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去行政化人事改革:再無處級科級幹部

2021-01-08 搜狐網
深圳大學的正高級職稱人員接過校方聘書。深圳晚報記者 汪陽 攝

  深圳晚報記者 傅欣彥

  昨天,深圳大學舉行聘任儀式,349名教授等人員依次從校長章必功手中接過了聘書。聘書的發放,標誌著該校歷時達5年的人事制度改革劃上了階段性的句號,正式「揚帆起航」。

  作為我國教育改革語境下的首起大學改革,深大的這場人事制度改革被寄予厚望,也被廣泛評論。有人說,深大的改革嘗試就是一杯溫吞水,半開未開,不溫不火,換湯不換藥,沒有解決高等教育深層次的矛盾和實質性的問題。也有人說,這一改革是「溫水煮青蛙」,看似平靜,波瀾不大,但暗中著力,一段時間後必將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漸變。不管眼下如何評說,在舉國上下高呼「教育去行政化」「校長摘官帽」之時,深大無疑擔起了為整個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歷史使命,其改革成功與否無疑都具有強大的示範效應。

  改革內容:

  淡化行政管理,強化學術權威

  根據《深圳大學人事改革方案》和15個配套文件,深大設置了教師、技術、管理三大崗位類別,對全體教職員工依崗聘任、分類管理。為此,學校成立了教師、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聘任委員會和人事爭議協調委員會。全校2415位教職員工中,除校領導和師範學院正職領導11位處級以上幹部外,全校應籤訂聘約2404人。其中,教師1388人,佔57.74%;技術人員477人,佔19.84%;管理人員539人,佔22.42%。籤約補聘和已籤約人數合計2400人,佔應籤約人數的99.83%。

  該校人事改革的策略是漸進改革。在老制度的背景下起步,憑藉老制度積累的基礎,向新制度逐步過渡,直至完全實行新制度。學校採取依靠教職員工改革舊制度、建立新制度的做法。現有人員和新聘人員之間,只是進校形式的不同,辭退程序的快慢,而在崗待遇完全一樣,同崗同酬。現有人員首次籤約採取全員受聘的辦法,確保改革的平穩過渡。新聘人員實行多渠道、多途徑:高端或高職稱人才進校,可走特聘通道,也可走長聘通道,還可以直接進入管理通道;一般人員可走人事代理通道進來,走崗位晉升通道留下。

  該校人事改革的目的是打破「鐵飯碗」,建立教師的激勵機制和退出機制。今後,教職工的薪酬、晉升將和他們的教學、工作成績掛鈎。

  該校人事改革的亮點是淡化行政管理,強化學術權威,發揮教授治學、民主管理。通過逐步減少校級管理崗位,行政部門處級幹部與政府處級脫鉤並設為三、四級管理崗位;學院院長、黨委書記、副院長等設為教師崗位;教學輔助單位行政主管設為技術崗位等辦法,逐步達到去行政化,去官本位。也就是說,目前轟轟烈烈的關於高校去行政化的呼喊已經在深大得到初步推動。

  校方觀點:

  改革不能「過猛下藥」

  事實上,從2005年江潭瑜出任深大黨委書記、章必功出任深大校長時,該校的人事制度改革便開始醞釀。在2005年的校長工作報告中,深大首次提出了人事改革的課題;在2006年學校黨代會工作報告中,深大全面部署了人事改革的任務。時代的要求和歷史的機遇,使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高教改革與他們的工作休戚相關。而作為深圳大學高教改革路程破冰之旅的舵手,針對這場改革,他們都給出了形象的描述。

  深大黨委書記江潭瑜:改革不採取「臥倒式休克療法」

  人事管理制度是現代大學內部管理制度的核心。我們進行的人事改革,著眼點就是要建立一個比較好的人事分配體制機制,包括人才評價、培養、選拔、交流、激勵和保障等機制,使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人能夠各居其位、各盡其才,迸發出動力與活力。人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秉持現代大學理念,緊緊依靠全校教職員工,堅持可持續發展。所以,我校的人事改革不採取「臥倒式休克療法」。而是逐步建立起適應學校發展的人事管理、分配的體制機制,為學校的全面改革、探索並踐行現代大學制度破冰開路。

  深大校長章必功:改革是「普通開水」

  深圳大學這次人事制度改革是「普通開水」。而此前有大學改革因下藥過猛而流產,或者力度太小形同虛設的情況,我稱其為「辣椒水」和「溫吞水」。此次改革有妥協之處,那就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指導方針。方案打破了教職工的「鐵飯碗」,實行全員聘任。但具體操作是「新老有別」:對於「老人」來說,如果3年後他們無法完成合約任務,將面臨降級低聘或者調崗的懲罰。但對於改革之後進來的「新人」,則是「非升即走」:合約期結束時,若未能通過學校的考評,學校有權解除合同。

  另類聲音

  改革帶來三個疑問

  記者從昨天的聘任儀式上獲悉,深大這次人事制度改革進展順利,全校應籤訂聘約的教職員工共2404人,未提出聘任申請的僅有4人,改革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擁護和支持。作為素來追求人格獨立和學術自由的高校教師群體,還是傳出一些質疑。

  疑問1:管理人員對外該叫什麼?

  目前,深大行政部門處級及處級以下幹部已經與政府的行政級別脫鉤,設為三至八級管理崗位。也就是說,深大再沒有處級、科級幹部了,取而代之的,是三級、四級、五級職員等稱呼。這種「去行政化」的嘗試很好。但校方有沒有想過:在校內改掉幹部稱呼容易,大不了直呼其名,或叫「張三級」、「李四級」。可到校外辦事怎麼稱呼呢?遞上去的名片該怎麼寫頭銜呢?是否還得用約定俗成的方式,稱為「張處長」、「李主任」?要知道,大學不會與世隔絕,人們頭腦中還存在級別觀念;再說,校外人士也未必清楚深大的級別劃分。

  疑問2:與行政脫鉤的學院院長

  還有沒有話事權?

  深大現有25個學院,改革明確將學院院長、黨委書記、副院長設為教師崗位。目的是逐步達到去行政化,去官本位,打破行政、教學「雙肩挑」的弊端。應該說這種初衷很好。但是,學院的事情最終還不是院長說了算?也就是說,院長雖然沒有官銜了,可是權力還在。與沒擔任院長的教師相比,院長作為管理人員,在學院的諸多人、財、物事務上,如教學安排、教師考評、經費使用等環節中,絕對具備話事權。從學校「規定院長、副院長都是教師崗位,不是官」分析,這與之前的「雙肩挑」並無不同,也就是說,院長、副院長等雖然不叫行政幹部了,但還是主導教育與學術資源配置。

  疑問3:校領導這個真空地帶

  何時觸及?

  深大此次改革,只是對處級及處級以下幹部「動刀」,而位居處級以上的校領導卻沒動,沒有取消行政級別。那麼,人事改革何時才能觸及到校領導這個真空地帶?學校處級以上幹部,包括書記、校長是否也該「去官化」,「去行政化」?

  教師說法

  影響雖不大但感覺有壓力

  對於人事制度改革,被聘任為計算機系教授的楊烜坦言「有壓力」。在昨天的聘任儀式現場,接過聘書的楊烜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她認為,以前的考核雖然也有指標,但主要是完成學校交給的任務就行了,但現在實行的合約考核有具體的量化,包括教學、科研、公共服務,基本工作量就明確規定為每周10~12學時,其中教學基本工作量為每周8學時,課堂教學基本工作量每周4學時。另外,所有教師每學年至少承擔一門本科課堂教學工作。

  光電學院的曾鵬舉教授則認為,人事制度改革對大多數老師影響不大,「因為現在合約考核所規定的工作量,與之前大家的工作量差不多。」肖俊副教授也認為,感覺對自己的影響不大,「面臨直接壓力的,應該是極少數以前混過來的教師。現在引進考核、激勵制度,如果他們不努力,是混不下去的。」肖俊還認為,過去教授是鐵飯碗,沒有錯誤就可以一直呆下去,現在不一樣了,教師當然會有壓力。 

(責任編輯:news6)

相關焦點

  • 南科大去行政化失敗 不方便說的「南科」一夢
    21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學人事任免,深圳原公安局長李銘任中共南方科技大學委員會書記,朱清時不再兼任。不再兼任黨委書記的朱清時,校長一職也將在今年9月份到期,朱清時的卸任是否意味著「南科大改革失敗」?  對南科大教改失敗的說法,昨天北京青年報的一篇報導說,朱清時拒絕回應。
  • 青島大學八成中層業務幹部主動放棄行政級別
    近日記者了解到,青島大學努力建設服務型黨組織,並以此深入推進各項改革,優化了布局,機關崗位壓縮了20.4%,學院管理崗位增加了37%,學校80.6%的中層業務幹部主動選擇放棄行政級別。學校體制機制改革也提升了學校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快了高水平大學建設步伐,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應有的貢獻。
  • 高校編制改革是「去行政化」第一步
    事實上,推進公立醫院、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實行全員聘任制,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清除醫院和高校傳統管理體制的「行政化」弊端,建立起以專業化和公平競爭為核心的職場文化,這是對中國公立醫院和高校長期以來「官本位」文化的一種消解。這也意味著,醫務人員和高校教師將不必再通過「鐵飯碗」和仕途來體現自身的價值,只要努力工作,通過積累就可打破職業發展的天花板。
  • 滬高校人事改革方案浮出水面 部分高校教授直接任副校長
    本報記者獲悉,除了清北兩校的教育綜合改革在逐步推進外,上海作為全國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滬上各大高校也正加快綜合改革步伐,推進一流大學建設。作為綜改「重頭戲」的人事改革方案,也在漸漸浮出水面。  地方高校也在積極試水人事改革  滬上多所市屬高校也在積極試水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希望能夠探索出一條適合地方院校的一流大學發展之路。  作為首批唯一試點單位,自2016年開展深化高校改革建設地方高水平大學試點工作以來,上海大學正在啟動綜合改革,多項人事改革舉措呼之欲出。
  • 當理想照進現實:一位大學校長的去行政化實驗
    2009年9月,這位已退休的大學校長接受了一所正在籌建中的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校長的聘書。而他之所以願意重新出山的理由很簡單:這所大學將借鑑香港科技大學的模式,成為一所完全新型的大學。這所新大學的一大理念就是去行政化。他這位校長就不是由政府任命的,而是由專家組成的顧問團在全球範圍內經過層層篩選決定的。
  • 幹部人事制度醞釀改革 職務不升也提高待遇
    而作為今年將重點推出的另一項加快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舉措即關於黨政機關幹部職務與職級相結合的規定,目前也正在積極醞釀中。  多年「仕途」可能當不上「副科」  即將開始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吸引了空前規模的54萬名報考者,他們將以平均比例37.3比1、某些職位高達100比1的競爭烈度,開始「入仕」的首次「闖關」。
  • 2020四川大學體育學院科級幹部招聘1人公告
    根據《四川大學學院(醫院)科級機構設置和科級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實施方案》文件精神,結合體育學院實際工作需要,經學院黨政聯席會議討論決定,現將體育學院黨政辦副主任招聘事項公告如下:一、崗位設置黨政辦副主任1名二、崗位職責1、在學院領導及黨政辦主任的領導下,協助起草學院黨建和行政的各種公文、文件和決議,負責上級文件、辦公會決議及院領導批示的督辦工作
  • 廣東中小學去「行政化」 校長更「專業化」
    在日前舉行的廣東省委深改委第五次會議上,省教育廳、珠海市、東莞市等匯報了基礎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專項改革試點推進落實情況,其中推進中小學去行政化、校長職級制改革工作是其主要內容。  省教育廳介紹,為理順中小學校長管理機制,促進校長由「行政化」向「專業化」的轉變,打破行政級別對校長交流造成的阻礙,推動教育的均衡優質,將中小學去行政化、校長職級制改革作為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抓手之一。
  • 學校「去行政化」再入視野,其歷史緣由和發展方向又在哪裡?
    事實上,學校「去行政化」的呼聲對民眾而言早有耳聞,比如在19年7月,河南許昌就拉開校長職級改革的序幕,包含中小學校在內的18個校長不再戴「官帽」,而是按照職級進行劃分。「去行政化」的未來又會在哪裡?下面,我們一一來看。
  • 【幹部工作】通遼市開展科級年輕幹部能力提升培訓
    【幹部工作】通遼市開展科級年輕幹部能力提升培訓 2020-12-22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四川大學教務處科級幹部招聘5人公告
    根據《四川大學機關部處及業務單位科級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實施方案》(川大委〔2019〕21號)和《四川大學教務處科級幹部選拔工作方案》精神,現將教務處科級幹部選拔事項公告如下:一、崗位設置1.教學管理科:副科長(2人,副科級)2.學籍管理科:副科長(1人,副科級)3.教師教學發展科:副科長(1人,副科級)4.
  • 朱清時:中國大學「去行政化」改變很難
    朱清時:中國大學「去行政化」改變很難 >   中新社石家莊1月17日電 (記者 陳林)「去行政化是一個翻天覆地的重大改變,改變很難,主要來自全社會對它的認識還不足。
  • 2020四川大學人才辦科級幹部招聘3人公告
    根據《四川大學機關部處及業務單位科級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實施方案》(川大委〔2019〕21號)與《四川大學人事處部分科級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實施方案》精神,現將人才辦部分科級幹部選拔事宜通知如下:一、招聘崗位1.人才計劃管理科科長1名。2.人才計劃管理科副科長1名。3.發展評價科副科長1名。
  • 去行政化、去社會化!
    日前,決策雜誌登載報導《去行政化、去社會化!安徽一高新區實行全員競聘上崗!》。全文如下↓「發展為要、項目為王、實幹為先」,走進銅陵市獅子山高新區,一行醒目的紅色標語映入眼帘。除了選拔得力人才,還要營造幹事創業的好環境,讓園區廣大幹部想幹事、能幹事、幹好事。新的改革方案圍繞一個核心著力點,就是園區開發運營去行政化和主責主業去社會化,改革致力達到三個效果:一是建立更加精簡高效的管理體制。園區將實行「大部門、扁平化」管理,精簡優化內設機構。
  •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高校去行政化需大批有風骨的人
    因為在我們國家,教育改革是一個大問題,很多人對教育改革都有意見,但是真正實踐的人又很少。南科大從一開始就想探索高校改革的問題,因此我們有了教育去行政化改革,我們還要回答錢學森的問題——「我們的學校為什麼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些都是社會很關注的問題,想要看看南科大究竟能做成什麼樣。  齊魯晚報:被遴選為南科大校長,你不可避免地從一開始也被貼上了標籤,您覺得您做成了什麼樣?
  • 多地高校推進去行政化 院系領導職務將與行政級別脫離
    「大學院校的行政級別基本是參照國家機關確定的,包括內部的任命以及教育的行政化,這種體制與教授治校的宗旨相違背,極大地降低了大學的工作效率,高校去行政化是大勢所趨。」12月1日,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北京大學是高校去行政化的先行試點,後續,醫療機構也要去行政化轉而以醫生為主體,目前方案正在研究中。
  • 中辦"動刀"事業單位行政化 取消行政級別工資
    喊了近20年的事業單位改革這回動了真章,直擊事業單位改革最核心問題——省部級事業單位高層領導「去行政化」。  事業單位改革「動刀」,圈定省部級  為什麼這麼講?以「省級以上黨委和政府直屬以及部門所屬事業單位領導班子成員」為例,包括國務院直屬的新華社、中國社科院、中國科學院、國家行政學院等;教育部所屬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等院校。
  • 中辦「動刀」事業單位行政化 取消行政級別工資
    喊了近20年的事業單位改革這回動了真章,直擊事業單位改革最核心問題——省部級事業單位高層領導「去行政化」。  事業單位改革「動刀」,圈定省部級  為什麼這麼講?以「省級以上黨委和政府直屬以及部門所屬事業單位領導班子成員」為例,包括國務院直屬的新華社、中國社科院、中國科學院、國家行政學院等;教育部所屬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等院校。
  • 什麼是事業單位系列之四: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但人事管理方式過於行政化,用人機制不靈活,實際上的身份終身制,人浮於事、效率不高等問題依然存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隨著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相對滯後的問題愈發突出。特別是隨著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重大決策的做出和實施,進一步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已經成為一項既重要又緊迫的戰略任務。
  • 2021德州樂陵市年輕幹部「薪火工程」公開選拔科級後備幹部60人
    聯創世華—面試一對一高端私教課程德州聯創世華電話:0534-2108858、2108855、15053460923(何老師)2021德州樂陵市年輕幹部「薪火工程」公開選拔科級後備幹部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