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攤販銷售的低價羊肉卷下圖:左為售價18元一斤的羊肉卷,右為售價30元一斤的羊肉卷。 記者張丹丹 攝□本報記者 張丹丹
近日,本報接到市民舉報,稱在農貿市場買到的羊肉卷味道有異,懷疑是豬肉或者鴨肉冒充的。記者走訪市場發現,部分攤販確實在用混合肉冒充羊肉卷。
不同價位的羊肉卷有不同去向。攤販稱,30元一斤的自家食用,18元一斤的賣給火鍋店,10元一斤的供自助餐廳。本報將三種羊肉卷送至山東省農科院,經初步鑑別,上述肉卷都不是純羊肉。
舉報
40元買來兩斤羊肉卷吃起來沒啥羊肉味兒
近日,市民李女士在七裡堡農貿市場花40元買了兩斤羊肉卷。回到家涮清湯鍋,羊肉卷剛放進去,鍋裡很快浮起一層黃褐色泡沫,還有一股調料味。趁熱吃沒啥感覺,肉稍涼點後吃進去,一點羊肉味兒都沒有。
「肉一煮就散了,嚼起來沒啥勁,纖維也不像是羊的,我懷疑摻了別的肉。」李女士說,她懷疑的依據是市場賣的羊肉比超市便宜一半。
有相同疑慮的市民不在少數。家住王舍人的劉先生說,他懷疑農貿市場賣的羊肉是假的。「在我印象中,羊肉挺有嚼勁,使勁咬都咬不爛。肉煮後,一扯就分開,肉纖維挺細的,根本不像是羊肉。」
調查
羊肉一斤3個價:30元、18元、10元
在七裡堡農貿市場生鮮肉大廳,銷售牛羊肉的攤位有幾十家,幾乎家家都在加工羊肉卷,定價差異也大,部分攤位還會提供3種不同價位。「看你幹什麼用。」一位正在切肉卷的女攤主直言,她家賣的低價羊肉卷有摻料。
「你要是自家吃羊肉,建議你買純羊肉的,一斤羊肉片30元。你要是開餐館進貨,一斤18元的就挺好。好多飯店來進貨,一天能賣幾百斤。」她掀開冰櫃的蓋子,端出兩盒切好的肉片。她表示,還有10元一斤的混合肉,是專門供給自助餐廳的,「那種你就別買了,太髒。」
記者看到,30元一斤的肉卷顏色略紅,脂肪分布較不規則;18元一斤的肉卷顏色蒼白,脂肪排列的線條類似,白色油脂緊貼住肉皮,用手一拽就能拉掉。
大多數攤位都在銷售低價羊肉卷。「開餐館用的賣15元一斤,到底是啥肉你就別問了,反正便宜就行。」一男攤主說。而在對面的攤位,攤主研究起記者買的羊肉卷。「你買18元的跟我賣15元一斤的是一樣的。30元一斤的羊肉肥膘太多。」
造假
低價羊肉混合鴨肉、狗肉 還有羊肉精
一個賣羊肉卷攤位的攤主道出了便宜羊肉卷的真實成分。她承認,售價18元一斤的羊肉摻假,「這種羊肉卷只摻鴨肉,別的就沒有了。你放心用就行,不會出事的。」
她說,常見的成分是羊肉和鴨肉,滴幾滴羊尾巴的油,添上羊肋骨間的脂肪,混在一起凍成肉柱子,切割成片就成了羊肉卷。不同價位的羊肉捲成分不同。混合成分有牛肉、鴨肉、豬肉、狗肉等,其中可能添加各種動物油脂,以及一種叫做「羊肉精」的調味料。
據悉,這種羊肉精有好有差。好的羊肉精是羊肉提取的。差的羊肉精是合成的化學調味品,攝食過多對身體有不利影響。
回應
「混合羊肉」屬消費欺詐行為
網絡有傳言稱,混合羊肉符合國家規定,早在幾年前國家已制訂混合肉的「國標」。記者通過國家標準網查證,並未找到關於混合羊肉的國標。在有關牛羊肉的國家標準中,也沒有對混合肉類的要求和解釋。
經濟南市畜牧獸醫局確認,初級畜產品不存在混合羊肉一說。羊肉以次充好、非羊肉冒充羊肉屬消費欺詐行為。
記者走訪市內大型超市調查,一斤羊肉卷售價在40元至50元間。銷售人員稱,超市不售賣混合羊肉,也沒聽說過這一標準。
驗證
驗明真身要驗DNA濟南尚無檢測單位
記者將購買的樣品送往山東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相關專家進行檢測得出初步判斷,農貿市場買來的三種羊肉卷都不是純羊肉,30元一斤的「純羊肉卷」疑似混合了牛肉。
山東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副所長萬發春說,牛肉和羊肉區別於其他肉類的一大特徵就是瘦肉中混雜脂肪,細看絲絲分明,俗稱「大理石花紋」。「僅憑肉眼判斷並不靠譜。把肥瘦豬肉切碎再壓緊切片,也能做出羊肉的花紋。」從事相關研究的專家表示,不法商販敢於售假羊肉,鑽的是相關標準缺失的漏洞。
工商部門稱,我市牛羊肉市場未實行定點屠宰,動物檢疫部門不能及時對牛羊肉品質檢驗檢疫,因此工商部門無法通過查驗檢驗檢疫證明來確保牛羊肉進貨渠道的合法性。按照法律規定,辨別真假牛羊肉需由國家認可的檢測部門通過DNA檢測做出權威認定方可定性,目前濟南尚無具備檢測權限和手段的單位。
萬發春介紹,山東省農科院畜牧獸醫所正研發牛羊肉檢測技術,目前DNA檢測技術進入申請國家專利的實審階段,有望在2013年獲批,成為國內首個獲得專利的牛羊肉DNA檢測技術。
「一斤羊肉成本應該在30元左右。低於這個價格的羊肉卷九成有問題。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最好的方法是去超市買大品牌的羊肉製品,或是去清真農貿市場購買,這樣質量會更有保證。」萬發春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