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社工「過度行政化」問題,怎麼破…

2020-12-27 騰訊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增進民生福祉,增強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成為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重要內容,這就要求更好地發揮社會工作的作用,在醫療、教育、社會福利服務等方面有所作為。

目前,社會工作主管部門根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及其服務對象的實際需求設置崗位,派駐社工開展專業服務,參與社會治理,是政府購買社工服務的一種重要形式。

崗位社工在促進政府職能社會化,實現「小政府、大社會」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來,崗位社工在發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崗位社工過度行政化的問題日漸突出,不利於社工開展專業性服務及長遠發展。

對此,筆者根據自身實踐經驗及相關研究文獻,做出以下分析並提出幾點對策建議。

一、崗位社工行政化問題產生的原因

1、社工角色身份和角色定位不清晰

我國社會工作發展時間較短,尤其在大陸,社會工作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尚未被大眾普遍了解,用人單位及服務對象對社工認識不足。同時,社工的崗位職責、服務內容和評估標準難以界定,服務成效並非立竿見影,難以對社工的服務進行量化考核。

因此,用人單位領導存在對社工角色定位模糊不清、工作內容繁雜無重點的現象,甚至常常把社工當作臨時工、實習生、志願者,忽視社工的專業價值,從而把社工行政化或邊緣化。

2、社工與用人單位的地位不對等

崗位社工主要在用人單位內部開展工作,需要用人單位提供場地以及相關資源,因此,崗位社工很多時候需要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開展服務。

在自上而下集中式縱向管理體制下,用人單位較崗位社工具有明顯的優勢地位,用人單位領導與社工的關係易成為上下級關係。

此外,社工在用人單位中往往呈現「原子化」的分布狀態,即一個崗位往往只派駐一兩名社工,難以得到機構及同工的支持,極大降低了社工的歸屬感和自信心,從而不得不服從用人單位的權威地位。

3、缺乏對用人單位的約束管理

服務購買合同中規定了業務主管部門、用人單位與崗位社工的權利與義務,崗位社工需要依據合同目標開展專業服務工作,完成合同規定的各項工作指標。

但在實際工作中,可能出現用人單位服務目標與合同目標不一致以及社工的培訓、開展活動與用人單位時間衝突的情況,但業務主管部門對分散在全市的各個用人單位難以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約束。

同時,崗位社工與機構空間上的分離導致機構不便及時掌握崗位社工的工作狀態。因此,用人單位領導的評價是評估崗位社工工作績效的一項重要指標,但評價的真實性、客觀性有待進一步考證。

二、崗位社工行政化問題解決對策

崗位社工過度行政化弊端明顯,不僅抑制了社工專業特長的發揮,也不利於社工的專業成長,但在實際工作中,完全去行政化可能造成用人單位忽視社工,導致社工走向邊緣化的極端。

因此,筆者建議崗位社工應正確處理行政性工作與專業社會工作的關係,找到兩者的平衡,促進兩者的融合發展。

1、崗位社工自身

崗位社工進入用人單位後,第一步就是要與領導和同事建立關係,過度去行政化可能難以融入單位的工作環境,在專業工作的開展中難以得到用人單位的支持和幫助。

參與部分的行政性工作,可以促使社工快速嵌入政府原有的治理體系,儘快掌握工作領域的情況,與單位領導和同事的工作找到交集,從而快速建立良好的關係,得到單位領導和同事的接受和認可,為下一步順利地開展工作打下基礎。

一線崗位社工大多閱歷較淺,如何合理分配行政性工作與專業化工作的比重,協調好與領導、同事的關係,也是對社工自身素質的考驗。社工在前輩面前應當虛心學習,勤於思考,在行政工作中儘快熟悉服務對象的基本情況,摸清可用資源。

在專業工作的開展中,藉助政府資源,與政府部門工作形成互補,既能事半功倍,也能有效避免重複性工作。同時,社工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創新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綜合素質,在工作中整合社會資源,體現專業價值,在政府層面擴大社會工作的影響力。

2、政府層面

由於用人單位領導對社會工作的認識不足,或者認可度不高,崗位社工容易被「行政化」或「邊緣化」。因此,業務主管部門應當對崗位社工職責和角色定位做出明確規定,使得用人單位認識到社工是具有專業背景和專業知識的工作人員,能夠正確合理的使用社工,同時促進崗位社工認清自己的角色,保持自身的專業性。

此外,管理體制的不健全、績效考核的缺乏,都嚴重影響社會工作的專業發展。因此,應當規範服務購買合同,加強監督管理。社工服務購買合同中應當明確規定社工的專業服務內容,保障社工服務的專業性。

在實際工作中,業務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社工及用人單位的監督管理,保證合同的有效履行。同時,需要建立科學完善的評估機制,設置合理的評估要求和指標,促進社工服務規範化開展。

3、社會工作機構

社會工作機構應當充分發揮三方溝通協調的作用,一方面,應當與用人單位加強溝通,推動用人單位對社工專業性的認識,確保社工參加培訓的機會,提升社工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保持社工服務的專業性。另一方面,也應當加強與業務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促進其監管職能的發揮,健全對崗位社工的管理考核機制,推動行業的規範化發展。

社工雖然被派駐在用人單位工作,但與社工機構籤有勞動關係合同,需要受到機構的組織管理,機構也應當為社工爭取權益,提供必要的支持。崗位社工「原子化」的分布狀態往往容易使社工產生心理上的孤獨和無助感。

因此,社工機構的領導或督導應當經常走訪探望崗位社工,了解其工作狀況,給予其精神和心理上的支持,幫助其解決工作上的困難。同時,社工機構也應當加強同工之間的交流協作,使社工相互支持幫助,增強社工對機構的歸屬感。

來源:社工課

相關焦點

  • 調查稱東莞超三成單位社工僅幹雜活
    《報告》同時指出了該項目存在的問題,33.33%的服務單位認為社工經常做一些行政性事務,甚至出現政府社工每天僅負責整理資料,企業社工主要工作是操作點歌系統的現象。在本次評價範圍的2011~2013年度中,東莞共購買市級社工崗位909個,其中2011年275個、2012年302個、2013年332個,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報告》指出,這些社工崗位的設置在解決社會問題、維護社會安定、政府職能轉變、創新社會管理體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經費使用近三年也在逐漸增多。
  • 黑龍江省民政事業單位都將設置社工崗位
    《意見》指出,我省將在民政事業單位全面設置社工崗位,其中與社會工作關聯度強的優撫安置類單位和社會福利類單位,社工崗位應佔該類單位現有專業技術崗位30%以上;領導班子成員中,至少有1人參加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取得職業資格。
  • 東莞市直社工崗位 購買標準增至7.6萬元/年
    市民政局將公開採購11家服務業績強、社會公信力高,並符合政府購買服務資質的社工機構,來承接東莞市市直部門323個社工崗位,共涉及教育、衛生、司法、新莞人服務等十餘個部門。其中,市檢察院和市計生局是首次增設社工崗位。
  • 寶安區民政局召開2020年社工崗位服務履約評估總結會
    為總結寶安區社工崗位服務履約評估工作,更好地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發展 。11月12日下午,寶安區民政局組織召開了2020年社工崗位服務履約評估總結會。寶安區民政局分管領導溫海瑩、局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科負責人、區社會工作者協會以及73個社工崗位的運營社工機構負責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會上,寶安區社會工作者協會負責人介紹了本次評估的方法、依據,考評過程、評估內容,並就評估發現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相關整改建議,探索解決途徑與方法,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 考不及格會不會丟掉崗位 「社工證」考試引疑惑
    「社工證」考試引來不少疑惑——  全國首次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順利結束,記者近日採訪了解到,許多從事多年社會工作的人員又有了新的擔憂:考出來的「社工證」會有什麼用處?萬一考不過,會不會丟掉工作?這些都給政府部門提出了一個待解的新命題。  考不及格會不會丟掉崗位?
  • 2020社工考試網上報名高頻問題答疑!
    轉載:邂逅社工 根據近期考生諮詢的問題,小編把高頻諮詢的問題一一做解答。1.什麼是社會工作?社會工作者的工作崗位分為四類:一是公務員崗位系統,主要是指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教育、衛生、司法、公安等職能部門中從事社會政策制定、執行等有關工作崗位。
  • 社工薪酬面,反思行業薪酬福利結構與優化
    而對督導、主管及以上層級的社工來說,項目拿到的支持款項的金額大小決定了他們的工資漲跌幅; 因此可以得出,社會工作者的工資增長處於一個極低的水平,由此導致社會工作者的職業回報期待較低。而任務一致性、技能多樣性等個體專業化要素則被繁重的非專業工作佔據了時間精力,例如:HQL:「領導一張嘴,社工跑斷腿,天天追著籤字,找領導的時間比跟案主的時間多了幾倍不止。」由此,在工作特徵方面去個人化、去專業化成為了社工所面臨的一大工作困境,進而影響其薪酬滿意度。
  • 北大歷史系主任:人文學科難辦 問題出在大學行政化
    北大歷史系主任:人文學科難辦 問題出在大學行政化 2014-08-15 14:46:38來源:文匯報作者:責任編輯:高辰   人文學科難辦,問題出在大學行政化
  • 116名應屆畢業生競爭31個社工崗位,連英國伯明罕大學的碩士也來了|...
    31個社工崗位引來百餘應屆畢業生6月6日上午,上海理工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小楊同學早早來到考場,參加普陀區今年專門為應屆大學畢業生舉行的社區工作者崗位招聘筆試。考試9點鐘開始,小楊同學在考場外張貼的考場安排上看到,這次考試總共設有12個考場。
  • 教育部官員談高校去行政化:不是拿掉校長級別那般簡單
    這番言論掀起了新的一陣高校「去行政化」的討論。很多人認為,公立高校上至校長下到院系主任都有行政級別,是大學行政化的表現。但是,教育界也有一種代表性的觀點:取消行政級別不能解決行政化問題;校長、院長有了行政級別,才能與教育管理部門的官員「平等」對話。爭議之外的共識是:行政化嚴重製約高等教育發展,打擊了教師的科研積極性,影響科研創新的全局。探索一條符合國情的高校去行政化之路,任重而道遠。
  • 深圳大學去行政化人事改革:再無處級科級幹部
    有人說,深大的改革嘗試就是一杯溫吞水,半開未開,不溫不火,換湯不換藥,沒有解決高等教育深層次的矛盾和實質性的問題。也有人說,這一改革是「溫水煮青蛙」,看似平靜,波瀾不大,但暗中著力,一段時間後必將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漸變。不管眼下如何評說,在舉國上下高呼「教育去行政化」「校長摘官帽」之時,深大無疑擔起了為整個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歷史使命,其改革成功與否無疑都具有強大的示範效應。
  • 社工組織對接復工復產企業用工需求為殘疾人尋找工作崗位
    準備應聘的殘障人士(左二)向工作人員了解崗位情況。文/圖江門日報記者/張華熾通訊員/陳麗雯蔡冰冰疫情之下,許多復工復產的企業面臨著產能缺乏的問題。近日,記者從多個社工組織了解到,針對企業用工需求,他們積極尋找適合殘疾人的崗位,為殘疾人開展就業幫扶。讓殘疾人走上工作崗位融入社會,這可以說是對殘疾人最好的關愛之一。重度殘障人士在家裡實現就業「社工哥哥,我想工作,為家裡減輕負擔。」
  • 為什麼做社工?聽聽一位香港社工講述他的初衷∣薦讀
  • 【哲學教育專題】高校「去行政化」勢在必行
    但這個「去行政化」卻抓住了當今中國教育的根本弊端。支持的力量不小,反對的勢力更大。 我們應該知道,教育改革就是改革教育的管理模式,改革教育資源的配置方式。很多年以前我們就講了,從指標管理到目標管理,而目前依舊是指標管理模式,指標管理必然要求「行政化」,或者反過來說,「行政化」必然要求指標管理,二者互為因果。因此「去行政化」就是改變這種行政化管理模式。
  • 2020社工考試網上報名高頻問題答疑!
    社會工作者的工作崗位分為四類:一是公務員崗位系統,主要是指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教育、衛生、司法、公安等職能部門中從事社會政策制定、執行等有關工作崗位。三是與社會保障或社會福利相關的群團組織和相關民間組織的相關崗位,包括為兒童、青少年、婦女、老人、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提供專業社會服務的崗位。
  • 事業單位去行政化:國內外研究現狀、發展趨勢
    「去行政化」其實是「去官僚化」,不是不要行政管理,而是要減少行政對學術的過分幹預,由官本位轉向學術本位(賴星華,2015)。「去行政化」一方面是去除行政級別,另一方面是阻止行政權力對學術權力的過度幹涉(蔡慧、魏雪、王華偉,2014)。⑵事業單位「行政化」的形成原因政府的行政幹預和統治使大學成為政府的附庸。
  • 廣東中小學去「行政化」 校長更「專業化」
    在日前舉行的廣東省委深改委第五次會議上,省教育廳、珠海市、東莞市等匯報了基礎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專項改革試點推進落實情況,其中推進中小學去行政化、校長職級制改革工作是其主要內容。  省教育廳介紹,為理順中小學校長管理機制,促進校長由「行政化」向「專業化」的轉變,打破行政級別對校長交流造成的阻礙,推動教育的均衡優質,將中小學去行政化、校長職級制改革作為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抓手之一。
  •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高校去行政化需大批有風骨的人
    因為在我們國家,教育改革是一個大問題,很多人對教育改革都有意見,但是真正實踐的人又很少。南科大從一開始就想探索高校改革的問題,因此我們有了教育去行政化改革,我們還要回答錢學森的問題——「我們的學校為什麼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些都是社會很關注的問題,想要看看南科大究竟能做成什麼樣。  齊魯晚報:被遴選為南科大校長,你不可避免地從一開始也被貼上了標籤,您覺得您做成了什麼樣?
  • 2020社工考試報名!你最關心的3個問題,都在這裡……
    社工考試報名即將開啟,想要報名的考生請注意官網報名入口開通詳情,避免錯過報名時間。關於初級社工證和中級社工證的區別,及工作年限等問題,今天在這裡集中解答下。一、初級和中級的區別那麼該報考初級社工還是中級社工呢?
  • 武漢社工服務機構僅4家 專職社工150名
    武漢人口近千萬,社工服務機構只有4家,專職社工僅150人。這是記者昨日從市民政局了解到的。什麼叫社工?市民政局政治處相關負責人何小平解釋,與義工和志願者不同,社工是拿工資的「職業雷鋒」,社工運用專業方法幫助個人、家庭、組織和社區預防各種問題,幫助解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