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三評「國民素質」之一:中國人就是沒素質嗎?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編者按】從景區泡腳、亂刻亂畫到違反宗教禁忌在清真寺矮牆上跳熱舞,從因延誤而大鬧機場到向飛機發動機扔硬幣,從公然「霸座」到任性拉下高鐵緊急制動閥,從重慶公交墜江悲劇到高空拋物致人死亡……近年來,關於國人素質的討論也一直都沒有停過。

如何正確看待國人素質,如何構建與時代適應的現代文明,是一個迫切需要釐清和解決的時代課題。人民網今日起推出《三評「國民素質」》,就此問題與大家共同探討。

近期,「天降三把刀」「伸腿絆高鐵」「搶奪方向盤」「遛狗不拴繩」等等不文明現象屢見報端,輿論予以強烈關注。不文明行為再小,也是暴露了我們一些社會成員的公民素質「欠費」;不文明現象再微,個案的頻繁發生也會影響國家形象。國人素質怎麼了?這樣的追問映射了人們關於不文明行為的焦慮與沉思。

從媒體的報導可以看出,不文明行為輕則招來一片罵聲,重則會將他人生命置於高度危險的境地。貴陽市南明區袁女士被10歲男童高空拋下的滅火器砸中頭部,不治身亡;乘客易某因汽車停靠點問題與司機發生爭執,不僅拉拽司機的手臂,還搶奪汽車方向盤,依法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一位留美博士發現自己上錯了列車,在列車已經啟動的情況下竟任性拉下緊急制動閥,被依法處以1000元的罰款……代價慘痛,教訓深刻。為什麼這些社會成員視法為無物,甚至明知故犯?中國人素質真這麼差嗎?

事實上,出現各種不文明現象,並非中國特有。不管在哪個時代、哪個國家,皆有經濟發展而文明程度尚未同步提高的階段。1948年日本出臺《輕犯罪法》將「勿以惡小而為之」寫得明明白白。然而,上世紀80年代,富起來的日本人在走出國門時也產生過「觀光摩擦」,大聲喧譁、不守秩序,以至於日本媒體寫社論提示國民,「尊重對方國家風俗、習慣、禮儀」。今天,備受稱讚的日本公共文明恰恰證明,一個社會的文明素養,既有其歷史演進的過程, 也是持續管理的結果。

如今的中國,物質文明不斷提升,人們希望構建與之相適應、與大國身份相匹配的精神文明。中國深度融入世界、擁抱世界,人們希望向世人更多展示中國的好,更多傳播中國的文明,更多贏得世界對中國了解、尊重與認同。一旦一些國人的言行與此良願相悖,人們便難免心焦上火、義憤填膺。

某種程度上說,正是這種「義憤」的存在,構成了健康社會的免疫力,形成了社會向上向善的道德土壤。如果對那些陋習漠然視之,甚至以恥為榮,那才是真正堪憂的。

猶記得,一位警察在給違規車輛開罰單時,一個6歲的孩子這樣對警察說:「我爸該罰,喊他停在停車庫他不聽,到處亂停車。」看到這樣的小孩,人們心裡就釋然了——中華5000年文明、禮儀之邦的風範依然鮮明,這種文化的血脈一直在滋養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

從老人摔倒扶不扶到眾人合力抬車救人,從高鐵上孩子吵鬧影響他人到防止孩子斷奶驚擾鄰居主動送西瓜,從偷盜救人者手機到13歲少年因體力不支卻為只救出一人遺憾,人們心中的文明因子正在裂變聚合,逐漸形成既傳統又現代的新文明風範。

這是我們看待國人素質的鏡鑑。知恥明禮,才是我們這個社會文明狀況的基本盤。

來源:人民網

相關焦點

  • 身體教養、國民素質與鄰避效應:中國人準備好垃圾分類了嗎?
    然而隨著信息的進一步普及和強制分類措施的步步落實,相對輕鬆的調侃中也出現了嚴肅的反對聲音,認為中國人的素質還沒有達到能夠人人做到垃圾分類的地步。另外一種聲音則從「務實」的角度出發,指出終端垃圾處理的細節較為模糊,實施垃圾分類成效可疑,既增加了城市管理者的監管成本也增加了個人的時間成本,得不償失。
  • 當前國民素質緣何參差不齊
    【摘要】引起國民文明素質失衡的原因有四個方面,包括現代性帶來的消極影響,當前中國社會轉型的宏觀影響,生產力水平相對落後的影響,以及傳統與現代文化衝突的影響等。從根本上說,當前國民文明素質失衡是一種歷史性現象,它會伴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而逐漸消失。
  • 大家評評理,我們鄉下人真沒素質嗎?
    我邀了三個同鄉一同去陪他們,我們共有十二個人。美團點餐,480元中鍋鴨子加8盤炒菜。我想,要個大包房,菜不夠再點。我們去只有小包房了。老闆見我們人多,要求我們分成兩桌。我說,我們就是本家聚會,分開就沒意義了。請加四條凳子,將就—下,我們好聊一下家常。老闆不幹。說,你們點那麼些菜,只夠六人吃。要坐兩桌,還要點一桌菜。我說,給我換個大房間,再點一桌也可以,分兩個房間我們不好說話。
  • 學生綜合素質,怎麼評
    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記者:綜合素質該怎麼評?難點在哪兒?  王殿軍: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很難,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比如說,綜合評價下設社會工作項,其中擔任班幹部、學校幹部、社團幹部等,分值不同,如果你什麼都沒做,當然是零分,別的學生是學生會主席,又是某社團的負責人,在這一項中得分肯定會高一些。最後,所有的成果都會以綜合素質評價報告的形式呈現。  與此同時,在評價系統中,應該特別關注學生在校三年中的發展增量,即發展性綜合素質評價,而不是一個終結性評價。
  • 如何提高國民道德素質?
    隨著現代社會的迅猛發展,素質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已成為我國關心的根本問題。但就如何提高國民道德素質。一、開展道德模範等形式各樣的評選表彰活動,在全社會形成學習道德模範、關愛道德模範、崇尚道德模範、爭當道德模範的濃厚氛圍。
  • 機場廣播噪音與國民素質
    我國國民素質的問題,網上已經談得不少了。問題的根源在哪裡,各人有各人的說法。就拿機場候機來說吧,相信乘飛機旅行的人,在國內機場等候飛機時,常常感到國民素質問題的一個方面。這就是國內機場公共廣播系統播放的通知噪音。
  • 日本的國民素質有多高?水族館的魚缸沒蓋子,中國遊客:不敢相信
    雖然日本跟中國之間的關係總是非常微妙,對於中國人而言,勿忘國恥是必須的,但同時也要想辦法學習現在日本這個國家的優點,讓我們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前段時間,我來到日本大阪旅遊,在大阪參觀一家水族館時,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大家應該都對水族館不會陌生,但是當我一走進大阪的這家水族館時,卻意外地發現,這家水族館裡的魚缸竟然都是沒有蓋子的。
  • 人民網:"實踐印章"能蓋出學生什麼素質?
    人民網:"實踐印章"能蓋出學生什麼素質? 2012年8月27日 16:03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作者:孫海強   選稿:實習生 陸揚   過去開學在即,許多學生忙著趕補暑假作業;如今,不少學校更加注重素質教育,大量的重複性的書面抄寫和練習沒有了
  • 萬人拔蘿蔔是因為沒素質嗎?
    萬人拔蘿蔔  是因為沒素質嗎?  秋風  日前,鄭州滑縣一農民在黃河邊種植的60畝蘿蔔喜獲豐收,卻遭遇市價大跌,考慮到銷路不好,該農民決定將蘿蔔免費贈給市民吃。此事經報導後,短短幾天,上萬人來拔蘿蔔,不僅20萬公斤蘿蔔被拔光,包括近兩萬公斤紅薯在內的其他蔬菜也被拔走,農民蒙受了相當大的損失。
  • 人民網三評浮誇自大文風之一:文章不會寫了嗎?
    近期「跪求體」「哭暈體」「嚇尿體」等浮誇自大文風頻現,消解媒體公信力,汙染輿論生態,扭曲國民心態,不利於成風化人、凝聚人心、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為了匡正各媒體浮誇自大、華而不實的文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文風「短、實、新」的要求,倡導清新文風,崇尚風清氣正,今天起,人民網觀點頻道推出「三評浮誇自大文風」系列評論。一篇文章的優劣,取決於能否映射現實、有無社會觀照。
  • 高中生的志願服務怎麼做、綜合素質怎麼評?
    高中生的志願服務怎麼做、綜合素質怎麼評? 如何進行高中生的綜合素質評價? 目前,城鄉教育資源不平衡、不充分的情況依然存在,且更多地體現在「軟性方面」。一些高考「狀元」為什麼「贏在了起跑線上」?而一些鄉村「落榜生」又是「輸」在哪裡?這些常引發公眾感嘆的「拷問」,啟發我們探尋高中生綜合素質「怎麼評」的路徑。 1.把志願服務作為綜合素質評價的主導性內容。
  • 「素質三連」是什麼意思? 素質三連有哪三連?
    「素質三連」是什麼意思? 素質三連有哪三連?時間:2019-04-29 16:58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素質三連是什麼意思? 素質三連有哪三連? 你再這樣我可要素質三連了!相信不少小夥伴最近都經常能看到素質三連這個詞,關於素質三連是什麼意思?
  • 文明:國家的軟實力 國民的硬素質
    宿遷網訊 (記者 張雲)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可見,文明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深刻理解「文明」的內涵,將其內化為每個人的核心價值理念。
  • 教資綜合素質知識點——素質教育的內涵
    二、內容素質教育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於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教育。素質教育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的,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的教育。
  • 「外地人真沒素質」常掛嘴邊 北京人的素質高嗎?
    《南風窗》  「真沒素質!」這是許多北京人對外地人常掛在嘴邊的評價。那麼北京人素質如何呢?我,一個躲在北京屋簷下,低著頭謀生計的外地人想告訴北京人:我非常希望從你們的言行中看到高素質的光芒,然而卻不斷地遭遇失望。  且看警察。你到我家來查暫住證,你常常不是敲門,輕輕地;而是擂門,重重地。
  • 測試六大素質 "健康豐臺人運動素質體驗匯"上演
    「健康豐臺人運動素質體驗匯」是「健康中國人運動素質公開賽」系列品牌推廣活動之一,是全新理念、易於標準化推廣的全民健身品牌賽事,通過對人體六大素質(即力量、耐力、速度、柔韌、靈敏、平衡)進行角逐與測試,輔以精彩全面的「體質監測」和「健康知識大賽」, 科學解讀中國人健康標準,推廣健康知識,全面演繹全民健身的活力與激情,達到促進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加體育鍛鍊,全面提高中華民族健康素質的目的
  •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知識點:素質教育觀
    都說綜合素質考試難?那麼究竟難在哪裡?其實不難發現,大多數考生最害怕的就是做材料分析題,分值高且涉及的考點廣,在考場中難以把握考官的出題點,那麼接下來我們將結合往年考題來梳理下綜合素質中常考的內容之一素質教育相關內容。
  • 日本國民素質讓全世界欽佩,背後的教育底色是什麼?
    你可能會好奇,筷子最開始誕生不是在中國嗎?為什麼筷子傳到了日本後還演化出了一個能讓人載歌載舞慶祝的一項傳統節日?但在日本人心中,除了傳統文化外最看重的就是「教育」。在教育這件事情上,他們從不會手軟。許多人談到日本的優點總是會讚嘆——日本國民素質高,安靜便捷的電車、乾淨的街道、得體的禮儀。
  • 啥才是素質教育?這才是素質教育
    1993年中國教育為了提高教育質量,提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偉大戰略。百度百科上是這麼介紹素質教育的,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 「沒文化真可怕」這句話得改改了 沒素質才可怕
    之前有句俗語,沒文化真可怕。坊間還有大量這樣的段子,因為沒有文化鬧出了很多笑話。如今,我們會發現,事實情況是:沒文化不可怕,沒素質才可怕。遠的不說,就說近期的幾起事件吧。但是看整個事情的經過,都是沒素質惹的禍。首先,國內的規則意識不是很強,而在瑞典這些國家,是講究契約精神、規則意識,大家必須講規則。而這些國內的旅遊者到國外後,和國內一樣,我行我素,還要唱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劇情,國外當然不會領情。你說這事就這樣過去吧,這些有文化的人似乎維權意識很強,在自媒體上斷章取義將事情發出來,顯得自己有多冤枉,外國人多不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