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決策雜誌登載報導《去行政化、去社會化!安徽一高新區實行全員競聘上崗!》。
全文如下↓
「發展為要、項目為王、實幹為先」,走進銅陵市獅子山高新區,一行醒目的紅色標語映入眼帘。經歷了去年經濟總量、增速雙下滑後,銅陵市樹立起以項目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導向,產業園區作為項目建設的承載平臺,毋庸置疑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主戰場。
新的發展思路下,銅陵經濟反彈發力的勢能正悄然萌發。作為銅陵市主城區,銅官區在全市經濟板塊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轉型發展的示範意義突出。近年來,面對資源稟賦短板凸顯,公共服務負擔加重等諸多外在不利因素,銅官區積極推動產業園區改革,圍繞「主戰場」,打好「主動仗」,不斷蓄積改革勢能,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動能。
爭當「領跑者」
「銅官區是銅陵建成歷史最早,基礎最好的核心城區,面對經濟轉型發展的壓力,肩負起引領全市發展擔綱承梁的重任責無旁貸,要在深度融入長三角上邁出新步伐,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實現新突破,爭當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領跑者』。」銅官區委書記汪繼宏的講話擲地有聲。
作為全區經濟建設的主陣地,銅官區轄屬的獅子山高新區也成為引領經濟反彈發力的希望之地。
2017年,獅子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正式獲批升格為國家級高新區,成為安徽省第五個獲批國家級高新區的產業園區。「作為區級政府管理的產業園區,獅子山高新區自身要素稟賦並不突出,體量規模也有限,獲批國家級高新區,體現了國家層面對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升級的重視,有著濃厚的試驗色彩。」銅官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王保中說道。
在國家級高新區的批覆中,獅子山高新區規劃面積為2.55平方公裡,批覆明確指出,要「按照布局集中、產業聚集、用地集約、特色鮮明、規模適度、配套完善的要求,完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聚集科技創新資源。」
「國家級高新區非常難得,無論從發展的需要,還是從自身的基因,都促使我們要用好這塊牌子」,獅子山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王基宏說道,「我們將致力於將獅子山高新區打造成為集聚科技創新資源,探索產業轉型方向的高地。」
為打造強有力的引擎,跑出示範帶動的「加速度」,銅官區政府在政策上給予高新區寬鬆有利的支持。2020年5月,銅官區發布《銅陵獅子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財政管理體制方案》,以高新區2019年一般預算形成的區級可用財力作為收入基數,超基數部分全部用於園區發展。高新區範圍內土地出讓收入全部封閉運行,執行市級土地出讓政策,所得全額安排至高新區。高新區財政得以相對獨立運行,園區發展可用資金大大充實。
支持「優等生」
潔雅生物是獅子山高新區一家專業生產高檔溼巾的企業,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訂單量暴增。不久前,世界500強英國利潔時與該企業籤訂了每年1.1億美元的訂單,並要求從8月開始供貨。
「雖然這對公司是令人振奮的消息,但是目前的產能就算開足馬力也無法滿足,新建廠房時間又來不及。」企業負責人袁先國表示。如果不能按時交付訂單,企業還將面臨巨額的違約金索賠。關鍵時刻,銅官區委區政府第一時間來到企業上門對接,對整個高新區閒置廠房進行全面梳理,最終通過騰退清理,盤活了2.7萬平方米閒置廠房做項目用地。
獲批國家級高新區後,獅子山高新區不斷調整優化園區產業結構,推動企業提質升級,淘汰了一批落後產能。但由於牽涉的債務關係複雜,部分企業在建設中止後始終未能得妥善處理,成為獅子山高新區發展中懸而未決的難題。
銅陵市委書記丁純在市委十二次擴大會議上一針見血地指出銅陵土地資源日趨緊張的現實,「不能簡單地鋪攤子,必須發展技術附加值高、利潤高的新興產業……通過差別化政策,推動資源要素向高效益、高產出、高技術、高成長性企業集聚,集中有限資源支持『優等生』。」
2019年7月,在銅陵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獅子山高新區組建成立銅陵高新發展投資有限公司。高新投公司成立後,藉助國家推進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的宏觀政策機遇窗口,積極爭取專項債資金,為盤活園區閒置資產提供了關鍵性的財力保障。
以潔雅生物項目為契機,銅官區政府相關部門主動與閒置廠房債權人對接,就執行債務和解進行磋商談判,最終達成協議。盤活閒置資產的同時,園區協助企業進行項目投產前期施工設計審批。項目組採取5+2、白加黑的工作方式,用2個月時間完成從項目引進、土建安裝、廠房裝修、設備進場到順利投產,創造項目建設「潔雅速度」,最終在8月完成正式投產。
高新投公司成立後,下一步將以資金為槓桿,向產業經營實體或投融資實體公司轉型,匯聚更多的資源向優勢企業傾斜,重點培育符合高新區產業規劃方向,有示範帶動效應,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有望實現爆發性增長的企業。高新投採取股權加債權的方式為企業提供支持,促進園區企業形成良好的新陳代謝機制,發展步入良性循環。
立足「兩高一新」
8月20日,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安徽銅陵區決賽在中科大創業園多功能廳成功舉辦。經層層選拔、激烈比拼,獅子山高新區企業安徽巨目光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獲初創組冠軍,並被推薦晉級安徽賽區決賽。
2019年落戶在獅子山高新區的巨目光學是一家以研發為主導,研產銷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公司主要從事視光學領域醫療器械及相關行業衍生產品的開發生產。今年,產品剛剛推向市場後便供不應求,對傳統驗光儀器市場產生巨大衝擊,預計全年銷售額可達到2000萬,昂首邁入規上企業行列。
巨目光學的落地和成長是近年來獅子山高新區轉型升級的典型縮影。自獲評國家級高新區以來,獅子山高新區始終以國家級標準衡量園區發展質效,經兩年多探索,不斷明晰發展方向和路徑。特別是在新一屆銅陵市委班子領導對園區改革發展提出更高要求後,獅子山高新區有針對性地制定了新的戰略發展規劃和園區改革方案。
「作為國家級高新區,我們的發展一定是立足於『高和新』,不僅體現在產業技術水平,更體現在發展理念的方方面面。」銅官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都斌說道。從規劃整體來看,獅子山高新區下一步的發展方向總體可以概括為「兩高一新」。
首先是產業發展的起點高。獅子山高新區結合自身稟賦和未來戰略方向,確立了主導產業,加強對招商引資企業的篩選。一方面注重招引「大而強」,圍繞園區現有龍頭企業上下遊產業鏈以商招商、以企引企,相繼引進了凱斯威高端銅合金、銅粉等項目落戶,填補了行業空白;另一方面注重挖掘「小而美」,尋找有潛力的初創型中小企業,進行培育和扶持,以巨目光學為代表的一批中小企業快速崛起,未來將在園區內的高端製造產業基地形成集聚效應。
其次是創新合作的層次高。獅子山高新區持續鞏固擴大產學研合作,打造全市的創新策源地。過去的一年,北京礦冶科技、吉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四所大學與銅陵市市校合作平臺落地獅子山高新區,並對全市企業提供服務,成為面向未來、細水長流的長線投資。
最後是幫扶企業的手段新。過去,獅子山高新區缺乏高新投公司這個市場化投資主體,對企服務缺少抓手,政策導向上也缺乏層次區分。新一輪改革中,獅子山高新區從場地租賃減免、財政貢獻獎勵、投融資服務等多方面扶持企業發展,對園區基礎較好,具備上市潛力的企業採取一事一議靈活扶持政策。
8月24日,安徽藍盾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獅子山高新區轉型發展結出的一大碩果。下一步,獅子山高新區所屬潔雅生物、銅都流體等企業也將陸續走向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動能進一步增強。
攪和一池春水
在獅子山高新區產業發展不斷優化升級的同時,另一場改革也同時在高新區管理體制內部悄然進行。2020年7月,銅官區下發《關於進一步深化獅子山高新區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意見》,推動園區管理人員崗位薪酬體制改革。改革方案採取「全體起立、重新上崗、比選擇優」的原則,全員競聘上崗,競聘報名範圍包含全區黨政群機關、事業單位、鎮辦社區、區屬國有企業在編在崗及區聘人員。
幹事創業,關鍵在人,只有具備高質量發展能力的人,才能推動高質量發展。銅陵市委書記丁純指出,要把園區作為培養、鍛鍊幹部的平臺,堅持在園區建設一線、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發現人才、檢驗幹部。作為經濟工作的主陣地,必須將最優的精兵強將選派在一線。
方案下發後,園區不少工作人員感到了壓力。為實現穩定過渡,銅官區對於在編人員採取「檔案封存」的方式,編制關係保留不變,保持人員原身份、職級不變,工齡連續計算。儘管如此,獅子山高新區目前在崗人員將有很大一部分分流到其他單位,同時一批新鮮血液將補充進來。未來,獅子山高新區所有管理人員將採取一年一聘的方式,並制定相應的退出機制,人員能上能下,實現良性循環。
除了選拔得力人才,還要營造幹事創業的好環境,讓園區廣大幹部想幹事、能幹事、幹好事。
新的改革方案圍繞一個核心著力點,就是園區開發運營去行政化和主責主業去社會化,改革致力達到三個效果:
一是建立更加精簡高效的管理體制。園區將實行「大部門、扁平化」管理,精簡優化內設機構。由獅子山高新區開出權力下放清單,區直部門將相關權力職能全部下放園區。
二是建立更加激勵競爭的幹部人事管理及薪酬制度;在總額控制的前提下,獅子山高新區根據貢獻率、任務量等因素綜合確定崗位薪酬標準,設定與工作任務目標相對應的績效工資。提高雙招雙引、項目建設等經濟發展一線人員薪酬。
三是建立更加務實管用的績效考核和政策支撐體系。突出「項目論英雄、發展排位次、成效定獎懲」的鮮明導向。建立「正向引導」和「逆向倒逼」雙重機制。本著鼓勵改革創新的原則,嚴格執行容錯機制,以組織對幹部的擔當,推動幹部對事業的擔當。
更為重要的是,新的改革舉措統一了園區發展的思路,營造了積極向上的環境,全體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相信獅子山高新區必將從沉澱期走向未來的收穫期,在推動全區乃至全市高質量發展上擎旗引路。」對於園區的發展前景,都斌滿懷信心地說道。
來源:決策雜誌 胡磊 黃慧
原標題:《決策丨銅陵高新區實行全員競聘上崗!去行政化、去社會化!》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