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丨課後服務:家長點讚,學校犯愁

2021-01-16 新華社客戶端

新鄉市新區小學學生在課後學習拉丁舞 郝源 攝

半月談記者李文哲馮碧簫

孩子放學早,家長沒時間接;校外機構收費高,質量還沒保證……近年來,「四點半難題」困擾著不少家庭。對此,河南多地積極探索開展課後服務工作,受到各方點讚。不過,受訪政府、教育界人士反映,當前組織與實施考驗大、人員與資金保障難、校外機構的準入與監管不清等制約課後服務開展的難點依然存在,亟須配套政策保駕護航。

課後教學相長,多方共贏

為輔導孩子學習,新鄉市新區小學學生家長董文靜前些年辭去了工作,成為一名全職媽媽。「一說寫作業家裡就雞飛狗跳。太難的題我也不會,簡單的題講的思路跟老師不一樣,孩子會頂嘴。」

董文靜的苦惱並非個例。近年來,中小學下午四點半放學,讓不少家長當起了校外輔導員、作業監督員。在雙職工家庭,孩子放學時間與家長下班時間衝突,「誰去接孩子」是老大難問題。

半月談記者採訪了解到,部分同在一個單位的家長會三五組隊,輪流翹班,把孩子先接到一個家裡看管;落了單、老人還幫不上忙的家長,只能讓孩子放學後先去學校旁邊的託班,中間不忘打幾次電話確保孩子安全。

為了讓「四點半難題」不再難,河南多地積極開展課後服務工作,將放學時間順延90分鐘左右,基本與家長下班時間一致。在服務內容上,除作業輔導以外,還開展各類社團活動,學生可自願參加。

「現在孩子一回來就會很高興地跟我說,『媽媽,我的作業在學校就寫完了』。」董文靜說,「孩子在家可以讀讀課外讀物,我們也可以陪孩子做些親子遊戲,家庭氛圍明顯改善。」

截至2019年10月底,在3322所學校的11萬餘教師參與下,課後服務讓河南全省194萬餘名學生受益。新鄉市不久前發放的21.2萬張調查問卷顯示,家長對課後服務工作的滿意率高達98%。

「課後服務工作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鄭州市鄭東新區昆麗河小學校長孟曉莉介紹,該校將社團資源融入課後服務中,目前設有軟式壘球、航模等各類社團36個供孩子選擇,「社團活動調動起了孩子們的聰明智慧,特別是讓一些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孩子找回了自信」。

能否長久開展存疑

儘管不少地方已將課後服務工作列為民生實事來抓,但政策不清晰、投入成本大讓不少學校領導發愁,部分在校教師超負荷工作「壓力山大」。大家普遍表示,這項工作應該好好抓,可是對怎麼抓、能不能長久抓下去感到迷茫。

一名小學校長給半月談記者算了一筆帳,開展課後服務工作,僅水電費一項,學校一年就要增加10萬元的投入。「從開展課後服務工作以來,學校領導班子每天都在學校連軸轉,至於教師津貼怎麼發、管理成本怎麼補,目前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備課的時間都被課後服務擠佔了。白天還要看班上課,現在只能想辦法再擠時間了。」一名小學老師說,還好孩子跟自己在一所學校,不然自家孩子就沒法兒管了。

據了解,鄭州、許昌等地對參與課後服務的教職工、社會團體等給予了補助,而許多地方財政無力拿出更多的錢。在新鄉,參加課後服務的學生一個月需交100至200元不等的費用用於補貼老師的課時費,由家長委員會負責費用的收管支。

家長們表示,這個費用比校外機構便宜得多,把孩子放在學校省心也放心,交點錢也願意。也有家長擔心,自己家孩子不參加會不會得罪老師。「我們反覆跟家長強調自願參加,也嚴禁學校將課後服務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補課』。」新鄉市教育局副局長劉建學說。

多位受訪學校領導表示,如何根據學生和家長需求統籌安排服務形式和內容,如何保障學生在課後服務過程中的安全……這些問題是否能妥善處理,考驗著學校的管理水平。

「受場地、師資、設備資源的限制,學校很難完全滿足家長們的多樣化需求。部分學校開展課後服務形式較單一,如果引進校外機構,其準入及監管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解決。」河南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在與學校開展合作的過程中,新鄉市能力風暴機器人活動中心負責人李玉娟前前後後跑了很多趟,「機器人耗材昂貴,有的機器一臺就得1萬多,目前都是無償提供給學校。機構也需要賺錢餬口,僅靠公益心無法持續」。

亟須配套政策保駕護航

早在2017年初,教育部就出臺了《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廣大中小學校結合實際積極作為,充分利用學校在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後服務責任。

半月談記者發現,由於宏觀指導的政策多、微觀落地的政策相對少,不少地方處於「摸石頭過河」階段,存在著課後服務沒有開展、服務行為不規範等現象。受訪教育界人士呼籲,政府應加強對課後服務工作的服務,明晰政策邊界,儘快出臺相關配套措施。

「學校承擔起更多的公共服務職責,中小學公用經費標準應該進行重新核算調整,在學校人員編制上也需要有所增加。」一名小學校長建議,政府應在人力、財力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對於有服務性收費予以補充的,應依據成本補償和非營利性原則出臺合理的收費標準。還可探索課後服務市場化機制,開展校企合作,調動社會資源。

多位受訪教育界人士反映,我國公立中小學和社會教育資源脫節的問題長期存在,比如對於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與校外機構能否合作、如何監管,各地政策就不一致。「可採取優秀社團評選等激勵方式,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課後服務工作。」一名校外機構負責人建議。

「課後服務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教育部門一個部門的事情,必須建立常態化、可持續的工作推進機制。」新鄉市委書記張國偉介紹,新鄉市2019年專門成立了由市政府領導牽頭,市紀檢監察、教育、發改、公安、財政、人社、市場監管等多部門參與的全市中小學課後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課後服務工作得以全面推進。

此外,在考評體系建設方面,專家指出,應進一步明確中小學校在課後服務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細化考評指標。河南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部長李醒東認為,課後服務能力應上升到專業技能層面,成為衡量教師職業能力的一個指標,進而提升工作專業性和積極性。(刊於《半月談》2020年第1期)

相關焦點

  • 學校「課後延時服務」走紅,家長齊點讚:終於不用輔導作業了
    同時想起昨天微頭條上有位媽媽說她孩子學校今年增了一個「課後延時服務」,頭一次聽說,開始問沒怎麼明白,後來就詳細了解了一下。發現這個服務超級有用,尤其是對像鄰居這樣的沒時間接孩子的家長,這個服務簡直就是給他們量身打造的!回頭一定告訴鄰居這個好消息,只是不知道我們孩子學校什麼時候能推行。什麼是延時服務?
  • 學校「課後延時服務」走紅,家長齊點讚:終於不用輔導作業了
    同時想起昨天微頭條上有位媽媽說她孩子學校今年增了一個「課後延時服務」,頭一次聽說,開始問沒怎麼明白,後來就詳細了解了一下。發現這個服務超級有用,尤其是對像鄰居這樣的沒時間接孩子的家長,這個服務簡直就是給他們量身打造的!回頭一定告訴鄰居這個好消息,只是不知道我們孩子學校什麼時候能推行。
  • 半月談|為家長分憂的校園配餐,為何反對聲一片
    為家長分憂的校園配餐,為何反對聲一片半月談記者 張雲龍 王春燕 魏婧宇今年6月,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在城區小學全面實行營養配餐,本是為家長分憂的服務卻引來反對聲一片。擔心孩子們吃不好?半月談記者採訪發現,問題沒有那麼簡單。
  • 蘭州小學生課後免費學「藝」 家長點讚寓教於樂(圖)
    蘭州小學生課後免費學「藝」 家長點讚寓教於樂(圖) 2017-04-14 23:49: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小學課後服務,為什麼遭到家長抵制?在學校發生了什麼?
    其實,教育部門的本意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家長和孩子。但是經過兩三個月的實施,不僅沒有取得良好效果,反而遭到了很多人的抵制。這篇文章,我們就來具體說說,課後服務開展之後,到底給大家增加了哪些煩惱?出現了什麼問題?第一:家庭的負擔有孩子的家長應該都很清楚,課後服務不是免費的。
  • @深圳家長:學校課後延時服務,這些意見被採納
    課後延時後,不再額外布置作業;學校可與家委會協商、妥善解決晚上是否給師生有償提供簡餐或牛奶麵包等食物;學校將引導有意願的家長積極參與課後服務管理工作,並明確家長的接送時間與安全責任,同時加強對課後服務的安全管理和落實機制,明確學校內部各層級人員的安全管理責任和要求,制定工作規範;
  • 課後延時服務,學校無奈,老師不願參加,家長擔憂
    從去年到現在,各地中小學陸續推出課後延時服務,學校、老師和家長對課後延時服務是什麼態度呢?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中小學生都放學較早,家長接送孩子時間與上班時間有衝突,家長只有花錢把孩子交給課外輔導機構,這樣無形中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課後延時服務就出現了。
  • 在學校做了作業再回家!新學期重慶三區將開展課後延時服務
    南岸區一周上4天 學生在校完成家庭作業記者從南岸區教委了解到,本學期,南岸區「課後延時服務」內容為:完成家庭作業+校本活動;延時服務放學時間:周一、二、三、五下午5點30;周四下午3:35放學;費用為每人每月180元,自願原則。
  • 永州學校課後服務那些事
    去年,永州各學校就開始了課後服務,課後服務是由家長自願決定是否讓孩子參加,目的就是學生回家後,有些家長沒時間監督孩子做作業,或是學生放學早,父,母沒下班無人來接。在下午放學後,適當延長1、2節課,讓學生在教室裡完成作業,晚上六點前必須放學,這樣,那些上班的家長基本下了班,有時間來接孩子了。
  • 大連要實行課後服務了,作為家長,是否要把孩子留在學校?
    近日,大連市教育局轉發了<關於切實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通知>,這個通知要求大連將從9月1號開始實行了。以後孩子放學後不用家長請假早早來來學校接孩子了。孩子可以在學校有老師看管,自習寫作業,父母下班了再來接。我覺得這種便民的舉措非常的有意義。尤其是對那些雙職工的家長們。接孩子放學真的是一件煩心事兒。此通知一出得到廣大家長的一致好評。
  • 為什麼學校管午飯,家長卻不買帳……
    學校實行配餐後,午休時間縮短,下午放學時間相應提前,給家長接送帶來新的不便。二年級學生家長陳先生說:「配餐制把作息時間全搞亂了,放學時間提早1個多小時,下午3點半就去接孩子,上班的家長只能請假出來。」無法按時接孩子的家長,可以選擇為孩子報名參加學校的課後延時服務。但課後延時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有家長抱怨是在浪費時間。
  • 2020年中小學大範圍開展「課後延時服務」,有人歡喜有人憂
    「課後延時服務」受家長歡迎8月30日,一紙通知讓重慶南岸區某小學家長群炸開了鍋。學校正式推出「課後延時服務」了!通知稱,根據教委文件要求,本學期南岸區要開展「課後延時服務」。此前,學校在下午3點30左右放學,讓很多下午五六點才下班的家長無法顧及孩子的接送問題,意見普遍較大。
  • 學校課後服務解決「三點半」難題,家長卻喜憂參半,為何不補習?
    ,早上倒還好說,七點半把孩子送到學校,自己也差不多可以上班了,但是下午學校三點半就放學了,而一般的上班族怎麼也要到五點以後才能下班。不解決學校放學時間和家長下班時間的矛盾,僅僅是關停校外不規範的託管班並不能解決家長們的根本問題,市場需求還在,清理掉的不規範的託管班隨時都會死灰復燃,解決學生的學業負擔將成為一句空談。
  • 作業完成效率高、家長接送不用急!柳州中小學課後服務獲好評
    最近,教育部門針對「課後服務」接二連三出臺了不少政策,對此,很多家長都想弄明白「課後服務」到底是什麼?3月14日,柳州教育部門特別安排了媒體開放日活動,請來各路記者到校自由參觀採訪,一探究竟。目擊:課後服務內容多樣化據公園小學教育集團辦公室主任張方芳介紹,他們學校在摸底調查的基礎上,推出兩種課後服務套餐模式,一種是4天的作業指導託管;一種是3+1,即3天作業託管加1天興趣活動。興趣活動包括籃球、足球、健走、啦啦操、繪畫書法3D列印筆等十多個項目,旨在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特長。
  • 課後服務銜接下班時間,切實為家長減負 | 新京報社論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各地要推動落實義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全覆蓋,每個學校都要做起來。在時間安排上,要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切實解決家長接學生困難問題。因下班與放學時間不一致,家長苦接送孩子久矣。
  • 多彩課後時光 魅力無限綻放!新鄉高新區振中小學課後服務掠影
    為進一步增強學校教育服務能力,更好地服務民生,減輕家長負擔,新鄉高新區振中小學自上周全面開展了課後服務。學校為學生搭建了豐富多彩的課後服務成長舞臺,學生可根據自身愛好和個性特長選擇合適的服務項目,通過線上小程序自願報名。 學校延時服務內容包括作業輔導、課外閱讀、特色活動和美育類課程。
  • 深圳擬全面推行學校課後延時服務!老師、家長、學生怎麼看?
    日前,深圳市教育局發布了《深圳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後延時服務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引發網友熱議。其中提到要給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公辦學校在校學生提供正常上課日下午放學後的延時服務,時長為兩個課時,服務內容為自主作業、教師答疑,就近去少年宮、美術館、社區活動中心等活動,相關經費由政府保障,特別提到不得統一補課或者變相統一補課,學生和家長自願參加。
  • 是什麼限制了學校開展課後服務?
    校內課後服務以學校為主體,放學後為學生提供託管服務,解決了學生放學時間與家長接送時間不對稱的問題,同時充分利用放學後的時間,為學生提供普惠式託管服務以及素質類培訓服務,培養學生的興趣。課後服務堅持學生家長自願原則,放學時間到了後,很難確保學生一定乖乖參與課後服務,不到處亂跑。在這個情況下,教師參與課後服務比課堂教學承擔的安全責任更大,這些都大大削減了教師參與課後服務的熱情。
  • 學校課後服務來了 孩子「託管」變「妥管」
    學校供圖孩子下午放學了,但父母還沒下班,孩子沒人接沒人管,這是困擾家長多年的「三點半」難題。今年1月,湖南省發改委和省教育廳聯合發布《關於中小學課後服務收費有關問題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明確,各市州根據實際情況,在每生每課時不超過5元的標準範圍內(一天最多按2課時收費),根據提供課後服務的具體內容,按照質價相符的原則制定試行標準。
  • 課後做什麼?你關心的「課後服務工作方案...
    明確提出了按照「政府主導、部門監管、學校主體、家長自願、經費保障」的總體要求,遵循「安全第一、自願參加、學校主體、信息公開」的工作原則組織實施。明確了課後服務對象、服務時間、服務內容、服務模式、實施時間等內容。在保障措施中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經費保障、健全監管機制、完善基礎設施、注重宣傳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