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一項哈爾濱市地方標準——《養老機構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務規範》近日發布。《規範》涵蓋養老機構老年人晨起清潔服務、儀表清潔服務、洗浴照料服務、飲食照料服務、便溺照料服務、睡前照料服務和體位轉移等7大類32項基本服務標準,體現了溫馨的細節和強烈的人文關懷。
這項由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民政局和市場監管局共同出臺的《規範》提出,今後養老護理員配置應滿足生活照料服務的需要,養老護理員與自理老年人配比宜不小於1∶20,養老護理員與半護理老年人配比宜不小於1∶10,養老護理員與全護理老年人配比宜不小於1∶4。
《規範》要求,多人居於一室時,應使用屏風或隔簾隔開。操作前後應清潔雙手,雙手無長指甲,無飾物;接觸老年人身體時應溫暖雙手;凡接觸老年人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及被汙染的物品時,宜戴手套等。同時,養老機構每年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能培訓不少於4次,現場抽查考核不少於兩次並記錄。
《規範》明確,餵水前應測試溫開水溫度,38攝氏度~40攝氏度為宜,即將少量水滴在掌側腕部,以感覺溫熱為宜。應了解老年人睡眠狀況,在其睡前進行臥室通風后關閉,拉好窗簾;將床刷套上刷套清掃床鋪,被褥鬆軟適中,拍松枕頭,調節枕頭高度以6釐米~9釐米為宜;協助老年人脫去衣褲並蓋好被子,對長期臥床、有精神狀況的老年人應安裝床檔;將呼叫器放於枕邊,依據老年人需要將便器放置於床旁伸手可取處。
在老人便溺照料服務中,《規範》對協助如廁、床上排便、人工排便、開塞露肛注、床上排尿、更換一次性護理墊、更換一次性尿褲的具體實施步驟,以及協助翻身、助行器具使用、床上體位轉換、床與輪椅轉移、床與平車轉移等程序均給出了詳細規定和要求。(記者衣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