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到這三點,就算你堅持了10000個小時,也只是在假裝勤奮

2020-09-05 胡楊樹屋


為什麼我英語學了那麼多年,還只是個四級水平?

為什麼我努力學習了那麼久,成績還是不見起色?

為什麼我考證考了三四年了,簡單的考試還是通不過?

不是說堅持了10000個小時就可以成功的嗎?

我堅持的明明不止10000個小時了,為什麼我還是沒有成功?

其實這些問題,只有一個回答,就是缺少了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是對10000小時天才定律的質疑,因為很多事情,我們堅持的時間,10000小時早到了,還是沒有成為天才。

其實,是因為在堅持10000個小時天才定律的時候,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3F法則。

3F法則來源於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的《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一書,全名也叫「刻意練習」3F法則。

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是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康拉迪傑出學者。他專注於研究體育、音樂、西洋棋、醫學、軍事等不同領域中的傑出人物如何獲得傑出表現,以及「刻意練習」法則在其中的作用。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是他於2016年出版的暢銷書,向我們普及了「刻意練習」法則。

刻意練習的3F法則是讓我們能夠真正用好10000個小時,成為天才的秘訣。

3F法則,是刻意練習的三個步驟,Focus(專注),Feed Back(反饋),Fix it(調整)。


一、專注

之前在學習型社群兼職運營,看到很多學員在打了一段時間的雞血之後,就會陷入瘋狂的買課過程。

然後,就會買了一堆各種各樣的課,比如:寫作、美容化妝、星盤解讀、聲音訓練……各種毫不相干的課,覺得自己好像需要,就買了。

然後買回來之後,這裡學一點,那裡學一點,過了一兩年,感覺好像自己什麼都會一點,但是就是不精通。

這個時候,其實就需要先停下來,專注於自己最擅長的領域,然後集中發力。

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如果你分出精力到別的事情上了,你能夠專注於做出成績的事情,就沒那麼多精力做了。

過一段時間之後,你反而會自我懷疑,原來我真的沒天賦,不適合做這件事情。


二、反饋

當確認好自己的目標之後,那接下來呢。

拿在頭條寫作來說,很多人只會埋頭苦寫,然後專注於寫作一段時間,又有了新的問題。

只是自顧自的寫著,不知道怎麼寫才是好的。

沒有人給我的寫作任何反饋,我也寫著寫著就沒有了最初的激情。

報名了寫作班,但是不敢交流學習,寫作技巧上面還是沒有打磨好。

那麼,在寫作上怎麼來給自己的寫作進行高效反饋呢?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報一個高價寫作班,那種有寫作導師一對一點評作業的寫作班。

如果經濟緊張,就找幾個和自己相同領域的帳號,每天拆解這個帳號的文章,看自己的文章和這些帳號的差距在哪裡?

比如:看到標題這樣寫比較好,那麼,看看自己的標題和這個的差距在哪裡。

看到文章結構寫得好的地方,思考一下自己的結構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的。


三、調整

繼續拿寫作來舉例子,反饋是調整的基礎。

當看到自己和優秀帳號的差距之後,我們需要做的是,對自己的寫作技巧進行一些調整。

比如:你可以優化自己的文章標題,獲取更多的點擊量。

你可以優化自己的文章結構,讓文章看起來條理清晰。

然後閱讀量數據是不會騙人的,你寫得好,標題也取得好,自然會得到關注的。

反正不能一味的靠自己埋頭苦寫,不然以為自己付出的努力可以感動中國了,結果卻告訴你,你感動的只是你自己。

我們不斷地打磨自己的文章,找出自己和優秀文章的差距,就能讓自己不斷的保持進步。

越是重複的工作或者生活越有價值。

原因很簡單,它能給你掃清這件事的一切死角。

如果你三天幹這個,五天幹那個,那麼你獲得的經驗是淺薄且易得的。

刻意練習的這個3F法則可以用在健身、減肥、學英語等生活的各個方面,只要學會刻意練習的這三點,取得成果一點都不難。

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記得給我點讚鼓勵一下哦!


參考書目:《刻意練習》安德斯·艾利克森

相關焦點

  • 懂這4點,你也能堅持10000小時!
    其中講到一條公式:刻意練習x10000小時=世界級技能當時彭縈也在豆瓣上發起了一個《一萬小時夢想實踐法》的小組,上面她在記錄自己MBTI事業的10000小時倒計時。我印象很深刻的一點時,小組裡面有好些同學開展了各種10000小時記錄打卡貼(有的同學還同時開展幾個10000小時任務),堅持下來的寥寥無幾,這並不是他們毅力差,而是很多人根本沒有想過怎樣的目標才適合,值得付出10000小時。
  • 年輕人 你只是假裝很努力
    當晚8點,她們向上級提交了項目方案後,便一起出去吃了個宵夜,11點左右就分頭回家了。結果,她們剛分開,小C就在朋友圈裡看到了同事發的一條動態。照片是同事的辦公桌,配字是:真辛苦啊,加班到現在。小C覺得很好笑,明明是8點下的班,卻在朋友圈裡假裝加班到深夜。我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大學時代有個小夥伴,有段時間,我們曾一起上自習。
  • 夜讀:年輕人,你只是假裝很努力
    當晚8點,她們向上級提交了項目方案後,便一起出去吃了個宵夜,11點左右就分頭回家了。結果,她們剛分開,小C就在朋友圈裡看到了同事發的一條動態。照片是同事的辦公桌,配字是:真辛苦啊,加班到現在。 小C覺得很好笑,明明是8點下的班,卻在朋友圈裡假裝加班到深夜。 我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大學時代有個小夥伴,有段時間,我們曾一起上自習。
  • 備考CPA,你是假裝很勤奮還是真的很努力?
    備考CPA,你是假裝很勤奮還是真的很努力?這雖然是小北老師的疑問,也是很多考生的通病,我明明很努力了,很勤奮了,為什麼還是考不過?只能說明你只是假裝很勤奮了,並沒有真的很努力。聽課和做題很多CPA考生只是聽課和做題,跳過了看講義的這一步,他們做題的正確率在30%左右,然後又反過來問老師,自己做題正確率為什麼這麼低?講義都是CPA專家總結出來的重點,做題前一定要看講義,這不是可有可無的一步,而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有學員就有疑問了,聽課、看講義和做題沒有一個能省的嗎?那也太費時間了。
  • 二戰上岸北大,她曾經是個假裝勤奮的姑娘
    一、講完了今天的課,抬頭看到了書架上的一本舊書《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翻看朋友圈時,又看到了18年教過的學生小陸從北京大學畢業的照片。她說:「再見啦,我的北京大學!再見了,我的學生生涯!」想起了一些她的往事:那是一年前,請她來跟尚在考研路上的同學做分享。
  • 熟能生巧:10000小時定律的「3誤區」與「4板斧」
    其實答案也不盡然,10000小時只不過是一個必要不充分條件,這10000小時是要花,但更重要的是該如何花。很多人在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上往往存在3個誤區。原因是90%的人從學校畢業進入職場後只是在機械的重複簡單勞動,表面上看正在成為熟手,但實際上並沒有本質長進,時間的價值被白白浪費。你不是工作了幾萬小時,而是只用一種方法重複工作了幾萬小時,只是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再繼續的話,工作100年也不會進步,因為你沒有及時糾正固化思維,更沒有創新。
  • 孩子努力學習沒有成效,是不是犯了「假裝勤奮」的錯?
    而有時我們的努力並不正確,有時是方向不正確,有時是方法不正確,這些努力都可以統稱為」假裝勤奮「。「假裝勤奮」的具體的表現是什麼樣的呢?我們先來甄別一下: 1、重複做低層次學習花費大量時間做一件小事,這屬於努力的方向不正確。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其大方向大綱領一定要正確,否則一定會失敗。而這其中的細枝末節雖說也要注意,但是卻沒有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 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不是懶惰,而是假裝勤奮!
    努力的人不一定會成功,但懶惰的人註定會失敗。就算是天資聰穎的人,後天不努力也只會成為平凡的人。更何況我們大多人的起點是普通人,我們最大的武器沒有其他,就是瞄準一件事情之後往死裡幹,拼命幹,堅持幹。比懶惰更恐怖的是,有一幫人假裝勤奮,而且還用行動來實現假裝勤奮。比如我們講,做36循環系統,本來就是36個視頻,全部原創。但假裝勤奮的,機靈鬼,會說。
  • 10000小時定律了解一下,有意思嗎?
    即同一個動作,重複21天就會變成習慣性的動作;同樣道理,任何一個想法重複21天,或者重複驗證21次,它就會變成你的信念。習慣的形成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7天。此階段的特徵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變,而你也會覺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 其實,很多孩子每天在「假裝」勤奮
    下了晚自習,回家在昏暗的檯燈下接著用功,一天不刷夠一定量的題、看夠一定量的書是不可能安心躺下來睡覺的。睡眠不足,白天打瞌睡是一定的,只能靠意志強撐;疲倦狀態下聽課,總有很多疑問,為了弄懂只能晚上接著熬夜;如此循環往復,勤奮到人神共憤。
  • 想要在職場中修煉硬本領,你要懂「10000小時定律」
    3.提升你的抗壓能力和自律力用10000個小時去訓練一門硬本領,它所花費的時間最起碼要3年,沒有一個良好的抗壓能力和自律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我們做任何事情堅持很重要,中途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只要有目標,絕對不會輕易放棄。
  • 為什麼有的人假裝努力,得過且過?原因不外乎這三點
    譬如,20%的人是富人,80%的人是窮人;20%的人有目標,80%的人愛瞎想;20%的人會堅持,80%的人會放棄;20%的人敢於面對困難,80%的人逃避現實……這就是著名的「二八法則」,也稱「二八定律」。基於「二八定律」得出,20%的人做事拼盡全力,80%的人假裝很努力,得過且過。所謂「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不多。」就是這個道理。
  • 想要出類拔萃,就要努力至少10000小時
    在前面的分享中,我們提到堅持180天,就能大幅度提高英語學習能力。有了這個基礎後,後面經過更多的學習和積累,我們的英語能力會越來越好。那麼,如果我們想讓英語的使用達到出類拔萃的程度,那需要更長的時間。一般要多長呢?十年,或者換算成更精確的10000小時。
  • 女兒考試班級第一,體育優秀,只是做到這三點
    我們給她買了個球吊在小床上讓她自己踢著玩。那時她自己踢球可以玩20多分鐘。我們也不打擾她。後來大一 些,我給她買了積木、畫紙、沙畫等玩具,開始時我們帶著她玩,後來慢慢她自己玩。有時她一個人能玩一個多小時不間斷。所以長大以後,她的專注力很強。就像彈琴,可以半個小時幾乎不間斷地彈,寫作業也是如此,不用大人催促和操心。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是不刻意打擾孩子做事。
  • 《刻意練習》走出一萬小時定律的誤區,你需要做到這三點
    所以很多時候不是你不優秀,而是你沒有真正去練習你所需要的技能。不好好練習技能就沒法真正有提升,你以為那些牛人真的是天才嗎?只不過比你更努力而已。一萬個小時的概念相信我們都聽說過,暢銷書《異類》作者格拉德威爾說:&34;但實際1萬小時要真的發揮作用,還需要限定條件,&34;下的1萬小時才有用。
  • 暑假裡,有2000萬高中生每天在「假裝」勤奮!警醒無數人
    是他們不努力嗎?絕對不是,其實80%以上的學生都是努力的,只不過這2000萬高中生的勤奮,在很大程度是是「偽勤奮」!你們的勤奮是表演出來的,給別人看,也給自己看,也許是為了老師和家長那句「你真努力」的表揚,也許是為了讓自己回顧一天的時候不覺得後悔,成績不好的時候安慰自己,「不是因為我不努力,只是腦子太笨」。
  • 別讓10000小時定律毀了你,在錯誤道路上的努力只是時間的苦力。
    :其中第一組是卓越的,並具有成為世界級小提琴演奏家潛力的學生;第二組是比較優秀的;第三組是被認為永遠不可能達到專業水準,僅僅只是立志於成為音樂教師的學生。他指出10000小時定律有它的局限之處:1) 不同專業領域的習得時間不一定是10000小時:優秀專業演員的專業技能習得是3500小時,記憶類專家技能的習得是幾百小時,網際網路創始人的專業技能習得同樣不是10000小時2)成功與練習時間並不完全成正比,天賦也會是一大影響因素。
  • 男人有這三種表現,只是在「假裝愛你」
    只是因為,陷入愛情中的人,最容易做的就是自欺欺人,就算發現再多對方不愛的證據,依然會為對方找各種藉口。做人,不能總是活在自己的臆想中,在享受幸福的同時,也要敢於承認現實,勇於接受挫折。生活中如果一個男人有下面這些表現,那麼他只是在「假裝愛你」,要早點認清,及時止損。
  • 曾國藩:內心真正強大的人,堅持做到這三點,福報自然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原創作者千雪千言,這是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點看法,謝謝你們的觀看!熟悉曾國藩的朋友們應該知道,其為人,教人,在平時待人並不嚴厲,特別是對自己的親信。然而在一字上他常常痛批,那就是「惰」。誠然,一個人唯有將「勤勉」發揮到底,人才能走出低谷,重見光明;唯有內心強大起來,堅持做到以下這三點,才能等到時來運轉!
  • 交易中的「10000小時定律」,努力就能夠成功? - 交易者日記
    這一個理論是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他認為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但很多人認為,由於交易的特殊性,這一行業並不遵循10000小時定律。這三個因素,無一不是建立在長期的內審和鑽研的基礎上。一個投機者短期的盈虧有一定的偶然性,但長期而言,一個交易者的盈虧一定源於某種內在機制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