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興智守護計劃」的真實案例 ,且內容以及照片已徵得用戶同意,為保護用戶隱私,已對人物進行化名處理。
蛻變主人公:樂樂(男)
就讀年級:小學一年級
存在的問題:丟三落四、馬虎、不愛學習
案例分享者:樂樂媽(朱女士)
都說每一個健忘的孩子背後,都有個萬事操心的爸媽。自當了媽後,我想我對這句話越來越有發言權了,因為這完全就是我育兒的血淚史。
兒子樂樂今年7歲,已近開始上學了,本以為自己可以稍稍省省心了,沒想到自己的生活比之前更加忙碌了。
——媽媽,我的鉛筆刀在哪?
——媽媽,今天老師布置了什麼作業?
——媽媽,放學我好像把書包忘在教室了,怎麼辦?
......
這些問題偶然來問我,我也會像別人家的媽媽一樣溫聲細語地給兒子回答,但每天來這麼一遭,我的耐心早被消磨掉了,所以基本都是急吼吼跟兒子交代這些問題。
兒子還未上學的時候,我感覺我就像一個陀螺,天天圍著兒子轉,生怕他冷了餓了;而現在的我就像是一個鬧鐘,時刻都在為兒子報時,提醒他別忘了東西。
不僅是如此,而且更嚴重的是,這丟三落四的毛病似乎已經成為了他不愛學習的藉口,每次讓他做作業總說自己忘了作業本或是記不得老師講了什麼不會做,一臉地不情願,並且還特別敷衍,總是需要我在旁邊念叨他。
那時我就想著要找個法子讓兒子長長記性,別再丟三落四就好了,學習什麼的應該就可以慢慢跟上來,但參加「興智守護計劃」之後,我覺得我太想當然了。
「興智守護計劃」老師
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教育
其實孩子所有的習慣都是日積月累形成,丟三落四也一樣,這種後天形成的不良習慣,絕大部分是家庭教養環境在作祟,是媽媽你為他包辦太多了!樂樂對你產生了依賴心理,所以每當他忘記東西或是成績不理想的時候,他都覺得沒關係,反正這些媽媽會幫他,所以與其期盼樂樂長記性,不如媽媽你先放手!
所以媽媽你需要做的是:
一、做「懶惰父母」。家長應減少包辦代替的行為出現,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以及對事情的責任心。首先家長不要做孩子的管家,給予他獨立成長的機會。
二、讓孩子嘗到丟三落四的苦果。只有讓孩子嘗到教訓後才會長記性,知道了自己的丟三落四會造成怎樣的後果,那麼今後才會有所收斂。
三、培養孩子的小管家意識。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不可事事都管,但又不可一事不管,凡是掌握個度,給與孩子更多的選擇和自主機會。
樂樂從小就對我很依賴,我一直以為是孩子的天性,也從未覺得這有什麼不妥,現在仔細想想,我確實為兒子做的太多了,這方面我要好好學習一番了。
○ 以前給孩子整理書包、準備學習用品等事,我都喜歡提前幫樂樂做好,現在我不了,讓樂樂自己前一天晚上自己整理好書包與第二天所需的物品,並且分門別類的放到書包裡。等到第二天,他自己在檢查一遍,從小事做起,慢慢養成兒子自行整理的習慣。
註:用點滴的生活小事,幫助兒子養成習慣。
○ 往常發現兒子忘帶東西了,我都會趕緊給他拿上;現在他出門後發現忘帶了東西,我都告訴孩子自己去拿。趕時間的情況下,乾脆就不拿了,直接到學校讓兒子被老師批評一頓,持續了幾次,發現他自己就知道了,丟三落四的現象變得很少了。
註:樂樂丟三落四的問題少了,學習也開始認真起來了。
○ 以前樂樂還小,從沒讓他管家裡的事;現在我特別願意他當家裡的小管家,給他一筆一家人一天的吃飯資金,然後讓他安排如何處理這些錢。剛開始他一次就把一頓飯的錢花光了,我們一家人就陪著他一起餓肚子,兒子自己特別愧疚,後來再讓他嘗試,他作的決定與想法越來越周全,丟三落四的壞習慣再沒有了,責任感和動手能力蹭蹭蹭地飛漲著。
註:樂樂當了小管家之後,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動手能力也變強了。
經過這兩個月的學習,我深刻地認識到父母的角色並不複雜,就是幫助孩子形成更加完善的性格,培養更好的習慣,而不是親手把他摧殘成一個什麼都要依靠父母的寄生蟲!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家長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但唯有正確的家庭教育才能讓孩子走的更好更遠,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對家庭教育的學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