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納蘭明心
再次翻開這本書,這是第三次閱讀。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候,這本書就像是受到上帝的差遣,來到我的面前,仿佛是為了拯救我。
從2018年末到2019年,我經歷了失敗,心情低落,十分消極。也不知道是怎麼就在自己的書柜上看到了這本書,拿起來翻看,書中一切,仿佛正是為自己說,正是我需要的。
這本書教會了我直面消極情緒,應對壓力的技巧。現在的人,壓力都很大,我想,應該不止我需要這本書,很多人也需要。所以,我將閱讀這本書的心得寫下來,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
人生如逆旅,你我都是路人。
每個人都有壓力,學會抗壓,方得新生。
上面這段話,我寫在書的扉頁上,時間是2019年3月日。那個時間段,我正經歷著事業不順的痛苦,正在經歷著來自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
我一方面躊躇滿志,躍躍欲試,想幹一番事業。另一方面,我又陷入害怕失敗、裹足不前的消極狀態。遇到這本書,讓我感到自己何其幸運,老天爺從來不落下一個人。
我感覺冥冥之中,有人在幫助我,提點我,開悟我。
也許不止直接對話,或者以物質的方式施以援手,老天爺只是在最恰當的時候,讓一個提醒出現,就像這本書一樣。當我正左右為難,感到人生迷茫的時候,我突然遇到了這本書,我沒有拒絕這份善緣,拿起書的那一刻,就是我人生的轉折點。
因為能認識到本身問題的存在,就已經是一種療愈。
35歲的年紀,這本書指引著我,直面消極情緒,主動應對壓力,我開始重新認識自己。
《抗壓力:逆境重生法則》的作者久世浩司是日本積極心理學學校校長,曾經擔任過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公司保潔的化妝品事業市場負責人,負責日本及海外的品牌經營和商品開發。工作上的經歷豐富了他的人生,也給他造成了人生的壓力和困惑。他設立了日本首家面向社會人士的積極心理學學校,並將積極心理學應用到商務領域,對商業精英們進行培訓,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抗壓力」鍛鍊法。這個方法,幫助了很多人扭轉不幸,從逆境中走了出來。
作者曾經和世界一流的精英們共事,正是在保潔的經歷,讓他明白了精英分為兩類:石頭型精英和玻璃型精英。
石頭型精英內心強大,在精神上具有耐高壓性,情感上具有高自律性。這樣的經營能夠不斷提高業績,在公司內外的殘酷競爭中遊刃有餘,在職業生涯中能夠取得非凡的成就。
玻璃型精英看上去擁有高文憑學歷以及不俗的履歷,但是一旦擔當重任,精神上的懦弱就暴露無遺,和玻璃一樣脆弱。一旦失意,便不再被中庸,只能在殘酷的競爭中如履薄冰,最終在職業道路上苦不堪言,鬱郁不得志。
作者發現這個現象之後,展開了思考和研究。
為何二者之間的差距這大呢?這種差距是先天形成的嗎?是否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消除呢?作者認為,只有正視困境,從靈魂深處渴望堅定的意志和自控力,這個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這種差距只是現象,要了解這種差距的產生根源,要分析兩者對待事情的不同態度。
真正的精英與普通的精英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懷揣著對事業的責任心,積極投身於日常的工作中。他們從未逃避過責任,即便失敗,也總能吸取教訓、重振旗鼓、捲土重來。
一個人的幸福不只來自他創造了多少幸福,更取決於他能扭轉多少不幸。
為此,作者為正在面臨壓力,希望走出困境的人總結了七個技能,分別是擺脫消極情緒的惡性循環、馴服無用的「思維定勢犬」、科學培養「我能行」的自我效能感、發揮自我優勢、建立心靈後盾、常懷感恩之心、從痛苦中汲取智慧。(見下圖)
作者認為商業精英的共同點是:精神上的抗壓力能讓他們從失敗中重新站起,突破逆境,從而進一步成長。
現代社會是一個快節奏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人由於壓力和工作繁忙,出現了精神疲勞,抑鬱症引發的社會問題時有發生。苦惱工作方法和生活壓力的人越來越多,壓力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只有直面壓力才能逆境重生,抗壓力鍛鍊因此顯得尤為必要。
抗壓力的概念:
抗壓力就是改變害怕失敗、迴避行動的習慣,擺脫受挫失落的情緒,朝著目標重新邁步的力量。
三個步驟幫助我們系統鍛鍊抗壓力的技能
當身處困境,重壓之下,第一步先擺脫消極情緒的惡性循環。
很多人遇到問題之後,開始恐慌迷茫,焦躁不安,並放大痛苦、恐懼失敗。這些不良情緒會直接導致「行動迴避」的惡性循環,只有擺脫這種惡性循環,及時剎車止損,才能靜下心來思考自己。
運動、聽音樂、關注呼吸、閱讀與寫作等方式都是不錯的做法,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忘我關注的做一些「分外」之事,有利於切斷消極情緒的惡性循環。簡單來說,就是做有益身心的事情,轉移注意力。
第二步便是馴服無用的「思維定勢犬」。
這個詞語因為後面加了個「犬」字,我一直不怎麼理解,讀起來也覺得拗口。其實完全可以忽略。這一步就是告訴大家,學會掌控自己的慣性思維,不要想當然,不要主觀意識太強,不要依賴過去的所知和經驗狹隘地思考判斷。
「思維定勢」是過去的體驗所烙印的信念、價值觀。當時間、空間及形勢環境等發生變化之後,我們的習慣性思維是不可靠的,更多的時候是錯誤的。因此,我們一定要升級自己的思維,積極的面對現實,避開錯誤的舊知識,接納新知識,並在工作和生活中訓練自己的思維,避免重複陷入消極情緒的漩渦之中。
這個階段的訓練包含四個技能:分別是科學培養「我能行」的自我效能感、發揮自我優勢、建立心靈後盾、常懷感恩之心。
這些技能從字面意義上都很好理解。
一、科學培養「我能行」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對自己實施某一目標和行為的成功率的信任度,屬於建立自信的一部分。建立自信對於一個人從困難中重新站起是非常必要的。作者提供了四個方法。
通過親身實踐找到成就感,哪怕是一件極小的事情,比如完成一幅拼圖,完成一篇作文,騎行一段路程,都可以通過體驗,找到屬於你自己的成就感;
尋找榜樣,通過觀察、觀看或者閱讀成功人士的故事,感同身受的體驗成就感,比如身邊一些優秀人士的行為,一些偉人紀錄片、影視作品和傳記文章等;
向身邊有能量有能力的人求助,聆聽對方的分析和勸說,接受對方的提示和鼓勵,空杯心態接受對方的關心和言語;
轉變心情,積極面對,讓自己興奮起來克服緊張、恐懼和不安,就像是戰前動員一樣,為自己接下來的行為找到一個理由,比如感恩或者慶祝,喚醒自己的身心,為自己鼓勁,鼓舞士氣,勇敢向前!
二、發揮自我優勢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因此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優勢。
找到自己的優勢並發揚光大,把握自己獨特的優勢,並將其應用在新的工作中,一定能夠收穫極大的充實感,也能收穫成就感。
這是你自己本身就具備的能力,也是你逆境重生的資本之一。
天生我材必有用,認可自己,相信自己,找到自己,發揮優勢,你必將迎來輝煌。能夠在充分發揮個人獨特能力的領域奮鬥,才是持久成功的秘訣。
三、建立心靈後盾
一個人心靈的孤獨是常態,人人都會有。但是一個人永遠不會再社會上孤獨地存在。
家人、朋友、同事、恩師等重要的人會在我們遭遇困難、精神低落時給予我們精神上的支持,鼓舞我們重新振作起來。作者告訴我們要在平時就應該選出五個對自己非常重要的人,提前列出自己的「貴人」表。如果人生是一場戰爭,這些「貴人」便是你的後方。
這裡我想建議的是,別忘記,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而且是你最強大的心靈後盾!你在,陣地就在!你在,這個世界才因你而有意義。你若不在,這個世界便與你無關。如果一個人有一個強大的牢固的心靈後盾,他將無往而不勝。
四、常懷感恩之心
感恩,是我們人類身上最寶貴的品質之一。感恩是受到別人幫助或者獲得良機時自身產生的情感,是一種深感自身幸運的情感。
感恩之心由內而發,因外而起。作者說,感恩是人的各種情感中神聖、深厚的部分。
人生如此幸運,當常懷感恩之心。不要以為自己才是最苦最累的那個人,這個世界上,古往今來,古今中外,多少人,經歷了多少苦難,才成就了自己的點滴人生,例子多了去了。
自己的這點苦難,又算得了什麼呢?我們要感恩的,很多。對我們好的自然要感恩,那些看上去對我們不好的,我們也要學會感恩,感恩磨難,那是你的磨刀石,感恩為難你的人,那是幫你成長的貴人······
這個階段,只有一個技能,便是:從痛苦中汲取智慧
經常聽說一句話,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理由。這話沒有錯,但是也可以這麼理解:既要為成功找方法,也要為失敗找理由。成功要總結經驗,失敗了要總結教訓。
從失敗中總結教訓,就是從痛苦中汲取智慧。
成功的方法不好找,畢竟多少次失敗才換來一次成功。但是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通過分析別人的失敗、自己的失敗,尤其是復盤自己過往失敗的經歷,通過傾訴逆境中的過程,了解失敗的原因,總結教訓,不失為一種汲取智慧的方法。以更高的維度、更高的視角去俯視過往當下,你會更加清晰的認知自己。吃一塹,長一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作者說,在逆境體驗中得到的教訓和啟示,是成功的關鍵。永遠不要以單一的角度去看一件事情、一個問題、一個人。
有些事情看上去不幸,卻隱藏著未來成功的種子。逆境體驗中隱藏著促進自我成長,助你跨越困境的珍貴智慧。
老子曰:禍兮福之所倚!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附圖:掌握抗壓力所需的七大技能
大家好,我是頭條創作者。
生活艱難,工作不易,這篇書評,寫給正在逆境勇敢向上、努力奮鬥的你!我們都需要笑對逆境、見招拆招、原地滿血復活的抗壓力!
歡迎大家點評轉發,共同面對壓力,一起抗壓力,逆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