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手術過程中產婦突發胸悶,血壓、血氧飽和度急劇下降,確診為羊水栓塞。經護理人員與醫生嚴密配合產婦轉危為安,具體護理經驗總結如下:
配合搶救
護理人員應及時識別羊水栓塞的臨床表現以保證搶救能爭分奪秒,按醫囑儘快給藥並作詳細記錄,觀察與判斷療效。
(1)解除肺動脈高壓,糾正呼吸困難,最大限度地促進呼吸,增加氧氣的進入,以維持生理功能。
平滑肌解痙藥物首選鹽酸罌粟鹼30~90mg,稀釋於15%~20%葡萄糖20ml內,靜脈緩注,或用阿託品1~2mg,每15~30min靜脈注射1次,兩藥並用效果更佳。
吸氧、預防肺水腫,是兩項很重要的護理措施,嚴重者加壓給氧,必要時給予患者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或呼吸機輔助通氣。注意維持有效呼吸,使肺缺氧迅速得到改善。
(2)補充血容量以維持有效循環量,糾正休克。
首選新鮮血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4h內輸注500~1000ml,既能補充血容量又能輸入凝血因子。
開放16-18#靜脈通路,保證輸液管路的通暢,必要時開放2-3條靜脈通路。
(3)早期使用大量抗過敏藥物,常用琥珀酸氫化可的松300~500mg,先用200mg靜脈推注,繼而滴注;或用地塞米松20~40mg,先用20mg靜脈推注,繼而滴注。
(4)改善和糾正凝血功能障礙,早期的高凝狀態使用肝素,肝素有抗凝作用,可防止纖維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的消耗。晚期血液已進入纖溶狀態,應禁用肝素,改用抗纖溶藥物如6-氨基乙酸、凝血酸,並輸新鮮血液和血漿以補充凝血因子。
加強護理
(1)專人護理,在搶救過程中正確、有效、及時地完成治療計劃。
(2)保持呼吸道通暢。
(3)留置導尿管,保持導尿管的通暢,觀察尿的排出量和性質,及時反映情況,採取措施,防止腎功能衰竭。
(4)定時監測血壓、脈搏、呼吸,觀察並記錄出血的量、顏色、性狀及血凝情況。特別護理應詳細記錄以上情況及24h出入量。
(5)預防感染:在各項操作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正確使用大劑量抗生素,防止肺部和生殖道感染。
(6)配合做好實驗室檢查,做好血小板、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原定量、魚精蛋白副凝試驗、凝血時間測定血樣標本。
(7)在反覆觀察動態變化中做到遵醫囑及時反覆抽血送驗。及時反映異常數據。
產科觀察護理
若羊水栓塞在胎兒娩出前或臨產時發生,應在改善母體呼吸循環功能並糾正凝血功能障礙後,儘快結束分娩。
(1)胎兒不能及時娩出者,應儘早行剖宮產結束分娩。
(2)宮口已開全或接近開全時發病應及時做好陰道分娩及手術助產,準備娩出胎兒。
(3)產後對無法控制的陰道流血患者,應予以子宮切除術,做好腹部全子宮切除手術的前後準備和護理。
提供心理支持
一旦發生羊水栓塞,醫護都需冷靜、沉著,搶救工作有條不紊。如產婦神志清醒,應鼓勵產婦,使其有信心,相信病情會得到控制。
對於家屬焦慮的心理表示理解,允許詢問並向家屬介紹產婦病情的實際情況,避免家屬以焦慮的狀態與產婦接觸,以免影響產婦的情況。
待病情穩定後,針對具體情況,提供康復和出院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