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民俗 節味濃濃(行走臺灣)

2020-12-22 臺灣頻道

  「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6月18日,臺北大佳河濱公園,多隻龍舟列於起點,鞭炮響起、一聲令下,龍舟如離弦之箭飛速駛出,基隆河兩岸觀眾齊聲助威,鼓聲吶喊聲陣陣。當天下午的一場場龍舟賽,在臺北形成慶端午熱潮。

  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民俗活動,端午憑藉豐富的民俗內容和形式,受到臺灣民眾的喜愛。臺灣各地借端午求吉祥、祈平安,新舊民俗、大小活動密集登場,節味濃濃。

  特色民俗顯活力

  由於早年開發臺灣的先民所面對的是瘴癘叢生的環境,臺灣不少民俗均與驅瘟除疫有關,被認為是一年夏季之始的端午尤其如此,形成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端午習俗。

  6月16日,在苗慄縣頭份市蘆竹浦小區,一群人分列兩邊,聽到哨聲,便撿起身邊沙包往對方陣營猛扔。這樣火爆熱鬧的場面,來自由苗慄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舉辦的「石戰五月節」。項目管理人羅麗萍介紹,早期這項習俗是不同村莊互擲鵝卵石對戰,藉此祈求疫病消除。如今他們希望通過舉辦「石戰五月節」,以沙包取代鵝卵石,並配以趣味闖關、端午集市等元素,讓傳統習俗煥發新的活力。

  隨著時代發展,人們的生活情境發生變化,不少傳統習俗也被賦予了新意義。在端午前後,臺北市動物園推出科普類活動「五毒特展」,讓人耳目一新。民間諺語有云:「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每年端午日午時,「五毒」開始孽生,應於此日午前將屋角及各陰暗處掃淨,灑石灰、噴雄黃酒、燃藥煙,以清房屋、滅「五毒」、驅穢氣。

  今年端午期間的「五毒特展」展出了龜殼花、帝王蠍、黑眶蟾蜍、少棘蜈蚣、大壁虎和墨西哥紅膝頭捕鳥蛛等,並有保育員為遊客講解,吸引了不少民眾帶著子女前來參觀。

  每年端午也恰逢學生備考時,不少學校門口均掛有布偶粽子。原來「包粽」諧音「包中」,學校和家長都希望圖個好彩頭,讓孩子考出個好成績。商家抓住商機,推出「百分粽」。「百分粽」中有兩顆蛋黃,寓意金榜題名100分。

  傳統背後有深情

  在臺北,提到粽子,許多民眾一定會想到位於臺北南門市場的一家老店——「南園」。每逢端午前後,必有大量民眾排隊追捧「南園」的湖州鮮肉粽。湖州鮮肉粽製作流程考究,剝開後醬香撲鼻,吃起來油潤不柴、鹹度適中。如此地道的味道,正是「南園」創辦人鍾奶奶從浙江老家帶來的。當年舉家遷臺後,鍾奶奶為補貼家用支了個名為「南園」的小攤,專做浙江小吃,沒承想歷經半個世紀成了知名老店。而今名氣大了,食客多了,品質卻不曾減,常常全家四代人一起動手。

  吃的是食物,念的卻是鄉情。這些年營業成本不斷上升,鍾奶奶卻說「賠錢也得做」,就是要為老主顧留住家鄉的味道。

  位於臺中大甲區的鐵砧山以一口「劍井」聞名,年年有數千民眾在端午節上山取水。

  民間傳說,當年鄭成功率兵經過此地,被敵軍圍困無水可用,鄭成功將寶劍插地,地面裂開湧出泉水,遂有「劍井」。端午習俗加鄭成功的故事,使得「劍井」的午時水最受歡迎。端午當天,早上8點半就出現排隊人潮。75歲的童老先生每年都會帶孫子前來取水,今年人多,他們一直等到11點半才取到。有人問他花那麼多工夫取午時水,管用嗎?童老先生憨憨一笑:「這是先人傳下來的規矩!」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28日 20 版)

(責編:劉潔妍、楊牧)

相關焦點

  • 臺灣文化精品亮相第十二屆河北省民俗文化節
    呂寧 攝  中新網河北新聞5月20日電(霍瑾)5月18日,第十二屆河北省民俗文化節拉開序幕,作為分會場的冀臺聯青年文化創業園從5月18日至24日開展了以「多彩生活——非遺文創展示及研學體驗」為主題的活動,集中展出了河北省非遺文創產品及臺灣文化精品。
  • 2020年「民間民俗·多彩浙江」周雄孝文化節舉行
    在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臨近之際,10月24日上午,2020年「民間民俗·多彩浙江」周雄孝文化節孝善指數發布儀式在「全國孝道文化之鄉」我區淥渚鎮隆重舉行。   近年來,市區鎮三級不斷提煉民間信仰內涵,不僅在文化傳承上深耕細作、著書立說、豐富載體,而且積極與新時代發展要求相適應,探索實踐出「孝善治理」的淥渚模式,極大豐富和拓展了傳統民俗文化的時代內涵。
  • 民俗遊戲,多彩又有趣!
    民俗遊戲,多彩又有趣!民俗遊戲,多彩又有趣! 延邊發布原標題:《【視頻】美麗中國·鮮到延邊!民俗遊戲,多彩又有趣!》
  • 彰化縣景點探尋:臺灣民俗村(組圖)
    臺灣民俗村佔地52公頃,創園初期以展現臺灣300年來的人文景觀、民俗風情為主題,除構築許多臺灣早期建築外,並穿插各式民俗遊藝及民間生活等活動,成為具鄉土特色的園邸。近年,更陸續增闢了許多新奇刺激的遊樂設施,是中部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想了解臺灣、回顧臺灣,可從「昨日臺灣區」開始,此區為臺灣民俗村的遊園重頭戲。
  • 住新疆特色民宿 體驗多彩民俗風情
    絢爛之秋 在廣袤的新疆大地 遊客們不僅可以欣賞如畫的風光 還可以在民宿小憩體驗多彩的民俗 走進白哈巴村 住進圖瓦人的小木屋
  • 「中國七夕文化之鄉」溫州洞頭七夕民俗風情節開幕
    央廣網溫州8月26日消息(謝夢潔 魏煒 通訊員邵康妍王從華莊海文金向春)8月25日,「民間民俗·多彩浙江」2020中國·洞頭第十三屆七夕民俗風情節在溫州洞頭舉行。這次活動以「祈福 感恩 快樂成長」為主題,設置成人禮儀式、民俗風情晚會、感恩福宴、七夕狂歡節等活動項目,將傳統民間民俗與海島夜遊體驗相結合,進一步凸顯「中國七夕文化之鄉」內涵,展現洞頭七夕特色,傳承保護優秀民俗文化。
  • 【網絡媒體走轉改】「尋找年的味道」 到廈門觀音山看民俗燈光節
    亮燈儀式  廈門網訊(記者 沈偉彬)花燈、民俗歌舞、非遺文化表演……春節臨近,年味漸濃。2月2日,「尋找年的味道」廈門首屆民俗燈光節在觀音山夢幻水世界舉行亮燈儀式並正式對外開放。活動將現代科技與民俗文化燈會相融合,將持續至3月11日,跨越小年、春節、元宵節、婦女節等多個傳統節日,讓市民遊客盡情感受傳統文化的饕餮盛宴。
  • 【香港出發】臺灣親子文化行走
    ——太無趣,那是旅遊,不是遊學大聲呢喃「臺灣親子文化行走」帶領您與孩子暢遊臺灣著名景點,品味正宗的臺灣文化,飽享多姿多彩的感官刺激,同時為您的孩子提供多樣化的文化活動和空間,讓孩子在「潤物無聲」的文化薰陶和探索體驗中,激發興趣點,啟發創造力,尋找夢想!
  • 兩岸信眾相聚臺灣花蓮共揚陳靖姑民俗文化
    新華社臺北3月2日電(記者林凱 章利新)2日,第十二屆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臺灣場)系列活動在花蓮開幕。140多位來自大陸的信眾與當地民眾共同分享來自「順天聖母」陳靖姑的慈光與祝福。此次活動由福州市倉山區陳靖姑文化研究會、福州陳靖姑故居、臺灣傳統文化促進會協會和花蓮縣宗教文化藝陣協會共同主辦。福州陳靖姑故居管委會主任鄭煒說,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已成為兩岸共同傳承陳靖姑文化的重要盛會。臺灣會場的成功舉辦,是兩岸共同弘揚臨水文化開出的新花朵,是兩岸人民同根同源結出的新成果。
  • 「香港歡樂春節文化廟會—多彩貴州」藉民俗文化展示促黔港合作
    「香港歡樂春節文化廟會—多彩貴州」藉民俗文化展示促黔港合作 2019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中新社香港2月16日電 (龍曼)「香港歡樂春節文化廟會—多彩貴州
  • 浙江仙居:鄉村多彩民俗 熱鬧迎新春
    2019年1月23日,浙江省仙居縣埠頭鎮大莊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憶鄉情賞鄉風」民俗文化活動。現場進行搗麻餈、磨豆腐、炸油泡、敲白糖、「八仙過海」遊花船、舞龍、跳跳馬等民俗項目活動,讓鄉村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氛圍,喜迎2019年新春佳節的到來。
  • 2020年「民間民俗·多彩浙江」周雄孝文化節在富陽淥渚鎮隆重舉行
    2020年「民間民俗·多彩浙江」周雄孝文化節在富陽淥渚鎮隆重舉行 2020-10-26 16: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彩貴州」亮相2018年高雄旅展
    「多彩貴州」亮相2018年高雄旅展 2018年05月24日 14:1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銅仁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5月24日銅仁訊 近日,銅仁市旅發委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任陳東任團長一行3人代表貴州省旅遊部門赴臺灣高雄參加「2018年高雄市旅行公會國際旅展暨海峽兩岸高雄旅展」,宣傳推介「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梵天淨土.桃源銅仁」文化旅遊品牌及多彩貴州旅遊精品線路。
  • [尋「味」臺灣]臺灣民俗裡的年味
    臺灣是一個充滿宗教信仰的社會,無論平時或過節,佛道教的廟宇未曾打烊。除夕夜開始,臺灣人吃過團圓飯、領(發)過紅包後,「越夜越美麗」的民眾會啟程前往家裡附近的大型宮廟上香祈福。    元宵節之夜,臺灣10萬民眾齊聚苗慄市河濱公園,參加這裡傳統的「炸龍」民俗舞龍活動。只見10幾個舞龍隊在鞭炮炸響中穿行舞動,猶如一條條閃光的彩龍在遊動。
  • 臺灣彰化鹿港小鎮尋古:民俗傳承展示曾經風華
    中新社臺北六月二十一日電 題:鹿港小鎮尋古  中新社記者 黃少華 曾嘉  在臺灣懷舊尋幽,彰化鹿港是一個絕佳的地方。古色古香的文物,出神入化的傳統技藝,以及豐富多彩的民俗傳承,無不展示著鹿港曾經的風華,引人嚮往。
  • 吉林省民俗文化走進臺灣
    大美吉林」為主題的第四屆海峽兩岸春節民俗廟會於2月3日至7日在寶島臺灣臺中巿文化創意園區舉行,數萬名臺灣同胞從各地來到活動現場,近距離感受吉林省傳統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在開幕式的新聞發布會上,廟會主辦方省對外友好協會負責人介紹了這次活動的相關情況,本屆廟會由吉林特色美食、吉林民俗文化表演、吉林旅遊攝影圖片展、吉林民俗傳統手工藝演示和吉林名優產品展示5大板塊組成。
  • 閩南、臺灣七夕節
    閩南、臺灣七夕節 房地產門戶房天下  2010-07-20 13:52 [摘要] 閩南和臺灣的七夕節又是「七娘媽」的誕辰日。
  • 【網絡中國節】一見「粽」情,看端午節有哪些「經典款」
    (編輯:張茵、王一諾 文字來源:新華網、人民網、光明網)(來源: 新華網)多彩民俗 節味濃濃(行走臺灣)本報記者  馮學知   「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民俗活動,端午憑藉豐富的民俗內容和形式,受到臺灣民眾的喜愛。臺灣各地借端午求吉祥、祈平安,新舊民俗、大小活動密集登場,節味濃濃。  特色民俗顯活力  由於早年開發臺灣的先民所面對的是瘴癘叢生的環境,臺灣不少民俗均與驅瘟除疫有關,被認為是一年夏季之始的端午尤其如此,形成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端午習俗。
  • 海外行走——《我在臺灣遇見你 I》
    隨著年齡的逐漸長大,身邊充斥了許多臺灣省的美食、文化產品。冥冥之中,我與臺灣、與中國文化大學的緣分在這個暑假奇妙的開始。2018年7月23日搭乘山航SC4097客機一路向南,降落在東南明珠之上,從渤海到東海,穿越茫茫人海,擁抱太平洋的風。十時五十四分著陸桃園機場,初見臺灣,驚喜、期待與熱情。
  • 臺北首次舉辦「臺灣民俗文物大觀」特展
    首次在臺北舉辦的該展覽包括臺灣各族群家居生活情景再現、臺灣漢族及原住民族五十年以上民俗文物兩大塊內容,參展文物兩百五十七件,彰顯漢族與原住民族各自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風情,本月二十日至二月二十五日在「臺灣民主紀念館」正式展出。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