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中度抑鬱,經歷了三個階段,休學調整+心理輔導,活著吧

2020-12-12 Diamond

我覺得自己的抑鬱情緒和自殺傾向發生的很突然,包括之前做心理諮詢介入的時候,諮詢師問我,近半年有沒有發生什麼重大變故,我回想了下,確實沒有,只是突然的對生活逐漸失去了熱情。

階段一,尋求外界幫助。

最開始的時候我只是情緒低落,會莫名的哀傷和流淚,最嚴重的一次是在心裡諮詢室外,填寫完表格,諮詢師說這周的預約已經滿了,之後會電話聯繫和我確定諮詢時間,我突然就沒忍住眼淚,為了不讓別人當做異類,倉皇逃走,跑到廁所裡嚎啕大哭了一場。

那個階段我會不斷質疑,什麼原因導致了我情緒的極端變化,最開始我定義為科研/學習壓力,因為我那會博二,課題已定但尚無進展,其實相比其許多受到導師push或者被當雜工使喚的phd我已經相對幸福,我們的導師是純放養式的,你想方向,定課題,設計實驗,做實驗,處理數據,寫論文,畢業,他只作為導師提供你平臺和經費支持,無口厚非甚至是不少研究生夢寐以求的導師類型。可惜這種方式或許不適合我,也或許我在最初的實驗挫折階段感受到了過於強烈的挫敗或無措感,以至於我的精神反應經常是我覺得我應該努力卻無從下手,就像憋著一股勁一拳打到棉花上一樣,被輕易化解只剩自己憋悶與難受。

在這個階段,我的處理方式還算積極,我會強迫自己每周適量運動,打電話向父母、親人、朋友傾訴,因為那會我的困惑、迷茫和痛苦主要集中於我讀研選擇上的錯誤,我想問別人,是不是我轉碩、退學之後調整人生方向會更好,或者我只是想從別人的嘴裡得到肯定的答覆,因為我在這條路上走的痛苦而艱難。

男友是一直陪伴和支持著我的,他首先支持我的人生選擇,哪怕是沉默成本最高的退學,中途我的情緒焦躁、反覆,我承認或許我的這種反應有些矯情、無知,可或許還是自控力沒能強大到控制自己的意識。

關於就醫和吃藥在這個階段也進行過,除了心理諮詢也去精神科就診,藥拿了,但沒吃,可能因為從小家裡的教育吧,總覺得像生理感冒這種抗一周就過去了,心理感冒應該抗抗就過去了。

階段二,改變環境/逃避

持續的狀態依然很糟糕,大概持續了半年吧,那會我每天做實驗都帶著口罩,倒不是防毒害,只是一直克制不住流淚,不想被刻意關注。後來我就鼓足勇氣給導師發了一封郵件,大體意思是解釋了下我目前的狀況,並詢問是否可以轉碩。因為此前我一直推測我的情緒變化是與科研或持續的實驗壓力/不順相關的,可惜的是,導師沒有回我的郵件,而是轉發給了他的秘書,讓他與我談談。

談話還算平靜,作為師兄兼秘書,首先表明了導師的態度,不太贊同我轉碩的行為,其次提出建議,建議我休假或者休學調整一段時間,那會已經臨近暑假了,我便請了假回了趟家,爸媽知道我情緒不好說要帶我去爬峨眉山,那會他們並不知道我的抑鬱狀態(現在也不知道,我的診斷是中度抑鬱,不過男友說現在這個社會,誰還沒點抑鬱呢,這也是調侃了),放鬆的日子心理還算平靜吧,可回學校之後情緒開始反覆,糾結一番後辦理了休學半年。

休學的時候我找了份實習,算是回答自己對自己的拷問,我以後到底想做什麼,我的人生方向是什麼。實習這半年我覺得自己的情緒和精神都還算穩定,可能是因為學習和工作狀態的不同,我覺得工作的時候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是分開的,沒有長期的畢業壓力,也沒有滿腦子的實驗計劃,工作日到點上班,到點下班,休息日做飯,娛樂。但我也隱隱知道這种放松和平靜只是逃避的假象。

階段三,反覆,掙扎與放棄

半年的時間並沒有想像中的長,期間其實父母打電話來也有問到我未來的打算,其實我知道打心底裡他們是不會相信我會放棄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而我自己而言,情感上我是想放棄或者逃避了,但是我卻不敢,因為我會在意被人的評價和聲音,就像一旦被貼上了所謂「優秀」的標籤,你就難以寬容自己活成90分以下。為了和自己抗爭,我儘量封閉自己,關閉朋友圈,減少社交,我拒絕接收到外界的聲音告訴你你以前優秀,應該一直努力並優秀,我好想告訴他們,我以前的努力只是為了讓自己達到一個平臺後可以放鬆下來,不再那麼拼命的往前,走到後來才發現,並沒有一個可以放鬆下來的臨界點,有的人的努力源自於興趣,有的人的努力源自於生存動力,而我之前的努力只是源自於一種虛假的奢望。

到那個臨界值以後,有一種三觀崩塌和虛無放大的感覺,就算我已經覺得自己選擇了一條不適合或者很痛苦的道路,似乎也沒辦法回頭了, 因為從小或許自己就太乖了,總害怕滿足不了父母的期待,特別是他們以你的選擇為驕傲時,只是會掙扎著讓自己永遠是最好的樣子。就像《三塊廣告牌》裡威洛比警長的遺書一樣,我們都希望留給活著的你在意的人的,是你美好的回憶。

早上起床的時候,突然強烈的低落情緒來襲,拿起刻刀的時候突然特別想給老媽打電話,那就再掙扎掙扎吧,又想起菜市場的爭吵和煙火氣,想起和朋友說想去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隱居起來,不知道這種自我抗爭會持續多久,總歸如果還能不放棄,就這樣活著吧。

相關焦點

  • 休學心理輔導中心 春季招生
    近年來小學生因故休學的人數不斷增加,初高中階段休學人數更是越來越多,某高中一個年級休學人數達到一百多人,抑鬱症、人際交往恐懼症、情緒障礙、學習壓力問題再度嚴重影響莘莘學子,一個本來很好的孩子,因著這樣的經歷一蹶不振,有的沉迷網絡,有的從此離開校園,還沒步入社會人生就充滿了灰暗。
  • 青少年因為抑鬱休學,大致需要經歷哪些階段,具體該怎麼辦?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我想青少年抑鬱最讓人麻煩的一個問題就是休學了,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害怕被人嘲笑,或者在學習過程中很費力會誘發強烈的挫敗感。根據我的諮詢經驗,大致可以把這個問題總結一下,我觀察青少年抑鬱休學會經歷這些心理階段:完全封閉期孩子因為抑鬱痛苦所以在學校擔心被嘲笑,同時學校生活多多少少給人壓力還是有的,處在抑鬱中一個人其實心理是毫無抵抗力的,學習中無論自己多麼努力抑鬱總會影響,所以挫敗感十足。
  • 青少年因抑鬱、焦慮而休學大致需要經歷哪幾個階段?|| 渡過
    作者:品兮  「渡過」陪伴者、講師青少年因各種情緒障礙如抑鬱、焦慮或者厭學而休學時,根據他們的表現,我大致把整個過程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 因感染愛滋,19歲大學生中度抑鬱,有誰可以耐心聽聽她的傾訴?
    ,愛滋病毒還沒有完全的殺死我,我想要活著,我也想讓別人知道我還活著,我想過了結束,但是我還有一絲不甘心,奶奶臨死前叫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遇著困難不能到,可是我快撐不下去了。我患有中度抑鬱那段時間,我經常失眠,即使睡著了,凌晨兩三點又會不自覺的早醒,躺在出租屋裡,什麼都不想做,覺得很累,覺得我的人生似乎就要這樣完了,我把疾控的藥扔了,把朋友圈刪了,把能聯繫的人都剔出我的生活,我策劃的自我消失沒有引起周圍人的一點波瀾,
  • 家裡和諧,我也沒有心結,但確診中度抑鬱
    你說:沒有感情問題,家裡很和諧,爸媽不吵架弟弟也很乖很懂事,我心裡沒有結,去醫院心理諮詢中度抑鬱,開了藥,吃了我媽說看我表現有用,可我還是控制不住自殘,想把硝西泮全吃了,醫生開了30片,我一周吃了17片,想把其他的全吃完,網購了安樂片,想吃了,現在有自殘還有自殺念頭,檢查的時候醫生說兩周後去複查,可我感覺沒有用,我現在也不想繼續活著了我說:你好,生存還是不生存,這是個問題,而且是很重要的問題。
  • 十年抑鬱,怨恨父母,從中度到康復,說說我的經歷
    學校裡有比較專業的心理諮詢室,我去過一兩次,效果不是很理想,每次帶著什麼樣的心情去,就帶著什麼樣 的心情回來。從大二下學期開始,每天早上我都會覺得非常疲憊,明明睡眠時間也很充足,但就是無精打採, 全身沒有力氣。我直接去醫院檢查,醫生覺得我現在的狀態可能是很多種原因引起的,但是還不能說是抑鬱症 ,建議我每天多出去運動,多吃點維生素片。
  • 因「心理抑鬱」辦了休學 回家才一月就想復學
    事件 同學關係沒處理好,父母為她辦理休學  小婷說,因高考失利,她沒有考上理想中的大學,本打算復讀,猶豫了一個月後又決定不復讀了,來到了被錄取的長沙某大學。  之所以休學,小婷說是因為和同學的關係沒有處理好,與同寢室的室友有過幾次爭吵。後來,父母和老師認為她心理有些抑鬱,帶她去看了心理醫生,勸她回家休養。
  • 17歲學霸因抑鬱而休學,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建議家長收藏
    兒子楊進成績優異,中考前即被重慶某國家重點中學錄取,全校只有三個名額。「我那時真覺得他一隻腳都踏進好大學了。」那時的李玥幹勁滿滿,早出晚歸打理生意,為兒子鋪路。可令人心痛的是,兒子楊進上高一後,感覺腹部脹痛,睡眠不好。李琳帶他檢查,確診為中度焦慮,後發展為重度抑鬱。如今,兒子因抑鬱症已休學兩年。
  • 如果中度抑鬱是一場持久戰,你用過最好的「利器」是什麼?
    病人:大夫,我剛剛被確診了中度的抑鬱症,本來我就已經感覺生活很不好了,現在我更是感覺一點希望也沒有。現在我想知道這種病有什麼特效藥可以治療嗎,如果沒有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醫生: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抗抑鬱藥物有十多種,各種藥總體上的安全性和療效都比較好且比較接近。
  • 讀研抑鬱,痛苦異常,該不該休學?
    >在多方面的壓力下,一個人會情緒低落,甚至產生自卑心理,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更別說是做科研發論文了,嚴重者還會抑鬱。 退學肯定不能徹底改善心理抑鬱,但如果抑鬱程度非常深,退學只是一個必然的結果,退學行為說明了一個人的社會功能受到嚴重損傷。
  • 辭職休學,對抑鬱症有沒有幫助丨超職教育心理學
    因為我們把抑鬱當成標籤牢牢貼在自己身上了,用抑鬱標籤去指導自己的行動,所以才會想要辭職休學,你就這樣被抑鬱症拿捏住了。聽起來辭職休學後你的人生就會煥然一新,獲得情緒自由。但拋開抑鬱程度去談休學辭職都是耍流氓。從圖裡可以看到,抑鬱程度不同,對生活的影響也不一樣。
  • 精神科:失眠,抑鬱煩躁想跳樓?2000年前張仲景有個「神奇良方」
    抑鬱症的診斷必須結合臨床諮詢,不是一份兩份自查量表,就可以確診的,這是因為80%的抑鬱會伴隨焦慮,而60%的焦慮又伴隨抑鬱,另外強迫症伴隨抑鬱,恐懼症伴隨抑鬱,人格障礙性抑鬱,精神病性抑鬱等等,這些都是非常普遍的,我們要知道,抑鬱症的確診必須包括心境抑鬱+喪失愉悅感,兩個核心症狀之一,再加上有其他如失眠、體重下降、疲勞無力等五個症狀。
  • 抑鬱症,辭職休學真的好嗎?
    有個朋友,因抑鬱而休學後,陷入了無盡空虛,覺得生活也不再有意義。一個偶然的機會,家人讓她接觸到了基督教,在教會的各種傳教與活動裡,她覺得自己慢慢被治癒。她說:「教會裡的人讓我感到被理解和傾聽,我覺得自己是屬於那裡的。」通過加入教會,她找回了那份由於休學而丟失的歸屬感和自我價值。
  • 抑鬱症是繼續上學,還是先休學?
    如果無法堅持學習則需要到醫院檢查,聽從醫生的指導、接受醫生的治療,或到心理諮詢機構接受心理諮詢與治療。就個人經歷而言曾經有過兩個生命成長階段在今天回憶起來似乎與抑鬱症有關,雖然當初並沒有到醫院檢查或到心理諮詢機構諮詢被確診為抑鬱症。第一個階段是在大學期間。從小爺爺因為土改被定性為工商業兼地主,影響到父親的政治前途。
  • 孩子抑鬱厭學,家長卻猶豫是否休學?資深老師:你要的是孩子!
    有男孩在問答平臺上提問:「初三抑鬱厭學怎麼辦?要不要休學?」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另一個女孩的故事。我孩子班上原先有一個女同學成績全校第一。如果不出意外,她將是清北的有力角逐者。因為,與其他偏科的孩子相比,她毫無破綻。
  • 17歲抑鬱休學女生的故事:自殘的傷痕,就算癒合了也會伴著我
    ,自她確診為抑鬱症以來,已經過去了293天。 如今的她,雖然還在休學階段,但已經狀況在逐漸變好,她每天外出打工,對人生也有了新的目標和規劃。希望這段坎坷的青春經歷,會成為她未來人生路途上的財富。以至於我在確診抑鬱症前,都很畏懼我的父親,每次我和他單獨相處,不超過半個小時,我們便可以大吵一架。
  • 高中年級學霸,抑鬱無奈休學,家長到底做了什麼?
    本文作者:心岸姐姐,資深心理諮詢師,從事心理工作二十年,每天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希望用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幫助更多的家長和孩子。關注我,和心岸姐姐一起成為睿智家長。兒子經常一宿睡不著覺,一到考試時候就感覺肚子疼,經朋友介紹試試心理醫生吧,結果,被診斷為重度抑鬱。當時王女士感覺很意外,不相信,這種診斷書簡直是太荒唐可笑,兒子學習這麼好,老師同學都喜歡,怎麼會抑鬱?
  • 經歷抑鬱之後,我成為了一名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救贖自己、療愈他人
    一年的抑鬱經歷,讓我明白了活著的不易 一年多的抑鬱經歷,讓我對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其中我最大的的收穫就是明白了活著的不易。 在這兩年裡,我經歷了很多:閨蜜的背叛、外婆的離開、外公的癌症、高三的壓力……我承受了很多來自家庭、人際關係、學習的壓力,沒有人可以理解我,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沒辦法感同身受。 我的成績不算差,不說高考能考上名校,至少考個一本是沒問題的。
  • 經歷抑鬱之後,我成為了一名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救贖自己療愈他人
    因為承受了太多來自家庭、人際關係、學習的壓力,她在高三這一年抑鬱了。確診之後,經過不斷的加藥加藥再加藥,她終於完成了高考,邁入了大學。在她看來,抑鬱症的到來,其實是一個善意的提醒——提醒她對待自己的方式錯了,不能再繼續錯誤的模式和方向。
  • 一所大學40人被確診為抑鬱症,個別嚴重到無法畢業!孩子,你究竟為什麼抑鬱?
    但是,在一切看似美好的情緒背後,卻隱藏危機,那就是學生們的心理狀況。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北京一所著名重點大學內,有40名學生被確診為抑鬱症,約佔到學校心理諮詢中心訪問量的兩成。智識高、求勝心強的大學生,已然成為抑鬱症高發人群。6月10日下午5點,一名四川省達州市渠縣的高三畢業生小斯(化名)突然失蹤,三天後他的屍體在渠江河面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