贍養扶養、婚姻自由、社會保障......老年人的這些權益受法律保護!

2020-11-04 北京朝陽法院

敬老愛老是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養老護老是

全社會應盡的共同責任


我國多部法律中規定了

涉及老年人權益保護的內容

為老年人權益提供堅實法律保障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亦將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

設立為老年節

更加凸顯

「敬老愛老尊老助老」的

良好社會風氣


老年人應享有的法定權利



01

受贍養和扶養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第二款

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千零七十四條 第二款

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十四條 第一款

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二十三條

老年人與配偶有相互扶養的義務。

由兄、姐扶養的弟、妹成年後,有負擔能力的,對年老無贍養人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法官解讀


贍養和扶養老年人不僅是倫理道德的要求,更是我國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老年人的贍養人和扶養人主要包括四類:一是子女;二是配偶;三是兄弟姐妹;四是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

贍養人和扶養人應當在經濟、生活、精神上履行贍養和扶養義務,尊重、關心和照料老年人。


02

婚姻自由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二十一條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護。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幹涉老年人離婚、再婚及婚後的生活。

贍養人的贍養義務不因老年人的婚姻關係變化而消除。


法官解讀


未婚、離婚、喪偶的老年人依法享有婚姻自由的權利,包括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老年人的子女、親屬及其他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幹涉老年人的婚姻自由,贍養人亦不得以老年人的婚姻關係變化為由拒絕承擔贍養義務。


03

自主處分財產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二十二條 第一款

老年人對個人的財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幹涉,不得以竊取、騙取、強行索取等方式侵犯老年人的財產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百零七條

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法官解讀


老年人的合法財產受到法律保護,老年人有權自由處分個人財產,或者以遺囑的形式處分個人財產,子女、親屬或者其他組織不得幹涉老年人對於財產的處分權,不得奪取老年人的財產。老年人以分家析產或遺囑的形式處分個人財產之後,贍養人不得拒絕贍養。



04

法定社會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二十八條

國家通過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二十九條 第一款

國家通過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醫療需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和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三十三條 第一款

國家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老年人的實際需要,增加老年人的社會福利。


法官解讀


老年人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為保障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國家正大力推進和完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專業護理、住房保障、慈善福利、社區配套等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對於經濟困難、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等情況特殊的老年人,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救助。


05

享受社會優待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六十八條


制定法律、法規、規章和公共政策,涉及老年人權益重大問題的,應當聽取老年人和老年人組織的意見。

老年人和老年人組織有權向國家機關提出老年人權益保障、老齡事業發展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七十一條

老年人有繼續受教育的權利。

國家發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鼓勵社會辦好各類老年學校。

各級人民政府對老年教育應當加強領導,統一規劃,加大投入。


法官解讀


老年人有參與社會發展和共享發展成果的權利。國家和社會充分尊重老年人的知識、技能、經驗和優良品德,保障老年人參與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國家為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創造條件,老年人也可以通過各類組織,參與各項有益身心健康的學習和社會活動。



老年人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應當如何維護?


老年人與家庭成員因贍養、扶養、住房、財產等問題發生糾紛時,可以前往家庭成員所在地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請求其他有關組織進行調解,如調解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老年人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後,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於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可以向當地司法部門的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在訴訟時可以申請減、免、緩交訴訟費


對於虐待、遺棄老年人,搶奪、騙取、偷盜、故意毀壞老年人財產,幹涉老年人婚姻自由等嚴重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可以向公安機關報警處理,對於違反治安行政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積極出臺一系列保障老年人權益的各項政策和制度,加大力度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健康和安全,力爭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義不容辭的共同責任,任何組織、個人都不得侵犯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當老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參考上述維權途徑,及時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子女不得幹涉老年人婚姻,老年人婚姻自由受法律保護
    原標題:老年人婚姻自由受法律保護子女不得幹涉撰文 雲南老年報 朱景芳 李婷 編輯:林非2019全國老年維權十大典型案例解讀(三)律師點評: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有對社保資金的統籌管理和支付結算的職權和義務,按規定參保並達到退休年齡的職工,依法享有領取養老金的權利。如果認為自身合法權益因國家行政機關不當或怠於履職而受到侵犯的,當然有權要求予以改正並給予相關待遇,如經交涉無果,可以及時諮詢法律專業人士尋求幫助。
  • 【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國家和社會應當採取措施,健全保障老年人權益的各項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參與社會發展的條件,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第五條 國家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對老年人的保障水平。
  • 法律法規丨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國家和社會應當採取措施,健全保障老年人權益的各項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參與社會發展的條件,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老年人組織或者贍養人所在單位監督協議的履行。第二十一條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護。
  • 【「敬老月」普法宣傳】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知識問答
    【編者按】為充分發揮公共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職能作用,薛城區司法局、薛城區普法辦、薛城區法律援助中心精心編制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知識問答》,供廣大市民學習、了解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相關法律知識,以切實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 「敬老月」主題宣傳|《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十六問,這樣敬老有新意...
    為傳承中華民族孝老愛親傳統美德,大力營造養老孝老敬老社會氛圍,我省於10月1日至31日開展以「弘揚養老孝老敬老傳統,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會」為主題的「敬老月」活動,今天大遼姐姐通過16個問題為你解讀一部專為老年人制定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Q1為什麼要制定《老年人權益保護法》?
  • 津南信訪辦宣 | 老年人權益保護知多少
    關於老年人權益保障的法律,主要的就是《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另外還有《憲法》《民法典》《刑法》等,這些法律中都有關於老年人權益保障的規定。,更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相關規定,對於侵犯老年人權益可能構成犯罪的有:幹涉老年人婚姻自由,對老年人負有贍養義務、扶養義務而拒絕贍養、扶養的,虐待老年人或者對老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的
  • 贍養老人、經常看望……河北將立法保障老年人權益
    但現如今,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侵害老年人人身、財產、婚姻、住房等合法權益的問題仍有發生。贍養老人、經常看望,不得強行佔有老年人的退休金、養老金,獨生子女有可能再多十天假期來照顧老人……7月26日,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聽取並審議了《河北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草案)》,擬對河北省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進行了系統規定。資料圖。
  • 重陽節:盤點那些有關老年人的法律問題
    人人都有老的時候,老年人無疑是當下最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其實法律早早為他們撐起了保護傘,他們也應該早點了解自己的權益,在必要的時候用法律保護自己。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四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
  • 【以案釋法】老年人權益保護案例分析| 精神贍養、分擔贍養
    下面,普法君整理一些審理過的案件,用案例的形式提醒老年人,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懂得正確運用法律武器,為自己的晚年生活撐起一片多彩的「夕陽紅」。【法官說法】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一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 重陽節,說說老年人權益保障那些事 - 人民法院報
    修訂後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首次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人」。這意味著「常回家看看」將不再只是一句歌詞,而是子女對父母的法定精神贍養義務。把「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是一種法律層面上的道德教化,目的是讓子女更加知道感恩和孝道,而不是要讓父母去告子女。
  • 建議老年人收藏!法律為你的晚年撐起保護傘
    人人都有老的時候,老年人無疑是當下最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其實法律早早為他們撐起了保護傘,他們也應該早點了解自己的權益,在必要的時候用法律保護自己。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四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
  • 湟中區共和司法所深入社區開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講座
    為進一步引導轄區內老年人依法合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讓老年人在法律的保護下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11月5日,共和司法所深入鎮社區開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講座,20餘人參加了學習。講座中,司法所工作人員以《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 ...宣傳月「以案釋法」特別專輯——如何保障老年人權益之贍養問題
    為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發展老齡事業,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我國最新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於2018年12月9日正式實施。內蒙古自治區為貫徹實施上位法,通過了《內蒙古自治區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針對於老年人的權益保障問題,贍養糾紛是重中之重!
  • 老年人遇到贍養、養老金這些糾紛怎麼辦?快看這些經典案例
    說起來老年人權益,較為常見的有贍養、住房、養老金、婚姻自由、土地承包等方面問題,沒有親身經歷也或多或少的聽說過這方面的法律案件。可是你知道真正發生在自己身上應當如何處理?案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六條規定,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侵佔,不得擅自改變產權關係或者租賃關係。老年人的房屋是其重要的財產,也是老年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成年子女及親屬應當保障老年人能夠妥善居住,不得以騙取、強行索取、竊取等方式侵犯老年人的住房權益。
  • 違反贍養義務責任的法律規定,重組家庭繼子女是否有贍養義務
    不贍養老人違法嗎為保障受贍養人的合法權益,《婚姻法》規定: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對拒不履行者,可以通過訴訟解決,情節惡劣構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 政風行風熱線:哪些行為侵犯到老年人合法權益?老年人應對如何維權?
    今天上午,安徽大湖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副主任檀迪傑律師走進本臺《政風行風熱線》子欄目《律師說法》節目直播間,就老年人合法權益保護相關問題,與聽眾進行交流。檀迪傑介紹,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口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法律問題也大量湧現。其中較為普遍的是子女贍養、財產繼承等問題。
  • 河北建立80周歲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
    老年人依法享有從贍養人獲得經濟供養、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權利,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享受社會服務和社會優待的權利,參與社會發展和共享發展成果的權利。同時,條例鞏固了家庭養老的基礎性作用,指出家庭養老是我國的傳統,是基礎性的養老方式,在養老中始終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當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的情況下,家庭養老仍然是很多老年人養老的主要形式。
  • 陳皓 曹瑞璇:婚姻家庭關係中弱者保護功能評析
    婚姻家庭領域涉及對弱者的保護主要體現在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人身、財產等法律關係中,所涉及的弱者範圍通常包括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被收養人、被扶養人、被贍養人和被監護人,根據具體情形的不同,患重大疾病的人、缺乏勞動能力的人和生活困難的人等群體都可能成為婚姻家庭中的弱者而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
  • 贍養的法律概念以及相關糾紛解決方法
    《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第十一條「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 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這種贍養行為並不能用物質利益去衡量。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而又確實存在的精神支持。(二)贍養糾紛的概念贍養糾紛是指具有贍養義務的利害關係人和被贍養的父母針對贍養權(關於贍養關係)和對被贍養的的經濟給付義務而產生的法律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