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內向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沒出息,其實,孩子內向並不等於孩子就沒出息,那麼從根本意義上講,內向和沒出息是不對等的。
在生活中不難發現很多家長有這樣的習慣,對於孩子的評價標準更多的是停留在孩子的性格上,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性格內向的話,就表示孩子將來會沒出息,或者是說孩子出息不大,將來會沒有成就。那麼相比性格外向,性格開朗的孩子,父母則給了大大的肯定,則認為這樣的孩子將來會比較有出息,會有很好的成就。
那麼我想說的是,您這樣判定您的孩子您不覺得有點兒草率了嗎?難道從一開始您就否定了自己的孩子,感覺孩子內向就是等於沒出息,難道外向就有出息,您真的認可這樣的觀點嗎?其實從根本意義上來講,我對這種觀點是抱否定態度的。
孩子的性格本身就有每個性格的不同點,孩子因為出生環境,後期生活環境,就會影響孩子性格表現出來會千差萬別,有的孩子表現出比較內向,比較內斂,不愛說話,但有些孩子表現出性格比較活潑,只是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而不能因為這個去判斷孩子是否有出息。
那麼如果站在中立的角度上去看,孩子是否有出息,真的不能簡簡單單的從性格上分析,如果單單從性格上分析,真的顯得太片面了。那麼您想過嗎,如果後期環境的改變,孩子的性格也會隨之改變,那麼這時候您就說孩子是有出息還是沒有出息呢?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判斷僅僅的存在於對於性格的分析上,其實您這樣很容易會傷害到孩子,從一開始您就否定了自己孩子。那麼當您否定孩子的時候,您可能會有一些語言透露,或者是表情的外露,這時候您會讓孩子感覺到您對孩子的不信任,不自信,包括否定孩子以後的成就,那麼孩子從一開始對自己也會有一種心理暗示,那麼就是他對自己說了一句他不行,他什麼都不如別人,父母認為他不行。
當然,您可能不知道這種心理暗示有多可怕,如果從一開始,您單單從性格上去判定孩子是否有出息,從一開始您就否定了孩子,並在和孩子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有所表露,但是如果讓孩子領悟到這種表露的感受孩子就會充分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否定,那麼就會加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負面情緒,甚至從一開始,孩子也開始否定自己。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於父母對自己的態度真的是非常的看重,父母的一句話,一個眼神都能給孩子傳遞很大的信息,甚至說父母對孩子的一句表揚和鼓勵,都能增加孩子的生活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更期待父母對自己的認可,這種認可來源於孩子和父母在生活中的交流和溝通,父母表露出對孩子的意向。在生活中,很多父母懂得如何去指責或者是責罵孩子,但是很少的父母去懂得如何肯定自己的孩子。那麼對於孩子來講,缺乏父母肯定的人生總是會缺少遺憾的,更多的時候,孩子也會不肯定自己。
其實孩子和成人一樣,都期待別人對自己的認可和讚賞,當然,這種認可和讚賞來源於孩子周圍的人和事。您在工作的過程中,如果領導誇了你一句,您都會感到非常高興,更何況是成長中的孩子呢,更需要別人對自己的讚賞和認可,但是相比成人來講,孩子更期待的是父母對自己的認可和讚賞,這種認可和讚賞會鼓舞孩子。
所以很多父母從性格上分析孩子是否有出息,其實單單這樣講真的很片面,回顧現在社會,難道那些當老闆的有出息的全都是性格外向的嗎?那麼內向性格就沒有有所成就的嗎?當然,答案是否定的。其實在後期的社會生涯中,性格內向的孩子長大後相比性格外向的孩子更容易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因為性格內向的孩子做事更加的穩重,反而更容易成功。
所以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不要從單一方面去判定孩子是否將來會有出息,從一開始就否定孩子,這種做法是非常非常不理智的。也不要單單的從哪個教育專家說,孩子怎麼會有出息,怎麼會沒有出息,其實自己的孩子自己是最了解的,包括孩子的性格,孩子平時的為人處世和交際能力,所以並不能單單說哪種性格好,那種性格不好。這就像一個人,你喜歡吃蘋果和喜歡吃橘子一樣,那麼喜歡吃蘋果的就會說吃橘子不好吃,那麼喜歡吃橘子的就會說蘋果不好吃。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對立的問題,不能統一的去說。
每個性格都有每個性格的優缺點,每個家長要認識到孩子身上肯定有孩子自己身上的優點,當然,我還是要強調的說,並非孩子內向就等於孩子沒出息是不劃等號的。
其實在學校中也不難發現,很多性格內向的孩子反而學習成績會比較好,因為性格內向的孩子相比性格外向的孩子,注意力會更加集中,做起事情反而更加專注,那麼相比這樣是不是性格內向的孩子更容易成功,更容易有成就呢?
只是說性格外向的孩子相比性格內向的孩子更加善於交際而已。而且在生活和學習中會更加善於表現自己,所以說每個性格都會有每個性格的優缺點,那麼在孩子後期的教育過程中,父母可以通過對孩子的認識和了解,可以去培養孩子的性格,這樣可以做到取長避短的作用。
對於孩子的性格培養,也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但是只要父母用心發現,在生活中有很多方面都可以做到對孩子性格的培養。
那麼關於在生活中如何培養孩子的性格,建議父母應該這樣做。
1、讓孩子獨立的完成一件事情,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會有這樣一種情況,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哪怕孩子還沒有向父母求助,這時候父母已經按耐不住自己的性格,主動要求要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其實這種情況在生活中非常的常見,其實父母的本意是好的,是怕孩子受到挫折,受到難度,會讓孩子感覺到困難,怕孩子失去信心,但是您這樣做恰巧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父母要讓孩子學會獨立完成一件事情,在孩子完成這件事情的過程中,哪怕孩子遇到困難,當孩子沒有向父母求助的情況下,先讓孩子通過自己的能力去主動思考這個問題如何去解決,如果孩子真的經過一二再再而三的努力去思索,還是沒有得到答案。這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制定一些規劃,提示一下孩子,但是主要的思考過程還是要讓孩子來完成。不幫助孩子做事情,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情,才是一個父母最應該做到的事情。
其實在生活中您可以適當的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情,這樣可以考驗孩子的生活獨立性,同時也能增加孩子的生活獨立性。
在學習的過程中,為了增加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其實可以讓孩子自己把一道題做完,您可以試著不去打擾孩子,讓孩子主動做完一個題目,這時候孩子收穫到的肯定是不一樣的。
2、對於性格內向的孩子來說,在生活中父母要著重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
其實,性格內向的孩子並非不好,只是性格內向的孩子更缺乏交際能力,更多的時候,孩子因為不善言談,很多時候被同伴的孩子拒之門外。
但是,很多性格的不足都可以通過後期的培養進行彌補。那麼對於性格內向的孩子,父母可以適當的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這種交際能力的培養建議父母應該注意以下兩方面。
①給孩子找一些性格外向的孩子的玩伴,讓孩子在生活中受到感染。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性格內向,並非從孩子一出生就會性格內向,更多的時候是後期所受環境的影響。是對於性格內向的孩子來說,如果在孩子後期的生活過程中,家庭環境比較壓抑,或者是說孩子本身在生活中缺乏和父母的溝通,這時候就很容易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比較內向。
所以說孩子的性格內向,並非是天生的。更多的是因為後期的影響,父母要給孩子找一些性格外向的玩伴,和孩子一起玩,這樣可以讓孩子和玩伴一起玩的過程中,學習到一些玩伴身上的優點,從而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善於表達自己,也善於交際,性格在玩的過程中也會變得活潑。
②給孩子創造有利的家庭環境影響,不讓孩子在壓抑中長大。
很多孩子性格內向,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家庭環境的影響。一個家庭環境的影響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是非常大的,一個壓抑的家庭環境,一個沉悶的家庭環境,很容易培養出一個性格內向的孩子,其實這種性格內向,更傾向於會讓孩子感到自卑感到孤獨。
所以說父母在生活中要去刻意培養孩子的性格,讓孩子做到取長補短的作用。因為孩子本身對於知識的有限,對於性格認知的偏差,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去取長補短,這就需要父母后期給予孩子一定的環境影響和培養。
【溫暖寄語】:
父母不要單純孩子的性格去判斷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因為這樣您很有可能因為自己的主觀意識會誤判您的孩子,更多的時候您會給孩子一種心理暗示,這種心理暗示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今日話題:你們覺得孩子性格內向就等於孩子沒有出息嗎?你們贊成可以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性格,做到取長補短的作用嗎?歡迎討論。
大家好,我是大眼睛媽咪。
文章是原創文章,歡迎您的分享,喜歡記得點關注哦!願在育兒的路上伴您左右,與您共同見證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