道還有失職罪,當醫生這麼容易就擔上這個罪名;以前以為為患者解決了問題就好,原來塵肺病醫生不一樣,患者得了賠付,醫生卻有罪。如果讓我選擇是做一名塵肺病醫生,還是急診科醫生,我一定選擇當急診科醫生。假如董有睿還是呼吸科醫生,現在不就沒事嗎?!」

耳鼻喉科主任陳維信說:「三位醫生僅僅因為讀片差異率就被逮捕,這是不尊重醫學、不尊重科學的表現。醫學是醫生經驗教訓的總結,誰都不敢說自己沒有犯過錯誤。如果有經濟問題那是另一回事,如果沒有,僅僅因為所掌握的知識不同、經歷不同,醫生就要被治罪嗎?呼籲政府加強法治建設,如此草率判定,醫務人員太冤,對我們這個群體而言是一大打擊!」

呼吸科主任廖江榮也是醫院具備職業病診斷資質的醫生之一。「醫生的診斷只是憑自己的職業水平對病情做出判斷。既然這些醫生經過培訓、通過嚴格考核,國家賦予了他們職業病診斷資質,那麼他們集體所做出的診斷,就應當被認可和採納。作為職業病診斷醫生,其診斷是可以有差異的,如果因為塵肺病診斷的差異性,就要承擔刑事責任,那這職業病診斷醫生誰也不敢當了,誰也不願意參與職業病診斷工作了。」

三位醫生在院領導眼裡都是「骨幹」,據朱往文副院長介紹,每年醫院對醫生都要進行業務能力考核,三位醫生的表現均是「稱職」。而醫院還參與起草了《貴州職業病診斷鑑定規範》。他相信司法公正,會給予該事件正確判斷。

目前醫院還給三位醫生正常發放基本工資。

記述

黃亨平:反覆接受調查,身心疲憊

從2016年8月29日開始,貴州航天醫院放射科黃亨平醫生已經反覆接受公安局調查多次,先是以「涉嫌社保資金詐騙案」刑事拘留,被取保候審。

黃亨平第一次被帶走的時候還在醫院工作崗位上,起初他極不願意:「為什麼要帶走我啊?」同事勸說「去吧,只是協助調查」。

沒想到這一查,查了一年多。

正當他和家裡人認為「沒事了」的時候,卻在2017年11月1日被公安人員以「失職罪」被逮捕。

7個月來,舒永霞為黃亨平的事到處奔波,「身心疲憊」。她始終不能接受社保資金流失與黃亨平有關係的說法,她在接受醫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安機關辦案應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公平公正辦案。可是本案公安機關抓住客觀存在差異率做文章,對鑑定樣本範圍選擇不公平不公正,其鑑定結論不但未能準確、真實反映診斷小組的診斷質量,反而人為地擴大診斷差異率,造成醫生嚴重不負責任的假象。誤導了辦案走向,也誤導領導的決策。」

舒永霞質疑:「查了一年多經濟詐騙罪沒有證據後,又變更罪名為失職罪逮捕醫生。因為社保資金流失及消費增長速度過快的事實,就以影像診斷的讀片差異率指控醫生,進入辦案程序,讓醫生飽受著牢役苦。醫生,家屬及知情人都接受不了這種辦案方式。」

董有睿:他們是不是搞錯了?

「我怎麼就成了犯罪嫌疑人?他們是不是搞錯了?」 這是2017年10月12日董有睿醫生被以失職罪傳喚取保候審出來後,對她家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在此之前,她多次獲得醫院「貢獻獎」,是貴州省塵肺病診斷專家庫成員,還因為「正直、善良、業務能力強」被醫院全體員工投票選舉為遵義市匯川區第三屆人大代表。

董有睿近80歲的老父親說,當初讓小女兒選擇學醫,就是想讓她救死扶傷、治病救人,要求她做一名對工作、對患者負責任的醫生。從醫25年,小女兒沒有讓他失望過。汶川大地震波及到遵義,她不顧危險指揮科室人員將患者轉移到安全地點,如今身陷冤假錯案,讓人難以相信和接受。

「我女兒沒有收受患者一分錢,未謀取任何非法利益;沒有醫患勾結,也無主觀故意,更無其他違法行為。她是按國家有關規定在負責任地正常執業和履行醫生的職責。」這位老父親希望這些醫生能夠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希望相關部門還事實以公道,還醫生以尊嚴。

董有睿被帶走後,體檢中心相繼有3位醫生離職,姚龍芳告訴醫師報記者,他們給出理由是「沒想到在體檢中心工作也有這麼大風險」「覺得很恐怖」「心理有陰影,不知什麼時候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張曉波:公安不是只抓壞人嗎?

「如果他當初不考這個證(塵肺病診斷資格證),現在也不至於碰到這樣的事。」張曉波的妻子董捷告訴記者,至今,張曉波被逮捕的消息還不敢告訴家裡兩位年近8旬的老人和還未成年的孩子。

張曉波的父母是教師,從小,他和弟弟妹妹們都被教育「要做一個誠實、善良、正直的人,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工作以後,他業餘時間最大的愛好就是宅在家裡看專業書、查資料,專研業務。2009年,醫院計劃開展職業病診斷業務,院領導找到他,他一口答應下來,並順利考取職業病診斷資質。成為醫院裡最早考取塵肺病診斷資格證的成員之一,也同樣是貴州省塵肺病診斷專家庫成員之一。

張曉波從業近30年來一直從事的都是放射影像專業,經他診斷過的CT片、胸片、CR片數十萬計。2012年醫院開始職業病診斷業務,他成為主力之一。

「常常半夜醒來,想不通怎麼會有這樣的事?我們以前教育小孩都說公安抓的是壞人,他爸爸明明沒犯錯,只是因為正常的工作就被公安抓了起來,而且可能還會被定罪判刑。我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說。12歲的他能明白嗎?就怕影響他今後的價值觀……」董捷說。

2018年5月,張曉波和董有睿的家屬,與醫院段永華書記和朱往文副院長一起到檢察院,再次請求取保候審三位醫生。檢察院拒絕了。

5月29日,醫師報記者聯繫遵義市播州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院以「案件還在偵查中」為由拒絕了採訪。

三位醫生平時工作的職業病診室

律師觀察

一次不公正審判,超過十次犯罪

北京市東衛律師事務所 張世國

本案案發的原因是社保基金流失,但社保資金流失能直接與醫生診斷劃等號嗎?我們認為這其中沒有直接、必然的因素。社保資金的賠付需要層層把關,這其中涉及醫生、社保局、工傷管理部門、用人單位等,不能因為醫生的診斷就由醫生來承擔責任。

假如醫生違規操作,並有證據證明收受患者好處,形成利益鏈,那麼醫生應該受到相應法律處罰。但如果一名醫生的執業行為遵守了規章制度和程序,僅僅是因為學術水平和經驗問題,做出了可探討的診斷結果,就要因此被認為是犯罪,這將給整個醫生群體帶來極大的壓力,並可能造成人人自危的狀況。而一旦醫生「人人自危」,採取自我保護的方式行醫,那麼最終受害的還是患者。

具體到職業病診斷醫生而言,如果因為正常的診斷導致醫生被追究刑事責任,勢必對從事職業病診斷的整個醫生群體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勢必影響職業病診斷醫生對患者病情的客觀、公正的判斷,很容易導致醫生基於自我保護,對本來患有塵肺病的患者而診斷為「無塵肺病」,從一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並將可能面臨全國沒有人願意從事職業病診斷工作的局面,最終損害的是全國高達600萬人塵肺病患者這一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不要再讓張海超「開胸驗肺」的事件重演!這是社會的悲哀!

不要再讓工人失去合法保護、監管機關因失信於民而被社會所詬病這種「兩敗俱傷」的局面出現!是時候完善我們的制度建設了!

一抓了之,是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本案看起來是針對三名醫生,實際是在針對整個塵肺病患者群體、整個監督機制,如何建立合理合法有效運行的職業病防治體系,加強勞動者保護和制度建設,切實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值得整個社會思考。

一個好的判決可以扭轉社會風氣。習近平總書記曾引用英國哲學家培根的一段話:「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因為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汙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毀壞法律——好比汙染了水源。」如果司法這道防線缺乏公信力,社會公正就會受到普遍質疑,社會和諧穩定就難以保障。

作為司法機關,要意識到這不是一個普通刑事案件那麼簡單,它影響著600萬醫務工作者對職業和醫患權益保護的思考,影響著每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職業、社會關係的判斷。希望當地司法機構在尊重醫學、尊重科學的基礎上,還原事實,公正處理,讓每一名醫生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讓每一名患者在今後的診療中能夠得到公正的治療。

連結

案件的主要過程

(一)2016年8月,遵義市綏陽縣公安局以經濟詐騙罪對羅勁松和黃亨平醫生立案調查。先後採取刑事拘留、取保候審等強制措施,2017年8月11日解除取保候審。

(二)2016年10月19日,公安機關調走醫院2012年到2016年診斷為塵肺病病人的檔案資料1353份。

(三)2017年6月29日,黃亨平醫生被遵義市播州區公安局以涉嫌詐騙罪刑事拘留,7月6日取保候審,11月1日以涉嫌國有事業單位人員失職罪執行逮捕。

(四)2017年10月12日,張曉波、董有睿兩位醫生被遵義市播州區公安局以涉嫌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員失職罪傳喚,10月13日取保候審,11月2日變更強制措施為刑事拘留,11月24日以涉嫌國有事業單位人員失職罪執行逮捕。

(五)2017年12月底,遵義市播州區公安局偵查結束並移送播州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院已進行過二次退偵,目前檢察院正在進行第三次審查起訴。家屬和律師多次申請取保候審,未果。

(本文原題為《獨家調查|3醫生被羈押7月,全國首例塵肺病醫生獲失職罪引行業震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全國首例塵肺病醫生刑事案:讀片差異被視為嚴重不負責而定罪
    但是,若將問題病例505份以醫院的1640份確診案例為基數計算,讀片差異率僅為30.7%。根據醫師培訓教材《塵肺病》一書中的數據顯示,在一組專家讀片中,發生讀片差異的範圍為18.8%-33.2%。也就是說,塵肺病本身診斷難度較大,本案中的誤差應該並未超出正常水平。 而且,公安機關最初是以涉嫌「經濟詐騙罪」對醫生進行調查,卻從未發現任何利益輸送證據。
  • 津宣判兩起輸液致死案 定罪要看是否嚴重不負責
    但是人們也許不知道,如果醫生嚴重不負責,造成嚴重的醫療事故,醫生是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天津北方網訊:出了醫療事故,患者或患者家屬可以起訴醫療單位,要求賠償損失,這是盡人皆知的法律常識。但是人們也許不知道,如果醫生嚴重不負責,造成嚴重的醫療事故,醫生是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近日,本市寶坻區法院和薊縣法院宣判了兩起輸液致人死亡案。
  • 因診斷肺塵病被抓汙染工作環境沒事?
    因診斷肺塵病被抓汙染工作環境沒事?近日,有媒體報導貴州航天醫院的三名塵肺病診斷醫生,因涉嫌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員失職罪,被遵義市播州區公安局逮捕。這起案件,被認為是全國首例「職業病醫生因診斷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
  • 為了證明自己有塵肺病,我選擇了「開胸驗肺」
    當時,醫生詢問了我的工作環境,判斷認為,我有可能是得了職業病。這是我第一次聽說「職業病」這個說法。塵肺病是一種職業病,是在工作之中因粉塵吸入肺部而形成的一種疾病。它是一種無法治癒、無法逆轉的疾病,一旦患病,將伴隨終身。疾病嚴重的時候,會導致勞動能力喪失,最終因呼吸衰竭而死。
  • 公衛醫師:為救「一群人」
    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無數醫護人員白衣執甲、逆行出徵,醫生群體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越來越高大。 除了人們熟悉的臨床醫生,在公共衛生領域,另一批公衛醫師也在保護著人民的生命安全。這次抗疫鬥爭中,公衛醫師深入危險的疫源地進行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快速找出傳染鏈,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快速有效控制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 2020年職業病診斷資格考試時間定了,你關心的問題都在這!
    」的人員,還需進行塵肺讀片考試。報考「職業性塵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類」的考試人員,「基礎理論、職業病診斷專業知識」和「塵肺讀片」兩項中有一項不通過的,不能取得此類別資格。以後申請時,兩項均需報考。(四)複試考試。複試側重於新增法律法規和標準,題庫量和考題量分別為初試的30%和50%。
  • 塵肺病礦工維權3年獲賠:不後悔拿命換兒女學費
    開始時每個月近兩千塊的工資,在農民出身的藍田忠看來是一筆不菲的收入,雖然女人們不讓下井,但為了兒女能讀書上大學,他每年離家都擬好遺囑,從四川資陽老家回到北京房山的礦上。這一幹就是8年。2010年,藍田忠和15名工友,被查出患上了塵肺病,但礦也因政策原因被關閉了。
  • 孕婦遭中醫誤診為月經不調致流產 醫院稱診斷合規
    覺得妻子被醫師誤診,蔣先生多次前往廬江路這家大型醫院交涉。涉事醫生所在科室給出一紙回復稱:「診斷及處置符合診療規範」,這讓小鳳和蔣先生難以接受。蔣先生說:「10月7日去看病,診斷為月經不調,8日開始服藥,11日便出現大出血,12日被確診為懷孕在身且胎兒流產。前後不過幾天時間,兩種診斷結果,醫院不用負責嗎? 」  「如果沒有誤診,胎兒能出現流產嗎?」
  • 我省1204名考生參加第二次職業病診斷醫師人機對話考試
    考試現場考生隔位就坐 全程佩戴口罩考務人員在考試考場巡查工作12月6日,省衛生健康委在廣州組織全省今年第二次職業病診斷醫師人機對話考試。來自全省各地、各有關醫療衛生機構的1204名考生參加本次考試。2018年機構改革後,省衛生健康委率先制定《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職業病診斷醫師管理辦法》,自主開發職業病診斷醫師考核管理信息系統,建立完善考試題庫,率先攻克塵肺病閱片考試電子化技術難關。考試系統隨機為每位考生生成唯一的考試試卷,有效提升考試規範性、公平性。
  • 塵肺病患者熊啟志:希望更多病友能像我一樣「自由呼吸」
    近兩年來,曾被診斷為塵肺病三期的熊啟志依靠康復訓練,如今不僅基本能夠生活自理,還能夠給予病友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熊啟志說,現在他除了希望讓自己和家人能好好生活,還要讓身邊更多的塵肺病病友像他一樣過上能夠「自由呼吸」的生活。
  • 張網成:職業院校大部分學生對塵肺病缺乏了解
    根據政府部門公布的數據,我國是世界上職業病最嚴重的國家, 2016年,我國共報告職業病31789例,其中職業性塵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報告例數佔88.36%。然而,由於多數用人單位職業安全教育滯後,責任不落實,防範監管不到位等,導致上千萬的職校學生面臨著巨大的職業安全與健康隱患,一些學生在實習期間就出現職業安全事故,不僅長久影響他們未來的職業安全和健康狀況,也會極大影響我國未來的塵肺病發生率。
  • 用善意回贈這社會,換肺6年,張海超的塵肺病預防宣傳之路
    先後從事破碎、雜工等有害工作的張海超,3年多後患上塵肺病,卻得到「肺結核」的診斷。他不顧醫生勸阻,以近乎悲壯的方式「開胸驗肺」,證明自己肺部灰塵瀰漫。2013年6月,張海超成功換肺,截至2019年6月已有6年的時間。幸運的是,目前他的肺功能和總體的身體狀況良好。
  • 宮頸癌、腹盆部腫瘤診斷,應如何正確讀片?
    腹部腫瘤的規範化掃描和診斷一直以來都是影像檢查中的重點和難點,由於腹部解剖結構複雜,讀片的診斷和鑑別診斷以及分級診斷難度係數也為最高。為了推動腹部腫瘤的掃描規範,提升放射醫師腹部腫瘤診斷能力,在「中國醫師協會第十四次放射醫師年會」舉行的同期,GE 藥業特別召開「歐乃影閃耀中國行」衛星會。
  • 因查體被判擔責!引發疼痛,高年資醫生被索賠10餘萬|醫眼看法
    患者於2016年12月轉至外院繼續治療,CR片顯示:腰椎退行性改變;腰4椎體輕度前滑脫;腰2椎體略變扁;骨盆退行性變。之後半年,患者轉診多家三甲醫院,診斷:嚴重骨質疏鬆伴骨痛;腰椎退行性病變;腰痛;L3-4椎間盤磨損突出;L2骨折;腰椎曲度不良;L4輕度前移;L3-4椎管狹窄。
  • 中學教師做抽脂手術死亡 主刀醫生不具醫師資格
    時隔一年,近日法院作出宣判,不具備醫師資格、非法行醫的劉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  事件女老師抽脂手術後死亡  2010年6月24日,孫女士來到四方區一家名為「歐亞美容」的整形門診,與診所負責人劉某確定好方案後,決定做抽脂手術。劉某在輔助醫生的配合下給孫女士的腰、腹、大腿和上臂等部位抽脂。手術結束後,孫女士留在診所觀察抽脂效果。
  • 六、臨床診斷的分歧及一致性的判斷
    (一)發生臨床不一致性的環節   臨床意見不一致,可發生於收集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結果的解釋以及診斷、治療等等諸多環節。   1.收集病史 病史是由詢問得到。由於詢問方法不一致,常易出現不一致性。據某醫院兩位高年醫師對同一批潰瘍病術後者詢問病情,二人的意見一致率尚不足2/3。
  • 【調查】影像科醫生缺口巨大:我們就像影子
    一名資深放射科醫生對記者說:「對於運用醫學影像較多的放射科來說,現在全國約有七萬名放射科醫生,但實際需求起碼七十萬。」影像科醫生缺口真這麼大嗎,背後有何原因,又該如何破解?錢報記者走訪了杭城幾家醫院。新華社資料照片現狀:活太多,壓力大,人難招李成州如今的身份是杭州全景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的院長。
  • 直腸癌患者被診斷為混合痔並切除,上海安達醫院兩年6次因「無證...
    醫院:三個月長出直腸癌「息肉」近日,記者前往安達醫院時,院長助理潘先生等人介紹,劉某祥醫生確實已離職,醫院曾負責處理過張女士投訴的另一領導也已離職;劉某祥醫生離職後入職的肛腸科另一醫生則介紹,劉某祥醫生於去年8月離職,離職後,該院肛腸科一度無醫生接診。劉某祥醫生為什麼離職?
  • 患者自行「診斷」,多是南轅北轍
    「醫生,你看我的頸椎病……」患者張阿姨一踏進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眩暈門診就對醫生說。對這樣自行「診斷」的患者,該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施天明已見怪不怪了。  張阿姨表示,半個月來每晚躺下或起床時都會出現短暫的眩暈感,她的一位朋友憑「經驗」說這是因枕頭太高導致頸椎病發作了。她上網一查,覺得也對得上,就一直不敢墊枕頭睡覺,但頭暈總不見好。
  • 臺鐵事故死傷慘重因無安全帶?醫生:系了更嚴重
    原標題:臺鐵事故死傷慘重因無安全帶?醫生:系了更嚴重中新網10月22日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21日下午4點50分,臺鐵普悠瑪列車發生重大意外,造成目前18死187傷。有人認為是因普悠瑪沒有安全帶設計,而造成如此嚴重情形,但遭急診專科醫師反駁,表示如果有繫上安全帶,才會更嚴重。10月21日拍攝的臺灣列車出軌翻覆事故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