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機構實行備案管理 侵害老年人人身財產權益依法追究責任

2020-11-01 中國青年網

央視網消息: 新修訂的《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從今天(1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也是自2013年《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實施以來首次全面修訂。

針對2018年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關於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的規定,新修訂的《養老機構管理辦法》最大的一個變化是對養老機構實行備案管理,並對備案管理的具體內容做了明確的規定。

《辦法》首次明確養老機構是指為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和照料護理服務、床位數在10張以上的機構。

開辦養老機構應當到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辦理相關登記,新開辦的養老機構在收住老年人後10個工作日以內要向民政部門提出備案申請,備案申請書應當包括養老機構基本情況、服務場所權屬、養老床位數量等內容。

已經備案的養老機構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養老床位數量等事項的,應當及時向原備案民政部門辦理變更備案。

侵害老年人人身財產權益 依法追究責任

《辦法》規定,養老機構存在未與老年人籤訂服務協議、未按照有關強制性國家標準提供服務,或者有歧視、侮辱、虐待老年人以及其他侵害老年人人身和財產權益行為的,將由民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或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來源:央視網

相關焦點

  • 津南信訪辦宣 | 老年人權益保護知多少
    ,由有關單位給予批評教育;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侮辱、誹謗老年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養老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損害老年人人身和財產權益,或者未按照約定提供服務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有關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四十八條 養老機構應當與接受服務的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籤訂服務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 養老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不得以任何方式侵害老年人的權益。 第四十九條 國家鼓勵養老機構投保責任保險,鼓勵保險公司承保責任保險。
  • 法律法規丨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七十七條 家庭成員盜竊、詐騙、搶奪、侵佔、勒索、故意損毀老年人財物,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七十八條 侮辱、誹謗老年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用人單位侵害勞動者人身權益的法律責任
    專欄《勞動合同法》第61章 侵害勞動者人身權益的法律責任工廠【勞動合同法】第88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 【「敬老月」普法宣傳】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知識問答
    答:《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1)贍養人應當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時得到治療和護理;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應當提供醫療費用。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贍養人應當承擔照料責任;不能親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願,委託他人或者養老機構照料。
  • 贍養老人、經常看望……河北將立法保障老年人權益
    但現如今,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侵害老年人人身、財產、婚姻、住房等合法權益的問題仍有發生。贍養老人、經常看望,不得強行佔有老年人的退休金、養老金,獨生子女有可能再多十天假期來照顧老人……7月26日,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聽取並審議了《河北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草案)》,擬對河北省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進行了系統規定。資料圖。
  • 「敬老月」主題宣傳|《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十六問,這樣敬老有新意...
    Q13對違反贍養義務和扶養義務的人,要追究哪些法律責任?(1)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老年人組織或者贍養人、扶養人所在單位督促履行;(2)由有關單位給予批評教育;(3)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4)構成遺棄罪的,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 民政部:各級部門不再受理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申請
    此次修改《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是深化養老服務「放管服」改革,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關鍵舉措。為做好貫徹落實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不再實施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自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發布之日起,各級民政部門不再受理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申請。
  • 老年人在養老院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合法嗎?
    當前位置:首頁 >> 泉映晚霞 2013.07.16 星期二 老年人在養老院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合法嗎?自今年起,養老院重新公布了各項規章制度,其中一條規定:「為了保障在院老人的人身安全,即日起,本院實行封閉式管理,院內入住老人不許隨意出院,如需出院需家屬同意及院方批准。」自養老院新規公布後,包括趙先生在內的很多院內入住老人都表示不認同,很多老人想外出到公園散心或與老朋友聊天聚會受到多次禁止及嚴格限制,這讓許多老人們在養老院的生活很不自在。
  • 侵權責任法明確精神損害賠償 限制在侵害人身權益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勝明,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倪嶽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經濟法室主任黃建初、國家海洋局海島管理辦公室主任呂彩霞就本次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的法律的有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現場直播。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勝明說,「精神損害賠償」,也是侵權責任法的一個亮點。
  • 贍養扶養、婚姻自由、社會保障......老年人的這些權益受法律保護!
    》 第二十二條 第一款老年人對個人的財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幹涉,不得以竊取、騙取、強行索取等方式侵犯老年人的財產權益。法官解讀老年人的合法財產受到法律保護,老年人有權自由處分個人財產,或者以遺囑的形式處分個人財產,子女、親屬或者其他組織不得幹涉老年人對於財產的處分權,不得奪取老年人的財產
  • 兩部門聯合發文明確養老機構免徵增值稅
    兩部門聯合發文明確養老機構免徵增值稅 2019-02-03 18:中新社記者 鍾欣 攝     中新網2月3日電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近日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於明確養老機構免徵增值稅等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依法辦理登記,並向民政部門備案的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務的各類養老機構免徵增值稅。
  • 4家網際網路保險機構因侵害消費者權益被點名通報
    4家網際網路保險機構因侵害消費者權益被點名通報) 今日,銀保監會消保局通報了一批保險機構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案例,重點關注短期健康險產品銷售中「首月0元」「首月0.1元」等不實宣傳問題。
  • 人格權受到侵害時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侵犯人格權是屬於侵犯民事權益的行為,侵權人要承擔侵權的責任,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給予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 【保護範圍】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 國辦發文對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工作作出部署
    依法依規從嚴懲處養老服務機構欺老、虐老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對相關責任人實施行業禁入措施。(三)加強涉及資金監管。引導養老服務機構以合法合規方式籌集和使用養老服務涉及資金。加強對養老服務機構申領使用政府提供的建設運營補貼資金的監督管理,定期對養老服務機構申領使用補貼資金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抽查、核查,依法打擊以虛報冒領等方式騙取補貼資金的行為。
  • 民法典侵權責任法: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責任承擔方式
    專欄《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第3章 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責任承擔方式《民法典》第1167條 【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責任承擔方式】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 民政部等6部委關於規範養老機構服務 做好服務糾紛處理工作的意見
    、黨委政法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民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 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更好推動民法典實施,積極應對當前養老機構與老年人之間服務糾紛增多問題,推進矛盾糾紛及時高效化解,保障老年人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維護養老機構合法權益和正常服務秩序,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提供有力保障
  • 一點椿養老:央視解讀我國首部養老服務糾紛處理規範
    >加強內部管理 規範服務糾紛處理程序《意見》指出,養老機構應當對老年人的身心狀況進行入院評估,合理確定照料護理等級,推行養老服務協議制度,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在養老機構的各出入口、樓道、食堂等公共活動場所應當安裝視頻監控,經老年人或其代理人書面同意,可以在老年人居室內安裝視頻監控,並依法保護老年人隱私權不受侵害。
  • 河北建立80周歲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
    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幹涉老年人離婚、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不得以老年人離婚、再婚為由,強行佔有、分割老年人的財產以及以其他方式侵犯老年人的財產權益,不得扣留老年人的有關證件。遭受家庭暴力的老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向加害人或者老年人所在單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負責老齡工作的機構、婦女聯合會等單位投訴、反映或者求助,有關單位應當給予幫助、處理。
  • 《關於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解讀
    《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安處罰法》明確了公安機關及時幹預處置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權益行為的職責。國際社會共識和國內現實充分說明,對拒不履行監護責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監護人,提請人民法院依法撤銷監護人監護資格、另行指定監護人,確保未成年人得到妥善監護照料,並要求失職監護人依法繼續負擔撫養費用,這是貫徹落實未成年人權益優先原則,切實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具體而重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