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示:點擊上方"江門日報臺山微事"↑免費訂閱
臺山西南部,有一種點心每到中秋佳節總會讓人惦記,那就是冬瓜糕。對於年輕人來說,「冬蓉月餅」這個新名字更能勾起他們的回憶。
年過不惑的陳光明,從事烘焙行業將近18年。在做了多年的麵包、蛋糕等西點後,近年來,他返璞歸真,轉而去追尋大家記憶中傳統的味道——冬瓜糕。在陳光明看來,美食代表了一種文化、一份記憶,他希望自己製作的冬瓜糕能引起大家的共鳴,傳承記憶中的美味。
從學校畢業後,陳光明在眾人羨慕的眼光中進入農信社工作。200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陳光明品嘗到由朋友親手製作的蛋糕。當時,他萌生了開一家烘焙店的想法。
在徵求家人的意見後,陳光明毅然辭掉了農信社的工作,決定投身烘焙事業,當一名烘焙師傅。有了創業的想法,他的工作熱情也被點燃。陳光明向朋友請教,開始一點一滴地學習烘焙。
看著一勺勺麵粉、一塊塊黃油、一顆顆雞蛋,在經過自己的精心加工後,變成了不同風格的美味,陳光明覺得,這種成就感無以言表。於是,他將烘焙行業作為職業目標的決心更加堅定了。「雖然很多人說過不要將愛好變成職業,因為這會消磨掉最初的喜歡,但我就是想一心一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陳光明說。
陳光明的烘焙店在一開始就遇到了不少困難,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他碰壁不少,遭受的「白眼」也數不勝數。「別人為什麼要選擇你的糕點?你和別家的烘焙店有什麼不一樣?這些都是在經營中不得不解決的問題。」陳光明說,雖然有朋友的支持,但是如果不針對大家的口味做出調整,烘焙店肯定經營不下去。
在逐漸摸清市場需求後,陳光明的烘焙店堅持了下來。憑藉著對食材嚴格挑選、把控,不斷改良、創新口味,他的烘焙店擁有了一大批穩定客戶,生意步入了正軌。陳光明也藉此建立了食品廠,打造了自己的品牌「金百合」。
從事烘焙行業將近18年後,陳光明再次感到迷茫。一次,他的朋友無意中提起童年時吃過的冬瓜糕,他有了守護傳統味道的衝動。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臺山海宴、汶村、北陡、川島、深井,有一種以「冬瓜糕」為名的中秋月餅,這種應節美食清甜軟滑,入口如翅,多吃不膩,深受大家的喜愛。此後,有人把它改名為「冬蓉月餅」,並逐漸流傳開來。隨著時代的變遷、市場的變革,製作冬瓜糕的原材料和工藝發生了變化,人們記憶中的味道逐漸模糊。傳統的冬瓜糕選用圓形白灰冬瓜來製作,這種冬瓜肉質清潤爽口、纖維豐富,製成的餡料口感韌性足,入口如翅。由於成本制約,如今生產月餅的企業大多選用青皮冬瓜來製作餡料。
為了製作出大家記憶中冬瓜糕的味道,陳光明從選料到製作工藝都嚴格遵循傳統。由於傳統的手工製作難以保證生產數量,他在製作中加入了現代化的輔助設備。在陳光明看來,這並不會抹去冬瓜糕的傳統味道,品質反而比手工製作更有保證,尤其是乾淨度及穩定性更高。
「一旦品質發生了變化,冬瓜糕這一傳統點心的根本也就遺失了。」在提升生產數量的同時,陳光明守護著冬瓜糕的品質,這也是他最為看重的。除了冬瓜糕,陳光明還製作嫁女餅等,他說,這些傳統美食需要有人傳承下去,為大家留住熟悉的味道。
有視頻有真相哦!
在嚴格的工序下
這月餅的口感純正獨特
那麼問題來了!
這麼美味的冬瓜糕哪裡可以買得到?
來來來!打個廣告!
這麼好吃的冬瓜糕就是汶村金百合生產的!
金百合食品廠和金百合餅店創立於2001年春,是一家專業生產、營銷中西糕點、麵包、嫁女餅、生日蛋糕和月餅的食品企業。其中「冬瓜糕」是該廠的傳統拳頭產品。
食品廠坐落於山清水秀的汶村鎮上頭村委會上源村。而該村及周邊村落盛產圓形白灰的正宗大冬瓜,傳統的「冬瓜糕」餡料就是用這種灰皮老冬瓜精製而成,其形晶瑩剔透,其質香滑爽口,甜而不膩,特具風味。這裡生產的冬瓜糕,早在清朝已銷往港澳,逐步遠銷東南亞。
經過18年的研究和改進,「金百合冬瓜糕」不但受到汶村、臺南地區群眾的廣泛讚譽,而且受到港澳、美加地區同胞的青睞,成為他們回港澳、出國的必備手信。而以前只是季節性的月餅,現在已是全年生產的傳統產品。
豆沙美人+冬瓜才子
倆相依冬瓜糕
金裝錦盒
翡翠錦盒
精品錦盒
六六順豪華裝
尚品七星禮盒
來來來!
點擊大圖,
看看購買方式!
微信搜索:江門日報臺山微事 微信號:jmts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