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之美-誰不憶江南】鐵馬冰河伴雨來

2020-12-19 澎湃新聞

【閔行之美-誰不憶江南】鐵馬冰河伴雨來

2020-11-30 16: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七號橋碉堡旁,革命烈士雕像屹然挺立,那堅挺的身影仿佛仍在呼吸,仍在戰鬥。

那是三月的一個陰雨天,乍暖還寒,空氣中有股凝重的氛圍。我前往閔行文化公園,去尋找七號橋碉堡的遺蹟,向門衛問了遺址的大致方向,他一邊朝裡指了指,一邊頗為驚訝地看著我:「現在很少有人來看七號橋碉堡了。」

因玉蘭花盛名在外,這個時候來閔行文化公園的人多數是為了踏青賞花,鮮有人特意去園內的碉堡遺蹟處追思過往,緬懷英烈。這多是因為大部分人不了解七號橋碉堡的歷史,也未曾聽說過關於它的那些人和事,就算是影視劇,留給我們的也只是一些片段回憶。

即便如此,那些歷史——關於七號橋碉堡的往事不應該被忘記。

七號橋所在的這片土地原有個古村落——號上村。抗日戰爭爆發後,日寇在這裡設下「檢問所」,為「清鄉」封鎮的重要關卡,來往行人均需接受檢查盤問,稍有不慎,即遭暴行。七號橋成為當地百姓的一道「鬼門關」,也是日寇侵華罪行的鐵證。

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隊又在七號橋東堍北側構建三層鋼筋水泥碉堡,即「七號橋碉堡」。作為當時七寶蒲匯塘一線及鎮郊眾多子碉堡的母堡,它成為解放七寶、進軍上海必須要攻克的一道防線。1949年5月,解放軍27軍81師239團奉命對七號橋一線陣地發起攻擊。這些鋼鐵戰士抱著攻在必克、志在必得的決心,日夜激戰,血染沙場,終於攻佔了七號橋陣地。

「金湯」失守,碉堡被佔,兵克敵軍,弭兵息戰,七寶鎮宣告解放,通往解放上海的西南大門最終被打開。然而,數百名解放軍戰士卻為此壯烈犧牲,僅安葬在七寶地區的將士就達37名,他們為贏得戰鬥的勝利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也為七寶解放的史冊書寫了可歌可泣的一頁。

如今,號上村已經消失,村落原有的土地變成了閔行文化公園,而七號橋碉堡的水泥外殼上也已布滿青苔,如它自身的顏色一般,不動聲色。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風雨中,似乎仍能聽到漫天炮火的聲音,令人心顫,不由產生一種敬畏之情。七號橋碉堡旁,革命烈士雕像屹然挺立,那堅挺的身影仿佛仍在呼吸,仍在戰鬥。這是可以觸摸的歷史,可以追尋的往事,更是值得我們紀念和思考的一段不可忘卻的記憶。

七號橋碉堡

七號橋碉堡位於七寶鎮漕寶路七號橋東堍北側。1949年1月,國民黨守軍湯恩伯部為固守上海,與近郊修築碉堡防禦體系,七號橋子母堡為西郊一重要據點。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上海,先頭部隊之一81師239團4營指戰員與敵堡守軍3晝夜,終克敵碉堡。

內容載自:《誰不憶江南》,作者:徐曉彤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閔行之美-誰不憶江南】鐵馬冰河伴雨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閔行之美-誰不憶江南】東街訪古
    【閔行之美-誰不憶江南】東街訪古 2020-12-10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閔行之美-誰不憶江南】許資訓牆前,遙想當年風光
    【閔行之美-誰不憶江南】許資訓牆前,遙想當年風光 2020-12-22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居易的3首《憶江南》詞,盡顯江南之美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青年時代曾漫遊江南,後又先後擔任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對江南風光十分了解,江南也在他的心目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因此,十餘年後,當他回到洛陽時,時常感懷於江南的好,寫下了三首《憶江南》,抒發對江南的懷念之情。
  • 白居易《憶江南》,寫盡江南景色美風物美女性之美,讓人心馳神往
    《憶江南三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詞作品。第一首詞總寫對江南的回憶,選擇了江花和春水,襯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顯得十分鮮豔奇麗,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第二首詞描繪杭州之美,通過山寺尋桂和錢塘觀潮的畫面來驗證「江南好」,表達了作者對杭州的憶念之情;第三首詞描繪蘇州之美,詩人以美妙的詩筆,簡潔地勾勒出蘇州的旖旎風情,表達了作者對蘇州的憶念與嚮往。
  • 「誰不憶江南」文化展陳:帶民眾體驗江南文化韻味
    「誰不憶江南」文化展陳展覽舉行。 王亞東 攝 展覽帶著人們品味有韻味的江南生活。 王亞東 攝 展品帶著特有的時代氣息,勾勒出江南文化的生動線條。
  • 何人能不憶江南——白居易的三首《憶江南》,你更喜歡哪一首?
    憶江南(其一) 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憶江南(其二)白居易江南憶,最憶是杭州。憶江南(其三)白居易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 34首美妙的「江南組歌」,感受極致的「江南」之美!
    有人說她是一幅水墨畫,也有人說她是美的畫廊……總之各種各樣的溢美之詞,無窮盡地用在描寫江南的春夏秋冬,人文風情,春雨、夏荷、秋意、冬景、風柔、花海、雪漫、月色,那個美卻是人間非人間!而我作為一個江南人,對這些已習以為常,在其中品味她淡淡的濃,離開了回味無窮!打開我兒時的記憶,有數不盡與她交融共生的快意,留在我心中的是那不朽歲月!
  • [小馬學詩詞]憶江南
    【小馬學詩詞】第四節 憶江南【簡介】始於唐代詞體之一,也稱「謝秋娘」、「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樓」、「夢江南」、「望江梅」,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中間兩句七言,或用對偶,是文字最少的詞牌之一。
  • 白居易《憶江南》:人人難以割捨的江南情結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憶江南》本是一個詞牌。
  • 醉江南,念江南,憶江南
    作者:木子堂(本文系原創,請標明作者,轉載需經同意,謝謝)【寫在前面】本文中詩作,均系本人「斜眼瞄堂詩」系列原創作品,今天刊發的幾首詩作,都是「憶江南江南風光,自不必多說,請直接看詩作。詩作一:《念江南》——獻給電影《長燈歌》中的薔萍公主食不思,夜不眠,魂不守舍念江南。念江南,橋半圓,隔窗猶聽水似彈。
  • 賞景憶江南——北京的那些唐宋詩詞(三)
    中國文化地圖全景平臺北京研究中心 梅明唐宋時期,北京還是邊塞苦地,詩也好,詞也罷,憶江南都是主線,宋詞猶是。所以頤和園綜合江南園林之精華而建,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舞扇招香,歌橈喚玉,猶憶錢塘蘇小。無端暗惱。又幾度留連,燕昏鶯曉。回首妝樓,甚時重去好。
  • 憶江南 來浙博感受博物文創之美
    近日,由浙江省博物館牽頭的長三角三省一市博物館文創聯盟攜手浙江省文瀾閣博物館商店聯盟舉辦的「憶江南——長三角文創博覽」在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浙江西湖美術館隆重開幕。展出文創產品共計九百餘件,涵蓋了生活家居、文房用品、服裝飾品、數碼3c、工藝陶瓷類、絲織刺繡類、飲品類等等,堪稱是一場江南傳統文化在新時代語境下的展示盛宴。浙江省博物館主打富春山居系列、西湖十景系列和良渚玉琮系列三大特色江南水鄉文化系列文創產品,以及全新推出的十裡紅妝-萬工轎系列文創產品。
  • 阿冷閱讀,憶江南只是詞牌,白居易『憶』的是江南的什麼?
    阿冷閱讀,憶江南只是詞牌,白居易『憶』的是江南的什麼?《憶江南》其一[唐]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憶江南只是詞牌名本曲選自白居易的憶江南三首的其一。其二、其三這裡不做介紹。《憶江南》是隋唐時期的詞牌名,原名叫《望江南》《夢江南》,因首句「江南好」,所以,又叫「江南好」,這就是大家的影響力。這首總寫對江南的影響,作者難忘的是江南的美景。
  • 舊夢憶江南
    【舊夢憶江南】作者:清夢星河那一世的江南盡有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之意,人人都在說著江南的好,而我只想在江南慢慢的靜靜的老去,置身於江南的水邊,恍若一眼便是一世,小生前世總為圖得功名傳世,卻不知錯過了多少世俗外的淨幽之美。
  • 古詩文學習021:三年級下冊,白居易《憶江南》
    憶江南(其一)[唐]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譯文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賞析這首詞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出現「詞」這種文學體裁,詞與詩有一個明顯區別,就是詞每句字數不一定相同。
  • 《憶江南》春光無限,但作者白居易的這兩首詞更勝一籌!
    你有見過春季的江南嗎?是小橋流水,煙雨濛濛,還是春花遍地,綠草滿山?今天我們分享的古詩,取材自《三年級語文下冊》,《學習園地》中的《憶江南》,通過這首詩了解一種叫「詞牌」的題材,也通過這首詩走近江南之春。
  • 憶江南,憶美景更憶美食!浙江五大特色美食推薦!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憶江南的美景更憶江南的美食。下面我講為大家盤點一下江南水鄉之一浙江的美食。相傳乾隆皇帝那年下江南,一日,忽起雅興,身著便服,獨遊吳山,時值清明,江南多雨,乾隆為避雨,躲進山腳旁清河坊的王潤興飯店屋簷下,誰知這雨下個不停,乾隆又冷又餓,且身無分文,只得推門入店要求店小二提供一餐便飯,以充飢腸。店小二見來者如此狼狽,十分同情,就熱心招待了乾隆皇帝。主人取了半個魚頭、一塊豆腐,加了一點豆瓣醬,乾隆因實在太飢餓了,狼吞虎咽,吃得美滋滋的,感到比宮裡御廚燒的山珍海味還可口。
  • 《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能不憶江南? 怎能讓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他的詩風格平易清新,質樸自然,常以社會生活中重大問題為題材,《新樂府》《秦中吟》均為反映社會疾苦的優秀之作。其他如《長恨歌》《琵琶行》等長篇詩歌,傳誦尤廣。
  • 上海閔行建成「修齊講堂」總部,啟動「文...
    3月29日,在《憶江南》的悠悠歌聲中,閔行區「修齊講堂」總部在古美藝術中心落成。當天,「修齊講堂之文憶江南」系列講座也在現場拉開帷幕,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士林作為首場講座主講嘉賓,向現場100餘名市民群眾講述「六朝古都」南京的前世今生。
  • 清波上,峻宇萬和堂——憶江南七首
    作者:劉存發憶江南·華廈紅磚坊穿花徑,緩步入紅坊。異彩千條雲燦爛,跳珠三疊水汪洋,能不醉華堂。憶江南·童年小花貓斑白腿,奔走快如飛。捉鼠灶間常伏守,觀魚池畔不思歸,慣向主人偎。憶江南·華廈科技園芳草地,玉閣碧流環。橋影橫弓連白墅,溪光展鏡映青蓮,能不愛華園。憶江南·童年捉迷藏藏何處?月影掛西牆。草垛北邊趴二位,柴房南面倚三郎,逮住莫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