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理想照進現實:一位大學校長的去行政化實驗

2020-12-15 科學網

 

中國科技大學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清時委員是享受副部級待遇的大學校長。2009年9月,這位已退休的大學校長接受了一所正在籌建中的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校長的聘書。而他之所以願意重新出山的理由很簡單:這所大學將借鑑香港科技大學的模式,成為一所完全新型的大學。這所新大學的一大理念就是去行政化。他這位校長就不是由政府任命的,而是由專家組成的顧問團在全球範圍內經過層層篩選決定的。

 

新任的、沒有任何行政級別的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在高校行政化的氛圍中,切實體會到沒有級別的學校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這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朱清時笑言。

 

沒了級別的大學校長,使用機場貴賓室得交費

 

最簡單的就是機場貴賓室的使用問題。在合肥,朱清時委員可以免費使用貴賓室;在深圳卻要交費,每次800元,「很心疼。」他說。

 

沒有級別,最大的問題就是任何人都沒有理由親自管你。他在中國科技大學任校長時,由於是副部級待遇,安徽省教育廳不大管中國科大,有事情他們就直接找副省長對話。

 

一個沒有級別的學校要在高校行政化的氛圍中成長,有很多事情是理想化的朱清時想不到的。

 

2009年9月10日他接過南方科技大學的聘書,以為可以大展拳腳。實際上,就在來北京開會的前幾天,他才剛剛拿到文件,正式成為學校的法人代表。非行政體系內的人不了解:沒有這個文件,即使朱清時拿到學校的聘書,也不能成為學校的法人代表。而只有成為學校的法人代表,社會才能給學校一個單位的戶口,才能有銀行帳戶,才能在全球招攬人才。從這個意義上說,到現在,朱清時還是個光杆兒司令。

 

他這個曾經享受副部級待遇的大學校長在深圳參加大會,也讓主辦方有些為難。第一次參加大會,作為南方科技大學校長的朱清時被排在深圳的一所職業院校後面。第二次開會,主辦方又把朱清時安排在這所職業院校的前面。

 

「實際上,我很高興這種待遇。」朱清時說。這是他熟悉的大學的氛圍: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做訪問學者時,即便教育部長去訪問,開會時也要坐在臺下。英國的劍橋大學沒有級別,但無論在哪裡,它都是受尊重的。

 

當校長這麼久,沒臉去做學術報告

 

在他原來任職的中國科技大學也一直在盡力捍衛去行政化。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在中國科大,有的校領導始終沒有評上教授。學校一直堅持,教授是學術稱號,一定要搞學術的人才能評教授。領導職務再高、再出色,也不能當教授。

 

中國科大的後勤、人事和科研處長,都是業務骨幹競聘上崗。「為什麼要做?因為體制是這樣的。」朱清時很理解骨幹們的苦衷。在現行體制下,如果是純粹的教授,沒有任何行政職務,就是一個簡單的組織會議,只能讓學生跑腿,沒有任何公共資源可以利用。反之,如果是處長,有很多公共資源可以用,還可以用權力得到很多東西。

 

「很多搞業務的人追求這種東西。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的評價標準,不是看業務好到什麼程度,而是看權勢大到什麼程度。」他說。

 

朱清時最早在國內組織綠色化學國際會議,並一直擔任主席。前些年,他一直都在會上做主題報告。去年這個會議在中國召開,請他做報告。朱清時回絕了,理由很簡單:自己當校長這麼久,離學術很遠了,沒臉去做報告。對方不這樣認為,說朱校長不去就是不給面子。為這個問題,兩人爭執了很長時間。

 

最後,朱清時用這個理由去說服對方:「這是一種落後的價值標準:開會一定要權力最大,地位最高的人講話,而不是看誰的講話最精彩。我們要改變過來,讓最有資格的人去講。而我現在就適合在下面聽講,幫你們找錢,為你們服務。不要一說院士就了不起,要轉變這樣的觀念,我們的學術才真正有希望。這也是我們去行政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教授治校,學術至上,這是辦大學的必由之路。」

 

在朱清時看來,搞學問跟梅蘭芳唱戲是一樣的。梅蘭芳的戲唱的好,是多年一直琢磨,學習別人的長處,最後到了頂峰。因為那時劇團的所有人都為他唱好戲服務。後來風氣變了,整個劇團崇尚行政權力,靠行政權力運轉,而不是唱功有多好,梅蘭芳唱的就沒有過去那麼好了。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學校。如果都去崇尚權勢,學問就不可能做到最佳。

 

真正去行政化應該從新學校開始

 

讓他痛心的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崇尚的不是學問卓越,學術正在衰退。朱清時委員認為,要改變年輕人的態度,首先體制要改變:要讓大家一心追求學術卓越,不要當官。錢學森先生生前回憶自己在加州理工學院讀書時的氛圍:一個教授貼海報,要講數學的一個問題,錢學森的導師馮·卡門教授不服氣,也貼了海報,也要講這個問題。

 

「你做的好,我做的比你還好。這種氣氛必然會誕生大師。」朱清時說:「我們現在就是要倡導這種氛圍:讓年輕人都追求卓越,把學問做的好上又好。」

 

朱清時和南方科技大學的同事都在這種去行政化的氛圍中慢慢磨合。前段時間,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副校長帶著一群教授來拜訪南方科技大學。就餐時的位置排序是個大問題。香港科技大學原校長吳家瑋給朱清時出主意,不要排名,只設主人和主賓席,然後把各人的名牌放在桌子上,每個人自己拿走,願意坐哪裡就是哪裡。現在,這種排法在南方科大推廣開來。

 

有人說,南方科技大學是在去行政化的路上孤軍奮戰。朱清時不這樣認為。「去行政化是新陳代謝的過程:老的學校,行政化的機構和體制已經形成,只能逐步緩慢改變。真正去行政化是應該從新生學校開始,中國每年有幾百所新建學校。國家從現在開始,對新建立的學校去行政化,應該很快。南方科大這樣的新學校會在很多地方出現,我們不會孤獨。」

 

「去行政化必然影響到現在的副部級領導,局級領導。這是一種疼痛,這種疼痛是新生嬰兒出生前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個學術機構的人員不追求學術而去追求『官印』,必然導致失敗。我們要追求未來的大學所有的人贏得尊重靠的是本事,是教學科研成績,是管理工作做的好,而不是憑行政級別取得尊重。」朱清時說。(原標題為:一位大學校長的去行政化實驗)

 

更多閱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官員談高校去行政化:不是拿掉校長級別那般簡單
    日前,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表示,北大將嘗試取消院系領導的行政級別,並採用聘用方式。這番言論掀起了新的一陣高校「去行政化」的討論。很多人認為,公立高校上至校長下到院系主任都有行政級別,是大學行政化的表現。但是,教育界也有一種代表性的觀點:取消行政級別不能解決行政化問題;校長、院長有了行政級別,才能與教育管理部門的官員「平等」對話。
  • 臺灣高校去行政化從校長遴選開始 衝破官派制
    過去20多年間,臺灣高校去行政化的步伐由法規修訂到具體實踐,走出了一條譽大於謗的「教授治校」之路。  遴選校長 臺大帶頭衝破官派制  大陸高校體制的特點,一言以蔽之,就是事業單位、校長官派。大學校長不僅是校長,亦是有行政級別的官員。事實上,在臺灣「解嚴」之前的漫長歲月裡,公立大學的校長也一直都採官派、委任制。
  •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高校去行政化需大批有風骨的人
    說白了就是「行政化」,「去行政化」是最大的改革。因為大學是一個學術機構,必須按照追求學術卓越的 原則來運作,而不能按照誰官大誰說了算的方式來運作。中國學校多,規模大,但是培養不出人才,行政化就是主要原因。只有去行政化才能重新煥發大學的生命力和活力。  齊魯晚報:那在南科大這個新生的大學裡,沒帶這麼多枷鎖,「去行政化」的改革情況如何?
  • 廣東中小學去「行政化」 校長更「專業化」
    在日前舉行的廣東省委深改委第五次會議上,省教育廳、珠海市、東莞市等匯報了基礎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專項改革試點推進落實情況,其中推進中小學去行政化、校長職級制改革工作是其主要內容。  省教育廳介紹,為理順中小學校長管理機制,促進校長由「行政化」向「專業化」的轉變,打破行政級別對校長交流造成的阻礙,推動教育的均衡優質,將中小學去行政化、校長職級制改革作為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抓手之一。
  • 朱清時:中國大學「去行政化」改變很難
    朱清時:中國大學「去行政化」改變很難 >   中新社石家莊1月17日電 (記者 陳林)「去行政化是一個翻天覆地的重大改變,改變很難,主要來自全社會對它的認識還不足。
  • 夢想照進現實,華爾街英語90後校長成長之路
    (原標題:夢想照進現實,華爾街英語90後校長成長之路) 齊魯晚報11
  • 深圳大學去行政化人事改革:再無處級科級幹部
    不管眼下如何評說,在舉國上下高呼「教育去行政化」「校長摘官帽」之時,深大無疑擔起了為整個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歷史使命,其改革成功與否無疑都具有強大的示範效應。通過逐步減少校級管理崗位,行政部門處級幹部與政府處級脫鉤並設為三、四級管理崗位;學院院長、黨委書記、副院長等設為教師崗位;教學輔助單位行政主管設為技術崗位等辦法,逐步達到去行政化,去官本位。也就是說,目前轟轟烈烈的關於高校去行政化的呼喊已經在深大得到初步推動。
  • 【哲學教育專題】高校「去行政化」勢在必行
    這就是學術地位與行政地位的互動,也就是大學「行政化」的主要症狀。大學「行政化」的根本危害是毀滅了大學的學術和教育,許多人把當官作為目標,把學問和教學作為手段。 現在全國學術界和教育界,「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官本位壓倒學本位和教本位,行政本位壓倒學術本位和教育本位,這一趨勢若不遏止,必然毀滅學術,毀滅教育。
  • 事業單位去行政化:國內外研究現狀、發展趨勢
    [6]歐洲現代大學制度的關鍵在於,校長工作行政化、學術決策教授化[7],校長工作自然就變得輕鬆。⑸尊重學術權力與教授治校是辦好大學的關鍵「要徹底實現大學的目的,大學政策就必須由全體教師來決定」[8]。日本現代化大學教育之所以很快躍居世界前列,就因為尊重學術權力與教授治校。
  • 去行政化歸教育本位之路還很長
    (11月29日《北京青年報》)    經過一輪又一輪的高校擴張,曾經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之路已逐漸遠去,大學不再是理想的樂園,天之驕子的光環也儼然淡去,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了歷史最高記錄的699萬,面對大學生就業難題,人們陷入了沉思和質疑,高校教育何去何從?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出更多的高質量社會人才?
  • 夢想照進現實
    夢想照進現實今年密雲區的理科狀元是密雲二中的優秀學子賈凡義,他取得了700分的高分(含自主招生加分),是我區當之無愧的理科狀元。他把這一成績歸結為:夢想的力量。「能夠取得理想的成績,我真的特別高興,雖然高三下學期的幾次模擬考試我的成績比較穩定,給我很大的信心,而且高考後在網上查答案,估算總分也和下來的分數差不多。
  • 南科大去行政化失敗 不方便說的「南科」一夢
    21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學人事任免,深圳原公安局長李銘任中共南方科技大學委員會書記,朱清時不再兼任。不再兼任黨委書記的朱清時,校長一職也將在今年9月份到期,朱清時的卸任是否意味著「南科大改革失敗」?  對南科大教改失敗的說法,昨天北京青年報的一篇報導說,朱清時拒絕回應。
  • 事業單位去行政化:附著利益 副部級高校多年未減一所
    教育部近日首批核准了中國人民大學等6所高校的章程,去行政化傾向明顯。有關專家表示,「逐步」二字意味著事業單位去行政化改革註定是一場「障礙賽」而不是「百米衝刺」,需要穩妥有序推進。  然而專家表示,多年來,我國試點「去行政化」的單位眾多,而真正意義上實現「去行政化」的學校、醫院目前還沒有。  早在2004年年底就全面推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的山東濰坊市,改革成果顯著但困惑仍存。「開會、排座次等涉及級別時讓多數校長有『失落感』,以往的行政福利沒有了,補償激勵機制力度不大,向外流動難,心態難免失衡。」山東濰坊市多所中學的校長告訴記者。
  • 專家:高校擺正「教學中心地位」須徹底去行政化
    原標題:專家:高校擺正「教學中心地位」須徹底去行政化  編者按   教學是高校的正業和本業,這是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常識。但它又那麼沉重,因為現實留給人們的印象是,教學壓根兒就沒在高校佔據中心位置,而且越是重點大學,教學就越靠邊兒站。
  • 農民工父親:後悔讓兒子上大學,不是讀書沒用,是理想難照進現實
    隨著大學持續擴招,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走出家鄉,進入大學,畢業後成為城鎮人口,實現了父輩的夢想,但社會發展到今天,一種新型的「讀書無用論」又重新在農村父母中流行。02不是讀書沒有用,而是短期內,理想難以照進現實像海叔這樣的農村父母有很多,主要是覺得知識難以轉化成對現實有幫助的現成利益
  • 杭州學校畢業照空出凳子PS校領導 校長稱很正常
    現在領導面子都這麼大了,正規畢業照都不去!我這樣的青年:一年一次畢業照都嫌累?談何百年樹人!林日新:「懸浮照」曾屢見於官員視察的新聞圖片中,承載著學生美好回憶的畢業照,竟然也驚現PS技術的運用,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 光華法學院:「教授治院」的理想實驗
    一群帶著理想主義情結的法律學者,正在嘗試創辦一所與現行大學相異的學府——遠離教育行政化,由教授委員會管理學院事務與學術評價,追尋大學獨立與學術自由的精神……「讓胡適校長的精神活在我們心中。」賀衛方以這篇致辭作別北京大學後,他的新教職是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
  • 浙大光華法學院:「教授治院」的理想實驗
    核心提示:一群帶著理想主義情結的法律學者,正在嘗試創辦一所與現行大學相異的學府——遠離教育行政化詹逾/圖「讓胡適校長的精神活在我們心中。」賀衛方以這篇致辭作別北京大學後,他的新教職是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這個法學院意圖恢復胡適年代大學傳統的理想實驗——遠離教育行政化,由教授委員會管理學院事務與學術評價,追尋「教授治院」下的大學獨立與學術自由。
  • 美秀美術館,照進現實的桃花源理想 | 藝術客
    中國東晉詩人陶淵明以寓言的形式描繪了一方脫離世俗的極樂淨土,借失路於山間的漁人之行,把詩人對理想田園的嚮往和詩人所居住的憤懣現實世界聯繫起來。那派安寧和樂的田園風光和隱逸情懷成了美好生活的象徵,逐漸成為後世文人士大夫對理想世界的文學物象。自然也隨著中日文化交流到達日本,陶淵明亦對日本古代文學和傳統審美產生了影響。
  • 細讀加州大學:「行政化」系列二——$Staff$Facuty?
    《細讀加州大學》(15):「行政化」系列一——Staff: Faculty = 4 :1 2.《細讀加州大學》(16):「行政化」系列二——$Staff $Faculty?表1展示了加州大學諾獎獲得者和加州大學最高級別的「帽子」頭銜「大學教授」的薪酬。毫無懸念,「帽子」學者的薪酬要遠遠高於正教授的平均薪酬。但他們的年薪與校級領導相比,並沒有優勢。只有一位「大學教授」的年薪是65萬美元,高於校級領導,其他「帽子」學者的年薪都在30萬美元左右,有好幾位學者的年薪是明顯低於校級領導和二級學院院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