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階層的孩子將來最容易沒出息?

2020-09-09 用戶讓生活越來越美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18年底熱播電視劇《知否》裡為人父母常說的一句話,既是電視劇主題,也是教育真理。

父母為子計深遠,其實還是希望孩子將來有出息。「有出息」的定義很廣,如果以社會角度論,孩子最有出息的標準就是「能比父母跨進更高一個階層」。這麼看來,在階層趨於固化的今天,似乎是窮人家的孩子更不易出頭,更容易沒出息。但事實出人意料,答案還真不是窮人,而是中產階級。

為什麼中產階層的孩子將來最容易沒出息?跟父母的教育理念、認知都有很大關係。

首先一定要弄明白,什麼樣的人才屬於中產階級

其實關於「中產階級」的定義,一直以來都很模糊。《福布斯》中國對中產的定義是:年齡在25到45歲的城市人,有大學學歷,是某行業的專業人士和企業家,年收入6-40萬元。其中年收入這欄,下限太低。

2019年,財經作家吳曉波和杭州文博會一起做了份《2019杭州新中產文化消費報告》,該報告歷經半年時間,調查了10萬人才得出了大數據,我認為他們對中產的定義還是比較中肯的。

◆年紀在30歲以上,家庭淨資產中位數為371萬元,平均負債112萬。注意,淨資產是指除去房貸車貸之後家庭剩餘的資產。

◆大多從事腦力勞動或技術基礎的體力勞動,受過良好教育,職位至少為公司中層和企業主,也包括一線城市公務員、高校教師等。這點和《福布斯》中國發布的比較像。

◆擁有較強的家庭消費能力,精神文化生活豐富有格調。其中包括但不限於看展、看演唱會、聽話劇等。

如果以上標準大家看得眼暈,還有一條簡單粗暴的:家庭月收入達到5萬元,年收入在50萬元以上。滿足這條要求以後,其它的標準基本上就符合了,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嘛。

對照以上標準,可以剔除許多自以為已經是中產的家庭。

中產易出敗兒的原因是什麼?

◆父母有家底,孩子沒動力

有位父親曾在網上提問,說自家985大學本科、國外名校碩士的閨女在蘇州一國企上班,年薪8萬,目前生活現狀得過且過,不求上進。家裡為她備好了全款房和一輛30萬的車,她自己掙錢自己花,卻一直在混工作,讓做父母的很頭疼。詢問該如何刺激女兒上進。

其實這就是中產階級父母的通病。從小就將孩子的一切打點好,從上小學到出國留學,孩子一路衣食無憂,種種困難險阻都由父母以一己之力削平。道路如此平坦,要什麼有什麼,孩子哪兒還有動力前進呢?

也許有人會說,富人家庭不也是這樣嗎?為什麼富人就少敗兒?

這是因為,巨富家庭的孩子因為要繼承家族企業,大多從小就要接受高強度的培養和訓練。而且有父輩創業成功使得家族繁榮的例子激勵著,孩子自然想要超越父輩,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這種情況下,怎麼還會出得過且過之人呢?

◆父母認知有天花板,教育上有缺陷

並不是說中產階層父母就一律會養出敗家兒,主要是指那些認知還不到位,不懂得用激勵和驅動機制讓孩子自發前進的父母。比如文章上段求助的那個父親。

如果父母是中產,又比較寵溺孩子,只知道一個勁在前面為孩子鋪路,卻不懂得激勵孩子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那大概率會養出一個敗家廢物。

為什麼窮人家孩子比中產孩子更易出頭?

一方面是因為,窮人家庭已經處在社會底層了,不會再壞到哪裡去。即便孩子沒出息,也只是維持父母的現狀,算不上「沒落」;另一方面,因為本身一無所有,所以窮人孩子肩上的擔子特別重,想出人頭地的願望特別強烈,有了如此強大的內驅力,不愁將來幹不出一番業績。

至今我還記得中學時嵌在學校光榮榜上的「我的座右銘」,上榜的是全級前五名。有位同學是這樣寫的:我不努力我墊底,墊底之人受人欺。我猜,這句樸實無華卻又充滿深刻生活感悟的話,不是他父母教的,就是他自己的切身體會。這裡面包含著的上進願望簡直呼之欲出,這就是孩子奮鬥的源動力。

窮人家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遭遇過的冷眼和挫折,還有極大的心理落差,若是好好利用,會成為他們出人頭地的最大動力。畢竟老話也說,「不蒸饅頭爭口氣」。

相關焦點

  • 【東聯英語培訓學校】指責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怨天尤人.
    算了,讀不好書不等於沒出息,說不定能成為奧運冠軍,說不定一樣可以很有錢。可是麥兜連搶包山都不會。額~~沒關係,什麼都沒關係,他至少是一個善良孝順的孩子,沒出息的好處在於翅膀永遠硬不起來,他會一直留在媽媽身邊,不用擔心他出國留學,也不同擔心他闖出大禍。何況,還有萬一,萬一我的孩子會有貴人相助,萬一哪一天他就發達了,那樣也好啊,不用被人欺侮。
  • 北大校長直言:將來沒出息的孩子,都有3個共同點,家長別瞎得意
    文|小不點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無論什麼時候,家長總覺得自己的孩子身上都是優點,和別的孩子比起來,自家的孩子總是最優秀的,有時候就算是一些小聰明,父母也會覺得孩子長大有出息。其實孩子長大能否有出息,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不僅包括孩子的學識和見識,也包括孩子的性格與品行,並不是只要學習好就行的,對此北大校長也曾直言:將來沒出息的孩子,基本上都有這些共同點,家長不要瞎高興了。
  • 中國家庭的「父親缺席」:女兒將來遇渣男,兒子一生沒出息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若父親不曾出現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是女兒則可能遇見渣男,是兒子則會一生沒出息,很難找到真正的幸福。至於原因,一起來看下吧。這是因為大多數孩子都有來自父母的雙重陪伴,但父愛缺失的孩子只有母親。然而孩子天生對父母存在一種本能嚮往,當發現父親對自己的冷漠和視若無睹時,孩子就會自我質疑——「是不是因為我不夠好,所以爸爸才不喜歡我」,以至於否定自我價值,內心容易陷入自卑和無助中。據觀察,父愛缺失的孩子很容易感到焦慮,這是因為底氣不足的緣故。
  • 真實調研結果:比起寒門子弟,這個階層養出的娃,可能更難成大器
    ,最多的就是看孩子有沒有突破自己的階層。前段時間網上流傳一句話:「你說我只是個普通研究生,卻不知道我家裡世代為農」,其實這就是一個階層的跨越,很多人認為「寒門再難出貴子」,實際上最容易沒出息的階層另有其人。
  • 孩子多的家庭,將來哪個最有出息?專家:由出生的排序決定
    導讀:孩子多的家庭,將來哪個最有出息?專家:由出生的排序決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多的家庭,將來哪個最有出息?專家:由出生的排序決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現在不強迫孩子學習,他將來沒出息怎麼辦?聽聽專家怎麼說
    答案毫無疑問肯定是孩子。現在很多父母因為孩子身上一件小事就能想到無數可怕的後果,比如上一年級的孩子學習不好,父母可能會想「一年級就學習不好,中學怎麼辦?上不了好中學考不上大學怎麼辦?上不了好大學孩子找不到好工作怎麼辦?完了,孩子的一生全毀了!」
  • 這幾種孩子,長大往往沒出息,你家孩子是嗎?
    導讀:這幾種孩子,長大往往沒出息,你家孩子是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幾種孩子,長大往往沒出息,你家孩子是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是哪個階層的教育觀,決定著培養出哪個階層的下一代
    我只問一個問題:你說的是美國哪個階層的教育?美國是個有嚴重階層區分的國家,各社區按房價自然分開,在某種意義上是事實上的種族和貧富隔離。Anyon說,哪怕是在四、五年級這個距離起跑線沒多遠的地方,不同階層的學生事實上就已經在為他們將來要從事的一一不同階層的——工作做準備了。正所謂「龍生龍,風生風,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普通工人階層的學校強調遵守規章流程。整個教學充滿死記硬背的機械式程序,幾乎沒有做選擇和做決定的機會。老師教任何東西,哪怕是解數學題,都是用向學生灌輸規則的方法。
  • 孩子內向就等於沒出息嗎?你也是踩坑的家長嗎?傷害了孩子太多
    孩子內向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沒出息,其實,孩子內向並不等於孩子就沒出息,那麼從根本意義上講,內向和沒出息是不對等的。,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性格內向的話,就表示孩子將來會沒出息,或者是說孩子出息不大,將來會沒有成就。
  • 一線教師:將來沒出息的學生,大多具有3個短板,家長要防微杜漸
    我發現有些學生長大之後可以活出風光霽月的人生,越活越有奔頭;而有學生走出校園步入社會之後,混得相當差,用他們的話就是「混得很沒出息」。我個人覺得,將來沒多大出息的學生,大多具有以下這3個短板,家長朋友們一定要防微杜漸!第一個短板:容易被情緒所控制。
  • 哈佛教授:低情商孩子的父母有這3種特徵,孩子沒出息怨不了別人
    你覺得對於孩子的成功來說,情商和智商哪個重要?從目前的教育學和社會學研究成果來看,正確的答案應該是情商。佛大學曾經對世界500強企業中的200名中高層管理者進行了普遍的調查訪問,根據他們的人生經歷來,想要成功情商佔比超過80%,而智商僅佔比為20%左右,這一數據的理論支撐是不同收入階層的人其智商基本相似,主要差別在於情商。
  • 沒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就有3個兆頭,一抓一個準,這點想改都難
    父母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並且在這一基礎之上,將來能夠出人頭地。對父母們而言,有出息的孩子,他們不僅面子上有光,而且將來也不用為孩子操心太多事情,可以說,這是每個父母的期望。基於這一情況,想讓孩子變得出息,簡直是難上加難。相比於出息的孩子而言,沒出息的孩子從小時候就會露出許多苗頭了,父母們想要改善,就應該多觀察,並予以糾正!
  • 父母怪孩子沒出息,在農村,不如讓孩子去做這幾種職業
    長大以後,父母嫌棄孩子沒出息,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其實也未必農村條件有限,好多孩子爸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出去打工。誰來管孩子們呢?爺爺奶奶。他們生怕孩子磕著碰著。於是就比較溺愛孩子要啥買啥就差摘星星摘月亮,孩子在這種環境保護下長大,逐漸變的嬌生慣養。
  • 「孩子沒出息,起碼能常回來看看」,60歲空巢老人道出晚年心酸
    知識改變命運,現在家長們對孩子教育上的投資越來越大,就是為了孩子將來能謀個好出路。尤其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知識可以把帶到外面的世界,得到更好的發展,但孩子有出息對父母而言真的是件好事嗎?「沒出息好啊,孩子沒出息,起碼能常回來看看。
  • 清華校長曾坦言:有一類孩子看起來很聰明,長大後卻容易沒出息
    除了九年義務教育的課程之外,還有各種的作業班、輔導班,為了孩子有一天能出人頭地,家長不惜省吃儉用。父母的付出好不容易換來了高分,人人都誇自己的孩子聰明前途不可限量。可畢業以後孩子還是沒出息,找的工作也不盡如人意,在工作上處處遇坎,這到底是是為什麼呢?
  • 千萬別說那些厚道的孩子「沒出息」
    一句「沒出息」,像一盆冷水,在孩子猝不及防的時候潑了下來,讓孩子心中涼透了。其實,孩子和大人的世界不同。他們的世界很單純,當看到別人有需要時,什麼都不想就伸出援手了,不會像大人一般,思前想後,這樣做是否會吃虧。而我們的一句「沒出息」,會破壞孩子從小到大認可的樂於助人。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千萬別再說厚道的孩子「沒出息」了。
  • 清華校長:這3類孩子看似聰明,長大卻沒出息,爸媽別高興太早
    &34;,每位父母對這句話都感同身受,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很聰明,即使別人家的孩子再怎麼優秀,也沒有自己的孩子聰明,所以,這些父母逢人就誇孩子「聰明」。尤其是那些在學校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更是成為父母眼裡的驕傲!其實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孩子將來是否成功並沒有必然的決定關係,而影響孩子未來成功的關鍵,則是孩子的綜合素質。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從小有這4個徵兆,現在不改,將來要吃大虧
    如果說成為何同學這樣「有出息」的孩子很難,那成為一個「沒出息」的孩子有多容易?只要父母不重視、不培養孩子早期的行為習慣、不做出任何改變就行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課堂,也是孩子成長的起點。給孩子在自由但卻有序的環境成長,是家長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李玫瑾認為:養男孩要在這3件事上「狠下心」,不然將來沒出息
    「窮養兒,富養女」的本意也是如此,讓男孩經歷更多的挫折與困難,好讓孩子將來具備堅韌的品格,遇到困難會迎難而上而不是當「縮頭烏龜」。李玫瑾透露:養男孩要在這3件事上「狠下心」,不然將來沒出息。對孩子,尤其是養男孩,父母應該狠下心對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經歷生活,學會獨立,將來才能更有出息。
  • 長大自私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都有以下表現,還有家長引以為傲
    為了孩子長大有出息,父母也做過很多努力,花費大把的時間和精力、金錢培養孩子。但是,說一句不好聽的話,不是所有孩子長大都能變得有出息,很多父母盼望孩子有出息,一開始就暗示著希望要落空了,只是父母自己不知道而已。據我個人的生活經驗發現,長大自私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都有以下表現,非常顯眼,家長對照看看,自己家孩子是否中了?也許現在改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