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號·專欄|李昌菊:借鑑現代藝術

2020-12-23 雅昌藝術網20201029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

2017年11月,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授李昌菊的最新著作《中國油畫本土化百年(1900—2000)》在人民出版社出版。20世紀初,油畫作為改良中國畫的重要畫種引進中國,參與到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經過幾代油畫家的努力,油畫已成為本土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油畫本土化百年(1900—2000)》中,李昌菊大致依循20世紀前期(1900—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1949—1978年)和新時期以來到世紀末(1978—2000年)三大部分,探討中國不同時段的油畫本土化現象。本篇文章為第三篇《開放、多樣的格局》(1978—2000)的第一章節《走向開放》的第三節內容,詳細介紹了文革之後,畫家、理論家對於現代派的接納與提倡。

第三節 借鑑現代藝術

現代派是被禁忌已久的詞彙,不過,在思想開放初期,對西方現代派的介紹與其他討論就同時啟動了。在1979年中央美術學院創刊的《世界美術》上(圖3-1-3),邵大箴發表了《西方現代美術流派簡介》的系列文章,對新印象派、後期印象派、象徵主義、野獸派、立體派、未來派、表現主義進行介紹,並在第2期介紹了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藝術、波普藝術、光效應藝術、活動派藝術和超現實主義藝術等。其文章後來印成小冊子,在美術家與美院學生間廣為流傳,為人們了解、認識、研究和學習西方現代派藝術提供了方便。

圖3–1–3 1979年 《世界美術》雜誌創刊號封面

不僅如此,在現實主義大討論中,人們也不斷流露出對現代派的包容與肯定。通過現實主義召喚現代派,為接受現代派開闢道路,是理論家採用的一個重要策略。1980年第11期《美術》發表了邵大箴《現實主義精神與現代派藝術》一文。該文更為準確地表述了:「現實主義是一種創作方法,也是一種表現手法。作為創作手法,它的基本要求是要反映現實生活,用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給人們以精神上的鼓舞和美的享受;作為表現手法,它和寫實同一概念,只是一種藝術的寫實,不排斥憑藉想像的誇張,其基本要求是明白易懂。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和寫實表現手法是不能等同的兩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1]文中,作者強調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和藝術主體認識世界的方法之間的內在聯繫,並強調「不排斥憑藉想像的誇張」。在此基礎上他繼續指出,過去我們對現代派的藝術研究得不夠,簡單的否定多,具體的分析少,不讓人們接觸它,其結果是限制和束縛了我們自己,使我們目閉耳塞,孤陋寡聞,把一些本來可以作為參考借鑑的東西拒之門外,也使我們對另一些假惡醜的東西失去接觸的機會,從而使我們的辯別能力遲鈍了,不敏銳了。這種不正常的現象必須改變,現在已在改變。我們應該有氣魄,有膽識,肯定現代派藝術中一切從內容到形式有價值的東西,包括有現實主義精神的東西,……。他強調,「現代派的一些藝術家在這方面的探索對我們不無啟發,我們可以借鑑他們形式探索的某些方面為發展新的社會主義文藝服務;他們當中的某些作品確有現實主義精神的,我們也應該予以肯定。」[2]

對於現代派,當時的一些油畫家不乏高度認識,並表現出肯定的態度。「黃山會議」中,在如何借鑑西方現代派和中國傳統藝術方面,詹建俊的觀點比較有代表性,他認為:「我們的確非常需要吸收新的營養,以便更迅速地發展現有水平,但是,這新的營養,不僅要從現代藝術中吸取,而且也應該包括我們還沒有學好的傳統的精華」[3]在《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思考》一文中,詹建俊指出,「長期以來,對現代藝術在哲學上、思想上、情感上、以及藝術表現等重要問題上都有過不少的批判。因而在這一前提下如何認識它的可以肯定之處,是個觀點很不一致的問題。」對於現代藝術,他在文末強調:哪怕可能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合理內核,也是可資借鑑的。陳醉則在《形式的解放》一文中,非常樂觀的說,「形式的解放,會不會「解放」到出現現代派?回答是「會」!」[4]事實上,不限於現代藝術,鄭勝天的《現代主義之後》已經開始對後現代主義藝術進行了介紹,這些正式發表與專業學術會議提交的論文均體現了畫家、理論家對於現代派的接納與提倡。

從1979年到1985年,中國油畫發展最緊迫的問題是觀念更新,美術理論界在批判「題材決定論」,打破單一表現模式,提倡藝術表現形式的多樣化,強調藝術家個人表現的自由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推波助瀾作用,為新時期油畫創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1] 邵大箴:《現實主義精神與現代派藝術.印象派的評價問題》,《美術》1980年第11期,第3頁。

[2] 邵大箴:《現實主義精神與現代派藝術·印象派的評價問題》,《美術》1980年第11期,第6頁。

[3] 詹建俊:《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思考》,轉引自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油畫藝術的春天》,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年版,第204頁。

[4] 陳醉:《形式的解放》,轉引自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油畫藝術的春天》,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年版,第149頁。

李昌菊簡介

湖北荊州人。1994年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2000年獲該院美術學碩士學位。2008年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獲博士學位。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大學文理學院美術史系訪問學者。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近年在《美術》《美術觀察》《中國文藝評論》等專業刊物上獨立發表論文60餘篇。出版專著《民族化再探索——1949至1966年中國油畫的重要實踐》(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年),《中國油畫本土化百年(1900—2000)(人民出版社,2017年)。主持並完成國家社科藝術學青年項目1項,2篇文章分別入選第十一屆(2009)、第十二屆全國美展(2014)「當代美術創作論壇」。曾獲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優秀博士論文獎(2008年),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二等獎(2014年),2016中國文藝評論年度優秀評論作品,「歷史與現狀」首屆青年藝術成果優秀論文獎(2017年)。

薦號,下載藝術頭條

訂閱,入駐藝術號

歡迎各位藝術家、藝術機構、自媒體等

入駐藝術號

註冊基本步驟如下:

1、登陸藝術號官網(http://write.artron.net),提交相關資料,通過審核後即可開通藝術號;

2、雅昌會員可以直接登陸。

相關焦點

  • 漲姿勢|新手上路,如何發表藝術號文章?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首先,打開藝術頭條媒體發布平臺http://write.artron.net,登錄帳號即可;如沒有帳號,註冊申請一個藝術號便可實行以下操作。(註冊方法——這裡有一份藝術號註冊秒過攻略請您籤收!)
  • 專欄 | 如何見縫插針地在生活中融入藝術?
    過渡的節點,例如兩個不同的活動之間的片刻(午飯和午休之間),或在兩個不同地點之間切換的時間(從學校到家)都是添加藝術活動的好時機。藝術的時光讓切換變得更順利,也恰好填補了時間的空檔。你和家人可以在早餐後一起畫畫,周末舉行一次藝術節,或者時不時地組織藝術遊戲活動,總之,藝術的時光可以成為你生活的常態。
  • 【院校解析】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考研
    室內微課 考研院校解析專欄院系介紹 /專業方向 /參考書目/ 招收人數/ 往年分數 MAKE YOU STRONGER院系背景 /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以綠色設計為理念,突出設計創新能力培養,人才培養特色鮮明。學院由原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的藝術設計系、工學院的工業設計系和信息學院的動畫系合併而成。
  • 【面料工藝】——現代「藝術染整」工藝
    從工藝結構細分來看,「藝術染整」主要由現代扎染核心工藝產品和結合數碼藝術、數碼噴色、電腦繡花和雷射藝術整理等現代科技手段綜合完成的「藝術染整產品」兩大部分構成。   1.藝術染整核心工藝的現代扎染產品   1.1.絞纈浸染――精緻主義的寫實風格
  • 專欄|努力學習掌控時間的藝術
    作者:陳書悅「寫在前面」本篇是鳴金網「專欄」當中以「時間管理」的終結篇,這一個月來,希望給鳴金的用戶分享了你想要的內容,以及在你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給予了一定的幫助下一個專欄,我們將分享「情緒管理」的相關內容,並再次感謝鳴金用戶的長期支持和鼓勵。 本文是「時間管理」模塊的終篇。我來談點「高級問題」:時間作為一種資源,終究是無法管理的。你如何掌控它,才能成為人生贏家?時間並不是客觀存在的,它是人為的概念。人類創造時間概念,讓你可以忍受永恆與宇宙的無窮無盡,這是一種富有人性化的設計。
  • 「抄襲」的藝術——如何定義「藝術創作」中的「抄襲」和「借鑑」
    但是,就算是這樣,也還是有人站出來為LT同學感到憤憤不平,覺得她不是「抄襲」而是「借鑑」。那麼,到底該怎麼定義「藝術創作」中的「抄襲」和「借鑑」呢?而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不僅是LT同學「涉嫌抄襲」這件事本身,也是這件事情背後所折射的東西,以及怎樣才是「藝術創作」中的「借鑑」——去正確地獲取藝術創作的靈感。02「抄襲」≠「借鑑」LT同學固然犯了錯,但是大二、大三能拿出那樣水平設計的設計師,如何走到這步田地,這是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 從現代到當代—西方現代藝術的「藝術客體」觀念轉化
    這樣的一些理論與當代藝術的形式是一致的,按照貝爾廷的說法,這些形式已經「解除了藝術作品的傳統的象徵性地位」,並且「再次將藝術作品與不同的社會功能聯繫起來」。在現代主義藝術發展過程中,其自身的力量也在悄然瓦解著現代藝術的客體觀念。西方現代藝術的藝術客體觀念經由三方面的歷史實踐被現實性地改寫了,這一過程也被丹託和貝爾廷稱之為現代藝術向當代藝術的轉型。
  • 【雅昌專欄】冀少峰:是什麼讓行為藝術失去了活力?
    採取多學科的立場,運用不同的方法,並把問題置於歷史的進程中,從藝術史上下文關係中發現問題,對當代藝術不同門類,不同方面的問題進行思考。本文為「立場」部分的第三十七篇文章。更多內容盡在[雅昌冀少峰專欄]是什麼讓今天的行為藝術日漸失去了活力?又是哪些行為藝術給今天的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可見,行為藝術的高峰時刻已成明日黃花。
  • 傳統藝術是「遊行」,現代藝術是「散步」
    他的研究涵蓋了古代晚期藝術、早期基督教藝術、中世紀藝術,以及他畢生最為關注的現代藝術。他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執教。當時在哥倫比亞大學曾有一句流行話:「假如西方文明被摧毀,邁耶可以在十天之內將它重建出來。」現代藝術依賴於新的個體自由的觀念如我所言,現代藝術依賴於新的個體自由的觀念,但這種觀念並非由所有人共享,而且其自身也是現代生活之深刻矛盾和困難的一個來源,因為在假定的價值和大部分人的生活現狀之間存在著不一致。
  • 第二屆北京國際藝術高峰論壇暨中國近現代藝術名家作品展在798藝術...
    11月21日,「碰撞 交融 生長——第二屆北京國際藝術高峰論壇暨中國近現代藝術名家作品展」在北京798藝術區舉辦。本次活動由北京七星華電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辦。展覽共展出42位藝術名家的87件藝術珍品,涵蓋了海上畫派、嶺南畫派、金陵畫派、京津畫派等代表人物的優秀作品,可一窺近現代中國畫家在「救亡圖存,奮發圖強」的特殊歷史時期,以開放的世界觀,積極汲取西方先進的思想與方法,創造新時代的藝術作品,展示了近現代中國畫藝術家的情懷與自信,奮發與革新。
  • 雅昌專欄 | 王華祥:藝術是啥東西?
    藝術的歷史很短,只有一百年。杜尚用一個小便器開啟了什麼都是藝術的歷史。博伊斯用自己的身體宣告:人人都是藝術家。從此,藝術就成了個扯蛋和倒蛋的行當。知識(分子)傻子,藝術(分子)騙子和革命(分子)瘋子充斥代表了藝術。但是,公平地說:杜博時代的意義是有的,也是合乎規律的。他們自覺地站在給他們帶去災難的社會體制的對立面,嘲笑和詛咒給他們帶來驕傲和光榮的文化和信仰。
  • 曹禺:現代話劇藝術的高峰
    作者:劉永加 今年9月24日,是我國現代著名劇作家曹禺誕辰110周年紀念日。曹禺(1910—1996),祖籍湖北潛江,出生在天津。1922年,入讀南開中學,並參加了南開新劇團。
  • 【雅昌專欄】沈語冰:現代注意力的悖論——《知覺的懸置》譯後記
    本書作者喬納森·克拉裡(Jonathan Crary),是美國藝術史家、視覺藝術、電影、攝影研究專家。現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現代藝術與理論夏皮羅講席教授(Meyer Schapiro Professor of Modern Art and Theory at Columbia University)。「區域出版公司」(Zone Books)的創始人之一。
  • 瑞典南部的現代藝術博物館
    在匆忙的旅行腳步中參觀一所藝術畫廊讓時光靜止享受內心充盈的片刻安寧 瑞典南部馬爾默市(Malm)和哈蘭省(Halland)濃厚的藝術氛圍一向為人稱道,知名藝術建築物不勝枚舉,各種現代藝術流派爭奇鬥豔。
  • 現代藝術中的黑非洲影子
    韓少華 整理 非洲雕刻藝術對世界現代藝術產生過深刻影響。非洲木雕、銅雕呈現出誇張、變形與抽象的藝術造型。在瀰漫著濃厚宗教氣息的非洲大陸上,非洲雕刻藝術歷史悠久而又神秘隱晦。
  • 現代插花藝術的特點
    東西方交融的藝術特點傳統東方式插花重線條,輕顏色,注重留白。在現代插花藝術將傳統東方式插花的意境與西方插花的豔麗的花朵和對幾何圖形的美結合起來。反之,西方式插花減少了花朵數量,留出空間,融入了東方式插花藝術的線條美。3.
  • 中國傳統藝術在現代動畫片中有哪些傳承的路徑
    中國傳統動畫「發乎情,止乎禮」及以和為貴的藝術理念,從某方面阻障了中國傳統動畫狂放的藝術氣質,但這也形成了獨有的意義含蓄美,中國嚴謹的謙虛精神和現代的奔放精神,也是中國傳統觀念與現代理念的中和,驗證了傳統美學對傳統民族藝術創作的影響。吉祥文化承載著吉祥如意的含義是一種典型的象徵性題材。吉祥文化的體現形成繁多,內容多樣,表現的手法多種多樣。吉祥文化的觀念體現在節日、吉祥圖案、服飾、禮儀、飲食。
  • 入夜:現代藝術的另類空間
    新的展覽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入夜:現代藝術中的遊樂廳與俱樂部》(CabaretsClubsinModernArt)探索了一個富有想像力的現代空間:娛樂廳、俱樂部和酒吧,以及他們在世界各地的社會和藝術中的作用。
  • 古典與現代對話 德化陶瓷(柴燒)藝術交流展開幕
    作為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的子項目活動,圍繞「傳統與現代的對話」為主題,此次不僅有柴燒陶瓷藝術交流展,還將舉辦陶瓷藝術講座、陶藝現場創作、參觀考察德化窯等多項陶瓷藝術交流活動。在當天交流展現場,能夠看到各色不同品類的陶瓷名家作品,且這些作品均以柴燒的方式製作而成,素樸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