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於乳糖不耐受和乳品安全的關注,促使近年來植物蛋白飲料市場不斷增長。這類產品以健康食品的形式,首先從亞洲傳統市場開始擴張,逐步蔓延到西方市場。但是近年來,該品類產品逐漸進入了乳製品的主流領域,生產商們開始選擇除了大豆以外其他更多的植物食材作為原料,首先就是堅果和穀物。」
——Innova公司創新部主管Lu Ann Williams
受益於營養、健康這一新的消費趨勢,全球植物蛋白飲料過去5年的年均增速為28%,是飲料中增速最快的子行業。目前美國植物蛋白飲料市場規模約300億美元,年增速7%。
與美國相比,中國植物蛋白飲料處於發展初期,在二胎開放,城鎮化、老齡化背景下,人均消費額和產品升級提升空間巨大。
在這樣的市場大背景下,國內食品和飲料企業紛紛將業務重點投向含蛋白飲料。在2016 FBIC活動中,來自杜邦營養與健康事業部的市場策略經理莫小燕從全球食品趨勢,中國消費者對高蛋白類產品的需求,液態蛋白飲品在中國的多維度表現,蛋白飲料未來的創新方向,以及創新案例等多角度,為我們分享了2016中國蛋白飲料市場洞察及機遇。
莫小燕指出,中國的潛力飲料品類是水及蛋白飲料(尤其是植物蛋白飲料)。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中國植物蛋白飲料市場銷售額和銷量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為24.4%和21.3%。2015年銷量和銷售額的年增長率將分別達到21.6%和28%。預計到2019年,我國植物蛋白飲料市場規模將達到1594億元左右。
從2016全球十大食品趨勢講起
英國New Nutrition Business給出了2016全球食品營養健康十大趨勢,包括飲料工業大洗牌,零食化,乳品新升級,甜味新定義,市場多樣化,天然健康,純植物食品,消費者直達,蛋白以及不含XX等,涉及品類變化、營養、配料和消費習慣等不同角度。其中,飲料行業的變革、天然與功能化、純植物性食品和追求蛋白質成為推動含蛋白飲料發展的4個原動力。
杜邦認為,消費理念的變化導致全球飲料行業正在經歷著劇烈的內部變革。含糖較高的碳酸飲料和果汁飲料的市場在下滑,而天然的植物性近水飲料和蛋白飲料卻在快速上升。
其次,追求產品的天然化和功能化也使得人們將目光轉向那些天然食材,尤其是來源廣泛、富含各類活性成分的可食用植物。
最後,運動、塑身和快節奏生活方式引發的對代餐飲品的需求,都使得高蛋白食品成為關注的焦點。
中國消費者對於高蛋白類食品的強勁需求
Health Focus International公司所做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以「對高蛋白食品感興趣的程度」和「日常購買高蛋白食品的頻次」作為2個維度考察主要的經濟體國家,中國在2個維度上均有較高的分值,表明中國市場對高蛋白食品飲料的需求非常強烈,甚至超過了蛋白類食品堪稱最為豐富的美國。
杜邦也列舉了幾組調查數據,反映出中國消費者對於高蛋白食品的強勁需求:
認為產品標籤上的「高蛋白」宣稱「很重要」的比例從2003年的45%上升到2014年的64%。
46%的中國消費者將蛋白質視作每日膳食的基礎成分,將其作為體重管理、補充額外能量和增加肌肉的良好途徑的比例則分別為18%、17%和13%。
消費者希望在各類飲食中強化蛋白,蛋白飲料被多次提及,例如,中國人希望強化蛋白的產品品類中,成人全營養飲料佔53%、添加蛋白的運動能量飲料佔37%、添加蛋白的代餐飲料佔34%、添加蛋白的包裝水佔27%,等等。
Euromonitor等的相關數據也表明,中國的飲料潛力股是包裝水及蛋白飲料、尤其是植物蛋白飲料。
液態蛋白飲品在中國市場的多維度表現
莫小燕提到,中國市場上的蛋白飲品可謂琳琅滿目,總體來看,可以用蛋白來源、含量和生產工藝三個維度來劃分。
1、不同來源
牛乳蛋白飲品依然佔據著主導地位。在傳統白奶和調味乳增長乏力的情況下,企業更多地關注於乳清和全乳蛋白。而在植物性蛋白飲料中,大豆以其悠久的食用歷史和廣泛的認知基礎成為使用最多的蛋白來源,但是在其他類蛋白的衝擊下,市場份額在連年下滑。相比之下,核桃飲料的市場份額保持著較快的上升勢頭。
根據杜邦研究數據顯示,消費者更愛喝原味的多種植物蛋白飲料,並且適用於不同飲用場合的產品是市場拓展的機會點。2016年全球上市了各種不同蛋白組合的飲料產品,如大豆+杏仁、杏仁+椰子、杏仁+燕麥等等。植物蛋白飲料中添加藜麥、火麻仁、玄米等遠古概念穀物也是很好的差異化創新。不同的植物蛋白各有優缺點,消費者對其健康感知也大不相同,準確把握這些信息有助於設計出更完美的植物蛋白飲品。
2、不同含量
從蛋白含量較低的乳飲料到蛋白乳,再到高蛋白乳(蛋白含量≥6%),各個類別間的界限不再像以前那樣清晰。對應於不同的飲用場景和人群,每一類蛋白飲料都可以向外進行延伸。
3、生產工藝
發酵乳製品培育出消費者「益生性健康」的概念,這也推動了發酵工藝在蛋白飲料中的盛行。由發酵所帶來的風味變化也為產品創新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杜邦認為,目前在植物蛋白飲料中,發酵類產品還處在空白階段。根據尼爾森2014年的一項統計數據,中國市場上非發酵類飲品中,牛奶製品(白奶、調味乳飲料)約佔21%,飲料(碳酸飲料、果汁、茶與咖啡、水等)約佔55%,而剩餘24%的所謂「中間地帶」則代表了發酵類植物蛋白飲料的未來市場空間。另一項調查研究結果則顯示,中國褐色發酵飲料一直保持高速增長。
消費者對蛋白飲料的期待是未來創新的主流方向
產品創新離不開消費者的態度。消費者對於蛋白飲料的印象和期望決定著其未來發展的方向。市場調查顯示:國內大眾對於植物蛋白飲料的普遍印象表現為:高蛋白、低糖低熱、不濃稠(清爽),以及具有良好的風味。
對於未來的產品,消費者們則希望:根據不同季節和人群進行細分,如針對運動人群、減肥人群和兒童;針對早餐與代餐市場等;增加美容型產品;希望有更多的混合蛋白型產品,如穀物、豆類、藻類、堅果和乳清蛋白之間的相互組合;以及高端化產品,如使用純天然有機原料;非熱力殺菌工藝;環保型包材;藝術化、智能化與個性化包裝等。
杜邦特別指出了中國消費者很看重但目前尚未得到滿足的一些需求點,如排毒、助眠、健腦、助消化等。
這些潛在需求可以通過高蛋白、高纖維的配方設計,添加益生菌等手段實現,而這些正是未來植物蛋白飲料的機會點。
從感官體驗和消費情境中尋找創新點
在2016 FBIC活動中,莫小燕通過一系列豐富的產品案例為我們分享了蛋白飲料創新方向。除了上面提到的消費需求外,植物蛋白飲料的創新還可以著眼於創造新的感官體驗和消費情境。
1、添加富有咀嚼性的不溶性顆粒,增加口感和趣味性。如下面兩款飲品,分別含有奇亞籽粒和燕麥顆粒。
2、植物蛋白咖啡。即飲咖啡飲品的興起為植物蛋白飲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向。以植物蛋白取代牛乳,製成不同風味的「植物咖啡」,藉助於喜愛咖啡的龐大消費人群,完全可以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品類市場。
儘管目前國內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湧入蛋白飲料市場,甚至很多非飲料企業也在市場潛力的「感召」下毅然加入進來,但是,我們仍需要正視很多問題:對於消費需求的研究不足,簡單模仿國外產品,對於感官質構和包裝的創新研究投入不多,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這些都影響著消費者對於此類產品的消費意願。
作為食品配料行業的領軍型企業,杜邦正致力於為中國企業提供更有價值的解決方案和創新型開發理念。相信未來的中國市場上,能有更多企業開發出更具差異化和清晰定位的創新產品,讓植物蛋白飲料真正成為飲料行業中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