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服務強制性國家標準規定:防止在養老機構兜售保健食品和藥品

2020-12-22 食品視界

來源:百家號-食品視界 / 作者:秋山輝

我國不僅是人口大國,也是老年人口數量眾多的國家,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已達2.5億,我國已提前進入「未富先老」的老齡化社會。老有所養,讓老年人過上幸福快樂的晚年生活,是每個人的心願,也是文明社會的基本責任。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強制性國家標準《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範》。該標準規定,應防止在養老機構內兜售保健食品和藥品。同時,在老年人飲食安全方面,養老機構也應盡到安全防護作用,包括飲食方法和食品質量等方面的食品安全保障。

保健食品口服液

食品安全與健康人士指出,在養老院生活的老年人是個特殊群體,養老機構應大力保障食品安全,以保障老年人健康。

一、防止在養老機構兜售保健食品

《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範》(GB 38600-2019)是我國養老服務領域第一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包括基本要求、安全風險評估、服務防護、管理要求等7大部分。

在「基本要求」這部分,該國家標準明確,防止在養老機構內兜售保健食品和藥品。其實,在此之前,我國多個部門已多次發布文件,禁止在養老機構內向老年人推銷保健食品等保健產品。

片狀保健食品

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的《關於做好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工作的通知》提出以下要求:

1.嚴禁養老機構向老年人推銷「保健」產品服務或為其他機構的此類推銷提供支持。

2.加強對養老機構和老年人「保健」產品消費欺詐行為的查處力度,保護老年人權益。

3.督促養老機構向入住老年人開展「保健」知識宣傳,增強老年人對「保健」產品虛假宣傳的辨別能力和防範意識,引導老年人理性消費。

4.鼓勵養老機構和入住老年人投訴舉報「保健」產品虛假宣傳及非法集資問題。

保健食品軟膠囊

二、保障老年人飲食安全,養老機構責無旁貸

在老年人飲食安全(食品安全)方面,《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範》也做了強制性要求,既包括無毒無害的食品質量安全,也包括正確飲食方法所對應的吃法安全。具體要求如下:

1.養老機構應符合食品藥品、衛生與健康標準中的強制性規定和要求。

2.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之前,養老機構應對老年人進行服務安全風險評估,包括噎食、食品藥品誤食等9方面的風險評估。

3.養老機構應制定老年人噎食、食品藥品誤食的意外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且每年至少演練1次。

老人集中吃飯

4.為防止老年人發生噎食問題,對於有噎食風險的老年人,養老機構應該為他們提供流質食物、軟食等適合進食的食物。同時,這些老年人在吃食物時,必須處於護理人員的視線範圍內。必要時,由護理人員幫助這些老年人進食。

5.為防止老年人誤吃有安全風險的食品,養老機構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定期檢查老人所吃的食品,將過期或變質食品剔除。二是發現不適合老年人吃的食品時,應及時和老人或其親友溝通,進行處理。三是發現老人誤吃了有風險的食品後,及時通知專業人員。

老人食堂

在地方層面,河北、安徽等多個地區也發布了養老機構食品安全管理措施。例如,近日,河北省市場監管局、河北省民政廳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養老機構食堂食品安全監管的通知》,要求養老機構食堂應取得食品經營許可等資質,建立健全和嚴格執行多種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和培訓管理制度,清潔消毒制度,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採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記錄製度,關鍵環節操作規範等。

相關焦點

  • 每日一詞∣養老服務強制性國家標準 mandatory national standards...
    我國養老服務領域首個強制性國家標準日前出臺,這是對養老服務質量的底線要求。根據該標準,養老機構應當符合消防、衛生與健康、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建築、設施設備等方面的要求。
  • 標準的頒布標誌我國養老服務標準體系基本形成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月13日(星期一)上午10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國家標準委員會主任田世宏和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介紹《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範》強制性國家標準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浙江養老地標發布:養老機構護理分級與服務規範
    統一的分級護理標準和服務規範,是老年人服務質量監控和不斷推進服務品質的基礎,也是長期照護保險合理支付及老年人在不同機構轉介的依據。科學的分級護理標準和服務規範有利於引導照護行業規範發展,提升照護品質。 (3)分級的指標與國家標準《老年人能力評估》(MZ/T039—2013)中的指標體系相對應,有利於在統一的評估標準下實行統一的分級護理。 (4)分級護理服務規範」融合了國家標準《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範》(GB/T 35796-2017)和國家強制性標準《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範》(GB 38600-2019)的相關內容。
  • ...養老機構首個強制性規範文件發布;宜家一款杯子檢出致癌物,緊急...
    聚焦·全國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範》強制性國家標準12月2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公告,正式批准GB 38600-2019《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範》強制性國家標準並予以公布
  • 養老機構實行備案管理 侵害老年人人身財產權益依法追究責任
    央視網消息: 新修訂的《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從今天(1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也是自2013年《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實施以來首次全面修訂。針對2018年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關於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的規定,新修訂的《養老機構管理辦法》最大的一個變化是對養老機構實行備案管理,並對備案管理的具體內容做了明確的規定。《辦法》首次明確養老機構是指為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和照料護理服務、床位數在10張以上的機構。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於實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保健食品...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於實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保健食品》有關問題的公告(2015年第104號) 2015-07-16 13:24:45 來源: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瀏覽: 次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保健食品》(GB 16740-2014)(以下簡稱GB
  • 北京:提高養老服務水平 養老機構心理諮詢有了規範
    其中,針對提高養老服務水平方面發布了《養老機構心理諮詢服務規範》及2項《居家養老服務規範》系列標準。養老機構心理諮詢服務首次有了規範。截至2019年底,全市有養老機構520餘家,街道(鄉鎮)養老照料中心237家,社區養老服務驛站近1000家。
  • 省民政廳進一步加強養老服務機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
    為堅決貫徹省委常委會會議精神,針對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擴散的形勢,省民政廳就全省養老服務機構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以下要求。控制入院人數養老機構暫停接待外來參訪、外來人員培訓、等級評定、大型迎新春活動和志願服務活動。各個部門凡進入養老機構進行檢查的,須經同級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意,並做好防護措施。
  • 哈爾濱出臺養老機構服務標準
    來源:健康報一項哈爾濱市地方標準——《養老機構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務規範》近日發布。《規範》涵蓋養老機構老年人晨起清潔服務、儀表清潔服務、洗浴照料服務、飲食照料服務、便溺照料服務、睡前照料服務和體位轉移等7大類32項基本服務標準,體現了溫馨的細節和強烈的人文關懷。
  • 【養老服務】入職北京養老機構的大中專學生或將有最高6萬元補貼
    11月1日記者從北京市民政局獲悉,《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補貼實施辦法》日前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辦法擬規定,大中專院校學生入職北京市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的,最高可享6萬元的一次性入職補貼。
  • 養老機構如何劃分護理等級?這個《規範》權威又細緻
    統一的分級護理標準和服務規範,是老年人服務質量監控和不斷推進服務品質的基礎,也是長期照護保險合理支付及老年人在不同機構轉介的依據。科學的分級護理標準和服務規範有利於引導照護行業規範發展,提升照護品質。 分級護理服務規範」融合了國家標準《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範》(GB/T 35796-2017)和國家強制性標準《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範》(GB 38600-2019)的相關內容。 標準主要內容如下:
  • 民政部等6部委關於規範養老機構服務 做好服務糾紛處理工作的意見
    、黨委政法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民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 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更好推動民法典實施,積極應對當前養老機構與老年人之間服務糾紛增多問題,推進矛盾糾紛及時高效化解,保障老年人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維護養老機構合法權益和正常服務秩序,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提供有力保障
  • 廣東省養老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將搭建全省養老服務標準體系...
    他希望,標委會要積極履行職責,發揮紐帶作用,積極開展標準制修訂和宣貫,增加廣東養老服務標準供給數量,全面提升標準水平,進一步健全先進適用的廣東養老服務標準體系;在鞏固發展廣東養老服務標準化成效的同時,積極參與國內外、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活動,在支撐制定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過程中,加強對國際、國家標準的跟蹤、評估,結合先進標準,提升廣東養老服務標準含金量,打響廣東品牌;希望標委會建設成為一個開放共享的技術平臺
  • 丹東市培訓養老護理員、機構負責人 提高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層次
    為提高養老護理和機構負責人隊伍的專業化水平,由丹東市民政局主辦、丹東市中醫藥學校承辦的《2020年全市養老護理員、機構負責人培訓》圓滿落下帷幕。此次培訓因受疫情影響,在培訓方式上取消以往集中統一培訓方式,而改為分期、分片方式進行培訓。
  • 半月談|「照護」脆弱的養老機構
    半月談記者 尹思源 邰思聰目前,國內防疫形勢趨於平穩,但屬於人員密集型社會服務的長期照護行業,防疫風險依然較高。半月談記者走訪了多地多家養老機構發現,長時間封閉、嚴重收支失衡等問題導致大量養老機構難以為繼,老人生活質量堪憂。
  • 河北:推動養老機構「打開圍牆」,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
    成效全省已建成403家社區老年人 日間照料中心覆蓋所有城鎮街道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養老服務水平和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幸福指數有了較大提升。同時,截至2019年底,全省養老機構達到1507家,床位達到19.8萬張,入住老人10.23萬,全省農村互助幸福院超過3.1萬個。進一步降低了「門檻」,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養老機構的管理從事前審批,變為事中事後監管,提升了開辦養老服務機構便利性。建立健全獎補政策,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養老服務。
  • 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開辦補貼申請指南
    一、養老服務政策名稱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開辦補貼二、補貼依據中山市養老服務機構資助辦法(2018年修訂)三、補貼對象個人或社會力量舉辦的在民政部門註冊登記的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務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
  • 【從300個瞬間看2020】養老服務業:標準化浪潮中洗牌重啟
    1、我國出臺首個養老服務強制性國家標準  拉起養老機構服務安全「紅線」1月中旬,《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範》(以下簡稱《規範》正式公布。作為我國養老服務領域第一項強制性國家標準,《規範》明確了養老機構服務安全「紅線」,明確了養老機構應當符合的強制性規定及要求;同時也對養老護理員培訓、建立晝夜巡查和交接班制度等基礎性工作提出了要求,有利於推進養老服務的高質量發展。同時,民政部還為《規範》的實施設立了「緩衝期」。讓涉老企業在兩年的過渡期內逐漸熟悉新標準。
  • 養老機構「跑路」 呼喚監管「長牙」
    然而,近期涉養老機構的服務糾紛有逐漸增多的趨勢,北京、長沙、南昌等多地發生養老機構「跑路」事件,一些老人的養老金被捲走。不難想像,面對辛辛苦苦積攢的養老錢被捲走,投訴無門或者投訴無用;面對日益需要照料的老來生活,料理卻難以落到實處……處於這種境地、遇到這種情況的老人,該是多麼的無助、憤懣又不安。人們不禁要問,那些捐款「跑路」的機構老闆,你們心安嗎?你們睡得踏實嗎?
  • 關於印發《北京市秋冬季養老服務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堅持「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機制,落實「四方責任」,將養老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工作納入各級疫情防控總體布局。  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策略,強化底線思維、風險意識、問題導向。無症狀感染者以及流感的疊加和幹擾,仍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養老服務機構最重要的疫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