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青春期對家長不耐煩,怎麼辦?

2020-08-28 聽說吧心理諮詢

 許多家長都感覺,進入初中、高中的孩子都變得叛逆,難以溝通,講不通道理。若對其進行管束,又被嫌囉嗦,總是對家長不耐煩,甚至有些敵對。

  孩子的這種變化,讓家長們感到很困惑,不知道到底該怎樣對待孩子,不能不管,又不知道怎麼管。



孩子青春期對家長不耐煩,該怎麼辦?

  張女士:

  「女兒今年13歲,剛上初一,以前挺聽話的,學習也在中上等。但自從進入初中後,就變了,非常叛逆,經常跟我們對著吵,說一句頂十句,家裡誰的話都不聽。我們任何的關心,無論是學習上的還是生活上的,她都能理解為囉嗦,非常反感。

  現在她寫作業磨蹭,對一切事情都覺得無所謂,態度不認真,這怎麼行呢?為此我們道理都跟她講了,可她就是不改不聽,氣死人了!現在說一句話都被她說我們囉嗦,都不知道該拿她怎麼辦了!」

 



  初中的孩子已經開始進入青春期,這一時期他們的自我意識飛速發展,希望能夠主導自己的生活,不願意父母過多幹涉自己。同時,在這個時期,他們內心又充滿矛盾,又非常渴望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當孩子進入這個時期時,父母的教育方式也需要順應孩子的成長做出一些改善和更新。

  以前爸爸媽媽會覺得孩子還小,不懂道理,才會犯錯誤、不聽話,給孩子講清道理之後孩子就聽話了。但,青春期的孩子最反感的就是講道理,其實很多道理他們都知道,但情緒一上來,理性思考就被屏蔽了。

  比如,有一個初中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成績可以考上一個好的高中,但爸爸婚外情,父母經常吵架。為此他對爸爸很憤怒,就故意不好好考試。父母怎樣循循善誘,他為了內心的報復而不願意順從。

  當一個女孩子覺得父母的關心是囉嗦,除了孩子青春期叛逆外,也需要父母們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囉嗦?

  比如:天天重複一樣的話,問一樣的問題;天天一大堆道理,叮囑孩子好好寫作業,要聽話……這誰聽了能不煩?

  沒有任何孩子會喜歡家長的嘮叨,包括成年人面對自己的父母的嘮叨。

  嘮叨除了對孩子的關心和體貼,嘮叨裡面還含有一種權威和控制。嘮叨給人傳遞的信息是「你不知道你該做什麼,我必須告訴你,以免你犯錯」,而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強,非常介意別人說自己不行。



  另外,有相關研究發現,讓32名平均年齡14歲的青少年們聽一段30秒母親批評他們的錄音,並同時對他們的大腦進行了掃描。結果發現,大腦負面情緒的區域,如邊緣系統的活動有所增加。

  更讓研究者們驚訝的是,大腦負責情緒控制以及理解他人想法的區域,例如前額葉皮質的活動則有所減弱。

  大腦掃描結果顯示,在母親無休止的嘮叨面前,青少年大腦中與負面情緒相關的區域變得異常活躍,而與情緒控制相關的區域則活性減弱。

  研究結果顯示:「在實驗中,青少年的大腦關閉了社交過程,因此他們不會考慮到他們發脾氣會對給父母的感受帶來什麼影響。大腦中涉及換位思考區域活動的減弱可以幫助理解為什麼青少年和父母總會鬧矛盾。」這項研究說明當面對老媽帶有批評性的語言時,孩子們通常會用情緒來回應,而社會認知過程有所減弱。

  所以,當父母們用批評、責備去關心、教育孩子時,孩子往往只能感受到批評而不是關愛,大腦選擇用情緒來回應,對父母的任何話都感到不耐煩。

  針對這樣的情況,父母不妨試著去鼓勵、欣賞孩子正確的行為和進步,少一些叮囑、嘮叨,也可以採用其他方式來表達對孩子的關心,比如寫信、簡訊等方式,減少口頭教育。


  如果親子關係過於緊張,孩子與父母比較對立,非常叛逆,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學習和真正發展,父母最好及時帶孩子尋求專業心理諮詢的幫助,改善親子關係,儘早引導孩子朝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相關焦點

  • 青春期的孩子,為何對家長不耐煩
    許多家長都感覺,進入初中、高中的孩子都變得叛逆,難以溝通,講不通道理。若對其進行管束,又被嫌囉嗦,總是對家長不耐煩,甚至有些敵對。
  • 孩子青春期逐漸疏遠父母,該怎麼辦?
    清明假期,我們繼續宅在家中與孩子作伴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是否有這樣的感受: 孩子放學回家就關上房門,不和你說一句話 問孩子在幹什麼,在想什麼,都是不耐煩的口氣
  • 孩子青春期,家長怎麼辦?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不可避免的要經歷青春期,哪怕是為人父母也會經歷這一時期。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之後,除了生理上的變化,心理上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與童年時期的孩子大不相同,心理上的變化則主要有下面兩點:(一) 自我意識增強孩子隨著生理上發生了大的變化,各種激素的分泌和器官的生長,體格逐漸發生生長變化,在自我意識上也會逐步增強。
  • 孩子出現厭學怎麼辦?濟南大千青春期教育支招
    一提到孩子厭學,家長們便愁眉不展,老師們也是束手無策。一向品學兼優的孩子怎麼就突然厭學了呢?一向乖巧懂事的孩子怎麼就不願意去學校了呢?孩子出現厭學情緒該怎麼辦?青少年厭學又該如何調節呢?  孩子出現厭學怎麼辦?
  • 青春期的孩子個頭長不高怎麼辦?
    天底下應該沒有哪個人希望自己孩子比其他人矮一個頭,有些父母甚至在擇偶的時候就選擇相對較高的人來當配偶,就為了改善孩子的基因,可見身高還是非常重要的,那麼除了先天性的因素之外,還有什麼阻擋著你的孩子身高的增長呢?今天就來讓各位家長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個頭長不高怎麼辦。 幾年前買的衣服,孩子今年還能穿?
  •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甚至辱罵父母怎麼辦?
    有家長向河南幸福之家教育的家家老師反映說:「自己家的孩子叛逆甚至還說髒話,一回家就進入自己的房間不出來,自己特別無奈,應該怎麼辦呢?」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獨立意識越來越強,開始認為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一方面孩子想擺脫父母,自作主張;另一方面孩子又必須依賴家庭,因此逐漸進入叛逆期。如果這個時候父母不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還把他們當作小孩來看待,不停地嘮叨、批評、指責,孩子就會厭煩,從而產生反抗心理。青春期的孩子,儘管自我意識發展了,但是自我控制能力還很差,常會無意識地違反紀律。
  •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家長該怎麼辦?
    「我家孩子一點都不聽話,我說什麼他(她)都不聽,怎麼辦啊?」「青春期的孩子真難搞,不僅不聽,還要跟你對著幹!糟心!」「我們家小孩不跟我吵架,但一回到家關上自己的房門,不跟我們交流!」家長常常會問:孩子進入青春期就叛逆了,家長應該怎麼辦?
  •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怎樣做?
    那麼即將邁入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該做些如何指導?應該與孩子怎樣溝通?下面將帶你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和家長溝通方法。青春期的孩子伴隨著生理髮育,他們生理能力得到發展,自我意識不斷增強,情感世界愈加豐富,這些變化讓他們感到新奇,也使他們產生矛盾和困惑。他們的主要表現為反抗與依賴,閉鎖與開放,勇敢與怯懦,孤獨與合群,高傲與自卑,多變與固執等。
  • 《我的青春期》|從「超限效應」分析,如何應對孩子青春期的叛逆
    尤其是孩子在童年到青少年的這個階段,正處於小學最後衝刺和中學階段,家長們更是開足馬力,為了能考上好大學,而「快馬加鞭」逼迫孩子好好學習。但是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出現「叛逆」,從言聽計從配合家長到與處處頂嘴跟家長對抗,於是家裡就會有「不看孩子寫作業,母慈子孝;一看孩子寫作業,雞飛狗跳,嗷嗷喊叫」、「一碰到做作業,親媽都要變後媽了。」等等各種情況。
  • 青春期的孩子沉迷遊戲,家長鬥智鬥勇,卻屢戰屢敗,怎麼辦
    父母的對手不是孩子,而是遊戲如果把青春期家長最焦慮的事排個序的話,遊戲和網絡一定會佔據前幾名。為了不讓孩子沉溺在手機和遊戲中,家長每天都想盡各種辦法和孩子鬥智鬥勇,甚至大打出手 。考得好才會被認可,甚至有時候就算考出不錯的成績,家長都不會去肯定孩子。因為在家長心裡,考上一個好大學才是目標。這個目標不實現,家長就不會滿意,自然也不會去肯定孩子。然而,有的孩子學習成績一般,無論怎麼努力,都難以在學習上獲得成就感,他從來沒有被家長真正認可過。這樣的孩子,在班級裡存在感也不太強,經常被老師忽視。通過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的路徑太艱難且遙遠,怎麼辦呢?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5件事家長定要做(別讓自己後悔)
    如果多問幾句的話,就會非常地不耐煩。」「就說我們女兒,小時候挺乖的,什麼話都對我們說。自從上了中學,就對我們沒話了,還常常一臉心事的樣子。你問她,張口就是:別管我,說了您也不懂。」如果這個時候,父母還不改變以前的習性和慣性去控制孩子,沒有意識去調整自己的話,孩子的青春期問題會越來越嚴重。李玫瑾曾在文章中寫道: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要改變你的教育模式,做到5件事。
  • 孩子進入青春期,知道這三件事,家長不用再發愁與孩子相處
    醫學上一般將10-19歲這一年齡段歸為青春期,而青春期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成績和性格,尤其當孩子升入初中後,生理和心理都會發生非常明顯的變化,這時家長就要注意了,看看下面3點表現你家孩子都有嗎?
  • 到底該拿青春期的孩子怎麼辦?
    青春期是美好的,也是懵懂的。但是很多家長一提到青春期就想到自己的孩子,一提到孩子就不住的撓頭,更有甚者是談之色變。青春期很多孩子都是認為大人的話有漏洞,大人的批評常常引起他們反感,反應激烈;和父母唱反調,不理睬父母,喜歡和父母對著幹;如果家長再三叮囑同一件事會使他感到厭煩;成績下滑,厭學情緒嚴重,抗拒學習;情緒波動起伏大,容易跟其他孩子經常發生衝突。
  • 青春期的孩子厭食原因,14歲孩子厭食不愛吃飯怎麼辦
    孩子的飲食問題是每個家長最關心的了,在日常生活中寶爸寶媽們時常會因為孩子厭食而操碎了心,家長們比較擔心孩子出現了厭食的情況是很容易影響身體的發育。那麼青春期的孩子厭食原因是什麼?14歲孩子厭食不愛吃飯怎麼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孩子性格突變,家長束手無策!遇上青春期孩子到底怎麼辦?
    其實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已經有了大人的樣子,但是心理上並不成熟;他們看起來應該懂事了,但其實遠遠沒有……他們想獨立,不願意再被過分呵護;他們想做主,穿標新立異的衣服,穿耳洞、戴耳環、甚至刺青……青春期的孩子內心張力十足,總想標榜自己的與眾不同,不懼怕任何試圖阻攔他們的人和事物!
  • 李玫瑾: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家長教育起來一定要講究方法
    這都取決於家長的教育方式,教育方式錯了,很容易就將孩子推到了對立面。教育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講究方法一、批評孩子時,切莫傷害自尊心家長在批評孩子時一定要注意場合,尤其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極強。,想推薦給各位家長的是這本《青春期66個問題,父母趁早要知道》,家長是孩子成長路上的指引者,一定要比孩子成長的更快,了解到孩子接下來可能面臨的問題,做好打算,一本好書總結出的經驗,能讓新手家長少走不少彎路,青春期只有一次,這個階段的孩子宛如一次新生
  • 青春期的孩子軟硬話不吃,拒絕溝通,怎麼辦?
    青春期的孩子軟硬話不吃,拒絕溝通,怎麼辦?,經常會抱怨跟家人沒辦法溝通,沒共同語言,家長也不理解他的苦。近期時不時的會要求出去玩,還會順口講出不文明的用詞。唉!說重了就哭,說輕了直接不理你。該如何去跟他溝通?周逸珠:青春期正是孩子開始形成自我身份認同的年紀。他需要通過身邊人的認可來實現自我認可並體現自己的價值。
  • 青春期的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家長可以這樣對他說
    「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寫作業時,雞飛狗跳,烏嗷喊叫,前一秒如漆似膠,後一秒叮鐺就削。我們給孩子的愛,就像是『新貴妃醉酒』裡的那句——愛恨就在一瞬間」,網絡熱詞道盡了家長的無奈與辛酸!我不聽!我不聽!女孩初一進入青春期,大學三年級才能結束;男孩初二進入青春期,大學畢業才能結束。
  • 孩子進入青春期,如果遇到情感問題,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進入青春期,如果遇到情感問題,家長最頭疼,強力制止不是理想辦法,那究竟該怎麼做呢?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這個世界上,如果上帝給一個女孩美麗,卻不給她智慧,那就是要毀滅她。我們作為家長,有責任有義務告訴孩子怎麼了解什麼樣的人適合自己,要給孩子們一些關於了解異性、情感生活、愛情相關的知識。所以我有時候跟很多家長和孩子們講,比如說像很熱的天忽然看到一條河,非常涼爽,我們特別想下去,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真的下去,天那麼熱,水那麼涼,一頭紮下去會有什麼情況,淹死的可能性非常大。
  • 青春期孩子早戀,不聽話,怎麼辦?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叛逆不聽話,做父母的不知道哪一句無心的話戳到他們痛處,登時情緒就跟滑滑梯一樣,反手給家長留一個無情的房門。然而,這扇門關緊了之後,父母根本不知道孩子是什麼時候突然變得開始喜歡打扮,根本不知道在每個夜深人靜的時候,隔著屏幕跟對面的人在卿卿我我、談情說愛,等學校通知下來,才知道孩子成績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