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估值140億的黑馬、偽日系的中國品牌、「0糖、0脂肪、0卡路裡」喝多了並不一定就健康……究竟,哪個才是真面目?
健康飲料如火如荼,行業新貴元気森林卻陷入了多事之秋。
3年估值140億的黑馬、偽日系的中國品牌、「0糖、0脂肪、0卡路裡」喝多了並不一定就健康……究竟,哪個才是真面目?
收入20億用18億做廣告
專注於生產無糖、低熱量的產品的元気森林,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網際網路+的飲料公司。
憑藉於網際網路強大的營銷能力,和直擊消費心理的外形創意設計,在短短3年內躍升為國產飲料界「黑馬」,最新估值約為2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140億元。
回顧元気森林的成功路徑,也有時勢造英雄的一些「運氣」。
這幾年,市場對於健身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強烈。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18年中國商業健身市場規模達983億,近年複合增速超12%,遠高於成熟健身市場國家。
而在經常參與鍛鍊人口數量亦是逐年攀升,預計2020年佔比將達39.2%,達到4.3億人。
另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全民健身指南》,經統計數據預測,到2030年中國運動健身人數計劃增長至5.3億。就健身飲料而言,也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但與之對應的卻是,市面上出售的氣泡水不少,但這些氣泡水市場基本上在百事、可口可樂這樣的巨頭手中,走了傳統飲料的開發套路,導致市場口碑幾乎走向了兩個極端:一種口味偏甜,發胖。另外一種則是以木糖醇等添加輔料為替代的無糖型,但口感差評。
元気森林將這兩類的優點汲取出來,開闢出獨特的健康道路:0糖、0脂、0卡路裡,並且保證氣泡水的口感,打破市場沉寂。2019年天貓618,元気森林賣出226萬瓶,拿下飲品類的TOP1,掀起了無糖飲品的新風潮。
在元気森林之前,市場上不是沒有這種所謂的「黑科技」健身氣泡水,但往往由於定價太高,成為線上爆品的背後,卻始終難以向線下滲透。元気森林卻很接地氣,通過5塊5的低價策略,和年輕人喜愛的外形包裝,殺出一條差異化道路,如今在一二線城市的商超、便利店等隨處可見,就連三四線城市份額也在逐步提升。
並且,元気森林就是很捨得在營銷上花錢。其創始人唐彬森曾說,「我們敢在創造20億收入時,就掏出18億做廣告投放。」所以,元気森林沒有不爆紅的道理。
不過,無論是從渠道、規模、營收還是供應鏈,元気森林距離飲料龍頭企業都相差甚遠。
這兩年,包括可口可樂、農夫山泉、娃哈哈、伊利、青島啤酒等食品飲料巨頭對於健身飲品兇猛入局,對元気森林而言面臨的對手將越來越多,無疑是一場艱巨的較量。
就目前飲品行業而言,元気森林的技術壁壘、品牌壁壘和規模壁壘都不具備優勢。在近10億的銷售額中元氣水佔比超六成,其他產品多是複製該模式,很難超越前者。在飲品行業快速的迭代出新周期挑戰下,元気森林將面臨的挑戰也將越發嚴峻。
與日本公司基於某一需求合作
就在近日,元気森林「主打無糖、使用代糖」的核心賣點受到了市場爭議。
元気森林爆紅的秘訣之一就是使用了赤蘚糖醇作用代糖甜味劑。
元気森林的外包裝也顯示,本品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赤蘚糖醇,赤蘚糖醇能量係數為0kJ/g,是微生物發酵法生產的糖醇。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顯示,其每100mL含有3.8g碳水化合物,其中含糖0g。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教授楊雪鋒近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則表示,按照食品添加劑相關國家標準,赤蘚糖醇和三氯蔗糖允許作為甜味劑在限量範圍內使用。
目前市場上的含糖飲料,一般含糖5%~10%,糖分含量較高;而赤蘚糖醇和三氯蔗糖能量確實很低,添加到飲料後,喝了不會導致血糖升高和發胖。
但也有食品健康行業人士表示,赤蘚糖醇是一種代糖原料,本身不會在身體內代謝,所以和水一樣,沒有額外能量補充。但至於是否完全健康無害,其表示不好說。
鰲頭財經查閱資料顯示,赤蘚糖醇是經過發酵形成的,屬於低碳食物,但副作用通常會導致腸胃出現不適。
目前市場上以赤蘚糖醇代替糖應用到飲料領域的企業越來越多,同質化競爭或許也將快速在該領域上演。
在元気森林的產品中,基本上都是以該特點作為賣點,除此之外產品本身的核心競爭力並不突出,反而是包裝上賺足了眼球。
不得不承認的是,元気森林能那麼快被年輕人接受,與其清新的日系包裝風格分割不開。事實上不止是包裝風格,就連瓶身「気」這個字也是明顯的日語。
隨之關於元氣森林「偽日系」標籤也被曝光在聚光燈下。
鰲頭財經梳理企查查對於產品介紹獲悉,元気森林是一家網際網路創新型飲品公司,專注於年輕一代健康好喝的飲料,通過與日本公司合作,推出「元気森林」系列飲品,包括果茶、燃茶、咖啡和水等,公司致力於通過精細的生產加工及食品安全方面強大的科技實力,為用戶帶來安心可靠的品質保證。
也就是說,元気森林確實是一家如假包換的中國品牌,和日本公司的關係不在於投資或者品牌管理,而是基於某一需求的合作。
未來,只有產品過硬才能走得長遠,已經成為了行業共識,元気森林要做的還有很多。
作者丨周露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