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不再丟三落四,爸媽們需要修煉這五大神技!

2021-02-22 央視少兒

「媽媽!我的卷子找不到啦!

你給我放哪了?」


「媽媽,那件藍色的外套我找不到,

你趕緊幫我找一下吧!」


「爸爸,我作業忘帶了,

你可以幫我送來學校嗎?」

怎麼樣,這些話是不是聽著有些熟悉?沒錯,說這些話的不是別人,就是你家那個經常丟三落四讓人頭疼的健忘娃!

馬上又要開學了,各位爸爸媽媽們是不是又在幫著孩子收拾上學用的東西:寒假作業千萬別忘帶,不然老師會批評;校服、紅領巾、小黃帽提前給孩子準備好;各類文具、作業本也要提前拿出來,老師都有要求······

不對,等等!這時候孩子在哪呢?

通常這個時候,有的孩子,會指揮爸爸媽媽收拾;還是一些孩子,乾脆就什麼也不管了,把這些全交給爸媽了!

如果你去問這些爸媽,為什麼不讓孩子自己收拾呢?他們通常都會一肚子苦水:孩子收拾不全啊,總是忘這忘那,丟三落四;忘了東西到學校不僅要家長去送,還要被老師批評,只好家長多操心了······

通常,孩子健忘的毛病,從四五歲就開始形成,到高中時期達到糟糕的頂峰。

作為父母,我們總是習慣「拯救」孩子於各種困境。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是父母和孩子培養感情的自然方式。

但是,當我們試圖幫助孩子解決他們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時,孩子其實失去了鍛鍊自理能力的機會。

每一個健忘的孩子背後

都有個萬事操心的爸媽

其實,對於家長來說,不能總是幫孩子打點一切,幫著他們想著想那,應該逐漸開始培養他們自我管理的能力,放手讓孩子承擔責任。這樣,孩子才能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改進,逐漸學會管理、安排好自己。

當然,放手讓孩子管理自己不代表完全放養、大撒手,家長還是有一定的技巧可尋,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孩子總是記不住自己要做的事情、要帶的東西,是因為他們知道:爸爸媽媽一定會提醒的。如果沒有人提醒他們,他們就只能靠自己。

當然,家長可以教孩子利用任務清單管理自己,把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務,記在一張表格上。每天對著表格,完成一項就勾選掉一項。對於年紀還小,不太會識字的孩子,可以用圖片代替文字。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這個任務清單需要讓孩子自己記錄、自己管理、自己保存,家長完全不應該插手。這其實也是在一方面告訴孩子,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爸爸媽媽的事情。

儘管有清單的幫助,健忘的小迷糊們還是極有可能會忘記。當他們因為忘帶作業被老師批評,或者因為忘帶外套,在學校凍了一天之後,回到家,請別再對他們說:「看吧,我早就告訴過你!」

哪怕你說這句話時,是出於關切心疼,而不是責備,對孩子來說,是一樣的刺耳。他們對這件事關注的重點,就會從「我下次一定不能忘了」變成「我又被媽媽說中了」。這種父母被看笑話的心情,可想而知有多令人沮喪。

所以,在放手孩子的初期,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應該多以正面為主,不要輕易打擊孩子。

上學沒帶作業就會被老師批評,下雨天忘記帶雨傘就會淋雨,回家沒帶鑰匙就會進不去家門······家長在放手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忍得下心,讓孩子忘記事情的後果——畢竟,吃一塹才能長一智,吃一點小苦,才會記得教訓。

有些家長,雖然表面是放手了,但是為了讓孩子不受批評,少受苦,還是會給孩子把最後一關,或者用各種或明或暗的方式提醒孩子。比如,看到孩子沒帶紅領巾上學,家長在出門的一刻還是會提醒孩子。

這樣,孩子永遠還是有一個保護傘,無法真正感受到丟三落四帶來的後果,也無法真正自己逐步長大。

如果有些事情實在很重要,家長沒辦法完全放手不管,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忘記吧。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有技巧地提醒他們。但是要記得,不要用祈使句,而要用問句。

比如:

不要說「你該起床上學去了。」而是問「你需要幾點起床上學?」

不要說「別忘了還圖書館的書。」而是問「你想要怎麼提醒自己還書?」

不要說「先做作業!」而是問「今天晚上的功課你覺得得花多少時間完成?」

用問句提醒而不是用命令式或者請求式的祈使句,可以成功保留孩子在這件事上的主動權,讓他們更有獨立意識。

很多孩子,之所以容易忘記事情,主要是源於平時鍛鍊得少。家長在孩子已經慢慢習慣處理自己的學習任務後,可以試著讓他們分擔家裡的其他責任,讓他們多處理、負責一些事情。

比如,養貓養狗的家庭,可以考慮讓孩子負責遛狗或者餵貓,也可以讓孩子當「冰箱小監工」,負責觀察冰箱裡的牛奶、水果什麼時候庫存告急需要補貨。

這種通關模式,會非常激勵人,每一次解鎖新任務,孩子就能感受到鼓舞,責任心、獨立性的好處得到了正面強調。

新學期馬上就要開始了,別再幫著孩子忙前忙後了,不妨從今天開始,從讓孩子準備上學物品開始,讓他不再做一個丟三落四的孩子。

你的孩子有丟三落四的問題嗎?你是怎麼解決的呢?在留言區把你的想法分享給我們吧!

(文章參考自:微信公眾號  中國教育報  教書匠在美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本文來自央視少兒,歡迎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cctv14children@qq.com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哦~)

了解更多資訊,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點擊下載央視少兒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孩子丟三落四,家長可以這樣做!
    最近,我接連著遇到幾位家長,他們都和我說了同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總是丟三落四的,總是要找家長找東西。這可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在這裡談談,孩子丟三落四,家長可以怎麼做。在我們談論如何讓孩子不再丟三落四之前,我們先來講一講,丟三落四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 《孩子丟三落四,這是總根源?》
    孩子總是馬虎、丟三落四。找不到作業本,課本去哪裡了也不知道;筆四處分家,陽臺、沙發、床上,竟連廁所裡也有;橡皮轉眼就不見了;打開書包一看,裡面亂的像是垃圾桶;跳繩常常沒下落,頭繩卻在腳脖子上;很多東西在床頭縫下,衣櫃更是亂成一團。學習上,老師很委婉、間接的向你表達了:「孩子各方面都挺好,就是馬虎」。孩子馬虎、丟三落四,其實你是知道的。
  • 孩子為什麼總是丟三落四?
    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孩子的記憶發展規律,記憶研究裡有一個神奇的數字:7±2,就是說人同時能記住的數字有5個到9個,或者是記住事情的數量是5個到9個,但這是成年人的記憶容量,孩子的記憶容量還沒有達到這個數字。一般3歲的孩子只能記住3個,6歲的孩子最多只能記住6個。所以孩子在記事情的時候往往容易丟三落四,就是由於他的記憶能力還沒有發展好的原因。
  • 孩子丟三落四的毛病還沒改過來?
    文丨王新良、於博圖丨來源於網絡經歷了漫長的疫情,「小神獸」們終於要回歸校園了,但是孩子丟三落四的毛病困擾著無數家長為什麼孩子會丟三落四?作為家長或者老師應該如何去幫助這些孩子改掉丟三落四的毛病呢?顯然不是,這些丟三落四的孩子用心記憶的時候並不差,甚至有些丟三落四的孩子很聰明。如何矯正孩子丟三落四的習慣孩子丟三落四使很多家長頭痛,我們該採取什麼方法可以矯正孩子的這種不良習慣呢?
  • 孩子太粗心,總是丟三落四,不妨試試這些方法
    你家的孩子是個丟三落四的「小馬虎」嗎?
  • 孩子丟三落四的背後,暗藏育兒大危機!你知道嗎?
    蛻變主人公:樂樂(男)就讀年級:小學一年級存在的問題:丟三落四、馬虎、不愛學習案例分享者:樂樂媽(朱女士)都說每一個健忘的孩子背後,都有個萬事操心的爸媽。不僅是如此,而且更嚴重的是,這丟三落四的毛病似乎已經成為了他不愛學習的藉口,每次讓他做作業總說自己忘了作業本或是記不得老師講了什麼不會做,一臉地不情願,並且還特別敷衍,總是需要我在旁邊念叨他。
  • 孩子總是「丟三落四」?家長巧用這3招,培養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文丨熊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引言當孩子成長到5-6歲時,孩子的好奇心處於發展階段,對於很多新奇的事物,孩子都會表現出異常的好奇心。很多時候,孩子的注意力不夠集中、孩子自身沒有自我管理意識、父母不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都有可能導致孩子出現丟三落四的毛病。當孩子出現類似的壞習慣時,家長也不需要過於擔心,只要找準方法,就能輕鬆糾正孩子丟三落四的壞習慣。導致孩子出現「丟三落四」的行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孩子總是丟三落四怎麼辦?
    最近果媽育兒群裡好多媽媽抱怨孩子的「丟三落四」:「女兒今年9月上小學,這個暑假上學前班,發現她經常丟三落四,有時忘了帶文具,有時忘了帶書本,我該怎麼辦呢?」「我家孩子6歲了,做事總是丟三落四的,房間裡亂糟糟,玩的東西到處扔,有時自己都找不到了,有什麼好辦法幫孩子變得有條理一點呢?」
  • 孩子總是丟三落四怎麼辦?這些建議很有效
    動不動孩子的書本就落在家裡了,或者是紅領巾忘帶了,要麼文具盒沒拿,再不就是昨天老師才發的卷子,已經不知扔哪兒了,有時老師布置了什麼作業,孩子都不知道。 這種丟三落四的毛病,必須改掉。本文結合家長和學生實際,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孩子經常丟三落四,這不是小事兒,它非常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首先,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 這個星座的五大性格缺點,做事丟三落四、口無遮攔是你嗎?
    射手座的五大性格缺點,做事丟三落四、口無遮攔是你嗎?第二點是口無遮攔,射手座們天生大大咧咧,心直口快是他們的優點也是他們的缺點,他們在人情世故中比較自我,不善於察言觀色,總是口無遮攔,因此會容易得罪別人。記得李晨和範冰冰上《康熙來了》這個節目,對於主持人提問,大黑牛李晨真的是心直口快毫無遮攔的回答,惹得主持人都不忍心再刁難他。
  • 教你三招,馬上糾正孩子丟三落四的壞毛病
    今天我們來講一個家長對孩子深惡痛絕的壞習慣:丟三落四說起孩子丟三落四這個毛病,大多數父母都很苦惱。不是作業落在家裡,就是文具盒忘帶了。更讓父母感到頭疼的是,無論怎麼說孩子,孩子就是改不掉這個壞習慣。甚至孩子的每一次嘗試,父母都會流露出緊張的神色,阻止孩子去冒險。隨著孩子與外界的接觸,父母更是進一步地擋在了孩子和世界中間,親自充當保險槓和護欄,好像只要有自己在場,孩子就有安全的保障。其實,這是赤裸裸的剝奪了孩子動手的權利,讓孩子錯失了許多成長的機會。讓孩子喪失了獨立性,養成了依賴的心理。孩子會認為反正自己不做,爸媽也會幫著做,沒什麼影響。
  • 孩子總丟三落四?父母做好這幾點,幫助孩子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這周日晚上,媽媽又再一次叮囑北北:明天去學校要用的東西媽媽已經幫你收拾好了,你要自己把飯盒帶上。北北胸有成竹地說沒問題。爸爸無奈的嘆了口氣,這才剛上小學,年紀這麼小就丟三落四,以後怎麼辦呢?其實丟三落四這個壞習慣,很多孩子都有,經常都是孩子前面丟三落四,父母在身後接著,並為孩子包辦一切,叮囑嘮叨不間斷,為了不影響孩子上課學習操碎了心。
  • 還記得老師們的「神技」嗎?劈磚,吞火,徒手畫圓,花式炫技
    都說「知識就是力量」,在學生們的記憶中,總有那麼一兩個老師似乎有著讓人驚嘆的「神秘力量」,他們就像魔法師一樣,有著讓人眼花繚亂的「神技」。比如我初中的時候就有個生物老師上課從來不帶課本,對教材內容滾瓜爛熟,不管學生說到哪個知識點,他都能隨口說出在課本哪一頁甚至是第幾行。這一手算是深深折服了學生們,所以這個老師的教學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各科老師們那讓人驚嘆的「神技」。
  • 孩子總是丟三落四,家長們要知道這些!
    孩子總是丟三落四,家長們要知道這些!!前言:一個總是忘記的孩子有一個總是記得的父母,我從很多父母那裡聽到的許多抱怨都與孩子不負責任和健忘的行為有關。它通常在孩子4、5歲時就開始了,到了初中時達到頂峰。許多蹣跚學步的孩子非常能夠理解我們的語言和肢體語言,即使他們不能用語言進行交流。所以在上面的例子中,當一個孩子感到痛苦時,我們通常會「拯救」這個孩子。這是一個自然、正常的反應!把小孩從痛苦中「拯救」出來是父母和孩子之間建立聯繫的方式。當一個孩子因為飢餓而哭泣時,我們通過餵養他來「拯救」他。當一個孩子哭因為她溼了,家長們「拯救」她時,父母們給她換尿布。
  • 孩子總是「丟三落四」的,家長怎麼引導才好?
    但是若經常丟,那就是習慣不好了,家長需要及早採取措施,幫助孩子糾正過來!如何「拯救」丟三落四的孩子?果不其然,自那以後,他出門就不再像以前那樣,這個玩具也要帶,那個也要帶了。如果要帶,在路上的這段時間,他都會要求放在我包裡面。因為他深刻體會到:自己的東西自己要看好,丟了就沒有了!當然了,如果孩子在學校丟了鉛筆、橡皮什麼的,我們不能用這招,因為他接下來還要用。我們可以在他丟了自己心愛的玩具的時候,抓住時機教育一下他。
  • 孩子上學丟三落四家長怎麼辦?孩子忘記帶東西要不要送
    關於孩子忘記帶東西,到底送還是不送的問題,杭州的一項樣本量為7000人的調查顯示,29%的家長表示會想盡辦法把東西給孩子送去;41%的家長在送的同時,會跟孩子說清楚:僅此一次,下不為例;30%的爸媽表示自己不會送,即便要送也是陪著孩子回家拿。
  • 專治「孩子總是丟三落四」的習慣,再來一招,解放媽媽
    心中頓時火大,這孩子怎麼整天丟三落四的,不是這個忘記帶了,就是那個忘記拿了!媽媽火大,情緒自然控制就不好,孩子就更擔驚受怕,親子關係自然不舒服。我在她一年級的時候,我們正式談話,主要針對她每天的丟三落四問題。我告訴她這很讓我煩惱和痛苦。她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都這樣。在學校也是今天丟筆了,明天本子不見了。
  • 孩子「丟三落四」,是做事缺乏計劃的表現,父母可用三種方法糾正
    可能有的父母會認為,孩子丟三落四的壞習慣,並不是什麼大毛病,不用太過計較。但事實上,孩子丟三落四是缺乏計劃的表現。而做事情有計劃,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工作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父母要重視孩子的這種行為,並且進行糾正。
  • 孩子總是不記事丟三落四怎麼辦?讓孩子自己長記性,記住4種方法
    我想在現實生活中,像兒子這樣的情況,應該在每個孩子的身上都出現過。不是在考試的時候把題寫錯了位置,就把家庭作業落在家裡,孩子粗心大意,丟三落四的確讓父母挺無奈的。這些壞毛病不單單會養會影響孩子的生活,還會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甚至會影響孩子將來的工作,想要幫助我們的孩子改掉這丟三落四的毛病,受傷要搞清楚原因才行。首先我們應該了解造成孩子丟三落四的原因有哪些?
  • 幼升小爸媽們注意了,現在需要開啟「小學生家長」模式
    作為下半年入學的一年級新生爸媽們,您做好準備了嗎?很多家長會問:又不是家長上學,需要做什麼準備啊?其實不然,學習從來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情。尤其對於剛入學的孩子,家長要承擔的責任其實比孩子本身面對學業的責任更大。不得不說:家裡有幼升小孩子的爸媽們,現在就需要開啟「小學生家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