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曉程序觀察」(ID:yinghoo-tech),作者:Miss豆教授,36氪經授權發布。
《危機下的企業自救手冊(阻擊「黑天鵝」)》是曉程序觀察(yinghoo-tech)推出的特別策劃,旨在幫助傳統企業將業務重心「搬」到線上、快速啟動「自救」。本策劃包括「流量重啟」、「現金回流」、「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及「未來趨勢」等五大專題。本文是「現金回流」專題第一篇,為了保證現金快速回流,合理利用巨頭生態裡那些神奇的低成本「秒殺」工具,是回血現金流的絕佳「捷徑」。對此,我們總結出了幾個最「快」的方法。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見不到後天的太陽,所以我們幹什麼都要堅持。」
——馬雲
這句馬雲用來形容創業之路艱難萬險的金句,特別適合用來形容疫情下的很多企業生存現狀。
不同的是,創業是否會成功需要比拼商業模式、經營方法、創業團隊的毅力等多維度,而眼下企業能不能堅持到疫情結束,帳上現金流夠不夠充沛,幾乎決定了一切。
潮汕牛肉火鍋網紅連鎖八合裏海記就是最好的例子。從春節前開始,餐飲業大面積停擺,八合裡停工一個月,租金、中央廚房、原材料等硬性支出4000萬元,5000名員工工資支付了2000萬元,損失高達6000萬元。
「不貸款的話能撐兩個月,」一個多月前,八合裡董事長林海平做了最壞打算,賣物業、賣房子來支撐,最後一套賣完就解散。
誰也想不到,幾天前,林海平突然態度大改:「活下去肯定沒問題!說真的,我對未來可有信心了。」
僅僅一個月時間,從賣房子到對未來充滿信心,這中間各種曲折、反轉,歸根究底就一個原因:通過探索外賣業務,八合裡穩住了日漸脆弱的現金流。
這帶來另一個思考是,穩定的現金流是所有企業的立命之本,不過但疫情之下,手頭沒有錢,如何快速低成本迴轉現金流,撐到後天的太陽?在曉程序觀察(yinghoo-tech)看來,合理利用巨頭生態裡那些神奇的低成本「秒殺」工具,是回血現金流的絕佳「捷徑」。
1 微信群:人人適用的免費「閃購」工具
當線下場景大面積「關閉」,所有企業都在線上賣貨快速回流現金。要知道,電商界有一條鐵律,用戶在決定是否要買一款產品時,需要在2分鐘內促使其完成交易,想要促使用戶快速完成轉化,「氛圍」是個關鍵詞。
為此,以KOC為首的帶貨達人們,早已經摸索了一條康莊大道。月掙2200萬的時尚博主於小戈用小程序+微信群的方式激活了大批量的潛在轉化:一個月內裂變了700個微信群、觸達5萬多人,小程序日均GMV突破100萬,日均訂單量達到2800單以上。
但不同於其他電商的是,她將微信定位為「24小時閃購群」,具體上是這麼玩的:在公眾號推文中安利秒殺產品,產品秒殺價格為閃購群專享,用戶掃碼進群搶購,秒殺時間一結束,迅速解散該群。
整個玩法中,微信閃購群的價值是整個轉化場景的承載,用緊迫和稀缺刺激用戶轉化,讓用戶快速決策、快速購買,閃購群內的用戶互相刺激消費,互相做客服,不斷生成群內容提高用戶對新商品的期待感,還降低公司人力成本投入。
這樣的「社群運營+引流購買」的服務鏈,讓小程序在上線後的第一個雙十一,成交轉化率達到18.67%,82%的商品售罄,整個11月銷售額將達到2200萬。
值得關注的是,24小時閃購微信群+小程序的打法,幾乎零成本,人人可用。
2 快閃店:大品牌的「閃購」必殺技
為了快速線上轉化,不少線下企業在疫情期間緊急上線了小程序商城,原因很簡單,小程序開發成本低、速度快。在曉程序觀察(yinghoo-tech),用小程序實現快速轉化,即開即關快閃店是個不錯的選擇。
快閃店由Pop-up Store翻譯而成,與常設店鋪不同,快閃店在熱門場所、限定時間內開設臨時攤位,其最大特點是將賣貨與體驗式消費緊密結合,最大密度地提供感官刺激與新鮮感,快速打響知名度。其價值在前兩年的線下市場已經得到了驗證:正當實體零售門店在「關店潮」中思考如何活下去時,快閃店卻悄無聲息地拔地而起,打響一槍就關門,名利雙收之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仙氣滿滿的Valentino、主打珠寶的Cartier、以手工羊皮製品聞名的BottegaVaneta,十多家奢侈品牌,甚至過去從不觸網的家居連鎖宜家,都前後腳紛紛上線了小程序快閃店。
該項目的負責人在接受曉程序觀察(yinghoo-tech)採訪時曾表示:之所以選擇快閃店小程序這種形式,原因有二:
在前端可以給用戶創造新鮮感,快閃的速度更快,更講究效率,非常容易在封閉而龐大的微信生態中傳播,可迅速產生話題反應;對於後端而言,快閃店可以說是一次短平快的嘗試,對人力、精力要求並不高,能給企業留有足夠時間發現問題、糾正問題,也為下一次活動打好基礎。用大白話說就是無論是降本還是增效角度,快閃都是快速銷售的好形式,而小程序開發難度低、成本低,是最好的載體。相比於微信閃購群這種純免費工具,人人適用,快閃店更適合大品牌使用。
具體怎麼玩?我們從看似玩法不一樣的十多家奢侈品品牌的快閃店中,找到了一條暗含的鐵律。
首先,配合快閃的屬性,選品上要獨特、限量。
其次,所有上線小程序快閃店的奢侈品品牌都投放了朋友圈廣告。眾所周知,購買流程上,環節越少,轉化率越高。朋友圈廣告+小程序卡片則剛好具備這個特點,觸達用戶時便提供了良好的視覺+娛樂交互體驗,朋友圈卡片直接跳至小程序購買,還可一鍵喚起微信支付進行購買,大大縮短了其他平臺從廣告投放到用戶購買的整個路徑流程。Valentino的朋友圈廣告就是用了朋友圈卡片直接跳至小程序的能力,首日部分產品就已售罄。
第三,時間不能過長,快閃店時間周期大多為2—3周,保證用戶的稀缺感和緊迫感。
3 掃碼購:即看即買+紅包,線下轉化效率放大器
「如果你用微信支付,請走無接觸付款通道。」曉程序觀察(yinghoo-tech)小夥伴近期去線下超市購買生活物資時,總會在付款時被服務人員如此告知。
在服務人員的指引下,我們走到掃碼結帳臺將每一件物品進行掃碼後,拿出手機結帳。這個掃碼結帳場景,依然是「收銀臺」這個環節,即用戶選擇所需物品後,集中在掃碼結帳臺付款,不同於人工收銀臺的是,掃碼結帳臺可自助結帳,減少人工成本,並將用戶進行數位化沉澱。
但是,這種掃碼購物的方式只是提高了排隊付款的效率,對轉化效率並沒有過多推動,事實上,一些線下零售已經探索出了更好的轉化效率提升方式。
不同於前文所說的掃碼付款,步步高的「掃碼購」將掃碼付款這個行為打散到了店內的所有小場景裡,只要有商品,就有掃碼場景:顧客在貨架選購商品時,可隨時拿手機掃貨架上的二維碼,實現即看即買。
這種即看即買的產品設計大大縮短了用戶的購買鏈條,完成轉化效率一級跳。
如果顧客在奶粉區,掃出來的就是奶粉的優惠券,下方還會有奶瓶等相關產品的推介和優惠券,領取的優惠券直接進入微信卡包。領取完優惠券後,顧客可直接買單支付,優惠券將自動核銷,會員顧客還可同步會員積分。顧客只需「掃一掃+微信支付」,優惠券、積分、買單即可同步完成。
優惠券玩法,完成轉化效率的二級跳。
說到底,小程序「掃碼購」賦予了每個用戶一把「掃碼槍」,小到幾塊錢的口香糖,大到幾千塊錢的電冰箱,都可以用「掃碼購」邊掃邊買,還能接收相關商品的推薦,自主結帳,自動積分。大多數零售店鋪都適用,如生鮮店、社區店、零食店等。
通過這一系列的高效轉化,為現金流回血,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靜候疫情後的太陽。
現金流成為企業守住生命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在當下,企業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如何「零成本」獲客,也就成為企業「保命」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