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的自發合作可否破解數學難題?

2020-12-17 藍藍科學記

網絡上的自發合作可否破解數學難題?

親愛的讀者你好,我是本篇文章的作者藍藍,很高興你我能在這麼大的網際網路相遇,今天藍藍繼續給大家帶來科技小文章,喜歡的小夥伴不要忘記點讚,分享和收藏哦!依靠網絡進行科學合作如今已很常見,有數學家提出依靠博客評論的方式實現大眾科學家集體合作,這種協作方式為數學指出了一條新的、更快的研究之道。20世紀中葉,法國數學家尼古拉·布爾巴基所著的百科全書式專著,追溯了每一個數學概念的基礎,將所有分支的源頭都歸結到集合論,也就是文氏圖之類的東西,由此改變了這一領域的面貌。和他提出的許多概念一樣,布爾巴基本人也只存在於抽象之中——他並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而是一群聯繫密切的年輕法國數學家給自己起的集體代號。如今,D·H·J·「博學家」(D. H. J. Polymath)堪稱網際網路時代的布爾巴基:他也是一個集體代號,而且或許能創造出一種新的數學研究形式。

「博學家」誕生於英國劍橋大學數學教授蒂莫西·高爾斯的博客,這位博主曾經獲得過數學界的最高榮譽——菲爾茲獎。在2009年1月發布的一篇博文中,高爾斯提出了一個問題:網絡上的自發合作能否破解數學「博學家」誕生於英國劍橋大學數學教授蒂莫西·高爾斯(Timothy Gowers)的博客,這位博主曾經獲得過數學界的最高榮譽——菲爾茲獎(Fields Medal)。在2009年1月發布的一篇博文中,高爾斯提出了一個問題:網絡上的自發合作能否破解數學難題——這一合作能否開誠布公,將解題的創造性過程展示給全世界?雖然基於網絡的科學合作甚至「眾包」如今已司空見慣,但高爾斯提出的協作有所不同。他指出,在通常的網絡合作中,每位科學家都各自承擔一個大項目下的一小塊研究任務。有些情況下,鳥類愛好者或業餘天文學家這樣的大眾科學家集體協作,也可以作出重要貢獻。但是,高爾斯問道:「如果要解決的問題無法分拆成眾多子任務,那又該怎麼辦?」這樣的問題能不能依靠他博客的讀者通過回帖的方式來解決呢?

為了對這種方法進行首次嘗試,高爾斯選擇了所謂的「密度黑爾斯-朱伊特定理」。高爾斯說,這個問題有些類似於「下一種單人井字棋,但目的是要輸」。這個定理聲稱,如果你的井字棋棋盤是多維的,而且維數足夠大,下不了幾步你就會發現,棋子會不可避免地排成一條線——無論你如何努力,都沒辦法輸掉這場遊戲。從1991年起,數學家就知道這個定理是正確的,但現有的證明使用了很多來自其他數學分支的複雜技巧。高爾斯向他的博客讀者提出挑戰,希望他們能幫助自己找到一個更基本、更簡捷的證明——這種化繁為簡的工作通常都被認為是極端困難的。計劃進行的速度遠遠超出了高爾斯的預期。不到6個星期,他就宣布證明已畢。把證明寫成一篇正規論文的時間甚至比證明本身更花時間。原因有點特殊,因為具體證明過程分散在數百個回帖之中。2009年10月,這群證明者在網絡預印本文庫arxiv.org上發表了最終論文,署名為D·H·J·「博學家」,前三個字母正是「密度黑爾斯-朱伊特定理」的首字母縮寫。

不過另一方面,這一計劃也有點令人失望,因為絕大多數貢獻都是由區區6個人作出的——他們全都是職業數學家,而且是這一領域的「常客」。其中有一位也頻繁更新博客,而且也是菲爾茲獎得主,他就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陶哲軒。高爾斯認為,將人才匯聚起來自有它的好處。在嘗試解決某個問題時,數學家常常會做很多無用功,一行行進行推導,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後才發現走進了「死胡同」。而且很多時候,某位專家看來很有道理的推理過程,在另一個專家看來明顯就是竹籃打水。所以當所有嘗試都暴露在公眾的反饋之中時,解決問題的過程會快很多。陶哲軒形容這種體會雖然「無序」但充滿樂趣,而且「比傳統的研究方式更讓人痴迷」。高爾斯此後又啟動了幾項網絡協作計劃,陶哲軒也發起了自己的協作項目。現在,非專業人士也參與了進來,用高爾斯的話來說,他們以「實際有效」的方式作出了貢獻。這些高端愛好者包括一位教師、一位神父,還有一個現在從事計算工作的數學博士。不過這種協作方式究竟能獲得多大範圍的認可還不清楚。

陶哲軒說,有些難題也許適合用這種途徑來解決,比如在不對所有可能的走法進行「暴力運算」的基礎上開發一種全新的西洋棋算法。那些著名的數學猜想可能不在此列,因為那些問題大多歷史悠久,數學家早就對所有的死胡同都了如指掌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認知科學家拉斐爾·努涅斯對人在鑽研數學時的心智過程及社交過程進行過研究。他指出,解決問題只不過是另一種人類活動。數學家站在一塊黑板前一起工作時,相互之間會通過語音和肢體語言進行微妙的交流,網絡協作則喪失了所有這些細節。但正如人類已經學會如何在一個聯成一體的世界中進行其他工作一樣,數學家也會適應這種新的媒介。努涅斯提醒說:「不僅是數學,我們在網絡上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同於以往。」拋開這些不談,這一計劃本身所具有的開放性或許是它最重要的特徵。正如高爾斯在博客中所寫,「博學家」可能是「人類如何解決一個嚴肅的數學研究問題的第一份完整記錄,包括了所有的錯誤開局、死胡同及諸如此類的東西」。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信息啦!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之後還會繼續更新一些文章,喜歡的可以點個關注,點個關注不迷路!

本篇文章是小編自己的原創文章,目前只在百家號平臺獨家發布,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破解3800年數學難題-
    昨日,60歲的崔榮琰在上海科學會堂召開「3800年世界頂級四大數學難題破解會」,公布自己對四大頂級數學難題的破解方法。儘管數學界宣布其中三題早已被判死刑,但崔榮琰聲稱將參加2010年世界數學家大會,以證明自己解法的正確性。
  • 「打工天才」餘建春:讀職高、上大專,破解數學難題、驚豔學術界
    2016年7月,靠打工維生的中國小夥餘建春,憑藉計算機科學及信息安全知識破解出了長期困擾數學界的一大難題,發現了一種識別卡麥可數的新算法。「達到碩士水平」。或許,有人認為這樣的研究成果應該出自學歷高的學子,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破解數學家難題的餘建春並沒有受到高學歷教育,他高中時就讀於當地一所職高,後來上了鄭州牧專讀畜牧專業,畢業後也沒有成為獸醫,而是十餘年四處打工。
  • 又有人自稱破解世界數學難題
    東方網11月27日消息:今年以來,雲南農民王德坤稱自己證實了一元五次方程以及一元高次方程不僅有一個求解方法,而且有多個求解的世界級數學難題;重慶退休老人陳敏道稱解答了「三等分任意角」的世界級數學難題;江西自譽「哲學烏鴉」的黎鳴稱解答了「四色」定理證明的世界級數學難題。
  • 河南大專學歷快遞員,破解世界數學難題,網友:興趣才是最好老師
    而在數學界,這道題可是已經困擾了數學專家、學者上百年之久,遲遲難以解開。餘建春雖只是一個快遞小哥,卻酷愛數學,堅持自學,時常鑽研數學難題,還主動找大學老師或大學生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為了讓自己的解題得到認可,他寫下了很多數學手稿,並且寄向很多數學專家,都沒有得到回音。
  • 建築工自稱破解世界級古希臘難題 耗時三個月
    經多名數學教師和專家檢驗,證明過程出錯但大家都認為其精神可嘉  利用無刻度直尺、圓規三等分任意角,是古希臘三大幾何難題之一。12月1日,51歲的建築工人、西安市民盧應相告訴記者,他破解了這一難題,但卻找不到人幫其驗證。  世界級難題三個月「破解」?  51歲的盧應相是西安一公司建築工人,家住東關南街臥龍巷,初中文化。工作之餘喜歡研究數學難題,他曾對圓周率提出過疑問,並曾將自己的觀點發表在雜誌上。  今年春節,他上網搜出了古希臘三大幾何難題。
  • 河南快遞小夥,破解世界數學難題,面對名利直言:只想找個媳婦
    俗話說高手在民間,有不少厲害的人都是普通人,他們雖然不是特別突出引人注目,但身上卻有著閃光點,有著自己的「絕活」,在河南就有一個打工小夥,他自學破解了世界難題,能做到這點相當不容易,自學成材的小夥讓人很是佩服,他面對記者採訪時說到,自己只想找一個妻子,那麼這位小夥兒是誰呢!
  • 中國科學家破解百年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
    被列為七大「數學世紀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丘成桐6月3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美國利哈伊大學曹懷東教授在美國《亞洲數學期刊》6月號以專刊方式,發表了題為《龐加萊猜想暨幾何化猜想的完全證明:漢密爾頓-佩雷爾曼理論的應用》的長篇論文。
  • 當年那個破解數學百年難題,被請到大學講課的快遞員,最後如何了
    一般認為辛苦跑腿的快遞員只能幹辛苦的體力活,百年未解的數學難題只有天才數學家們來解決,而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快遞員破解數學百年難題演繹小角色的華麗轉身。這個快遞小哥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餘建春。學習普通畢業後找不到工作餘建春,河南信陽人,因為偏科的原因,從小學習成績並不突出,加上家境貧寒,只上了職高,後來考上了鄭州牧專。
  • 觸摸「迷人的數學難題」
    這個被稱為21世紀七大數學難題之一、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懸賞百萬美元的「千禧難題」最終由兩位來自中國的數學家完成了「臨門一腳」———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已經證明了這一猜想。這是中國人在數學史上再次濃墨重彩寫下的一筆,由於證明龐加萊猜想對於其他研究的推進作用,這一工作被評價為「比哥德巴赫猜想都重要得多」。
  • 湖南快遞小哥餘建春:破解數學百年難題,被請到浙大講課
    誰也沒有想到,餘建春居然能破解一百年沒有人會解決的數學難題。餘建春在求學的過程中,應該是得過且過的類型,沒有多少好的學習習慣。就像愛玩網路遊戲的人會上癮一樣,餘建春對數學上了癮。每天只要有空就會沉迷於各種抽象的數學符號裡,天馬行空,那裡才是餘建春的樂園。他的朋友、同事都無法理解他的行為。覺得這愛好太特別了。看不懂這些寫寫畫畫的抽象符號有什麼意義。
  • 51歲建築工人自稱破解古希臘幾何難題
    利用無刻度直尺、圓規三等分任意角,是古希臘三大幾何難題之一。幾千年來被數學家們證明不能實現。12月1日,51歲的建築工人、西安市民盧應相告訴記者,他破解了這一難題,但卻找不到人幫其驗證。  ■世界級難題三個月「破解」?
  • 高斯破解數學難題的故事
    高斯正十七邊形尺規作圖問題此時此刻,講一個高斯在大學二年級期間破解數學難題的故事他拿起圓規和直尺,在紙上畫著,嘗試著用一些超常規的思路去解這道題...當窗口露出一絲曙光時,青年長舒了一口氣,他終於做出了這道難題!見到導師時,青年感到有些內疚和自責。他對導師說:「您給我布置的第三道題我做了整整一個通宵,我辜負了您對我的栽培……」導師接過作業一看,當即驚呆了。
  •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 中國科學家破解龐加萊猜想
    據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國際數學界關註上百年的重大難題——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丘成桐3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已經徹底證明了這一猜想。
  • 殘疾農民稱破解千年數學難題 稿紙裝11麻袋[圖]
    東方網8月10日消息:8月7日,豐都縣一署名為「海峰」的網友,在論壇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向全國數學界工作者挑戰:爭霸數學千古難題》的帖子,希望自己潛心研究了35年的成果能得到學術界的論證。記者調查發現,「海峰」竟是豐都縣高家鎮的一個殘疾農民,只有初中文憑,其研究的內容更是令人稱奇——幾何學中2400多年來未曾破解的難題。
  • 古稀老人50年破解世界幾何難題
    而射洪古稀老人敬興年卻自稱經過50年的潛心研究,成功破解了「三等分任意角」這個世界幾何難題。  網上懸紅:哪個能挑刺我給他兩萬  昨日,有網友瀏覽「射洪論壇」時,看到一條消息:《中國人破解世界幾何難題》。該消息說射洪縣天仙鎮中學現年68歲的老教師敬興年,經過近50年的潛心研究,僅用沒有刻度的直尺和圓規兩個簡單工具,就成功破解了世界三大幾何難題之一的「三等分任意角」問題。
  • 他是河南快遞小哥,送快遞十年破解數學難題,浙大聘請他後來如何
    當然,在數學發展到如今,仍然有很多難以攻克的數學難題沒能解開。所以這就有很多熱愛數學的人,一直在不斷的努力著。但是有時候對於一些數學題,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有天賦的人比努力的人更容易破解。我們今天所說的這個故事主人公,他是河南的快遞小哥,送快遞十年破解了數學難題,浙江大學聘請他為臨時教授。
  • 肅南:多舉措破解鄉村教師發展難題
    肅南 多舉措破解鄉村教師發展難題金海軍 王 偉每日甘肅網9月9日訊據張掖日報報導 肅南縣採取有效措施,破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難題,不斷夯實脫貧攻堅教育基礎。推進「縣管校聘」 破解結構性短缺難題2017年起,推行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縣教育局根據各學校班額、生源、師資變化等情況,對學校教師編制進行動態調整,做到有增有減、編隨人走。制定出臺《肅南縣校長教師交流管理辦法》,建立區域內校長教師在城鎮學校和農村學校、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之間雙向流動的長效機制。
  • 河南快遞小哥,破解百年世界數學難題,還被浙大教授請去講課
    有時一個看起來默默無聞快遞小哥,也可能是一個為人知的數學天才。河南的一個快遞小哥,破解百年世界數學難題,還被浙大教授請去講課。 不僅是學生在做研究的數學難題,一些教授們也在被這個難題所困擾。這是一個叫餘建春的男人出現了,而他就是解決這道連最資深的教授都無法解決的數學難題的關鍵性人物。河南的一個快遞小哥,破解百年世界數學難題,還被浙大教授請去講課。
  • 中南大學「數學天才」:大三時破解世界數學難題,獲得獎金100萬
    2010年,一名大三的學生破解了國際數學難題,讓很多人都難以置信。  劉路,當時中南大學大三的學生,參加美國芝加哥數理邏輯學術會議時,破解了西塔潘的猜想——一個曾困擾了國際數學界十幾年的難解之題。  「玩」出來的數學天才  據了解,劉路出生在遼寧大連一個普通的家庭。
  • 他是我國數學天才,大三就破解世界級難題,23歲破格成985教授
    導語:他是我國數學天才,大三就破解世界級難題,23歲就破格成985教授在很多人眼中,世界級難題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能解出世界級難題的人,一般都是從小天賦異稟,是眾人眼中的佼佼者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才子,他從小跟同齡人一樣,並沒有展現出超同齡人的智慧,但是他卻是我國的數學天才,大三就能破解世界級難題,23歲就破格成985教授,他就是劉路。聽到劉路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我們先來介紹一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